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解析 百貨與購物中心的本質區別到底是什麼?

2020-12-26 安徽門戶網站

有數據顯示,已有17%的傳統百貨公司開始涉足購物中心領域開發運營,而在全國範圍拓展的百貨公司轉型購物中心比例高達42%,王府井、新世界、銀泰都已有自己購物中心的戰略定位。

(圖片來源於百度)

一、客群定位不同

傳統百貨均有明確的消費群定位,而劃分定位的依據主要是收入和階層,因此高端百貨、中高端百貨、低端百貨的定位與百貨內商品品類的價格定位基本一致,因此客單價、提袋率等是衡量百貨公司業績的重要指標之一,而購物中心卻對這些指標的依賴度不同。

購物中心的客群定位是以年齡、喜好、消費心理、消費行為甚至是社會發展趨勢等更多因素指標衡量,抓住某一量級消費群的特有或者潛在消費心理,將有這些相同定位和屬性的品牌租戶聚集起來,這是購物中心需要考慮的,而單純的依靠收入和某一階層,是不足以成功運營一個購物中心的,因此百貨與購物中心首要的區別就是客群的定位不同。

二、零售功能不同

零售的功能性是傳統零售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不同的零售業態所定位的零售功能亦不相同,傳統百貨一直以服裝服飾、鞋帽箱包、化妝護膚品等高毛利的品類為主,將同一品類的商品聚集在一起進行關聯銷售是傳統百貨一直堅持的。而購物中心卻在租戶組合上與百貨有明顯的差別,購物中心經營的是店鋪,店鋪經營的是消費者,因此購物中心更加關注它所經營的店鋪是什麼品牌,品牌的商品是什麼?

購物中心可以將購物、餐飲、休閒娛樂等不同業態有機組合在一起,達到規模效益最大化,因此購物中心的商鋪分類與百貨的品類劃分完全不同,根本的不同在於,百貨是按照品牌提供的商品品類劃分,而購物中心按照消費者需求劃分,簡而言之,百貨按供給方劃分功能,購物中心按需求方劃分功能,iMall的CEO楊慧女士認為按需求市場確定的零售功能是購物中心業態在中國能夠有更大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相關焦點

