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園林局表示,垃圾填埋場此前施工作業面過大,導致部分垃圾未能及時覆土掩蓋,致使產生臭氣擴散。
位於上衝附近的西坑尾垃圾填埋場,近日再次成為了市民關注焦點,原因是周邊多個小區居民反映其飄散過來的臭味,影響居民生活,最終引發居民徵集籤名反映訴求。昨日,南都記者從市政園林部門獲悉,已組織多個部門進行現場調查,並制定相關臭氣治理措施。明年底新的垃圾處理項目正式運行後,市垃圾發電廠及垃圾填埋場將關閉或封閉。
附近居民稱酸臭味難忍
西坑尾垃圾填埋場是珠海目前唯一一座無害化處理的垃圾處理廠,也是國家I級(最高標準)垃圾填埋場,早在2007年時已經啟用。不過,隨著當時還屬於城區較為偏僻的上衝片區,如今慢慢得到發展,不少樓盤也開始進駐,該處垃圾填埋場的臭味擾民問題開始凸顯。
昨日,記者走訪了包括雲頂瀾山、雲山詩意、華發四季以及填埋場附近的幾個村莊,上述小區和村莊與垃圾填埋場的直線距離為2公裡-5公裡。多個小區的居民表示,夜間等一些時間段裡,從垃圾填埋場飄來的陣陣酸臭味,令人難以忍受。
家住雲頂瀾山商品房區11樓的居民王先生稱,這個小區剛建成他就租房子住進來了,剛開始住在回遷房區域,或是因為靠近上衝檢查站附近,因此對於垃圾填埋場飄來的臭味感受不太明顯,但後來改在商品房區租房,就會聞到陣陣酸臭味。「多在晚上9點多。」其稱,由於氣味難聞,自己連平時喜歡的跑步都不敢跑了。原本自己打算在此買房,現在已決定放棄。
多次向部門反映未能解決
多個小區的居民表示,曾向環保、園林等部門反映過臭味擾民的事情,同時也撥打過12345投訴,但只得到了「經過檢測氣味沒有危害」等方面的答覆。不過,受訪居民則表示,想知道酸臭味何時才能消失。
家住雲山詩意的陳小姐表示,只是簡單答覆氣味沒有危害,但並未告知如何檢測,檢測哪些指標,也沒有進行公示,這種答覆顯然不夠。
該垃圾填埋場附近的南溪、瀝溪村裡的村民意見更大。家住瀝溪的陳伯稱,起初垃圾車在村裡到處跑,後來規定垃圾車只能從一個村口進出,情況才好了一些,但仍經常聞到臭味。記者了解到,根據珠海市「三舊改造」的整體規劃,瀝溪和相鄰的福溪村將整體遷移至上衝關口裡邊,而南溪村則是原址舊村改造。同樣對臭味有意見的南溪村村民王阿姨則表示,我們是原址改造,所以還要聞這垃圾填埋場的味道,如果也搬到上衝關口裡邊也許會好很多。
有居民自發組織調查
記者了解到,對於酸臭味是否從該垃圾填埋場傳來的,一些居民為了能夠拿到更確切的證據,甚至自發組織起來開展調查。
在問政平臺上,有業主發布一則關於《珠西坑尾垃圾場影響環境問題的建議書》,不但涉及了該垃圾填埋場的情況以及問題,還稱經過調查後,居民聞到的酸臭味主要是因其垃圾未按照規範要求完全蓋膜覆土處理,導致垃圾臭味溢出,隨時隨風向擴散。該建議書稱,臭味由於處理過程中的垃圾經過發酵、破碎處理,酸臭味更加濃厚,而民營企業為節省成本,未按程序處理垃圾廢氣,隨風向擴散等原因導致。
物管說法
近幾年一直接到投訴 幫業主徵籤名提訴求
記者昨日獲悉,由於居民對這種難聞的氣味實在難忍,因此包括華發四季、雲頂瀾山和雲山詩意等小區的業主在業主Q Q群和微信群裡面,呼籲大家聯名向市相關部門遞交訴求。
雲頂瀾山物業負責人證實,這幾年接到業主的投訴不少,物業公司也向相關部門反映過,但是問題並未解決。鑑於業主開展聯名提交訴求,因此物業公司為了防止突發狀況,也幫著業主印發通知徵集籤名,「我們小區上周二印發了通知給業主。」
