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和購物中心

2020-12-26 大河網

  河南商報記者 望開源

  由於快速時尚品牌的競爭與消費者一站式消費需求的增強,使得百貨這一品類相對單一的業態受到了威脅。購物中心較之百貨,擁有更大的面積及更豐富的業態,能夠在一個場所提供多元複合的功能,因此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歡迎。傳統百貨如何正確定位以應對購物中心的競爭是商家急需解決的問題。

  百貨和購物中心差距逐漸拉大

  新商場大量湧入,給以大商、丹尼斯等代表的傳統百貨商場帶來了空前的競爭壓力。

  顯然,傳統單純的百貨模式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更難以在競爭中取得優勢。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購物中心和百貨,二者的經營模式在趨同。」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宋向清說。他舉例,從目前來看,不少商場都在增加業態,擴張營業面積。至少,從外在表象看來,無論百貨公司還是購物中心,招來的品牌已經基本一致了。

  「購物中心與百貨商場相比,除了多了點吃和玩的地方,衣服品牌實在太雷同了。」不少顧客會有這樣的感慨。「如果說鄭州目前很多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讓顧客感受品牌雷同或者面目有些相似的話,隨著發展,未來兩者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大中華購物中心聯盟河南總召集人謝濤說。

  此前,中購聯發布的報告認為,購物中心今後的發展模式是以集合店為主,替代原先的百貨作為主力店。業界不斷傳出購物中心與百貨的解約事件。

  而從各主要城市看,購物中心統一收銀的基本屬於個案,很難形成大趨勢,且經營模式很難批量複製。百貨公司「二房東」的發展道路越來越走不通,逐漸被購物中心模式所拋棄。

  雖說這個過程絕非今後數年內能完成,但百貨和購物中心二者模糊的界限也不會維持太久。 

  百貨商場不能只盯著「時尚」

  百貨商場的競爭優勢在哪裡?「從目前市場佔有率來看,鄭州未來兩三年內受到購物中心滅頂性衝擊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一業內人士認為。

  「核心商圈不能夠再容納新的大百貨商場的時候,專業的主題百貨將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謝濤說。

  他舉例,這個時候百貨商場或是以大眾消費為主、或是以時尚消費為主,眼睛不能只盯著時尚這一個定位。目前鄭州有一些百貨商場已經開始有意識地轉變,比如丹尼斯人民店、花園店、紫荊山百貨等。

  但是外地很多百貨商場已經開始了艱難的轉型之路,在調整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細分化的專業百貨,並逐漸在市場上顯山露水。

  以外地一些成功轉型的百貨商場為例,比如社區百貨,這種形態主要定位在服務社區方面,這樣的形態一旦運作得當,發展空間就會非常大。一個城市繁華的商業中心區域是有限的,而定位於社區商業,將會有穩定的消費群。比如樂天可能會開禮品店、青年店或者老年店等。這些商場目前經營得都很好。「都做時尚百貨,沒有區別,這個競爭優勢會越來越小。」

  主題百貨前景光明路途難走

  已有不少特色百貨,雖然特色不一,但大多都在探索合適的生存方式。

  定位大眾流行時尚的商場數量太多,迫使更多的企業將目光轉向特色商業。但社區商業的同質化競爭也趨於激烈,這種市場細分的轉型之路並不好走。

  「主題百貨首先面臨的就是消費群體過窄、客流不旺盛的問題。」一家百貨企業負責人說。這種擔憂不無道理。

  其實,主題百貨在中國並不是新名詞,早在2001年,王府女子百貨就打出「創造女性消費夢工廠」的旗號亮相北京金街,但在2007年隨著王府井大街改造而關門謝客。新世界女子百貨以及NOVO等國內知名的主體化百貨商場經營也同樣不盡如人意。

  「在這種情形下,鄭州的細分市場到底怎麼樣,誰也不敢做第一個先行者。」這家百貨企業負責人說。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看,相對成功的是王府井集團旗下的hQ尚客百貨。雖然該商場開業之初也曾遇到了一些不適應,但之後經過一系列的調整,引入知名潮流品牌和年輕人鍾愛的中高端日系品牌,已經培育了一批忠實顧客。王府井百貨在鄭州的第一家店鋪將於今年10月開業,或許會給鄭州的市場帶來更為新鮮的血液。

