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師範大學學生在萬榮縣人民醫院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2020-12-14 三晉城鄉看點

傳播戰役故事,展現青年擔當

晉鄂同舟,晉善竟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萬榮縣醫療集團廣大醫護人員義無反顧、逆行出徵,9名醫護人員更是英勇無畏衝向了湖北天門疫情防控鬥爭第一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作出重要貢獻,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好評。

暑期來臨,山西師範大學現代文理學院為激發廣大青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銘記三晉大愛,強化責任擔當,特開展「傳播戰疫故事,展現青年擔當」社會實踐活動。2020年7月12日,山西師範大學現代文理學院中文系運城小分隊4名學生特地來到集團人民醫院採訪了援鄂醫護人員代表賈世波、李宏。

白衣執甲、不負重託。通過採訪記錄戰疫故事,幾個學生了解到剃髮出徵的最美逆行者李宏護士,在新冠疫情爆發之際,責無旁貸地將自己化作戰勝病魔的武器,只爭朝夕與病魔抗爭,即使沒有了漂亮的秀髮,但剃髮出徵的樣子就是最美的樣子。聽聞同行們在抗疫一線超負荷工作時,感受到了每一個渺小個體也可以迸發出強大的能量。在援鄂的一個多月時間裡,當地零零後志願者拼盡全力為他們籌集物資、病人們渴望活下去的眼神、領導和家人的無限支持以及戰友們的相互協助都給了她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抗疫必勝的信念。

賈世波作為一名呼吸科醫生,顏值與實力並存,疫情來臨第一刻他就意識到新冠的嚴重性,努力說服父母后就前往抗疫一線。抵達武漢後,望著空無一人的街道、戴著厚重的防護服、面對未知的病毒,這些都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恐懼。但只要投入到救助工作中,將自己的每一分鐘都給予患者,這些壓力和恐懼便會煙消雲散。他作為援鄂隊長同時肩負著保護隊員安全的責任與義務,通過微信群聊及時了解分配到不同地區隊員的日常情況,時刻關注他們的心態並疏解他們的壓力。

採訪結束後,兩位援鄂英雄針對北京疫情再次爆發的情況,提醒學生們仍需提高防控意識,做好自我防護。最後,中文系學生代表為兩位英雄獻上了鮮花,給醫院獻上了錦旗,表達他們的敬仰與感激之情。

通過這次活動,讓幾位青年學生深深銘記了白衣「逆行者」們只問敢勇,無問西東的醫者大愛及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增強他們的愛國熱情,堅定了他們的理想信念與責任擔當。相信在這個時代青年學生必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詮釋家國情懷,青年一代不會是溫室的花朵,定會經歷風雨茁壯成長。

