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總是要用到很多各色的成語,但是有的時候對於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可能它所本身具有的好意與我們自己所用到的境地有很多的不同,甚至很多的出入,所以特別是今天要跟大家說的三個成語,就是在平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會用到,但是在成語的意思上我們容易理解錯的三個成語。
不孚眾望:這個成語我們平常最多用到的可能是不負眾望,但是這個成語的深意要比我們經常用的不負眾望。但是這個不孚眾望也是我們要用到的成語,不孚眾望是一個漢語成語,孚:信服,相信。望:期望,希望。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出自於《詩經·大雅·下武》。
在中國古典名著《詩經·大雅·下武》中有"永言配命,成王之孚"句,後又引申為"為人所信服。深孚眾望,令大家深深信服"。負,原意為違背,背棄,後引申為辜負,對不起。不負眾望,沒有令大家失望。在詞義上,"深孚眾望"和"不負眾望"有相同之處,只是深孚眾望程度更深一些。人們又根據這兩個成語組合成一個新成語:不孚眾望。其意為不能令大家信服。
美輪美奐:現如今人人都愛美,所以人們特別喜歡用字面看起來很美好的成語去形容我們眼中美麗華麗的事務,但是有的成語它是專門用來形容一些特定事務的,就好像現在這個成語,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麗。可近年來報紙電視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語,大錯特錯了。
這個成語本來是形容建築物雄偉壯觀、富麗堂皇。也用來形容雕刻或建築藝術的精美效果。出自《禮記·檀弓下》 。晉國祝賀趙文子宮室落成,晉國的大夫發禮前往致賀。張老說:"多麼高大,多麼華美!您將在這裡祭祀奏樂,在這 裡居喪哭靈,在這裡與國賓、宗族聚會了。"趙文子說:"武能夠在這裡祭祀奏樂,在這裡居喪哭靈,在這裡與國賓、宗族聚會,這就是全屍而跟從先大夫葬於九原 了。"於是向北面再拜叩頭,表示感謝。 君子稱他們是一個善於讚美祝福,一個善於祈禱免禍。所以之後就有了美輪美奐的這個專門用來形容建築雄偉壯觀、富麗堂皇的成語。
首鼠兩端:這個成語我們也還是再說生活經常使用到,也別是在形容一個人在一件事情上,前後不一的表現上,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用這個成語是不對的,因為這首鼠兩端是用來形容一個人遲疑不決,拿不定主意。不是對一個人言行前後不一致的。它的出處來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西漢漢武帝時期有一個名字叫做灌夫,他在"潁陰侯"灌嬰家作門客,後來就改姓灌。漢景帝時,討伐吳、楚七國叛亂,灌夫父子同時從軍,共同屬竇嬰麾下。在這次戰事中,灌孟陣亡,灌夫也因深入敵陣,奮不顧身,受了重傷。灌夫的勇名,當時傳遍天下,大將軍竇嬰很賞識他。竇太后去世,竇家的勢力就更加衰落了。這時,皇親國戚中勢力最大的要算漢武帝的舅舅田蚡。
而正是丞相田蚡娶小老婆,竇嬰與灌夫等去祝賀。田蚡故意怠慢灌夫,灌夫氣憤大罵,田蚡立即拘捕灌夫及他全家準備抄斬,竇嬰求漢武帝過問此事併力保灌夫,御史大夫韓安國認為殺也可不殺也可。田蚡抱怨韓安國的首鼠兩端的態度,"首鼠兩端",是進一步、退一步,又要顧這頭、又要顧那頭的意思。比喻疑慮不決、沒有主見、畏畏縮縮、哪一方面都不敢得罪。至此這句成語就被沿用至今。
差強人意:這句成語在生活中恐怕它的使用的頻繁度恐不低了,但是我們在用這個成語的時候往往把它用作所得到的結果無法使人滿意,得不到一個好的結果。想必大家想不到的是,它真實的意思是大體上使人滿意,是不很出大家的意外?而它的的出處在《後漢書吳漢傳》: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修戰攻之具,乃嘆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
而這句成語的歷史典故是:吳漢是劉秀的一個部下,平常不太喜歡說話,個性也是直來直往。剛開始,劉秀沒有很注意他,後來聽到一些將軍常常稱讚吳漢,才開始注意吳漢,還拜他做大將軍。從此以後,吳漢幫劉秀打了許多次勝仗,立下不少功勞。吳漢不但勇敢,對劉秀也十分忠心。每次出外做戰,總是緊緊跟著劉秀,而且只要劉秀沒睡,他也就恭敬地站在一旁,不肯先睡。偶爾輸了,每個人都提不起勁來,吳漢總是鼓勵大家不要悲觀,應該振作起來,準備繼續作戰。
有一次,劉秀輸了,心情不是很好,其他將軍也失去鬥志。可是吳漢卻和士兵們一起整理武器,審閱兵馬。劉秀知道這些事後,再看看眼前這些垂頭喪氣的將軍們,很感嘆地說:"只有吳將軍率軍有方振奮人心,有他就算有一國了。"所以這這個成語意思是"大體上能使人滿意,勉強還行",差:稍微,大致,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