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秋,很多人最先想到就是吃月餅賞月,並且家裡大人給小孩子講的故事都是嫦娥奔月,小朋友聽得不亦樂乎。很多人覺得中秋的月亮屬於又大又圓的那種,讓人一看就感覺非常美。那麼,月亮,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月球,到底有多大呢?
據說在恐龍時代時期,地球上曾經有一個「超級月亮」,月亮與我們的距離仿佛是觸手可及,而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不斷地在運作著的,月球與地球的距離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如今月球正在離地球遠去,並且還會持續保持這種狀態。
可能很多人都覺得非常的不可思議,月球居然逐漸在離地球遠去。月球是地球已知的質量最大的衛星,表明還布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正是因為有了月球的存在,地球才不會被小行星撞擊,才可以為人類提供了如此安逸的生活環境。
學過地理的都知道,月球是圍繞著地球在不斷地公轉著的,同時也在不斷地遠離地球,所以科學家們認為月球和地球是有著相互作用的,月球會在很大的程度影響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和發展,這就是相互作用導致的結果。
還有,地球上江河海湖的運動都是收到月球的影響,而錢塘江大湖的奇觀也是得以於月球的功勞,這一切都是因為月球的潮汐作用。潮汐是由月球的吸引力造成的,是海水周期性漲落現象。由此可見,月球從古至今的地位都十分重要。
最近科學家們發現月球每年都在以3.28釐米的速度遠離地球,可能很多人覺得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還有38.44萬米,不會離多遠的。但是,不要小看這個遠離距離,珠穆朗瑪峰就是因為每年上升1.8釐米,才形成了8844.43的高度,成為了高峰。所以說,可能在將來,月球就遠離地球變成一顆小行星。
但是很多人也在質疑這個月球遠離地球的這個距離,當然啦,畢竟月球遠離地球並不能用肉眼來測量的,但是如果用現在的科學儀器來測量,我們就會知道,月球遠離地球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
據相關理論和數據表示,地球在自轉時產生的角動量不會消失,而是轉移到月球的身上,所以在這種作用下,月球就會離地球越來越遠,而依靠我們人類現在的科學技術,是沒有辦法阻止這種情況的。
最後,或許在幾萬年甚至幾億年後,月球會遠離地球,超過了38.44萬米,變成了太陽系中一顆獨立的小行星。但是我們人類也許早就完成了移民任務,在其他星球居住生活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們還是會一直探索宇宙的奧秘,畢竟未知的事物還有很多,等著我們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