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垃圾臨時投放點變生活垃圾中轉站 武漢一小區居民被臭氣整整燻...

2020-12-20 大楚網

小區裡臭氣燻天,蚊蟲蒼蠅成群結隊,房間常年不能開窗通風,半夜垃圾車作業噪音大、生活在此的居民苦不堪言.........在湖北武漢一小區,因一建築垃圾臨時投放點搖身一變,成為小區生活垃圾中轉站,眾業主深受其苦,投訴長達三年,至今無人管。這到底怎麼回事?

家住武漢市漢陽區金地瀾菲溪岸小區二期18棟的李女士,2017年入住時,樓下的這個垃圾中轉站僅是一個建築垃圾臨時投放點。

沒想到,在三年的時間裡,臨時的建築垃圾投放點,慢慢地變成了整個小區4000多戶業主的生活垃圾中轉站。

李女士氣憤地說,如今,這個中轉站包括建築垃圾、生活垃圾以及小區商業街區的廚餘垃圾,日均中轉垃圾達到160餘桶,整日臭氣燻天:

李女士:我們家兩個孩子,一個九歲一個五個月,每天蚊蟲叮咬情況實在是太嚴重了,咬的毒性特別大。基本上不敢開窗,每天凌晨有時候四點、五點、六點不等來拖垃圾,首先是第一個那個氣味實在難聞,另外拖垃圾那個噪音也是非常難忍。

記者跟隨李女士來到金地瀾菲溪岸小區二期,看到了18棟旁邊用活動板房搭建的這個垃圾中轉站。只見中轉站設立在小區行車道中間,左右共佔據近20個停車位。

由於垃圾要進行壓縮轉運等作業,中轉站門前空地上臭水漫延,業主停車也是避而遠之。好好的行車道和停車位,為何要搭建成垃圾中轉站呢?

為弄清原因,記者又來到小區物業中心。物業客服經理萬先生答覆說,由於前期規劃問題,目前小區內沒有合適的垃圾中轉站選址,現在能做的就是垃圾日清:

萬經理:確實,通過規劃這裡不是垃圾中轉站,他是公共地面停車位。這個已經不是我們物業能解決的問題,現在我們就是配合環衛做到日產日清,保證不過夜。也強調不能凌晨過來託運,如果環衛忙得過來,儘量過來拖兩次。

明明是臨時的建築垃圾點,為何突然變成了生活垃圾中轉站?金地瀾菲溪岸小區二期的業主,三年時間裡,不止一次向相關部門投訴,期待早日迎來一個乾淨衛生舒心的生活環境。

為解決業主訴求,今年5月26號,瀾菲溪岸社區組織該社區18棟居民代表、街道公共管理辦、城管、環衛等部門開展協調會。

協調會上,業主代表提出垃圾中轉站的設立是否存在違建,對此武漢市漢陽區城管大隊四新中隊隊長李元開表示,按照相關條例,這個臨時的建築垃圾中轉站屬於便民服務設施,不屬於違建範疇:

李隊長:當時的情況,這裡屬於臨時垃圾轉運點,這個地方,相較來說對小區整體影響較小。所以這裡是一個便民服務公共設施垃圾轉運站,我們查了相關的條例,根據規劃的136號文,屬於這一類是免於規劃許可的,通俗來說,它是一個臨時的便民公共服務設施,並不屬於違法建設。

便民的公共服務設施,最終為何成了擾民、惱民的生活垃圾中轉站呢?對此,瀾菲溪岸社區的張書記也表示非常無奈。

她說,在金地小區樓盤建設規劃之時,並沒有設置地埋式垃圾站和生活垃圾中轉站,從2017年以後,政府明文規定,凡是列入新建設的樓盤必須規劃地埋式垃圾站和生活垃圾中轉站等配套設施。而金地小區2017年以前已建成交付使用:

張書記:我們小區的車道是環形的,要是到小區門口去運送垃圾,車子進不去。另外,2017年之前的房子在配套設施上,是沒有明文規定要建設垃圾中轉站,所以這是一個歷史問題。

日常生活必然產生垃圾,垃圾中轉站也是生活必需。但到底在哪兒建、怎麼建,首先要合法合規,其次應該充分考慮廣大業主的生活需求和居住環境。

且不說金地瀾菲溪岸的垃圾中轉站在規劃上仍存在爭議,即便合法合規,相關部門也應該充分作為,讓生活在此的居民充分知情、出謀劃策,共同解決困擾大家已久的垃圾站擾民問題,還廣大居民一個乾淨、整潔的居住環境。中國交通廣播FM94.8將持續關注。

