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樓房外牆有深有淺,一塊草坪顏色有綠有黃,一個地下車庫收費有高有低。同一個小區,你在這頭,我在那頭,中間隔著有形的黑色鐵柵欄,還有無形的「紅線」。這讓業主們頭疼不已的一幕,發生在武漢市新洲區陽邏街泊湖天下小區。
近日,業主張女士向楚天都市報反映,泊湖天下原本規劃為同一個小區,交房後卻有兩家物業公司在管理,居民們甚至不能自由進出小區所有大門。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獲悉,該小區此前由兩家開發商一起報建開發,後期出現矛盾,引進了兩家物業公司。目前,新洲多個部門已介入。
小區被隔開居民生活不便
2018年3月,張女士在泊湖天下小區一期買了一套精裝房。小區雖分一期和二期,但實際上是一個小區,屬於兩個開發商整體報建、開發。她的商品房買賣合同顯示,買受人應履行出賣人與武漢宏源昌物業公司籤訂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但等她入住新房後,沒想到的是,該物業公司只服務二期業主,她所在的一期則由開發商重新引進的武漢佳安興物業公司管理。
「買房時說是一個小區,交房後怎麼還分開了?」張女士不解。去年底交房時,她就聽說一期、二期兩個開發商鬧掰了,將分成兩家物業公司管理。她去諮詢,一期開發商明確表示不會將小區隔斷。今年7月中旬,張女士正式入住小區,屬於二期的小區門卻不能通行,5棟樓下還莫名搭建一排竹架。上周,二期物業公司又設了鐵欄杆,將一期和二期隔開。
9月21日,記者來到泊湖天下小區。在陽光大道上,小區門口一塊巨石上懸掛著「泊湖天下」四個大字,右下角還有「二期」兩個小字和向右的箭頭。順著箭頭方向看去,是一個有門禁系統的大門,一旁設有保安室。反方向上,距離保安室十餘米處,還有一個無人值守的小門。保安告訴記者,他負責二期,二期業主可以刷卡進入,而旁邊的小門屬於一期。剛進小區二期,記者就看到了1米高的黑色鐵欄杆隔開了一期二期間的道路,不時有行人從旁邊的草地穿越。
一期業主王女士說,她的孩子在讀小學,自從二期物業做了鐵圍欄後,本該共享的二期的兒童遊樂設施一期居民不能使用,上學放學也得繞一點遠路。此外,小區作為一個整體規劃時,綠化大部分位於二期,分為兩個小區後,一期綠地面積明顯不達標。
二期業主也對隔開不滿,他們去一期附近的超市、商業街變得不方便。「出門逛個街、在自家小區散步,本來路很通暢,走著走著突然出現圍欄,心裡肯定不舒服。」居民張先生說。此外,小區一期、二期停車場收費也不同,二期每月160元,一期每月204元。
兩家開發商後期發生糾紛
二期宏源昌物業公司陶經理介紹,二期佔地約為50畝,一期約為40畝。二期一共有5棟樓,包括7棟、8棟、9棟、11棟和12棟。樓棟可以通過外牆顏色區分,二期為淺黃色,一期顏色較深。其中7棟為混合開發,該棟外牆顏色就有深有淺。他解釋說,當初泊湖天下小區是武漢天宏置業有限公司和武漢天地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一起報建的,兩個老闆那時關係比較好。後來,天地源公司臨時要把一期改為精裝房,每平方米房價多出2000元錢。本應去年6月30日一起交房,一期拖延到了去年12月30日,雙方因此產生了隔閡。
陶經理稱,宏源昌物業公司本應統一管理整個小區,去年6月18日就入場管理二期,但精裝房和毛坯房的區別使他們不願意進駐一期。此外,屬於1期的5棟樓房外牆超出「紅線」(兩塊土地的分界線)50釐米。「廣場和兒童娛樂場所都是我們這邊二期老闆做的,一期的人享受我們這邊的資源卻不付錢,我們老闆肯定有點不舒服。」陶經理說。
二期項目開發負責人帶記者沿著「紅線」走了一遍,在5棟樓下,該負責人表示,這棟樓佔用了他們的土地面積,當初一期開發商約定好了補償800萬元,但一直在拖延。一期武漢佳安興物業公司閔經理告訴記者,他們公司是一期開發商後來引進的。5棟樓只佔了二期一點位置,但公用的幼兒園卻全在一期。她認為兩期業主本應是一個小區,設施設備理應共享。
一期開發商武漢天地源房地產公司的江先生否認了「超出紅線50釐米」和「約定補償800萬元」的說法,他稱5棟樓在紅線以內,也不可能有人說過給800萬元補償的事。當初兩塊土地較小,所以兩個老闆在規劃局統一報建為一個小區,雙方都認可整體報建、整體開發。後期老闆之間因理念不同沒有達成一致,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現在的局面。按道理幼兒園理應雙方共擔共享,但實際造成了一期佔地面積變少,受到損失。
多部門認定分隔小區違規
新洲區陽邏街翰林社區居民委員會人士介紹,泊湖天下是一個新小區,去年交房就面臨一系列問題,小區消防驗收尚未通過,新洲區人民檢察院下了督辦函,將其作為一項民生實事來辦。二期開發商單方面的做法凌駕於業主利益之上,社區曾多次去現場找物業了解情況,然後向陽邏街房管所匯報,也和街道信訪辦溝通過,信訪辦領導來過,城管至少去過三次。
新洲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陽邏辦事處工作人員表示,前期規劃的一個小區不可能隨意分為兩個,公共設施無法分割。如果這個問題持續下去,不能讓業主滿意,最終兩個物業公司可能將被換掉,由街道和社區介入組織成立業委會,招標引進新的物業公司統一管理。
新洲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袁先生介紹,這個項目規劃方案當初是兩個公司以共同名義報批報審的,雙方有統一承諾,而且如果不整體開發很難落實。一期5棟確實佔用了對方的空間,但內部有互相補償的過程,承擔的配套設施比例也有多有少。一個小區內消防通道等等都是連在一起,強行分開甚至做圍欄隔開都是違規的。
記者將多方意見轉達給二期相關負責人後,該負責人提出,希望相關部門再組織一次約談,繼續溝通協調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