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各地發放消費券效果怎麼樣?看看商家的生意就知道了

2020-12-12 上遊新聞

6月16日,成都一家商場內貼出海報,向顧客推薦使用消費券來購買商品。 記者 郝飛 攝  廖記棒棒雞參與成都消費券活動,不少消費者享受到5折優惠。受訪者供圖

    

●有功績  

小小的消費券,對大中型企業商家來說,更多在於聚集人氣、拉動消費;但對更多小微商家來說,或許就能在面臨倒閉之際顯現出「起死回生」的作用

●有問題  

由於發放路徑和方式不同,一些地方消費者在使用消費券時受到了限制,甚至被設置了前提;而完全數位化的消費券,對老年群體來說也不太方便

●看未來  

根據核銷的具體效果動態調整下一步發放的策略,採取「雙層」消費刺激方案確保全覆蓋,更要防止把消費券變為一種先漲價再給消費者發券的價格遊戲  

「就如同坐『過山車』一樣。」連鎖快餐大米先生在成都共有近百家門店,該公司成都市場總經理陳銘如此形容銷售業績的巨大變化:剛過去的一個多月,所有門店5月總營收較4月環比上漲130%,較去年同期增長103%。  

逆勢增長,陳銘將很大一部分原因歸結於消費券的帶動。受成都消費券發放刺激,過去30多天為大米先生帶來上萬人次的進店消費,其中消費券使用近5000筆。  

此前,我省多地紛紛推出不同形式的消費券。消費券究竟發揮多大作用?有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大米先生現象」是否只屬於少數商家的案例?  

記者兵分多路,對發放消費券的城市進行一次「摸底」,試圖從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大小的商家中尋找答案。

A、消費券帶動銷量不少商家業績回升  

5月14日18時,成都一場2億元的「紅包雨」準時到來。短短兩小時內,就有166.81萬人成功領取到總額為80元共計4張「滿60減20」的消費券。  

盛宴之下,商家同樣積極「拼搶」。來自成都市商務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當晚20時,通過微信、支付寶、雲閃付入駐的商戶數已累計超過3萬家,且數據仍在加速更新。其中,百貨行業和餐飲行業商家數量最多,表現最為積極。  

廖記食品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王陸斯坦言,在疫情衝擊最嚴重的時候,廖記業績整體下滑30%-40%。而消費券讓廖記棒棒雞看到「回血」的轉機。廖記更是在由政府發放的「滿60減20」消費券活動基礎上,自主增發10元優惠券。  

「隨後半個多月,消費券就已核銷 10萬張,銷售業績單日最高增幅150%。」王陸斯說,雖然業績快速增長跟整體經濟秩序逐漸回暖相關,但消費券的刺激帶動作用也很明顯。  

不同形式的消費券,也在商家中產生不同效果。作為瀘州第一家自主發放消費券的企業,從3月開始,瀘州華潤置地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就在旗下華潤萬象匯購物中心啟動滿減形式的消費券發放。4月至6月期間,該企業已累計發放超過6萬張消費券。瀘州萬象匯一名工作人員透露,借消費券吸引人氣,4月商場業績迅速回正,成為瀘州市場第一個業績回正商場;5月業績同比增長21%,大大提振了商家信心。  

一張小小的消費券,對大中型企業商家來說,更多在於聚集人氣、拉動消費;但對更多小微商家來說,或許就能在面臨倒閉之際顯現出「起死回生」的作用。  

在廣安,因為當地政府和企業聯合發放50元等額「惠民消費券」,商家銷魂掌餐飲店在一個月內店面營業額增加約20%,這讓負責人曾建華大大鬆了口氣。在攀枝花,百杏廚房在活動期間核銷消費券8000餘張,「可以先把現金流帶動起來,給員工把工資開起走,然後慢慢恢復之前的狀態。」店長劉玲感嘆。

B、有形無形設門檻老年群體難覆蓋  

自3月以來,我省多地陸續颳起消費券熱浪。  

南充通過支付寶平臺,向市民發放總金額共計800萬元的消費券40萬張,直接撬動各類消費8000萬元;自貢先後發放2000萬元消費券,僅在6月1日發放第二批消費券當天,市民就已領券86801張,當日消費券核銷 23076張,拉動消費463.8萬元……  