記者:飛飛

編輯:小語

編審:康豔

相關焦點

  • 直擊垃圾分類!從小區垃圾房、收集點到廚餘中轉站
    來源: 現代快報、現代快報網、現代畫報、快報官方微博群、快報官方微信群、11 月 1 日,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來了,上午 8 點多,現代快報記者兵分三路直擊垃圾分類首日小區居民分類情況。對於早已建起垃圾房的小區居民來說,分類已經駕輕就熟;剛剛撤桶並點的小區也有指導員全程 " 教學 ";廚餘垃圾有了專車從小區到中轉站。
  • 從小區垃圾房、收集點到廚餘中轉站,現代快報記者直擊南京人「分了...
    現代快報訊11 月 1 日,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來了,上午 8 點多,現代快報記者兵分三路直擊垃圾分類首日小區居民分類情況。對於早已建起垃圾房的小區居民來說,分類已經駕輕就熟;剛剛撤桶並點的小區也有指導員全程 " 教學 ";廚餘垃圾有了專車從小區到中轉站。不過,分類技能還要提高,廚餘垃圾中還是容易混入垃圾袋、衛生紙等其他垃圾。
  • 龍華區一小區內擬設垃圾中轉站 引居民不滿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2月3日訊 日前,龍華一網友發微博稱,錦繡御園小區附近一處垃圾中轉站在2017年關停,但是誰料近期街道又要重新啟用。小區內有1800多戶住戶,還有300多名學生的幼兒園和1000多名學生的小學,大家擔心垃圾站重啟後對居民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 高檔小區內物業建垃圾中轉站,業主3年苦不堪言
    本來是偶然看到中央廣播電臺的一則報導,武漢一小區物業公司把地上車位改為臨時垃圾中轉站,臭氣燻天,遭業主強烈反對,3年了卻遲遲沒有得到拆除。萬萬沒想到,我的一個朋友就住在此小區,我決定實地去看看。小區實地探查這個小區在武漢漢陽,從外觀上看,建築風格鮮明,小區周邊的環境也挺好,有條小河,看到幾個人在釣魚,小區的對面是一個大型商超永旺。小區裡面綠化也不錯,樹木品種較多,高低錯落,有園林景觀設計感。
  • 哈爾濱地中海陽光小區門前 餐廚垃圾異味燻人、髒水橫流
    龍頭新聞訊(記者 李威兵 文/攝)8日,哈爾濱市民通過本報熱線反映,松北區地中海陽光小區門前廚餘垃圾處理不徹底,小區門前路面油膩不堪,整天臭氣燻天,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生活。當日,地中海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督促通負責清運垃圾的毅騰物業,注意清理時的灑漏情況,加強此處的清理力度。
  • 北京打造全過程垃圾分類模式,引導源頭精準分類,建17個中轉站
    居民生活垃圾掃碼積分兌換物品;設置垃圾中轉站,杜絕垃圾露天堆放帶來臭味及滲露;引入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生產線,使建築垃圾原地「變廢為寶」……記者今天上午從朝陽區政府了解到,該區通過不斷地探索與嘗試,已逐漸形成從前端投放、收集、轉運,再到末端處理消納全過程特有的垃圾分類和處置模式。
  • 臭氣燻天居民入住七年不敢開窗 隔壁垃圾中轉站竟是違建
    站在33層的家中,市民褚先生指著小區隔壁的垃圾轉運站無奈地說:「入住七年了,我們不敢開一天窗戶,這味道實在太大了!」褚先生的遭遇,也是雁環路中段中鐵尚都城小區4000多戶業主的生活縮影。小區居民多年來持續向有關部門反映該問題,隨著不久前規劃、國土部門下發「違建通知」,這一問題迅速在小區裡炸開了鍋,原來存在10年之久的垃圾轉運站竟是無任何手續的違法建築。
  • 長沙一小區出入口設置垃圾中轉站,生活環境堪憂,居民苦不堪言!
    長沙一小區出入口設置垃圾中轉站,生活環境堪憂,居民苦不堪言!-30 17:11 來源:搜狐千裡眼 原標題:長沙一小區出入口設置垃圾中轉站
  • 地下式垃圾中轉站_地埋式壓縮垃圾中轉站性能穩定_垃圾壓實效果好
    地下式垃圾中轉站該垃圾轉運站可以對垃圾進行智能壓縮,擠壓後容量為6噸,不僅佔地面積小,還滿足了周邊商戶和居民的投放需求;其次,該設備連接了地下汙水網管,可以排放雨水或由於垃圾堆積產生的滲濾液,避免了汙染問題;封閉式的垃圾轉運站,解決了露天垃圾箱易產生臭氣、滋生蠅蟲等問題,減少對周邊居民生活的影響
  • 長沙麓楓和苑小區垃圾成堆 已啟用臨時垃圾池
