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一垃圾填埋場臭氣飄散2公裡 市民被燻難忍

2020-12-16 中國廢舊物資網

市政園林局表示,垃圾填埋場此前施工作業面過大,導致部分垃圾未能及時覆土掩蓋,致使產生臭氣擴散。

位於上衝附近的西坑尾垃圾填埋場,近日再次成為了市民關注焦點,原因是周邊多個小區居民反映其飄散過來的臭味,影響居民生活,最終引發居民徵集籤名反映訴求。昨日,南都記者從市政園林部門獲悉,已組織多個部門進行現場調查,並制定相關臭氣治理措施。明年底新的垃圾處理項目正式運行後,市垃圾發電廠及垃圾填埋場將關閉或封閉。

附近居民稱酸臭味難忍

西坑尾垃圾填埋場是珠海目前唯一一座無害化處理的垃圾處理廠,也是國家I級(最高標準)垃圾填埋場,早在2007年時已經啟用。不過,隨著當時還屬於城區較為偏僻的上衝片區,如今慢慢得到發展,不少樓盤也開始進駐,該處垃圾填埋場的臭味擾民問題開始凸顯。

昨日,記者走訪了包括雲頂瀾山、雲山詩意、華發四季以及填埋場附近的幾個村莊,上述小區和村莊與垃圾填埋場的直線距離為2公裡-5公裡。多個小區的居民表示,夜間等一些時間段裡,從垃圾填埋場飄來的陣陣酸臭味,令人難以忍受。

家住雲頂瀾山商品房區11樓的居民王先生稱,這個小區剛建成他就租房子住進來了,剛開始住在回遷房區域,或是因為靠近上衝檢查站附近,因此對於垃圾填埋場飄來的臭味感受不太明顯,但後來改在商品房區租房,就會聞到陣陣酸臭味。「多在晚上9點多。」其稱,由於氣味難聞,自己連平時喜歡的跑步都不敢跑了。原本自己打算在此買房,現在已決定放棄。

多次向部門反映未能解決

多個小區的居民表示,曾向環保、園林等部門反映過臭味擾民的事情,同時也撥打過12345投訴,但只得到了「經過檢測氣味沒有危害」等方面的答覆。不過,受訪居民則表示,想知道酸臭味何時才能消失。

家住雲山詩意的陳小姐表示,只是簡單答覆氣味沒有危害,但並未告知如何檢測,檢測哪些指標,也沒有進行公示,這種答覆顯然不夠。

該垃圾填埋場附近的南溪、瀝溪村裡的村民意見更大。家住瀝溪的陳伯稱,起初垃圾車在村裡到處跑,後來規定垃圾車只能從一個村口進出,情況才好了一些,但仍經常聞到臭味。記者了解到,根據珠海市「三舊改造」的整體規劃,瀝溪和相鄰的福溪村將整體遷移至上衝關口裡邊,而南溪村則是原址舊村改造。同樣對臭味有意見的南溪村村民王阿姨則表示,我們是原址改造,所以還要聞這垃圾填埋場的味道,如果也搬到上衝關口裡邊也許會好很多。

有居民自發組織調查

記者了解到,對於酸臭味是否從該垃圾填埋場傳來的,一些居民為了能夠拿到更確切的證據,甚至自發組織起來開展調查。

在問政平臺上,有業主發布一則關於《珠西坑尾垃圾場影響環境問題的建議書》,不但涉及了該垃圾填埋場的情況以及問題,還稱經過調查後,居民聞到的酸臭味主要是因其垃圾未按照規範要求完全蓋膜覆土處理,導致垃圾臭味溢出,隨時隨風向擴散。該建議書稱,臭味由於處理過程中的垃圾經過發酵、破碎處理,酸臭味更加濃厚,而民營企業為節省成本,未按程序處理垃圾廢氣,隨風向擴散等原因導致。

物管說法

近幾年一直接到投訴 幫業主徵籤名提訴求

記者昨日獲悉,由於居民對這種難聞的氣味實在難忍,因此包括華發四季、雲頂瀾山和雲山詩意等小區的業主在業主Q Q群和微信群裡面,呼籲大家聯名向市相關部門遞交訴求。

雲頂瀾山物業負責人證實,這幾年接到業主的投訴不少,物業公司也向相關部門反映過,但是問題並未解決。鑑於業主開展聯名提交訴求,因此物業公司為了防止突發狀況,也幫著業主印發通知徵集籤名,「我們小區上周二印發了通知給業主。」

同樣,雲山詩意物業負責人也表示,「幾年前,這附近樓盤還沒有那麼多,受影響的人比較少,隨著更多的大型小區建成,越來越多的業主入住,那難聞的氣味確實影響到了業主。從身體健康和居住環境方面考慮,我們也希望業主向我們反映的問題能得到解決,所以我們也印發了通知。」

