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釋放乘數效應 數據顯示9成受益商家為中小微商家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消費券釋放乘數效應 數據顯示9成受益商家為中小微

剛剛過去的小長假,多地商家和景區出現消費回暖。在此背後,消費券已成為諸多省市提振消費的「標配」。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3日,全國已有30餘個地區發布相關政策。而公開資料顯示,杭州、鄭州等發放消費券的城市呈現線下客流回暖的現象,有的已經釋放出10倍以上的「乘數效應」。支付寶披露數據稱,全國已有超千萬線下商家受益於消費券,其中9成以上為中小微商家。

遇上「長假經濟」,消費券釋放乘數效應

資料顯示,清明小長假前兩日,黃山風景區日接待遊客達到2萬人,景區出現客流早高峰。在杭州,銀泰百貨杭州區域9家門店整體客流迎來兩位數增長。西湖銀泰副總經理曹銘良表示,針對第二期杭州消費券,銀泰百貨拿出10億元優惠讓利給消費者,努力恢復消費信心。

從各地政府公布的數據來看,疊加「長假經濟」,通過支付寶等平臺發放消費券的城市已經呈現出「乘數效應」。

據杭州日報報導,截至4月6日16:00,杭州已兌付第一期電子消費券政府補貼1.45億元,帶動消費18.05億元;已兌付第二期電子消費券政府補貼5736萬元,帶動消費4.21億元。相較於4月3日的帶動消費數據,小長假三天杭州消費券帶動消費增長了7億元。

同樣,鄭州也出現消費回暖的跡象。據鄭州日報報導,鄭州市第一期發放的5000萬元消費券已於4月3日10點開始發放,150秒便被申領完畢。截至4月5日10點,消費券已累計核銷1152.4萬元,帶動消費金額1.28億元,槓桿率達到1:11。

在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翁一看來,消費券充分釋放了被抑制的消費需求。同時,數位化時代的消費券能夠更加精準地投放到政府想扶持的行業,通過高槓桿率實現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此次疫情衝擊下,中小微商家的處境備受關注,也有學者呼籲消費券向小微商家傾斜。4月5日,新京報舉辦主題為「最大化激發消費券乘數效應」的線上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市場流通與消費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依紹華認為,此次受疫情衝擊最大的是小微商家。地方政府可以重點向其發放消費券,通過打折促銷方式,或者直接給消費者發放針對某些小微商家的消費紅包,幫助他們儘快恢復活力。通過補貼小微商家方式,可以使消費券惠及更多人群,刺激消費。

記者從支付寶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千萬線下商家受益於消費券,其中9成以上為中小微商家。

平臺數位化能力加持,實名制能力成關鍵

為提振消費信心,促進復工復產,3月以來,全國多地陸續開始發放消費券。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發放消費券的省、市和行政區已經超過30個,發放金額超過56億。而很多地區不僅通過當地的政務服務APP,還聯合網際網路平臺一起發券,消費券得到數位化技術的加持。

對於地方政府與平臺合作的好處,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朱克力認為,通過平臺發放消費券,可以消除一些弊端。過去紙質消費券不僅發放效率低、匹配度低,還容易產生一些道德風險。通過與平臺結合,可以藉助大數據提高效率和精準度,把這些弊端降到最低。

根據公開資料,深圳羅湖、重慶渝中、青島城陽區等地選擇通過微信發放數千萬元不等的消費券,銀川興慶區通過美團APP發放500萬元餐飲類電子消費券,南京、廣西、杭州、佛山、鄭州等多地選擇通過支付寶發放消費券。有通過支付寶發放消費券的地方透露,由於財政資金的安全、結算、審計等要求,會考慮平臺的實名認證技術、風控能力、過程追溯功能等。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馬亮看來,一方面,平臺擁有大數據優勢和算法支持,可以實時追蹤消費券的使用時間、地點和方式,政府可以藉此不斷優化和調整政策。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把拉動消費的任務交給平臺,平臺可以設計不同的消費券使用方案,同時也便於政府更精準評估政策實施的效果。

從各地消費券適用場景來看,不同地區的確存在差異。例如廣西消費券不僅扶持線下商家,還支持線上廣西本地企業。佛山消費券則主要扶持餐飲、住宿、景區和美容美髮等行業的線下實體商鋪。南京消費券既可用於餐飲,也適用於書店、健身場館。

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餘豐慧認為,消費券發放是個技術活。數位技術能確保消費券向需要扶持的行業精準發放,實實在在拉動消費。在平臺選擇上,各地政府可謂各有各的偏好、各有各的選擇。地方政府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的理性多樣選擇,可以提升辦事效率,幫助消費券發揮出更大作用。