盛況之下,也隱藏著無奈。在綿陽,一位不願具名的大型商場負責人介紹,4月1日至6月,綿陽開展系列促銷活動,通過抽獎和普髮結合方式,向社會發放超7000萬元消費券,覆蓋多種業態上千家單位。  

「但發放形式存在一定弊端。」該負責人說,因為消費券的發放和使用由政府與兩大運營商合作,消費者在使用消費券時受到限制。以商場為例,只有移動用戶或者攜號轉網的移動用戶在辦理某些業務後才能使用消費券,這讓消費券的適用範圍大打折扣。  

自貢釜溪文創公園的一家燒烤店也陸續接待了一些使用消費券抵扣的客人,在該店老闆看來,消費券的使用實際被設置了前提。  

按照當地規則,自貢市民需通過某銀行自貢分行微信公眾號,在「消費券」領取界面通過該行的卡指定平臺支付1分錢核定身份信息,系統立即隨機為市民派發一份消費券,並返還1分錢。「雖說只是一個象徵性動作,但總覺得是一種被迫行為,一些消費者不願意為此買單。」  

即便在沒有設置「綁定門檻」的成都,消費券在使用過程中也有不便之處。陳銘表示,政府發放的消費券為「滿60減20」,但作為一家面向大眾消費的中式快餐店,大米先生平均客單價在15元-20元,「對單獨的消費者來說,60元消費券不太容易使用出去,如果設置不同額度的消費券就能覆蓋更多消費者。」  

同時,完全數位化的消費券,對老年群體來說也不太方便。「既不會用,更不會往『手機錢包』裡充值,只有看熱鬧。」一位老年消費者說。

C、採取「雙層」刺激警惕變成價格遊戲  

作為刺激消費的一種新手段,消費券雖然引發了爭議,但其發揮的作用依舊被各方寄予厚望。  

在過去三個月內,瀘州匯通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共發放超過10萬張滿減形式的消費券,儘管出現「投入大、回報小」的情況,但仍計劃以更大力度開展活動。「一方面,重點提高實體店的消費體驗感,輔以消費券形式吸引更多顧客到店消費,另一方面,我們近日在微信小程序上推出微商城,通過直播帶貨等靈活方式吸引消費者線上購買。」該商場負責人說。  

成都消費券拉的「戰線」更長。在這場持續到今年年底的活動中,成都將通過發放不同階段、不同主題、不同場景的消費券,持續激發各個領域、各個階層的消費欲望。「利用好大數據,根據核銷的具體效果再來動態調整下一步發放的策略,將會更加科學。」世邦魏理仕成都分公司總經理鄧耀華如此建議。  

針對消費券覆蓋不全的問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認為,未來應採取「雙層」消費刺激方案,對低收入群體等發放現金券,同時在更多城市通過數位化方式發放消費券,以確保消費券不被「套現」,有效進入實體經濟,尤其是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餐飲、零售行業,以快速、顯著、穩健地拉動消費。  

還有專家給出警惕風險的建議。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劉遠舉表示,消費券必須是具有高流動性的,能很大程度上替代現金的,以財政「背書」的消費券,而不是各類企業的優惠券,因為商家配發的消費券限制較大。在這一過程中,尤其要防止把消費券變為一種先漲價再給消費者發券的價格遊戲。

