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生活中38個稍不注意就用錯的成語,小成語大道理

2020-12-10 學公文課堂

生活當中,大家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賣弄文採的事,譬如出口成章裡啪拉口中甩出一溜成語警句來,用得好無可厚非,只不過萬一說錯了,那就真成了「豬鼻子插蔥--裝象」囉!基本功很重要,以下38句生活中易用錯的成語相信對文秘新手會有些幫助。

1. 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有多久」。常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

2. 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學」為名詞,常誤作動詞。

3. 不可理喻:指「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誤用為「不可思議」。

4. 不以為然:指「不認為是正確的」。常誤用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5. 守株待兔:貶義詞,指「不主動努力,心存僥倖,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穫」,常誤來形容公安幹警的機智。

6. 耳提面命:褒義詞,形容師長殷切教導。常誤用為貶義詞。

7. 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詞,指對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的幫助。

9. 蹉跎歲月:指虛度光陰。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10. 名噪一時:指在當時很有名聲。常誤用為貶義詞。

11. 始作俑者:指某種壞風氣的創始者。常誤用為貶指。

12. 不勝其煩:貶義詞,指不能忍受其煩瑣。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13. 腦無城府:指為人坦率,褒義詞。常誤用來形容「貶義詞」,貶義詞。

14. 身無長物:指人貧困。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15. 目無全牛: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手,易誤作缺乏整體觀念。