臭氣來源

施工翻倒汙泥飄臭

垃圾未能及時掩蓋

調試項目臭氣外溢

據了解,西坑尾垃圾處理單位包括西坑尾垃圾填埋場、市垃圾焚燒發電廠、醫療廢物焚燒廠以及瀝溪垃圾填埋場封場二期工程、沼氣發電廠等。昨日下午,記者跟隨市市政和林業局(下稱「市政園林局」)等多個部門實地前往上述區域進行了走訪。

記者發現,瀝溪垃圾填埋場封場二期工程正在建設當中,並已經完成了1、2號坑的汙泥固化工程。據了解,該處原有三個汙泥坑,主要是此前汙水處理廠沉澱下來的生活垃圾汙泥,因此市政府投資4000多萬元打算將汙泥坑的汙泥原位固化後建成生態公園。而市民反映的臭味,可能部分來自其施工過程中,翻倒出來的汙泥散發的臭氣散發至空中,再加之夏季風向朝西北吹,這些臭味經風口被吹向了香洲方向,從而導致居民聞到。

除此之外,市政園林局還表示,垃圾填埋場此前施工作業面過大,導致部分垃圾未能及時覆土掩蓋,致使產生臭氣擴散。而正在新建的垃圾處理項目華新垃圾處理廠在前期設備調試整改當中,存在臭氣外溢等現象。另外,還有部分臭氣來源則是部分垃圾車存在滴漏等情況。

如何解決

加強覆蓋 噴灑除臭

昨日,在現場,記者在瀝溪垃圾填埋場封場二期工程現場時常能聞到類似臭雞蛋的氣味,而在垃圾填埋場時常聞到的,則是居民所反映的酸臭味氣體。因此,擴散出去的臭味疑多是垃圾填埋場所散發的。

市政園林局表示,對於臭味具體來源目前仍在監測當中,但為了能夠使臭氣得到有效控制,相關臭氣治理措施已經開始。比如瀝溪垃圾填埋場封場二期工程,除了要求施工單位加快工程建設進度,確保今年12月竣工外,要嚴格控制施工作業面,及時覆蓋、填埋,控制臭味排放。同時,要對作業面進行噴灑除臭,並加大固化藥劑中礦化劑的用量(礦化劑中含有除臭的藥劑成分),同時採用移動式除臭設備對周邊道路和空間環境進行噴灑除臭。

而對於垃圾填埋場,則要求每天下午4時停止垃圾進場,進行黃土覆蓋和膜覆蓋,堅持做到「日覆蓋、日消殺」等工作,同時擴大除臭範圍,加大除臭劑的用量,所增加的費用由市財政負責解決。此外,安排邀請專家對其臭氣治理進行評估,制定更高標準的臭氣治理方案,並要確保沼氣孔、管等設備無臭氣外洩。

未來將封閉垃圾填埋場

除了上述措施外,記者還獲悉,正在新建的新垃圾處理項目華新垃圾生態處理廠目前已經建好,正在進行生產設備和臭氣處理系統的調試。

據介紹,該處理廠將垃圾送入之後,先破碎至10釐米大小,然後幹化、除鐵,再二次破碎,再用風選的方式,把垃圾分成替代燃料和替代原料,運輸到他們自己的華新水泥廠,用作水泥原料等。垃圾經過這樣的處理後,70%到75%可製成替代燃料,25%到30%中,還有部分石塊、渣土可以作為替代原料使用,最終無法再利用的就只有汙水、氣體等,經過處理後可實現無害化排放。也就是說,100噸的垃圾裡面,有75噸左右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剩下的實現無害化排放。

市政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待華新垃圾生態處理廠明年底正式運行後,將不再填埋垃圾,因此會關閉市垃圾發電廠,封閉垃圾填埋場。現有的垃圾填埋場將只作為出現緊急情況時,用於應急及保底填埋之用。