責任編輯胡科傑

相關焦點

  • 山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強化實踐育人體系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原標題:山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強化實踐育人體系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是高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深化發展素質教育、提升育人質量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實踐育人工作取得了較大發展,但由於實踐育人體系構建較晚,一些高校還存在重知識講授輕實踐應用,尤其是作為設計類專業,學生普遍缺乏實踐機會、創新能力不足。
  • 山西農大與萬榮縣共建農耕文化實踐教育基地
    本報訊(記者李林霞)記者1月4日獲悉,山西農業大學與萬榮縣人民政府日前聯合舉辦共建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實踐教育基地揭牌儀式,雙方攜手充分發揮農事節慶的教育價值,著力打造農耕文化教育的實踐課堂。
  • 運城市委組織部到萬榮縣人民醫院督導公立醫院黨建工作
    2020年12月18,運城市委組織部二科科長李俊明一行到萬榮縣人民醫院督導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萬榮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張文峰、縣直工委書記尹忠莉,萬榮縣醫療集團黨委書記、院長董永凱,縣人民醫院黨支部書記史增雲等陪同。
  • 大學生參加暑期社會實踐的目的和意義,究竟是什麼?
    大學生參加暑期社會實踐的目的和意義,究竟是什麼?現如今,00後的大學生們如何才能通過一場高質量的社會實踐,讓自己得到快速成長?這篇分享或許能為這些問題提供一個答案。8月6日至8月8日,短短的三天兩夜,來自西安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山西大學、貴州大學、河南科技大學、西安郵電大學、新疆農業大學、西安理工大學、山西農業大學、魯東大學、河北師範大學等全國55所高校的百名大學生記者來到了陝西省延川縣乾坤灣,唱紅歌、做拓展、閱民俗、話人生,在黃河岸邊向當地老鄉詮釋了什麼是最美青春
  • 山西師範大學:強化黨建主體責任 落實立德樹人任務
    學校制定《山西師範大學道德講堂實施意見》,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為主線,積極倡導「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5種行為,以「我聽、我看、我講、我議、我選、我行」為主要活動模式,開展了道德講堂活動。與太原市委宣傳部門合作共建「時代新人培育研究基地」,在道德講堂的開展過程中將「擔復興大任 做時代新人」作為活動主題,引導廣大師生堅定理想信念,擔當民族復興大任。
  • 「市級社會大課堂實踐育人名師活動」優秀教師名單公布
    千龍網北京9月8日訊(記者 於淼) 7日,「民族團結教育一帶一路行」社會公益活動和北京市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實踐教育經驗交流會在中華民族園啟動。據悉,「民族團結教育一帶一路行」系列活動將面向北京市中小學生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大講堂,滿足北京市中小生從各民族的歷史、文化、藝術、風俗等知識。
  • 依託綜合實踐活動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陝西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書記王永安,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解慧明,西安教育電視臺臺長席震宙,西安市未央區教育局副局長高小峰,陝西師範大學錦園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樊鎖強共同為「西安市綜合實踐活動研究中心」揭牌。特聘解慧明、賈玲、駱向暉、張舉範、吳振強、胡道道、吳玲、張立昌、孟曉莙、樊鎖強、張慶華、尹苗為西安市綜合實踐活動研究中心(辦公室)首席指導專家。
  • 山西萬榮縣整合醫療資源下沉農村
    縣鄉聯動  縣醫院幫扶鄉醫院  在萬榮縣人民醫院的心電診斷中心,幾位專家正在對剛從南張鄉上傳的一名病人心電圖進行會商診斷,研究治療方案。在萬榮,鄉鎮衛生院的心電圖、X光片等檢查結果可實時傳送到縣醫院,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縣鄉聯動。
  • 2012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評選活動落幕
    (資料圖)點擊圖片進入評選活動專題》》   人民網北京11月16日電 (記者 張葳、郭根喜、王洋)「青春使命」2012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評選活動近日落下帷幕。   評選活動展示出了2012年豐富多元、意義非凡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風採,引發了高校學子的熱烈反響。共有30個省市300多所高校的1000餘支實踐團隊報名參選,100萬網友參與投票,人民網強國社區開設的專屬論壇和活動專題有500萬人次瀏覽。來自內江師範學院的大學生表示:「評選活動為我們提供了展示社會實踐過程的平臺,希望能有更多類似的活動。」
  • 磨礪青春 勇當大任 ——對學生寒假社會實踐的建議
