臺北故宮博物院人氣爆棚 中華瑰寶現身臺北引關注

2020-12-16 伊秀女性網

臺北故宮博物院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門票全票為40元新臺幣,軍警、學生為10元新臺幣。免費提供國語、英語、法語導遊。服務設施比較周全。

1965年在臺北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建成後,遂即將當初由大陸運到臺中霧峰的文物全部移到此地儲存。一方面對外公開展示,一方-面作科學的整理與學術研究。

在這裡收藏的歷史文物、精美的藝術品多達近70萬件。這些文物所代表的時間前後5000年以上一脈相連,是悠久的中華文化一個縮影。

最早的藏品可推溯到11世紀的北宋徽宗·皇帝,徽宗是一位藝術夭才,他的書畫造詣都具有第一流的水準;他曾經把宮廷內的藏品用木刻插圖,分門別類地編輯了很多目錄,據說,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美術史目錄因此,可以說臺北故宮博物院是宋元_明清四代的收藏總集。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一樓東側,是該院的第一展示室,稱為「華夏文化與世界文化之關係」,以富有代表:性的文物圖片,作系統排列,上段為中國文化演進史,下段為世界其他地區文化演進史。通過這些展示,使觀眾在較短的時間中,對人類文化之演進、發展之起伏,能獲得一個比較性的認識。