本文出處:http://www.feijiu.net/

相關焦點

  • 垃圾填埋場離我們有多遠?記西安市江村溝垃圾填埋場的那些事兒!
    今天,有幸參加西安市江村溝垃圾填埋場的媒體開放日,得以有機會走進這個西安市城區唯一一座生活垃圾處理基地一探究竟!西安市固體廢棄物管理處下屬西安市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是西安市城區唯一一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自1994年6月運行至今,為全市人民服務了24年,在西安市的建設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東莞一農保區建垃圾填埋場 臨近村民被「燻跑」
    — 東莞市城管局  東莞垃圾填埋場現狀調查之典型個案  在東莞2465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存在著大大小小120個垃圾填埋場。垃圾存量超過2000萬立方米。現在這一數字仍以每天2000多噸的速度持續增長。這些垃圾填埋場在建立之初,既沒有規劃審批也沒有環評,更沒有進行任何環保防護措施。
  • 公眾代表走進西安江村溝垃圾填埋場 了解現代化垃圾處理技術
    生活垃圾運送到垃圾場後是如何處理的?6月2日,西安市江村溝垃圾填埋場舉辦公眾開放活動,部分市民、駐地村民、院校學生、新聞媒體等百人參加,近距離了解到西安日均產生的萬噸生活垃圾在垃圾場的「命運」。西安市固體廢棄物管理處下屬西安市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是西安市城區唯一一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自1994年6月運行至今,為西安已服務了24年,在西安的建設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垃圾場還是蠅蟲滿天飛舞的樣子嗎?這場開放日活動改變了參觀者對垃圾填埋場的認識。
  • 垃圾填埋場2個月蝶變「天鵝湖」,發生了啥?
    去年9月,市紀委監委將洞庭湖生態環境治理分為11個課題,每個課題由一名班子成員帶隊,歷時3個月,行程上萬公裡,形成11份調研報告,梳理出問題清單163個。其中,交辦給屈原管理區的24個突出問題,就包括橫港垃圾填埋場的汙染整治。「垃圾填埋場建了15年,生活垃圾就地腐爛,滲濾液直排地下,前幾年開始散發臭味,鄉親們苦不堪言。」
  • 垃圾填埋場裡的年輕人(組圖)
    記者走進距離柳江邊不遠的填埋場,帶上8層口罩,走到了垃圾填埋區裡,但仍感覺到自己被惡臭團團圍住。  業務股股長韋開仕走在記者前邊,他沒有戴口罩。走到填埋場的最深處,填埋司機老劉大老遠就跑過來和韋開仕擁抱一番,記者只能遠遠地看他們燦爛的笑臉,無心聽他們在交流些什麼。
  • 垃圾分類,讓曾經的填埋場變成綠洲
    在我們的印象中 垃圾填埋場 往往是這樣的 髒、亂、差、有著刺鼻氣味
  • 杭州最大垃圾填埋場變身環保新地標 記者實地探訪「網紅」園
    「這道門外,是來來往往的垃圾清運車。至於門內是什麼,你一定想不到。」老蔣神秘兮兮地推開門。這道門位於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的入口處,距離垃圾核心處理區,就是「垃圾山」,只有2公裡左右。然而這裡沒有我們以為的臭氣燻天,反而眼前一「綠」,其間點綴著點點嫩黃。
  • 告別臭氣燻天:全新環保垃圾填埋場投用
    12月3日,記者來到位於東興區永興鎮聞家衝村的內江市生活垃圾處理中心,只見嫋嫋白煙中,巨大的煙囪高聳入雲,一個巨大的不規則坑道緊緊環繞在煙囪腳下。市城管執法局項目辦工作人員李藍博告訴記者,這是內江市生活垃圾處理中心的焚燒發電項目和填埋場項目。焚燒發電項目是採取BOT投資方式建設的招商引資項目,業主為四川海諾爾環保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 總投資1.81億 國內最大垃圾填埋場封場工程通過驗收!
    南通市市政和園林局、財政局、城管局、市垃圾處理中心、長江鎮政府等相關部門單位及專家參加驗收。驗收組人員詳細聽取建設單位的工程介紹,實地查看工程實施情況,對過去的群蠅飛舞、臭氣燻天的「環保後進生」垃圾填埋場,通過垂直防滲、雨汙分流、固體覆蓋、廢氣收集燃燒、綠化美化等工程措施變成沿江花園式公園綠地,驗收人員給予充分肯定。
  • 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快裝滿了
    12月16日,北京朝陽區一小區內,住戶將垃圾袋投放到路邊的垃圾桶。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玉佳/攝江村溝垃圾填埋場衛星圖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實拍填埋、焚燒都只是從末端解決垃圾問題。容量只是填埋場力不從心的因素之一。隨著城市不斷擴張,曾經選址偏遠的填埋場變得離城市越來越近。即使是合法的垃圾填埋場,仍會對周邊地區產生影響。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走訪了西安江村溝垃圾填埋場附近的江村、肖高村,它們分別距離填埋場約500米和1公裡。多名居民告訴記者,每到雨後和夏天的傍晚,整個村子都籠罩在垃圾的腐臭中。