相關焦點

  • 漲知識!這些成語很常見,但你很容易用錯它!
    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說話還是寫作,經常會使用到一些成語。這些成語可能你自己感覺非常熟悉它,理解了它的意思,但在使用中卻真的用錯了。下面就來看看這些容易讓你掉坑的成語吧!意思是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或輩分、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恥。形容謙虛好學。很多朋友在使用過程中沒有注意到這個成語中「下問」的這個語言環境,以為僅僅是積極請教的意思,於是就容易用錯。比如:」小明同學學習一直都非常努力,不恥下問,遇到不會的問題主動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 在生活中最容易理解錯的三個成語,尤其是第三個,幾乎沒有人用對
    生活中,我們總是要用到很多各色的成語,但是有的時候對於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可能它所本身具有的好意與我們自己所用到的境地有很多的不同,甚至很多的出入,所以特別是今天要跟大家說的三個成語,就是在平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會用到,但是在成語的意思上我們容易理解錯的三個成語。
  • 10個易錯成語,與我們想像中的不一樣,別再傻乎乎用錯了!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成語便是中華文化中璀璨的一顆明珠。在日常生活中,當用普通詞語表達不清楚意思時,人們通常會用成語取而代之,比如在一段演講中,成語出現的頻率通常高達40%,由此可見,人們對成語的依賴也是相當大的。
  • 邊答題邊漲知識呀! 成語差強人意是形容讓人很不滿意嗎?
    邊答題邊漲知識呀! 成語差強人意是形容讓人很不滿意嗎?時間:2020-10-20 00:38   來源:倉浪手遊   責任編輯:沫朵   原標題:邊答題邊漲知識呀! 成語差強人意是形容讓人很不滿意嗎?
  • 【成語知識】這50個常用成語非常容易用錯,很多人連第一個都用不對
    生活中經常用到成語,但你真的用對了嗎?快來看看這50個最常被錯用的成語,算算你能用對多少個吧!01美輪美奐【解釋】形容新屋高大美觀,也形容裝飾、布置等美好漂亮。11拋磚引玉【解釋】謙詞,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誤用】常被誤用於對方或第三方。12不知所云【解釋】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指語言絮亂或空洞,指說話人。
  • 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漲知識
    在一期電視節目中,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 小學語文易錯(形錯,用錯)成語(二)
    小學語文易錯(形錯,用錯)成語(二)   使用成語有時會錯用同音字或近義詞。這類錯誤出現頻率非常高,所以,使用成語時要特別注意用字正確。下面列舉的成語,括號前的字是別字,括號內的字是正字。   21.紛至踏(沓):來連續不斷的到來,紛紛到來。沓,多而重複。
  • 「博士買驢」是成語?八個不常見、卻妙趣橫生的成語,漲知識!
    賣驢人不識字,滿腹經綸的博士,自然要擔當此責。這位博士洋洋灑灑的寫了三大張紙,卻還沒有涉及一個驢字。後來,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說話、寫文章不得要領,羅裡吧嗦一大堆,卻都是沒有用的。第二,冬日可愛。冬日可愛?春日表示不服!這個成語出自《春秋》: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杜預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 漲知識!這些中國成語中的花,你家養了幾種?
    都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相信大家小時候都聽過不少有趣又富有哲理的成語故事,其實成語背後不僅有動人的故事,有些成語還包含了很多漂亮的花花,那麼成語中都有什麼花呢?趕緊跟小編一起看看吧?看看這些中國成語中的花,你家養了嗎?
  • 漲知識|60個經常被誤用的成語
    生活中,有一些我們常常見到的成語,在口語交流、寫作等使用過程中卻往往誤解了它的本義。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這60個常被誤用的成語,自己平時用對了多少。33.振振有詞【解釋】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說個不休。【誤用】常被錯用來代替「理直氣壯"。34.休戚相關【解釋】彼此間禍福互相關聯。
  • 喜大普奔是成語嗎?看完又漲知識了!
    喜大普奔是成語嗎?看完又漲知識了!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2020年11月19答案是什麼呢?2020年11月19的螞蟻莊園題目是喜大普奔是成語嗎?
  • 用對高大上,用錯很尷尬,盤點80個容易用錯對象的成語
    成語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無論是在書寫中,還是日常聊天中,我們都會用上一兩個成語,而成語不管是初中還是高中,都是一個考點,成語的書寫、成語的意義用法都成為了成語的考查點。而在使用成語的過程中,最尷尬的莫過於用錯成語的對象,今天,黃小將為大家盤點了80個容易用錯對象的成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漲姿勢的時候到了 99%的學生都常把這90個成語用錯!
    這90個成語,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成語。然而,99%的學生,經常會把這90個成語用錯!這個假期,請帶著孩子一起熟悉這90個成語,不僅有助於提高語文成績,還能避免生活中鬧笑話哦!小編也一直用錯這個成語耶!!長知識了!!)5、侃侃而談【解釋】「侃侃」本為剛直之意。談得理直氣壯才叫侃侃而談。【誤用】人們大多用此語形容聊天,屬誤用。6、首當其衝【解釋】首先受到攻擊,一般作謂語。【誤用】常被人誤用為定語,代替「首先」。7、不瘟不火【解釋】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
  • 成語不都很高大上的嗎,原來成語也能這麼不像成語?真的漲姿勢了
    一.成語不都很高大上的嗎,原來成語也能這麼不像成語?二.搞笑段子1.法元寺外有個村叫袁莊兒,袁貴妻子與一和尚惠仁私通。有一天,袁貴出門辦事兒,走到半路,忽然想到有樣東西沒帶,又轉回家來。一推門兒,見惠仁正和他媳婦抱成一團兒。他倆一看袁貴回來啦,都嚇傻啦。
  • 這三個成語,經常在生活中出現,往往容易讓大家理解錯誤
    這三個成語,經常在生活中出現,往往容易讓大家理解錯誤。中國的成語博大精深,淵源流傳,已經成為我們傳統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語多為四個字,也有三個字,五個字,乃至於七個字以上。這些成語大都是凝結著古代人的智慧,它們分別可能代表是一個故事,也可能代表是一個典故。這些成語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如果加以運用,不僅能提升自己的才華,而且還能讓別人對你刮目相看。但是有時候,我們經常也對一些成語望文生義,用了之後,錯誤百出,同時讓人貽笑大方。
  • 老子的修身原則,就在這十個成語中
    老子是我國春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博覽群書,學習總結了很多聖賢人物的思想精華,寫出《道德經》一書,書中闡述的怎樣做人修身的道理,自古以來對我國的做人修身思想有很大影響。據統計,中國有57個成語源自《道德經》,今天選取其中十個做人修養方面的成語,這些成語可以說是老子做人修身思想的輪廓。
  • 高考中哪些成語容易出錯?注意以下幾點,高考成語選擇題妥了!
    高考語文中,除了閱讀和寫作很重要,還有一部分內容也不容忽視,那就是語言文字運用。語言文字運用的選擇題包括成語、病句等。我們今天就來重點說說關於成語選擇題的那些事兒。如果你正好需要,就請接著往下看吧~做成語選擇題的時候要注意「六個看」。
  • 【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之一 葉公好龍
    邯鄲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在2500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出燦爛的古典文化,湧現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是當之無愧的「成語之都」。據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小成語大道理葉公好龍這個成語比喻人們表面上說自己喜歡某種東西,其實並不是真的愛好。只有經過層層考驗仍然堅定的喜歡的東西才是我們真正的愛好。
  • 中國成語中的植物,漲知識啦!
    這個成語是比喻事情根本不可能實現。但是在現實中,鐵樹開花是挺常見的。特別是現在很多地方是暖冬,所以鐵樹開花並不稀奇。那為什麼還用「鐵樹開花」來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呢?其實,這是我們對這個成語誤解了。鐵樹是指用鐵做的樹,既然是鐵做的,那就是假樹。假樹當然不可能開花,所以古人的用法完全正確啊。
  • 漲知識,原來這些成語是這樣的意思,都來學學吧
    原標題:漲知識,原來這些成語是這樣的意思,都來學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