原標題:消費券發放預期效應有沒有出現,直接體現在商家生意上——促消費 商家「回血之戰」很拼

相關焦點

  • 首輪消費券發放即將落地 金華商家、市民熱盼「消費潮」
    這幾天,金華市區師大人家餐廳的工作人員忙著布置,準備迎接首批消費券發放後的顧客。「自上月開放堂食以來,門店的生意恢復了不少,接下來我們還計劃推出各種時令新菜,歡迎市民前來品嘗。」對於本次消費提振信心行動,師大人家總經理洪瑄躊躇滿志。
  • 林毅夫:消費券發放有利於保家庭、保企業
    自3月起,我國一些地區開始發放消費券。日前,據商務部統計,已有28個省市、170多個地市統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金,累計發放消費券達190多億元。  5月15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發布林毅夫教授指導的研究報告——《消費券的中國實踐》,對全國消費券的發放狀態、效果作出了深入分析。
  • 全國累計發放消費券 190多億元 專家提醒謹防消費券被惡意「薅羊毛」
    支付寶方面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截至5月6日,浙江、廣西、廣東、江西、福建、內蒙古、四川等近30個省份的100多個市(區)政府選擇通過支付寶平臺發放消費券,預計發放資金過百億元。僅五一小長假期間,支付寶消費券就直接拉動消費近50億元。其中,杭州消費券五一假期核銷金額超過6000萬元,直接拉動消費金額超過10億元,槓桿撬動比例超過1:15。
  • 2億元成都消費券正式發放 15日0時前存入微信卡包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田珊)5 月 14 日,成都市商務局、騰訊、中國工商銀行共同舉辦「成都新消費·樣樣都實惠」消費提振系列活動消費券發放啟動儀式舉行。消費券帶動經濟回暖 微信助力各地提振消費動力3月以來,微信支付已協助湖南、浙江、廣東、武漢等50餘省、市、區政府發放超百億電子消費券,在促進各地區消費潛力釋放,推動小微商戶經營增長等方面取得可喜成果
  • 商家感慨:杭州消費券是帶貨神器
    「要不是有消費券,下雨天店裡根本沒有這麼多人。」可莎蜜兒近江店店長鄭沙沙對消費券拉動店內生意的效果表示非常意外。和其他餐飲店不同,可莎蜜兒依託餓了麼外賣和口碑到店自提方式,疫情期間日均銷售額不降反增。「餐館和菜場不少都關門了,客人會一次性囤很多,通過外賣或是口碑無接觸式自提。」隨著復工復產推進,消費券的加入有望讓店鋪生意持續紅火。
  • 消費券釋放乘數效應 數據顯示9成受益商家為中小微商家
    而公開資料顯示,杭州、鄭州等發放消費券的城市呈現線下客流回暖的現象,有的已經釋放出10倍以上的「乘數效應」。支付寶披露數據稱,全國已有超千萬線下商家受益於消費券,其中9成以上為中小微商家。從各地政府公布的數據來看,疊加「長假經濟」,通過支付寶等平臺發放消費券的城市已經呈現出「乘數效應」。據杭州日報報導,截至4月6日16:00,杭州已兌付第一期電子消費券政府補貼1.45億元,帶動消費18.05億元;已兌付第二期電子消費券政府補貼5736萬元,帶動消費4.21億元。
  • 浙江四地率先發放6.3億消費券 專家:建議杭州經驗全省推廣
    4月3日,杭州第二期1.5億元消費券發放,一上線150萬份消費券2分鐘被全部搶完。同時,嘉興、紹興、衢州等地也在同日啟動發放消費券,總金額達到6.3億。據悉,嘉興共發放2億消費券,紹興發放1.8億消費券,衢州發放1億消費券,。
  • 正定縣發放第3期夜經濟惠民消費券 商家名單請收好
    小夥伴心心念念的第3期夜經濟消費券終於來了!本次消費劵的詳細信息有哪些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為了活躍正定縣夜經濟發展,激發廣大市民和遊客的消費能力,「國慶·中秋」來臨之際,正定縣發放第3期夜經濟惠民消費券。
  • 商企密集發放消費券,強效「催化」消費成效幾何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331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緊隨各地政府為市民發放消費券的行動在全國範圍內迅速普及開來,各大商業企業也推出了消費券和補貼活動。近日,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發現,為恢復商家信心及帶動消費,各大商企幾乎在同一時間密集發放代金券、預售券、折扣券。