同樣,雲山詩意物業負責人也表示,「幾年前,這附近樓盤還沒有那麼多,受影響的人比較少,隨著更多的大型小區建成,越來越多的業主入住,那難聞的氣味確實影響到了業主。從身體健康和居住環境方面考慮,我們也希望業主向我們反映的問題能得到解決,所以我們也印發了通知。」
臭氣來源
施工翻倒汙泥飄臭
垃圾未能及時掩蓋
調試項目臭氣外溢
據了解,西坑尾垃圾處理單位包括西坑尾垃圾填埋場、市垃圾焚燒發電廠、醫療廢物焚燒廠以及瀝溪垃圾填埋場封場二期工程、沼氣發電廠等。昨日下午,記者跟隨市市政和林業局(下稱「市政園林局」)等多個部門實地前往上述區域進行了走訪。
記者發現,瀝溪垃圾填埋場封場二期工程正在建設當中,並已經完成了1、2號坑的汙泥固化工程。據了解,該處原有三個汙泥坑,主要是此前汙水處理廠沉澱下來的生活垃圾汙泥,因此市政府投資4000多萬元打算將汙泥坑的汙泥原位固化後建成生態公園。而市民反映的臭味,可能部分來自其施工過程中,翻倒出來的汙泥散發的臭氣散發至空中,再加之夏季風向朝西北吹,這些臭味經風口被吹向了香洲方向,從而導致居民聞到。
除此之外,市政園林局還表示,垃圾填埋場此前施工作業面過大,導致部分垃圾未能及時覆土掩蓋,致使產生臭氣擴散。而正在新建的垃圾處理項目華新垃圾處理廠在前期設備調試整改當中,存在臭氣外溢等現象。另外,還有部分臭氣來源則是部分垃圾車存在滴漏等情況。
如何解決
加強覆蓋 噴灑除臭
昨日,在現場,記者在瀝溪垃圾填埋場封場二期工程現場時常能聞到類似臭雞蛋的氣味,而在垃圾填埋場時常聞到的,則是居民所反映的酸臭味氣體。因此,擴散出去的臭味疑多是垃圾填埋場所散發的。
市政園林局表示,對於臭味具體來源目前仍在監測當中,但為了能夠使臭氣得到有效控制,相關臭氣治理措施已經開始。比如瀝溪垃圾填埋場封場二期工程,除了要求施工單位加快工程建設進度,確保今年12月竣工外,要嚴格控制施工作業面,及時覆蓋、填埋,控制臭味排放。同時,要對作業面進行噴灑除臭,並加大固化藥劑中礦化劑的用量(礦化劑中含有除臭的藥劑成分),同時採用移動式除臭設備對周邊道路和空間環境進行噴灑除臭。
而對於垃圾填埋場,則要求每天下午4時停止垃圾進場,進行黃土覆蓋和膜覆蓋,堅持做到「日覆蓋、日消殺」等工作,同時擴大除臭範圍,加大除臭劑的用量,所增加的費用由市財政負責解決。此外,安排邀請專家對其臭氣治理進行評估,制定更高標準的臭氣治理方案,並要確保沼氣孔、管等設備無臭氣外洩。
未來將封閉垃圾填埋場
除了上述措施外,記者還獲悉,正在新建的新垃圾處理項目華新垃圾生態處理廠目前已經建好,正在進行生產設備和臭氣處理系統的調試。
據介紹,該處理廠將垃圾送入之後,先破碎至10釐米大小,然後幹化、除鐵,再二次破碎,再用風選的方式,把垃圾分成替代燃料和替代原料,運輸到他們自己的華新水泥廠,用作水泥原料等。垃圾經過這樣的處理後,70%到75%可製成替代燃料,25%到30%中,還有部分石塊、渣土可以作為替代原料使用,最終無法再利用的就只有汙水、氣體等,經過處理後可實現無害化排放。也就是說,100噸的垃圾裡面,有75噸左右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剩下的實現無害化排放。
市政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待華新垃圾生態處理廠明年底正式運行後,將不再填埋垃圾,因此會關閉市垃圾發電廠,封閉垃圾填埋場。現有的垃圾填埋場將只作為出現緊急情況時,用於應急及保底填埋之用。
本文出處:http://www.feiji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