新京報記者 劉暢

相關焦點

  • 武漢5億消費券多少商家受益?美團最新數據給出答案
    美團消費券助力武漢復甦,受益商家中中小商戶佔比91.5%數據是武漢煙火氣漸漸升騰的有力佐證。美團研究院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發放消費券後,武漢當地生活服務業消費增長155%,相較消費券發放首日,5月27日武漢商戶消費復甦率已從彼時的兩成提升至超五成。
  • 專家熱議美團消費券實踐 近九成受益商戶為中小商戶
    消費券作為拉動需求、紓解民困、聯動復工復產重要手段,各地都寄望消費券可以發揮「一石三鳥」的「乘數效應」。在全國促消費、擴內需的政策導向下,目前已經有超過100個城市推出消費券提振消費,從餐飲到休閒再到購物,遍布生活消費的各個領域。小小的消費券真的有這麼大的能量?消費券如何拉動區域消費和經濟增長?怎樣發消費券可以起到最佳的效果?消費券面臨什麼挑戰?
  • 河南落實「帶薪休假」發展「夜經濟」 消費券使用期間鄭州餐飲營業...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消費券是如何提振經濟、帶動消費的?4月17日,來自相關方面的數據顯示,鄭州本土餐飲品牌「阿利茄汁面」,3天核銷消費券突破3000筆,其中阿利茄汁面綠地之窗店由於附近商圈、寫字樓、鄭州東站、快捷酒店的加持,發券後的營收數據比上月提升了76倍。
  • 「消費券」在怎樣搶救小微企業?大規模持久戰隨後將至!
    支付寶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已有超過20個省份、70餘座城市發放了消費券;發放消費券的槓桿效應在10倍以上的城市超過5個;全國有超千萬線下商家受益於消費券,其中9成為中小微商家。為了抓住假日經濟效應和推動疫後市場的復甦,南京、杭州、鄭州、武漢、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早於一個多月前,就開始陸續發放本地消費券。支付寶數據顯示:自3月以來,國內掀起一股「發放消費券熱潮」,截至4月31日,僅通過支付寶平臺發放的「逛吃玩」消費券,就已拉動消費過百億元。另一消費券發放平臺——微信平臺的數據同樣可觀。
  • 多地政府發消費券背後:金融科技助推公共服務數位化
    以前一些消費刺激政策聚焦於家電、汽車等特定行業,這波消費券的受益群體更為普惠,消費端來說廣大各行各業的中小微企業甚至連微商都受惠了。」支付寶披露的數據也顯示,全國已有超千萬線下商家受益於消費券,其中9成以上為中小微商家。
  • 美團消費券助生活服務行業復甦 中小商戶佔比達88.5%
    美團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5月19日,美團消費券涉及政府出資合作的地市區有32個,通過以餐飲等本地生活服務為切口,提倡安心消費,助推經濟復甦。消費券對消費信心有明顯的提振效應,多地參與活動的消費者首次使用消費券一周後的消費額提升超10倍,且消費券對堂食的撬動效應最為明顯,活動期間參與活動商戶的日均交易額比活動前一周平均提升了55.0%。受益於美團消費券活動的商家中,中小商戶佔比達88.5%。  消費券未來將走向何方,牽動著眾多全國「兩會」代表或委員的心。
  • 杭州消費券真香:緊盯高端消費
    消費券刺激消費激情,為線下商家引流,線下商家通過大力度優惠吸引更多消費,這成了政府與商家默契打出的「組合拳」。杭州本地的大型商超、購物中心反應迅速:銀泰百貨在消費券的領取頁面,設置了消費金額翻倍的「膨脹紅包」;杭州大廈推出了通減券,可以與消費券疊加使用;永輝超市、盒馬鮮生、聯華等也推出了折扣優惠活動,與消費券疊加讓利。
  • 代表委員熱議:消費券發揮撬動作用,帶動中小企業發展
    通過平臺的大數據模型將消費券的設計更加細化,引導促進受疫情影響的非剛需行業消費,從而增強消費券的乘數效應。 由於非剛需行業,如餐飲行業、文旅、本地生活服務等,具有較長產業鏈,橫向關聯行業較多,可以帶動鏈條性消費復甦,因此,這些領域應當成為消費券發放的重點。
  • 發錢了,天貓618送出最大規模100億消費券,10萬商家的「回血戰」
    天貓在5月19日宣布,將聯合多地政府、品牌一起,發放今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現金消費券和補貼,預計金額超過100億。今年的天貓618,阿里將「消費券」作為「造節」的新方式,目的在於領跑全國消費回暖,促進中國內需的潛力釋放,並為品牌帶來今年上半年最大的增長機會。
  • 消費券背後的乘數效應,基於日本消費「世代變遷」的啟示