  • 廣州消費券來了!明起支付寶發放,共1050萬張,怎麼領?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支付寶廣州城市消費券終於來了!支付寶積將聯合廣州近千商家發放1050萬張總價值為1.78億元的消費券。不少地方政府都會選擇多個平臺發放,還有的和企業、商家促銷配合,也有的選擇單一平臺發放。比如杭州宣布通過支付寶發放消費券16.8億元, 溫州也表示通過支付寶發放消費券18億元。西南政法大學葉明教授認為,疫情背景下數字經濟領域的壟斷問題值得關注,其中就包括.政府指定在單一平臺發放和使用消費券行為和平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
  • 尋味美食之都 佛山順德發放1億元微信消費券
    消費券將於4月15日至4月17日每天上午11:00發放,中籤的消費者將在微信上收到微信支付的官方服務通知,同時消費券會以微信卡券的形式自動放進中籤者的微信卡包,可在微信卡包中隨時查看和確認消費券信息。自領券之日起30天內,中籤者可前往已開通微信支付商業版功能的順德區內餐飲、住宿、零售、文體服務等實體經營商家處使用微信支付,即可自動抵扣。
  • 北京發放消費券 你知道怎麼操作碼?
    作為消費季的重量級板塊,北京市消費券包括面向在京消費者發放的專項消費券、智能產品消費券,以及面向城鄉低保、特困和低收入家庭等困難群體和社區工作者、一線醫務人員等群體發放的特定消費券。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消費券的優惠補貼,商家還有1:1的優惠配比,也就是說最終算下來優惠力度能達到50-20、100-40和200-60,如果商家沒有趁機漲價的話,這就相當於最高打了6折了,相當地划算。智能產品消費券則是滿2000打9折的優惠券,有效期也是14天,應該是分為線上線下兩張,任選其一,最高優惠力度可達到400元,如果有需要購買智能家居、電子產品之類的,應該能有相當大的折扣。
  • 澳門商家變裝迎國慶,發放消費券與遊客一起感受濃濃節慶味
    從9月23日澳門恢復旅遊籤注以來,澳門商家為迎接雙節的到來,本地2萬商鋪還聯合支付寶發放了海量消費券,除此之外,澳門還為迎接遊客做出了很多改變,快來看看澳門都有哪些變化吧!等到結帳的時候,遊客們還能使用支付寶澳門消費券,吃穿住行、到店消費通通都有折扣!
  • 各地促消費的「招數」不斷翻新 花式消費券「霸屏」
    雖說今年各地促消費的「招數」不斷翻新,但消費券似乎始終保持著高「曝光率」,消費者如果不使用幾張消費券,總會有種「錯過了一個億」的感覺。12月8日,北京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一級巡視員孫堯在2020年度(第十四屆)北京商業高峰論壇上表示,北京消費季期間,北京市共有6家平臺企業發放政企消費券,參與商戶8萬餘家。
  • 我市將發放近200萬元消費券
    11月30日,「感恩有你,禮惠利州」雲閃付惠民消費券發放活動啟動儀式在利州廣場舉行。該活動從今日開始至2021年4月1日結束,活動期間,我市將向廣大市民發放近200萬元電子消費券補貼購物消費。市委常委、副市長孔祥泉,副市長彭洪出席啟動儀式。
  • 消費券又來了!大潤發、全家、竹哩 近900萬實體商家發放雙十二消費券
    大潤發、全家、竹哩…… 近900萬實體商家發放雙十二消費券   臨近年尾,屬於消費者和商家的雙十二購物節慶也拉開序幕
  • 桂陽:發放2000餘萬元消費券助力經濟回暖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日訊( 廖詩卉 何禹軍)為關心關愛抗疫各戰線的職工群眾,幫助受疫情影響的商家「回血」。根據上級工會部門的統一部署,桂陽縣發放2000餘萬元消費券,用「政府幫買單」的方式,助力經濟回暖。
  • 多地發放購物券、美食券等 消費券能否「勸」動消費者?
    有研究表明,消費券對消費的額外拉動作用在10%~40%之間,即相比於沒有發放消費券的情形,發放100元消費券後,能夠多帶來10元~40元的消費。「政府發放消費券,我們肯定是非常歡迎,雖然這個券是補貼給消費者,但是最終還是我們商家受益。 」重慶秦媽火鍋負責人李傑如是說。
  • 微信支付商家發放20億消費券
    此次活動,微信支付將依託商戶生態優勢,聯合微信支付商家發放20億元城市消費券。同時,從6月6日起到十一黃金周,由北京市西城區政府補貼、千家商家聯手,還將通過微信公眾號「西城消費」平臺,發放億元「消費券」補貼。
  • 福州首輪8000萬元消費券發放 「搶搶搶」很優惠
    你搶到消費券了嗎?昨日上午10點,「惠聚榕城消費季」活動首輪8000萬元通用消費券通過支付寶發放,開搶不到半小時,就有60多萬份消費券被領取。搶到消費券的消費者因此受益,而參與活動的商家也在活動中提高了客流量。市民在商場門口掃碼搶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