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白居易《採蓮曲》,描寫夏日荷塘風光,塑造嬌俏的初戀少女形象

2020-12-17 何紅丹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這是唐朝時期著名的詩人白居易題下的一首小詩,全詩語言通俗易懂,簡易淺顯,曉暢流利,符合詩人力求平淺、深入淺出的詩詞創作風格,而在細節刻畫上,該詩顯得極其細膩,畫面描繪細膩動人,塑造人物形象生動而傳神,栩栩如生,仿佛躍然紙上,極具動態之美。該詩在結構上也頗為講究,獨具匠心,詩人率先描繪出一幅夏日荷塘風光圖,風光宜人,景物優美,令人心曠神怡。繼寫景和烘託出安靜恬淡、清新動人的環境與氛圍之後,全詩所塑造的人物少女出場,由景及人,自然清新,極具藝術感染力。

聯繫該詩的創作背景,也能對該詩當中所蘊含的情感有一個更好的體會與理解。當時的詩人已經離開京師,來到杭州為官,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西湖聞名天下,來此的詩人遠離了政治中心的勾心鬥角與波詭雲譎的政治環境,寄情自然風光與勝跡勝景,獨善其身,生活舒適,心情愉悅輕快,別有意趣。而在這首詩當中,詩人遊覽荷塘美景,本身心情閒適恬淡,當他看見一對年輕的男女在荷葉深處相遇之後,觸景生情,運用了優美樸實的語言記錄下了這一幕。全詩清新自然,節奏舒緩,從中體現了詩人愉悅輕鬆的心情。

「菱葉縈波荷颭風」當中,詩人率先描繪出了荷塘上的自然風光,運用動人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美動人的夏日風光圖,顯得自然清新,令人生出心曠神怡的感受。「縈」字原本的意思是繚繞旋轉,此處指的是水波蕩漾,「颭」的意思是搖擺、搖曳,此處指的是荷葉荷花在夏日微醺的風中搖曳的樣子。盛夏的自然風光當中,菱葉與荷葉一片碧綠,荷葉生長在水面之上,迎著微醺的夏風款款擺動身姿,而菱葉漂浮在水面上,微風吹拂,水波蕩漾,水面上泛起了陣陣的漣漪,碧綠的菱葉隨著水波緩緩擺動,在一片碧綠當中,嬌豔粉紅的荷花迎風招展。

「荷花深處小船通」當中,詩人由景寫到了人,上一句當中,詩人描繪出了一片碧綠優美的夏日風光圖,而在這一句當中,人物開始出場。「荷花深處」暗示了荷塘面積之大,頗有幾分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意韻。荷塘無邊無際,寬闊無垠,而在美麗幽靜的荷花深處,採摘蓮蓬的小船穿梭其中。「小船通」寫的是動景,暗示了荷葉深深處有人在活動,為下文當時作下了鋪墊。從這兩句當中,也能看出詩人在詩詞創作上的功底與底蘊,在描寫畫面上,詩人精準地抓住了典型的景物,在結構安排上,詩人也顯得別具匠心,層次井然。

「逢郎欲語低頭笑」當中,詩人塑造出了一位含羞帶怯、情竇初開的少女形象。優美恬淡的夏日風光裡,碧綠的菱葉隨波蕩漾,荷葉荷花迎風搖曳,美輪美奐,採摘蓮蓬的小船穿行在深深的荷塘當中,一片歡聲笑語。隨著小船的穿行,少女所劃的小舟與心上人的小船相遇在荷花深處。嬌俏的少女見到了心上人,一方面心頭雀躍,一方面卻又因為少女的矜持而嬌羞。

「欲語」寫出了這名少女內心的輕快與欣喜,「低頭」描寫出了她因害羞而低垂眼帘的情態。當她遇見心上人的時候,內心欣喜,微微低頭一笑。詩人運用了一連串的細節描寫,將這名少女塑造得活靈活現。「碧玉搔頭落水中」一句仿佛神來之筆,少女因為害羞而低頭,誰知發間所簪的碧玉簪落到了荷塘裡面。全詩自然清新,意猶未盡。