該院還闢有清朝貴族服飾陳列室。在此我們看到清朝皇帝的朝冠,嵌有東珠15顆、中銜1顆大珍珠,太子朝冠東珠13顆、上銜大東珠1顆。

可從珠寶飾物的材質和數目區別宮廷貴族的身份地位該院的近代館陳列室中,主要展出了清末民初以來一些著名書法、繪畫家的作品,許多作品系來自近年來各界人士的捐贈。

最後,該院的一些展品除了適時進行更換調整外,還經常舉辦一些「特展」,如「佛教文物特展—歷代佛經圖像」、「惠風和暢—明清書畫扇面特展」、「玉寵書法特展」等。

臺北故宮博物院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門票全票為40元新臺幣,軍警、學生為10元新臺幣。免費提供國語、英語、法語導遊。服務設施比較周全,在這裡,各陳列室的各種文字說明是免費提供的,導遊人員的服務態度也是十分熱情、周到的。【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藏有中華瑰寶的臺北故宮博物院
    藏有中華瑰寶的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市的東北方向,士林群山連綿起伏,清澈的雙溪曲折迴轉於出巖川,優雅的小瀑布時見於溪谷之中。這裡遍植茂林修竹,環境優美。在清幽寂靜之處,一座陡峭的小由之下,坐落著依山而建的臺北「故宮博物院」。
  • 藏有中華瑰寶的臺北故宮博物院
    藏有中華瑰寶的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市的東北方向,士林群山連綿起伏,清澈的雙溪曲折迴轉於出巖川,優雅的小瀑布時見於溪谷之中。這裡遍植茂林修竹,環境優美。在清幽寂靜之處,一座陡峭的小由之下,坐落著依山而建的臺北「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中華稀世瑰寶的收藏地
    臺北故宮博物院座落於臺灣省臺北市,始建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館藏文物達70萬餘件,所收藏的都是眾多稀世瑰寶,包括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 臺北故宮博物院:感覺中華文化之絕妙,臺北的魅力!
    據說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展出的只是一小部分,要看完的話要很多很多年,所以展出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我們去的時候正好碰到唐伯虎書畫展,真跡多多啊! 看完故宮真感覺中華文化之絕妙啊!臺北的魅力,我想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因為有故宮博物院,這個集中華瑰寶的地方,所以建議至少流出半天時間慢慢體會。故宮博物院到藏品真是嘆為觀止,分為書畫,瓷器,擺件等,分為三層樓。
  • 臺北故宮博物院:感覺中華文化之絕妙,臺北的魅力!
    據說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展出的只是一小部分,要看完的話要很多很多年,所以展出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我們去的時候正好碰到唐伯虎書畫展,真跡多多啊! 看完故宮真感覺中華文化之絕妙啊!臺北的魅力,我想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因為有故宮博物院,這個集中華瑰寶的地方,所以建議至少流出半天時間慢慢體會。故宮博物院到藏品真是嘆為觀止,分為書畫,瓷器,擺件等,分為三層樓。
  • 臺北故宮:中華瑰寶還是「臺獨」工具?
    自國民黨當局1965年決定在臺北「復院」開幕以來,臺北故宮一直以來都是以展現中華歷史與文化瑰寶聞名於世的。然而自從2000年民進黨當局第一次執政開始,通過改變對故宮文化符號含義的論述,彰顯所謂「臺灣主體性」,為「臺獨」張目的言行也開始不時出現在公共視野,仿佛故宮也成了一些人實現自己政治野心的工具。
  • 臺北故宮:文化瑰寶總動員
    清 高宗敕纂 文淵閣四庫全書   「精彩100國寶總動員」是臺北故宮博物院正在舉辦的特展臺北故宮的文化瑰寶,主體來自清朝乃至宋、元、明的宮廷典藏,68萬餘件藏品可說件件都有來歷。此次特展,綜合歷史性、重要性、稀少性、藝術性、人氣等因素,精選出133組件,遠自新石器時代使用的玉佩、玉璧,近至清代精雕細琢的橄欖核舟、翠玉白菜,貫穿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文化瑰寶總動員」。
  • 感受臺灣,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
    到臺北,一定要到臺北故宮博物院看看,因為這裡珍藏著許多原來曾深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依山而建,博物院靠山面水,環境十分宜人。走進故宮博物院,現代化的氣息撲面而來,那些歷史長河中沉澱下來的寶物,猶如穿越時光隧道的精靈,在此駐足憩息。在這些寶物中,最有名的當屬「肉形石」,「翠玉白菜」和「毛公鼎」了。「肉形石」為中國四大奇石之一,咋一看,就像一塊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間的「東坡肉」。
  •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年5大展覽亮相
    (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故宮博物院最新公布2020南北院展覽檔期,從人氣國寶、書畫名品、明清宮廷藏書、盛清琺瑯彩瓷,到蒙藏四大活佛、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等宗教特展,五大展覽內容縱跨歷代,橫越東西,精採可期。
  • 臺北故宮博物院:那一派直抵人心的「中國風」
    或是採訪各色展覽活動,或是陪同親友參觀遊覽,又或者根本沒有什麼任務,只為在那中式庭院裡走走看看,感受那濃鬱醇厚的「中國風」,和千年中華文化瑰寶的獨特魅力。  新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上任伊始「雄心勃發」,宣稱任內將推動「故宮臺灣化」,迅即引爆島內批駁聲浪。臺北故宮博物院之所以被冠以「故宮」之名,其來歷兩岸中國人無不知曉。
  • 感受臺灣,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
    到臺北,一定要到臺北故宮博物院看看,因為這裡珍藏著許多原來曾深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依山而建,博物院靠山面水,環境十分宜人。走進故宮博物院,現代化的氣息撲面而來,那些歷史長河中沉澱下來的寶物,猶如穿越時光隧道的精靈,在此駐足憩息。在這些寶物中,最有名的當屬「肉形石」,「翠玉白菜」和「毛公鼎」了。「肉形石」為中國四大奇石之一,咋一看,就像一塊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間的「東坡肉」。
  •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年5大展覽亮相
    (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故宮博物院最新公布2020南北院展覽檔期,從人氣國寶、書畫名品、明清宮廷藏書、盛清琺瑯彩瓷,到蒙藏四大活佛、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等宗教特展,五大展覽內容縱跨歷代,橫越東西,精採可期。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意
    一款「朕知道了」的膠帶紙,今夏意外風靡兩岸四地,掀起一股臺北故宮的新熱潮。作為臺北故宮首推的皇帝硃批紙膠帶,該文創品取自博物院典藏康熙真跡,創意設計簡單明了又霸氣十足。以黃白紅三色為一組,售價200元新臺幣,讓眾親諸粉大呼過癮,直贊「故宮文物不再不能親近」。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意
    一款「朕知道了」的膠帶紙,今夏意外風靡兩岸四地,掀起一股臺北故宮的新熱潮。作為臺北故宮首推的皇帝硃批紙膠帶,該文創品取自博物院典藏康熙真跡,創意設計簡單明了又霸氣十足。以黃白紅三色為一組,售價200元新臺幣,讓眾親諸粉大呼過癮,直贊「故宮文物不再不能親近」。
  • 臺北故宮博物院三大鎮館之寶
    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對於大陸的大多數人而言,臺北故宮博物院久聞其名,卻難見其真容。 ——白巖松 熟悉兩岸文化的人也許都有這個印象:北京故宮的建築世界第一,臺北故宮的藏品世界第一。
  • 記者手記:臺北故宮博物院:那一派直抵人心的「中國風」
    或是採訪各色展覽活動,或是陪同親友參觀遊覽,又或者根本沒有什麼任務,只為在那中式庭院裡走走看看,感受那濃鬱醇厚的「中國風」,和千年中華文化瑰寶的獨特魅力。新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上任伊始「雄心勃發」,宣稱任內將推動「故宮臺灣化」,迅即引爆島內批駁聲浪。臺北故宮博物院之所以被冠以「故宮」之名,其來歷兩岸中國人無不知曉。
  • 臺北故宮博物院三大鎮館之寶
    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對於大陸的大多數人而言,臺北故宮博物院久聞其名,卻難見其真容。 ——白巖松 熟悉兩岸文化的人也許都有這個印象:北京故宮的建築世界第一,臺北故宮的藏品世界第一。
  • 漫步臺北故宮博物院
    歷史往往要留下一些滄桑和遺憾,藝術瑰寶在歷史的變化中常常或聚或散。中國的藝術瑰寶在20世紀前,多集中於皇宮內府,20世紀初集中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在20世紀中葉,一宮國寶紛飛兩岸,「故宮博物院」也隨之有了兩個: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分別庋藏著中華民族的國寶。
  • 臺北故宮博物院門票多少錢 臺北故宮在哪裡
    臺北故宮  臺北故宮在哪裡:臺北故宮位於臺灣省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人氣三寶」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我國三大博物院之一,與北京博物院遙相輝映。建築風格上講,前者飄逸精緻;後者厚重大氣。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的「人氣三寶」:清代翠玉白菜、清代肉形石、西周晚期毛公鼎,受到內地遊客追捧,一直是參觀的首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