  • 分析:購物中心與百貨的十大本質區別到底是什麼?
    但在百貨轉型購物中心的過程中,準確的認知購物中心與百貨的區別是成功開發運營購物中心的基礎,那它們之間的本質區別到底是什麼?  購物中心的客群定位是以年齡、喜好、消費心理、消費行為甚至是社 會發展趨勢等更多因素指標衡量,抓住某一量級消費群的特有或者潛在消費心理,將有這些相同定位和屬性的品牌租戶聚集起來,這是購物中心需要考慮的,而單純 的依靠收入和某一階層,是不足以成功運營一個購物中心的,因此百貨與購物中心首要的區別就是客群的定位不同。
  • 你知道購物中心和百貨的本質區別是什麼嗎?
    所以,我首先以我的理解並嘗試用最簡單的方式說明這兩個定義的本質:  1.什麼是購物中心?  答:實施統一管理分散經營的商業集合體。  2.什麼是百貨?  答:實施自行管理自行經營的商業集成商。    購物中心與百貨最本質的區別是場所管理和零售經營的分離,購物中心不介入面對消費者的最終零售,購物中心的直接客戶都是零售商,而消費者是購物中心的間接客戶。購物中心因此也不可能給終端消費者開具發票。(這也是我區別購物中心和百貨的一個最簡單和直接的方法)。
  • 乾貨:購物中心和百貨的本質、功用、區別及意義
    所以,我首先以我的理解並嘗試用最簡單的方式說明這兩個定義的本質:   1.什麼是購物中心?   答:實施統一管理分散經營的商業集合體。      購物中心與百貨最本質的區別是場所管理和零售經營的分離,購物中心不介入面對消費者的最終零售,購物中心的直接客戶都是零售商,而消費者是購物中心的間接客戶。購物中心因此也不可能給終端消費者開具發票。(這也是我區別購物中心和百貨的一個最簡單和直接的方法)。
  • 盤點:購物中心與百貨在客群等方面的10點本質區別
    別捉急,本文為您詳解購物中心與百貨的10點本質區別,讓您從基礎學起,慢慢積累,助您早日成為商業地產操盤高手。      購物中心的客群定位是以年齡、喜好、消費心理、消費行為甚至是社會發展趨勢等更多因素指標衡量,抓住某一量級消費群的特有或者潛在消費心理,將有這些相同定位和屬性的品牌租戶聚集起來,這是購物中心需要考慮的,而單純的依靠收入和某一階層,是不足以成功運營一個購物中心的,因此百貨與購物中心首要的區別就是客群的定位不同。
  • 百貨+購物中心 利群金鼎廣場類購物中心玩轉百貨轉型
    他們有的直接摒棄原有模式,開始打造新的購物中心,但仍有相當一部分的百貨,通過各種各樣升級和調整,用溫和的手法,通過引進購物中心的形式,保留著百貨的內涵。一方面他們想要保留百貨店的商品力、強營運、優服務、高坪效,又期望引入購物中心的高顏值、多功能、「城會玩」、大流量。這就是所謂的「類購物中心」。這些「類購物中心」,一般是由那些百貨店轉型而成的購物中心,但也有一部分,是原有的老牌百貨,打造的轉型之作。   在青島,這種類購物中心,有很多。比如有百貨轉型的高端購物中心海信廣場,比如利群旗下新開業的多家購物中心。
  • 盤點解放碑商圈購物中心、百貨商場等商業中心(組圖)
    、英利國際購物中心、大都會廣場等大大小小近20個購物中心、百貨商場,可以說是重慶的奢侈品聚集地。  (贏商網重慶站 6月24日綜合整理報導)解放碑商圈是重慶歷史最悠久的商圈,擁有重慶時代廣場、金鷹購物中心、重慶百貨、新世紀百貨、王府井百貨、英利國際購物中心、大都會廣場等大大小小近20個購物中心、百貨商場,可以說是重慶的奢侈品聚集地。
  • 百貨與購物中心十不同:品牌效應、經營方式等不同
    百貨與購物中心作為線下零售的主要渠道,對線下零售的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作為購物中心專業研究機構,iMall對購物中心與百貨的本質區別,一直進行深入研究,希望以量化的指標對行業進行有價值的分析。  但在百貨轉型購物中心的過程中,iMall認為準確的認知購物中心與百貨的區別是成功開發運營購物中心的基礎,因此百貨與購物中心的本質區別到底是什麼?
  • 百貨和購物中心
    河南商報記者 望開源  由於快速時尚品牌的競爭與消費者一站式消費需求的增強,使得百貨這一品類相對單一的業態受到了威脅。購物中心較之百貨,擁有更大的面積及更豐富的業態,能夠在一個場所提供多元複合的功能,因此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歡迎。傳統百貨如何正確定位以應對購物中心的競爭是商家急需解決的問題。
  • 盤點小寨商圈購物中心、百貨商場等商業中心(組圖)
    以小寨十字為中心,東起西延路,沿西影路到翠華路,南至丈八東路,西到含光路,北靠南二環總面積為9.1平方公裡。集聚了大量的高等院校。主要以自由商貿和時尚潮流百貨商場超市組成,人流量大,主要消費群體為各大院校學生。
  • 2015全國購物中心、百貨、奧萊坪效榜單
    搜鋪網消息:根據搜鋪網商業地產研究院統計,中國大陸2015年共擁有約近200家年業績高於15億元(含四捨五入數據)的商業項目(不含家具城及專業市場),包括100餘家購物中心,80多家百貨以及9家奧萊項目。其中擠入20億級店王俱樂部的成員有「108將」,包括58家購物中心(含有35家百貨主力店),43家單體百貨(其中36家已百貨購物中心化),7家奧特萊斯。