相關焦點

  • 讀白居易《採蓮曲》,描寫夏日荷塘風光,塑造嬌俏的初戀少女形象
    這是唐朝時期著名的詩人白居易題下的一首小詩,全詩語言通俗易懂,簡易淺顯,曉暢流利,符合詩人力求平淺、深入淺出的詩詞創作風格,而在細節刻畫上,該詩顯得極其細膩,畫面描繪細膩動人,塑造人物形象生動而傳神,栩栩如生,仿佛躍然紙上,極具動態之美。該詩在結構上也頗為講究,獨具匠心,詩人率先描繪出一幅夏日荷塘風光圖,風光宜人,景物優美,令人心曠神怡。
  • 採蓮曲
    採蓮曲唐代:白居易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 白居易很經典的一首《採蓮曲》,只有短短4句,卻寫盡初戀的美好
    對愛情的大膽追求,對少年郎直截熱辣的表白,還有戀情中那些微妙的羞澀與嬌俏,都成為一曲曲動人心弦的旋律,在江南的水波間流傳。【臨其詩境】今天來看白居易的一首《採蓮曲》,關於一位水鄉女子的初戀。白居易公元822到824年出任杭州,此時的他遠離朝堂中的煩擾,在江南的山水之間泛著小舟,欣賞著無盡的山水之妙,沉醉在與友人的詩酒唱和之中,可以說過得既輕鬆又舒服。在一次泛舟的過程中,白居易無意中撞見了一對青年男女在荷塘中猝然相遇的場景。
  • 白居易很經典的一首《採蓮曲》,只有短短4句,卻寫盡初戀的美好
    對愛情的大膽追求,對少年郎直截熱辣的表白,還有戀情中那些微妙的羞澀與嬌俏,都成為一曲曲動人心弦的旋律,在江南的水波間流傳。《採蓮曲》,關於一位水鄉女子的初戀。,南北朝時期已經流傳很廣,許多當時著名的文人都有創作,所寫內容大概也不出荷塘景色之美,採蓮女之美以及水鄉青年男女之間美好的初戀愛情。
  • 詩詞賞析丨採蓮曲
    採蓮姑娘碰見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說話卻低頭羞澀微笑,哪想頭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採蓮曲》,樂府舊題,為《江南弄》七曲之一。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採蓮女子勞動生活情態,以及她們對純潔愛情的追求等。描寫採蓮生活的詩歌很早就出現了,漢樂府中就有《採蓮曲》《江南可採蓮》「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 回味經典:採蓮曲
    《採蓮曲》,樂府舊題,為《江南弄》七曲之一。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採蓮女子勞動生活情態,以及她們對純潔愛情的追求等。描寫採蓮生活的詩歌很早就出現了,漢樂府中就有《採蓮曲》《江南可採蓮》「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南北朝出現了不少寫採蓮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採蓮南唐秋,蓮花過人。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頭。」
  • 每日詩詞-《採蓮曲》
    在唐朝的重量級詩人中,白居易稱得上是心思細膩、眼光平實,更為生活化。因此他雖然於宏大主題上不算最好,但於日常生活或塑造女性角色方面卻尤為出色。 今日小覓分享: 採蓮曲—唐 白居易 一首描寫採蓮少女的初戀情態的詩... —【原文】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 又羞又喜,又囧又急,白居易筆下的採蓮女到底經歷了什麼?
    古代表現女子初戀情態的詩詞有很多,多愁善感也好,相思難忘也罷,卻很少有像今天白居易筆下的採蓮女這樣,在短時間內經歷欣喜、羞澀、窘迫、焦急等多種情緒變換。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看,這位「詩魔」白居易筆下的採蓮女到底經歷了什麼?
  • 唐詩中最著名的三首《採蓮曲》,驚豔千年,第一首最有名
    採蓮,應該是古時最美的勞動之一。穿梭在碧綠的荷塘中,划船起歌,《採蓮曲》應運而生。《採蓮曲》是古曲名。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採蓮女勞動生活情態。在漢代時,就有《江南》這樣優美的採蓮詩。到了唐代,王昌齡、李白、白居易三位大詩人,都寫過《採蓮曲》,雅趣非常,各有千秋,可稱是唐詩中最有名的三首《採蓮曲》,你來評判一下,誰寫得最好呢?