    麓楓和苑小區露天垃圾成堆,居民投訴其影響正常生活。小區目前建設好臨時垃圾池正式投入使用。  紅網長沙6月10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張珍)「露天垃圾堆,蚊蠅滋生……」日前,有網友在紅網百姓呼聲發帖,投訴長沙市嶽麓區後湖旁麓楓和苑小區露天垃圾成堆,影響居民正常生活。6月10日,記者來到網貼中指明的麓楓和苑小區,得知原來小區垃圾池因修路等原因已廢棄,目前已建好臨時垃圾池並投入使用。    「臭氣燻天,住在這裡窗戶都不敢開。」
  • 「垃圾中轉站為啥建在我家樓旁?」
    記者李鵬飛 攝  時報9月12日訊 (記者王倩)近日,市民王女士向本報反映,高新區新東方花園3號樓旁要建垃圾中轉站,引發居民強烈不滿。  12日下午,記者來到新東方花園,小區西門堆放著磚塊和沙土,通往小區大門的斜坡上,放置了一個大型鐵皮垃圾箱,散發著陣陣臭氣。小區西門北側挖出了一個深坑。據居民稱,這裡就是垃圾中轉站的位置。記者看到,與新東方花園一牆之隔的便是茗築美嘉小區。
  • 居民不同意建垃圾中轉站 環衛車傾倒垃圾堵小區門?回應來了……
    對此,南昌市西湖區城管局清運公司熊女士回應,並非"傾倒垃圾",而是派出流動垃圾壓縮車輛進行就近收集生活垃圾作業,在建的垃圾中轉站有合法手續,正在與附近居民協商處理此事。A、小區門口傾倒垃圾?據熊先生介紹,12 月 17 日早上 8 點,南昌市西湖區城管局出動 10 餘輛小型垃圾車把車上垃圾,來回傾倒在聯發君悅華庭南門口。"這樣的事情已經連續發生多日了。"熊先生認為,西湖區城管局之所以這麼做,完全是出於對居民"報復"。
  • 小區旁空地突變垃圾中轉站?市民憂心!街道辦:系臨時應急
    廣州市民姚先生向南都「記者幫」反映,從今年8月28日起,廣州大道中353號空地露天開始堆積大量木材和數十個垃圾桶,儼然變成垃圾中轉站,但現場無公開相關規劃許可文件,附近居民擔心有衛生風險,多次向所屬居委反映無果,希望記者幫關注。
  • 西安環城東路如家酒店後面有座垃圾山 臭氣燻天影響客人入住
    「酒店後面垃圾成山,臭氣燻天,太影響市容,更影響住酒店顧客的心情。」西安市環城東路如家酒店的負責人丁女士說,最近他們因為酒店後面的垃圾山備受折磨,希望有人能管一管這件事,還周圍人一個乾淨整潔的生活環境。
  • 新小區成商場垃圾中轉站 剛剛交付就臭氣燻天|解憂幫
    常州市金壇區新天地小區是2019年年底剛剛交付的一個新小區,大多數業主都在裝修,還沒有正式入住,但是。小區內的垃圾站卻幾乎每天被各種各樣的餐餘垃圾佔滿了。這些垃圾從哪兒來的?會不會對業主的生活產生影響呢?來看記者的調查報導。
  • 一天轉運垃圾1270噸!桂城將建「花園式」中轉站!
    在分類投放和收集方面,桂城的垃圾分類工作已全面鋪開,機關單位、學校、部分小區等已全面嚴格按照四分類實行垃圾分類。在分類運輸體系方面,桂城垃圾中轉站包含六個子項目:生活垃圾轉運項目(900噸/天)、移動壓縮中轉站項目(220噸/天)、工業垃圾外運項目(100噸/天)、裝修垃圾及渣土餘泥外運項目(30噸/天)、大件垃圾破碎轉運項目(20噸/天)、綠化垃圾外運項目。項目運營後,桂城的市政垃圾將全面實現「細分類」+「大分流」轉運處理。
  • 分類垃圾投放點建成小區「景點」
    北京市公布的首批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名單中,東湖街道華彩國際小區榜上有名。自去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華彩國際小區在垃圾分類上可沒少下功夫,不僅引進智能回收系統,自創實用小竅門,還將垃圾投放點裝扮一新,不少居民都為這樣乾淨整潔的垃圾站點讚,一起看一看。
  • 珠海一垃圾填埋場臭氣飄散2公裡 市民被燻難忍
    市政園林局表示,垃圾填埋場此前施工作業面過大,導致部分垃圾未能及時覆土掩蓋,致使產生臭氣擴散。位於上衝附近的西坑尾垃圾填埋場,近日再次成為了市民關注焦點,原因是周邊多個小區居民反映其飄散過來的臭味,影響居民生活,最終引發居民徵集籤名反映訴求。昨日,南都記者從市政園林部門獲悉,已組織多個部門進行現場調查,並制定相關臭氣治理措施。
  • 濮陽一垃圾中轉站建到小區門口 業主們坐不住了
    從設置垃圾中轉站的完美性、實用性、服務半徑、建築規劃法和提高居民生活及環境治理角度來說,小區借用或共用其他垃圾中轉站,也是解決問題的一個辦法。為推動城市精細化發展,合理利用資源,他希望政府或廣大業主提供合理化建議,同時也希望小區業主理解與支持。
  • 鄭州一小區內建起垃圾中轉站,19樓都不敢開窗!業主們坐不住了
    河南商報記者 韓忠林 劉遠懷/文 楊琨/圖居民多,商戶多,垃圾量大,沒有地方壓縮中轉……出於這些原因,鄭州市金城時代廣場在小區內路邊設置了臨時垃圾中轉站。長期停放的中轉車、每天傍晚進行的垃圾壓縮,讓居民們苦不堪言,味道難聞,還容易滋生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