  • 王府井百貨第一個購物中心「成都王府井購物中心」24日開業
    成都王府井百貨(需求面積:40000-80000平方米)在成都春熙-總府商圈開業12年後,其主力團隊傾心打造王府井購物中心將於本周六(12月24日)於南二環科華路口驚豔綻放。據了解,成都王府井購物中心(開業時間:2011-12-25、已籤約378個品牌)是北京王府井百貨 (集團)斥資4億5千萬打造的第一個購物中心項目。
  • 「銀泰百貨」慈谿購物中心上半年開建
    據了解,糖坊弄1#、2#地塊項目是銀泰百貨在我市打造的集商業購物、休閒餐飲、娛樂觀光、居住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綜合購物中心區,項目總投資約為11億元,將於今年上半年開工,三年內建成慈谿最大規模的標誌性購物場所。  據了解,糖坊弄1#、2#地塊項目位於中心城區解放東街以南,環城南路以北,青少年宮南路以西,糖坊路以東。
  • 百貨緣何變「購物中心」?深圳兩個九方新年確認更名,由天虹接手
    瞄準空白區域,圈粉社區居民,集納超市、零售、電影院、餐飲等眾多消費場景,百貨也逐漸承擔起「社區購物中心」的功能。 12月31日,位於寶安區西部的深圳福永天虹開業。走訪該百貨,不難發現其承擔的社區功能,開闊的中庭、點綴其中的綠植親子空間,又讓該百貨在布局上帶著購物中心的特色。 天虹作為深圳本土零售,跟深圳人城市生活記憶息息相關。
  • 歷經洗禮 百貨購物中心向上趨勢不改
    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雖然重創了百貨、購物中心行業,但也逼迫行業迅速轉變,鍛鍊了新的發展能力。放眼未來,行業整體向上發展的趨勢並未改變,智慧化、生活場景化體驗將成為行業發展的新方向。線上業務成行業新發展動力。
  • 盤點解放碑商圈購物中心、百貨商場等商業中心(組圖)
    、英利國際購物中心、大都會廣場等大大小小近20個購物中心、百貨商場,可以說是重慶的奢侈品聚集地。  (贏商網重慶站 6月24日綜合整理報導)解放碑商圈是重慶歷史最悠久的商圈,擁有重慶時代廣場、金鷹購物中心、重慶百貨、新世紀百貨、王府井百貨、英利國際購物中心、大都會廣場等大大小小近20個購物中心、百貨商場,可以說是重慶的奢侈品聚集地。
  • 百度地圖與高德地圖到底有什麼本質上區別?
    小編相信不管是有車的沒車的,我們都會用到手機導航地圖,而且現在來說,app導航地圖也是越來越多,很多大公司大平臺都為了爭奪屬於自己的市場,很多導航地圖app都在不斷的優化自己的功能不斷的在更新自己的用戶體驗感,來吸引更多的用戶來用自己的導航app,不過呢,在導航地圖app的爭奪戰中
  • 30家購物中心主力店調查 去百貨化趨勢明顯
    以零售業發展相對發達地區為方向,主力百貨撤離或轉型購物中心漸成趨勢。北京的朝陽大悅城與永旺百貨解約;成都萬象城的主力尚泰百貨宣布2015年8月31日正式停止營業,除此之外,王府井百貨、中都百貨、NOVO百貨、寶萊百貨等在二三線城市均有關店。這些曾經被看好的業態組合,現都已陸續分道揚鑣。
  • I.T、C&J等品牌集合店和購物中心關係解析
    集合店的引進又會給購物中心帶來什麼好處?   中國購物中心產業資訊中心主任郭增利和深圳平安商用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盛發為我們從購物中心和集合店關聯的角度來共同探討品牌集合店在中國的發展契機。   品牌集合店也被稱為「品牌概念店」,即在一家統一名字的店面裡,匯集多個品牌的當季新品。品牌集合店的貨品種類並不限定於某個類別,涵蓋了服裝、鞋、包、首飾、手錶等多個品種。
  • 解析百盛關店轉型:如何從單體百貨走向購物中心
    從商業項目的性質來看,百貨類項目的下跌較為普遍,在上述業績下滑的95個樣本中,有87家是百貨公司,佔到92%。而這些百貨公司中,總業績跌幅超過10%的有40家。   「百貨類型的商場,面臨著體量過小、業態單一、停車不便等不利因素,在日趨激烈的實體競爭中,難免會出現客人流失的情況。而定位高檔的百貨,受奢侈品和高端消費迅速萎縮的影響,下滑的幅度更大。」
  • 惠州5家百貨接連關門 購物中心沒個性
    本周三,在惠州昔日地標世貿中心存在8年的海雅百貨正式結業,留下的是拖欠業主近1000餘萬的租金和8年虧損8000萬的尷尬局面。距其1000米處已開業5年的廣百百貨也已命若遊絲,而與廣百百貨處於同一街道的百家超市已在2月份關門遣散所有員工。  在傳統百貨日漸式微的同時,新興體驗式購物中心也同樣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號稱比肩深圳萬象城的江北華貿中心自開業3年以來每年虧損在600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