    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國各省市陸續推出消費券用以提振疫情後的消費恢復。消費券的發放實現了政府、網際網路平臺、消費者與商家多方之間的合作共贏,也為各地企業和城市數位化轉型升級提供了積極助力。中長期宏觀視角下,消費的影響因素主要是收入、物價及人口結構。
  • 美團消費券精準滴灌助消費復甦 武漢餐飲商戶店均交易額提升37倍
    美團研究院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發放消費券後,武漢當地生活服務業消費增長155%,相較消費券發放首日,5月27日武漢商戶消費復甦率已從彼時的兩成提升至超五成。受益於美團消費券活動的商家中,中小商戶佔比達91.5%,其店均交易額更是超過未參與活動商戶的4.5倍。  消費券對武漢市民消費信心也有明顯的提振效應。數據顯示,武漢地區用券消費者消費額度增長近2倍。
  • 瀋陽和平區攜美團發放百萬消費券,美團夜市助力夜經濟釋放活力
    會上,美團宣布進一步升級促消費措施,在瀋陽試點推出線上夜市產品,為更多市民參與夜經濟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為更多餐飲商戶拓展線上經營場景、促進生意增長創造條件。當日,瀋陽市和平區百萬夜經濟消費券也在美團App和大眾點評App啟動發放,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消費券可以在加入「美團夜市」的餐飲商戶使用,既為消費者提供了優惠,又能夠有效激活夜經濟潛力。
  • 四川各地發放消費券效果怎麼樣?看看商家的生意就知道了
    受訪者供圖    ●有功績  小小的消費券,對大中型企業商家來說,更多在於聚集人氣、拉動消費;但對更多小微商家來說,或許就能在面臨倒閉之際顯現出「起死回生」的作用●有問題  由於發放路徑和方式不同,一些地方消費者在使用消費券時受到了限制,甚至被設置了前提;而完全數位化的消費券
  • 太原消費券重磅來襲!首輪4月30日上支付寶開搶!
    4月30日上午9點,太原人期待已久的消費券終於要來了!記者從今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太原市人民政府將通過支付寶、口碑、餓了麼等平臺派發千萬暖心惠民消費券,用以促進龍城消費回暖,惠及本地商戶和廣大市民。在太原市內經營的合法商戶可上支付寶搜「太原商家」即可報名成為「暢享龍城·樂購晉陽」消費券活動商家。
  • 商家感慨:杭州消費券是帶貨神器
    通過支付寶申領的杭州消費券,這兩天徹底火了。據杭州商務局數據顯示,截至3月30日22:00,已兌付政府補貼4112萬元,帶動杭州消費6.37億元。3月27日,杭州消費券發放後,盒馬再次引來客流高峰。數據顯示,進店購物人數環比增幅超過50%,市民也更中意青團、龍蝦等時令特色、海鮮。消費券作為數位化升級的新形式,能更好地幫助市場回暖,讓大家充分釋放疫後消費欲。
  • 今天12點,武漢消費券最後一輪!還可買電影票
    截至7月29日(最後一周投放前),「武漢消費券」累計投放消費券數量超過4300萬張,拉動消費超過50億元。根據美團研究院數據,武漢各行政區用券數量前五名區分別為洪山區、武昌區、江漢區、江岸區、漢陽區;用券金額及拉動消費金額前五名區分別為洪山區、江漢區、武昌區、漢陽區、江岸區。
  • 開店寶聚焦小微商家收單服務 滿足商家經營發展需求
    但是隨著人口紅利的漸漸消失,C端消費市場已經趨於飽和,行業方向從服務消費者開始轉向為B端提供專業化服務。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超過7000萬的中小微商戶,由於體量較小,一直處於支付行業的長尾市場中。如果能抓住中小微市場,將極大地提升在第三方支付市場的市場份額。
  • 比起官員「逛吃逛吃」,消費券刺激消費更給力,全國多地發券百億
    三月上旬全國多地領導下館子逛商超帶頭消費;3月下旬以來全國多地發放消費券,累計已過百億元。相比領導「逛吃逛吃」做示範,發放消費券刺激公眾消費效果更為顯著,成功引發了消費「熱潮」。 3月以來,廣西、南京、合肥、杭州等多地政府發放消費券,以提振消費、促活經濟,激活被疫情抑制的消費需求。杭州等一些地區的消費券拉動效應超過15倍,政府、商家和民眾實現了三贏局面。
  • 對標1999年日本政府為刺激消費發放消費券,疫情後的中國能適用嗎?
    但消費券的提振作用和「乘數效應」幾何?特別是消費券發放下,哪些行業和公司短期受益彈性最大,且中長期也會乘勢崛起?是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從刺激效果來看,1999 年日本消費券政策對不同行業的「乘數效應」具有明顯差異。這背後決定這種「乘數效應」背後的驅動因素是什麼,尤其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