  • 中國最大垃圾填埋場封場:再見江村溝
    據西安晚報報導稱,國內日處理垃圾量最大的填埋場西安市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已於今年2月27日封場,西安市的生活垃圾目前已基本實現全量焚燒處理,而那座服務了整個西安20多年的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沒想到這個設計運行時間為50年的設施,只工作25年左右,就不堪重負。
  • 多圖|一文了解垃圾填埋場的填埋作業工藝
    填埋場覆蓋層剖面圖(2)二次汙染的防治與處理由於垃圾填埋需要佔用大量土地資源且容易造成垃圾填埋氣、滲濾液等二次汙染,因此這種方式目前並不是主流的垃圾處置方式。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場底結構圖2、填埋氣的回收利用。
  • 六安整治垃圾填埋場
    4月3日,安徽日報頭版刊登《垃圾填埋場為何「鬧心」》,反映六安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存在汙染問題,引起六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  針對「六安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滲濾液汙染事件  據六安市城管執法局負責人介紹,全面整改措施包括:依法解決與負責生活垃圾填埋場滲瀝液處理站運營的上海天譽公司的合同糾紛,立即與上海昀達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建立新的合作關係,上海昀達公司迅速完成設備的維修和調試,現已開機正常運行,處理後的汙水經環境監測站檢測合格;加快垃圾填埋場安全防護距離內拆遷村民安置點建設的進程,建設5公裡自來水供水管道,供電和道路同步配套到位;按照環評批覆要求,已開始防護林補植和填埋氣水平收集系統建設
  • 北京15個填埋場要關7個 垃圾或無地可埋(圖)
    各區縣垃圾有各環衛中心負責,未有準確數據。「北京目前垃圾處理的困境是:填埋場多年超負荷填埋,2-3年內將關閉,垃圾將無處填埋。」9月的一天,北京市政市容委有關負責人告訴羊城晚報記者,隨著地價逐漸高昂,土地越來越稀缺,加上城市的飛速建設,如今,北京要拿出土地來做填埋場已十分困難,而一些大型填埋場與居民小區之間只有一牆之隔。
  • 太原東山:昔日垃圾填埋場 今朝城市後花園
    新華社太原9月11日電(記者晏國政)山西省太原市東北方向的東山上有一個叫山莊頭生態園的地方,每天晨昏時分,前往鍛鍊、賞遊的市民絡繹不絕。靜謐的小道、成片的綠樹、清新的空氣,不知情的人很難想像,這片400多畝的土地在幾年前還是一個垃圾填埋場。
  • 阿爾巴尼亞大型垃圾填埋場距海邊僅1公裡 或成汙染源
    阿爾巴尼亞大型垃圾填埋場距海邊僅1公裡 或成汙染源 2018-07-20 02:20:54來自:海外網評論全屏下載 1/5 當地時間2018年7月19日,阿爾巴尼亞都拉斯,拾荒者在Porto Romano垃圾填埋場撿拾垃圾。
  • 寧波銅盆浦垃圾填埋場要改造了 曾是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場
    寧波銅盆浦垃圾填埋場要改造了 曾是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場 2019年04月29日 08:09:14來源:中國寧波網  記者 周科娜 通訊員 顧東棟   說起位於海曙區石碶街道建莊村的銅盆浦垃圾填埋場,老一輩寧波人可能對它很熟悉。
  • 廣州最大生活垃圾循環處理園開園 火燒崗填埋場計劃停止填埋
    火燒崗填埋場將停止填埋垃圾 僅保留應急填埋功能據悉,截至今年12月,廣州已建成7座資源熱力電廠,新建5座在建資源熱力電廠有4座已進入試運營,1座進行功能測試,以「焚燒為主、生化為輔、填埋為保障」的垃圾分類處理新格局正在形成。2017年以前,廣州中心城區超過70%生活垃圾需要填埋處理。
  • 垃圾填埋與環境保護要求
    一、垃圾填埋場選址與環境保護(一)基本規定1.因為垃圾填埋場的使用期限很長,達10年以上,因此應該慎重對待垃圾填埋場的選址,注意其對環境產生的影響。2.垃圾填埋場的選址,應考慮地質結構、地理水文、運距、風向等因素,位置選擇得好,直接體現在投資成本和社會環境效益上。
  • 廣州番禺垃圾山20層樓高 垃圾填埋場2014年填滿
    昨日上午,廣州市城管委組織市民和記者參觀位於番禺區火燒崗的填埋場。大貨車有序地將處理好的垃圾運上山,堆放好的垃圾等待大型機械進行填埋。新快報記者王飛/攝  番禺垃圾困局極其嚴峻,垃圾填埋場2014年填滿  新快報訊記者 李佳文 通訊員 成廣偉報導  番禺的垃圾困局究竟有多麼嚴峻?昨天,廣州市城管委組織「垃圾處理開放日」活動,特意帶各界80多人登上番禺火燒崗填埋場的垃圾山。據悉,番禺火燒崗填埋場將在2014年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