  • ​唐詩中最著名的三首《採蓮曲》,驚豔千年,一定要背下來
    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採蓮女勞動生活情態。在漢代時,就有《江南》這樣優美的採蓮詩。到了唐代,王昌齡、李白、白居易三位大詩人,都寫過《採蓮曲》,雅趣非常,各有千秋,可稱是唐詩中最有名的三首《採蓮曲》,你來評判一下,誰寫得最好呢?
  • 白居易民歌風味的唐詩,寫出採蓮姑娘面對愛情令人怦然心動的羞澀
    古詩詞之中很多描寫愛情的詩歌,從《詩經》開始,歷經漢樂府等體裁的發展,到了唐詩宋詞之中,愛情詩詞已經相當成熟。尤其是對於採蓮女子愛情的主題表達,往往充滿著生活情趣,充滿著民歌風味,而且有著豐富的情意綿綿。
  • 3首經典採蓮詩,展現最真實的少女感,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中國詩歌中常常會出現少女的形象,這些少女形象一出現,就使詩歌豔麗四射。「娉娉婷婷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讓我們感受到少女的嬌美。「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讓我們感受到少女的嬌羞。其實在詩詞中,詩人往往會把少女和採蓮聯繫在一起。
  • 白居易唐詩細膩動人,只用兩個字,展現出採蓮少女的初戀情懷
    這就促使他們寫出了大量關於江南採蓮的詩詞。李白、白居易、王昌齡等人都寫過這一類的詩歌。相比而言,白居易的詩歌更為細膩動人。尤其在今天我們所介紹的這一首古詩當中,只用了兩個字就展現出採蓮少女的初戀情懷。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 讀蘇軾的《阮郎歸》,描寫初夏自然風光,塑造活潑清麗的少女形象
    在該首詞當中,詞人率先描繪了一幅生動清新、自然靈動的初夏自然風光圖,隨後從室外描寫到了室內,所塑造的人物開始出場,環境描寫、景物描寫與人物描寫相結合,構成了一幅幽靜淡雅的圖畫,人與景相互映襯。再看下片,下片當中詞人運用了以動寫靜的手法,描繪出了一幅動靜結合、自然清麗的畫面,塑造了一位生動活潑、天真單純的少女形象。
  • 白居易民歌風味的唐詩,寫出採蓮姑娘面對愛情令人怦然心動的羞澀
    古詩詞之中很多描寫愛情的詩歌,從《詩經》開始,歷經漢樂府等體裁的發展,到了唐詩宋詞之中,愛情詩詞已經相當成熟。尤其是對於採蓮女子愛情的主題表達,往往充滿著生活情趣,充滿著民歌風味,而且有著豐富的情意綿綿。
  • 唐詩賞析《採蓮曲》白居易
    《採蓮曲》白居易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賞析]本詩寫江南的風情,寫少女的嬌態,極形象,極生動,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聞其聲,油然產生一種審美的愉悅。它的前兩句寫釆蓮女在荷花深處,蕩著輕舟飄然而來,使人自然聯想起王昌齡的「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採蓮曲》)。
  • 唐詩中三首《採蓮曲》,驚豔千年
    來源 古典文學與詩詞 古籍金句 唐代,王昌齡、李白、白居易三位大詩人,都寫過《採蓮曲》,雅趣非常,各有千秋,可稱是唐詩中最有名的三首《採蓮曲》,你來評判一下,誰寫得最好呢?
  • 唐代白居易《採蓮曲》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此時的詩人遠離朝堂,沉醉在旖旎的江南風光和與友人的詩酒酬和之中,生活輕鬆、舒心。無意間捕捉到一對年輕男女在荷塘上相遇的有趣一幕,便寫下了此詩。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
  • 幼兒學唐詩之白居易:採蓮曲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語文>正文幼兒學唐詩之白居易:採蓮曲 2013-02-05 16:17 來源:網際網路
  • 再首採蓮詩詞,一個寫出少女的浪漫,一個歌盡青春的憂傷
    「採蓮曲」是古詩詞常見主題,自漢樂府民歌《江南可採蓮》後吟詠不絕,我們熟悉的南朝樂府《西洲曲》,以及李白、王昌齡、張籍、白居易等人以《採蓮曲》為題的詩歌,都屬於這一類。因為歷代詩人多有創作,其豐富的作品數量構成一道藝術奇觀,一向是研究的熱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