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望開源
由於快速時尚品牌的競爭與消費者一站式消費需求的增強,使得百貨這一品類相對單一的業態受到了威脅。購物中心較之百貨,擁有更大的面積及更豐富的業態,能夠在一個場所提供多元複合的功能,因此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歡迎。傳統百貨如何正確定位以應對購物中心的競爭是商家急需解決的問題。
百貨和購物中心差距逐漸拉大
新商場大量湧入,給以大商、丹尼斯等代表的傳統百貨商場帶來了空前的競爭壓力。
顯然,傳統單純的百貨模式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更難以在競爭中取得優勢。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購物中心和百貨,二者的經營模式在趨同。」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宋向清說。他舉例,從目前來看,不少商場都在增加業態,擴張營業面積。至少,從外在表象看來,無論百貨公司還是購物中心,招來的品牌已經基本一致了。
「購物中心與百貨商場相比,除了多了點吃和玩的地方,衣服品牌實在太雷同了。」不少顧客會有這樣的感慨。「如果說鄭州目前很多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讓顧客感受品牌雷同或者面目有些相似的話,隨著發展,未來兩者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大中華購物中心聯盟河南總召集人謝濤說。
此前,中購聯發布的報告認為,購物中心今後的發展模式是以集合店為主,替代原先的百貨作為主力店。業界不斷傳出購物中心與百貨的解約事件。
而從各主要城市看,購物中心統一收銀的基本屬於個案,很難形成大趨勢,且經營模式很難批量複製。百貨公司「二房東」的發展道路越來越走不通,逐漸被購物中心模式所拋棄。
雖說這個過程絕非今後數年內能完成,但百貨和購物中心二者模糊的界限也不會維持太久。
百貨商場不能只盯著「時尚」
百貨商場的競爭優勢在哪裡?「從目前市場佔有率來看,鄭州未來兩三年內受到購物中心滅頂性衝擊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一業內人士認為。
「核心商圈不能夠再容納新的大百貨商場的時候,專業的主題百貨將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謝濤說。
他舉例,這個時候百貨商場或是以大眾消費為主、或是以時尚消費為主,眼睛不能只盯著時尚這一個定位。目前鄭州有一些百貨商場已經開始有意識地轉變,比如丹尼斯人民店、花園店、紫荊山百貨等。
但是外地很多百貨商場已經開始了艱難的轉型之路,在調整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細分化的專業百貨,並逐漸在市場上顯山露水。
以外地一些成功轉型的百貨商場為例,比如社區百貨,這種形態主要定位在服務社區方面,這樣的形態一旦運作得當,發展空間就會非常大。一個城市繁華的商業中心區域是有限的,而定位於社區商業,將會有穩定的消費群。比如樂天可能會開禮品店、青年店或者老年店等。這些商場目前經營得都很好。「都做時尚百貨,沒有區別,這個競爭優勢會越來越小。」
主題百貨前景光明路途難走
已有不少特色百貨,雖然特色不一,但大多都在探索合適的生存方式。
定位大眾流行時尚的商場數量太多,迫使更多的企業將目光轉向特色商業。但社區商業的同質化競爭也趨於激烈,這種市場細分的轉型之路並不好走。
「主題百貨首先面臨的就是消費群體過窄、客流不旺盛的問題。」一家百貨企業負責人說。這種擔憂不無道理。
其實,主題百貨在中國並不是新名詞,早在2001年,王府女子百貨就打出「創造女性消費夢工廠」的旗號亮相北京金街,但在2007年隨著王府井大街改造而關門謝客。新世界女子百貨以及NOVO等國內知名的主體化百貨商場經營也同樣不盡如人意。
「在這種情形下,鄭州的細分市場到底怎麼樣,誰也不敢做第一個先行者。」這家百貨企業負責人說。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看,相對成功的是王府井集團旗下的hQ尚客百貨。雖然該商場開業之初也曾遇到了一些不適應,但之後經過一系列的調整,引入知名潮流品牌和年輕人鍾愛的中高端日系品牌,已經培育了一批忠實顧客。王府井百貨在鄭州的第一家店鋪將於今年10月開業,或許會給鄭州的市場帶來更為新鮮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