    對大學生來說,要通過社會實踐,將學到的專業知識與實踐相融合,通過志願活動、宣講服務、社會調研等形式,深入社區、街道、鄉村、企業等生產生活第一線,主動與當地共青團組織、校友分會、企事業單位取得聯繫,開展志願服務、社會調研等實踐活動,讓青年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
  • 2019年港澳青年學生北京社會實踐活動成果豐碩 吉林參加總結交流會
    2019年港澳青年學生北京社會實踐活動成果豐碩吉林參加總結交流會北京日報客戶端訊(記者 範俊生)今天(23日)下午,為期一個月的2019年港澳青年學生北京社會實踐活動舉行總結交流會。市政協主席吉林參加並講話。
  • 2018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千校千項...
    築夢留守兒童」暑期社會實踐項目 保定學院 「麥浪飛翔」鄉村夏令營助學支教項目 山西師範大學 「懂法守法,普法先行」法治中國社會實踐項目 山西農業大學 農學院赴中陽縣暑期社會實踐項目 山西醫科大學 赴繁峙縣健康扶貧實踐項目 呼倫貝爾學院 「生科院赴牙克石調研改革開放以來農業方面發生的變化」暑期社會實踐項目 內蒙古醫科大學
  • 「青春興晉」運城團市委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交流座談
    為積極響應共青團山西省委關於「青春興晉」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總體部署,貫徹落實運城市委、市政府人才興市戰略,激勵返鄉大學生為家鄉貢獻青春力量,共青團運城市委於今年7月初啟動了省內外優秀大學生赴各級團組織及相關單位實踐活動,經過面試篩選,結合崗位實際情況,最終來自北京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山西大學、山西傳媒學院、山西師範大學、運城學院等省內外高校的
  • 讀書學習的多 參加社會實踐的少
    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負責組織實施的中國教育追蹤調查(CEPS)通過對全國20個省、112所初中、近2萬名初中生的追蹤調查結果顯示,初中生們在暑假自己複習、預習功課的有45.6%,參加由學校組織的課外輔導/補習班(與課業有關)的有10.0%,參加不是由學校組織的課外輔導/補習班(與課業有關)的有24.5%,參加課外興趣班(與課業無關)的有10.3%,參加科普、社區實踐、夏令營等課外活動的有
  • 山西師範大學要搬遷太原,學生們高興了,臨汾人卻急哭了
    山西師範大學要搬遷太原,學生們高興了,臨汾人卻急哭了 近期,山西師範大學要搬遷的消息在網上可以說是鋪天蓋地,很多人都是既相信又不相信,相信是因為無風不起浪,不相信是因為還沒有看到具體的文件,到底山西師範大學是否要搬遷呢?
  • ...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
    、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決定,今年暑期繼續組織開展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一、活動主題服務三農發展建設美好家園二、活動內容2010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堅持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服務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發展、新型農民成長和幫助基層群眾在各種自然災害後建設新家園、開創新生活為重點,激發青年學生奉獻才智、成才報國的熱情,引導青年學生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為基層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明確堅定的政治方向,真正實現「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的宗旨。
  • 變味的學校「社會實踐活動」
    大概也就是幾年前,學校的「社會實踐活動」還是學生們的嘉年華,是他們特有節日。「社會實踐活動」,原來叫「春遊」和「秋遊」。對於絕大數學生而言,這一天大概是他們一學期最快樂的日子。這幾個學生的憤憤不平引來更多同學的不滿:「我們不想去,太貴了。每次春遊、秋遊去哪玩,我們連選擇權都沒有,老師說去哪就去哪。除非你生病了,有醫院的診斷書,否則老師就說這是學校的社會實踐課程,必須要去,不能請假。」我有幾年沒做班主任了。
  • 節糧節水節電實踐活動在福建師範大學啟動
    9月18日,一場以「節糧節水節電」(「三節」)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在福建師範大學啟動。啟動儀式上,校學生會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米,將勤儉節約落實到每一個生活細節中。參加活動的500餘名師生在籤名牆上簽名承諾。  「節能不僅要有宏觀意識,更要注重生活中的細節。」
  • 華中師範大學2019-2020學年度「三好學生標兵」風採展示
    參加校園調研大賽,獲優秀獎;參加「啟航」教育調研社會實踐活動,獲由湖北省基礎教育研究中心頒發的二等獎;獲教學微視頻製作比賽院級一等獎、校賽三等獎等。今年暑期參加了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的夏令營活動,均被評為優秀營員稱號。
  • 初中生社會實踐早有準備 滬上不少學校對研學、實踐活動已有具體方案
    學生在初中階段需完成社會考察136課時、公益勞動80課時、職業體驗32課時、安全實訓24課時。  新中考背景下的初中生社會實踐該怎麼做?儘管有部分學校目前還在摸索,但有些初中已有了好的實踐,甚至有的初中已經做好了4年的規劃,從六年級到九年級,孩子們每個學期參加哪些活動、可以獲得多少相應的課時學分,都有了具體細化方案,學生只要跟著學校的節奏做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