相關焦點

  • 乾貨:購物中心和百貨的本質、功用、區別及意義
    購物中心與百貨最本質的區別是場所管理和零售經營的分離,購物中心不介入面對消費者的最終零售,購物中心的直接客戶都是零售商,而消費者是購物中心的間接客戶。購物中心因此也不可能給終端消費者開具發票。(這也是我區別購物中心和百貨的一個最簡單和直接的方法)。
  • 你知道購物中心和百貨的本質區別是什麼嗎?
    購物中心與百貨最本質的區別是場所管理和零售經營的分離,購物中心不介入面對消費者的最終零售,購物中心的直接客戶都是零售商,而消費者是購物中心的間接客戶。購物中心因此也不可能給終端消費者開具發票。(這也是我區別購物中心和百貨的一個最簡單和直接的方法)。
  • SOGO百貨轉型購物中心 -中新網
    繼王府井收購春天百貨加碼購物中心、奧萊業態,新世界百貨豐富體驗業態後,在北京已有15年歷史的老牌百貨SOGO(莊勝崇光)也開始嘗試轉型購物中心。  昨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SOGO百貨看到,商場新館(紳士館)的2-4層正在封閉裝修。該商場招商負責人以及一位知情人士均表示,SOGO百貨將部分轉型購物中心,屆時將由兩撥團隊同時運營,預計明年全新亮相。
  • 盤點解放碑商圈購物中心、百貨商場等商業中心(組圖)
    、英利國際購物中心、大都會廣場等大大小小近20個購物中心、百貨商場,可以說是重慶的奢侈品聚集地。  (贏商網重慶站 6月24日綜合整理報導)解放碑商圈是重慶歷史最悠久的商圈,擁有重慶時代廣場、金鷹購物中心、重慶百貨、新世紀百貨、王府井百貨、英利國際購物中心、大都會廣場等大大小小近20個購物中心、百貨商場,可以說是重慶的奢侈品聚集地。
  • 郭增利:怎樣看待百貨商場購物中心化?
    記者:按照西方的零售業發展規律,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零售業的主流業態將由百貨轉變為購物中心。您是否認為中國的零售業正在經歷這種轉變?  郭增利:我覺得不是這個結論,百貨業不一定非要向購物中心轉變。外國人說中國沒有百貨商場,中國沒有零售商,原因是中國的百貨商場和購物中心採用的是聯營模式。
  • 2015全國購物中心、百貨、奧萊坪效榜單
    搜鋪網消息:根據搜鋪網商業地產研究院統計,中國大陸2015年共擁有約近200家年業績高於15億元(含四捨五入數據)的商業項目(不含家具城及專業市場),包括100餘家購物中心,80多家百貨以及9家奧萊項目。其中擠入20億級店王俱樂部的成員有「108將」,包括58家購物中心(含有35家百貨主力店),43家單體百貨(其中36家已百貨購物中心化),7家奧特萊斯。
  • 新世界百貨突圍術 118廣場首嘗從百貨到購物中心
    上海巴黎春天百貨(需求面積:25000-30000平方米)118店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將百貨商場與購物中心相結合,來彌補彼此的不足之處,而這項舉措也是新世界集團百貨商場購物中心化的嘗試。   贏商網記者現場走訪發現,與傳統的巴黎春天百貨店不同的是,118店是以百貨店和購物中心兩種模式相結合。在業態的配比中,餐飲、娛樂等體驗式業態能夠達到40%以上。
  • 百貨購物中心化調改常見的誤區是什麼?
    除此之外,濟南、長沙、銀川、呼市,筆者所到之處,幾乎所有區域百貨的購物中心化調改,都存在明顯的「百貨慣性思維」,由於百貨思維作祟,這些商場雖然都聲稱自己完成了「購物中心化調整」,但卻又紛紛大呼「調改不靈」,那麼百貨購物中心化調改的核心邏輯應該是怎樣的?為什麼「百貨慣性思維」做不好購物中心?當前國內百貨商場購物中心化調改主要存在哪些誤區呢?
  • 美式百貨「赫優仕」入駐鄭州世貿購物中心
    經過半年的精心籌備,赫優仕百貨正式開業了。8月28日上午,赫優仕百貨舉行了正式入駐鄭州世貿購物中心開業典禮。  據了解,赫優仕百貨是鄭州世貿購物中心引入的美式百貨公司,首次引入了先進的COSTCO大賣場管理,開創了百貨與量販錯位經營的多元模式。
  • 臺灣遠東百貨向連鎖購物中心轉型
    臺灣遠東百貨向連鎖購物中心轉型  擁有35年歷史、百貨業資深大將遠東百貨已於2000年10月正式進入購物中心年代,面積高達10萬平方米的高雄大遠百購物中心經營很成功,而另一家位於高雄的遠百站前店據點則已結束營業,遠東百貨全心專攻功能兼具百貨公司與購物中心的高雄大遠百。
  • 分析:購物中心與百貨的十大本質區別到底是什麼?
    購物中心的客群定位是以年齡、喜好、消費心理、消費行為甚至是社 會發展趨勢等更多因素指標衡量,抓住某一量級消費群的特有或者潛在消費心理,將有這些相同定位和屬性的品牌租戶聚集起來,這是購物中心需要考慮的,而單純 的依靠收入和某一階層,是不足以成功運營一個購物中心的,因此百貨與購物中心首要的區別就是客群的定位不同。
  • 「百貨、購物中心篇」全城聯動促消費廣州各大百貨、購物中心齊推...
    南方網訊(記者 湯文詩 通訊員 穗商務宣)近日,由廣州市商務局主辦,各區商務部門、各行業協會和全市主要商貿企業共同參與的花城盛「惠」·快樂「廣」購全城聯動促消費活動正式啟動。據悉,本次活動將持續兩個月,廣州多家百貨及購物中心推出大力度促銷優惠,吸引市民體驗消費。
  • 友誼股份李國定:布局奧特萊斯、購物中心和百貨三大業態
    李國定並沒有迴避百貨零售業所遭遇的危機,他笑談:「有危必有機,古人云"無商不奸",我們就要做"尖商",只有更勝一籌,取之有道做"尖商",才能笑傲江湖,才能始終走在全國零售業的最前沿。」在奧特萊斯、購物中心和百貨三大業態中,李國定都手握絕牌。
  • 廣州百貨、購物中心消費觸底回暖
    2月27日,記者從廣州市商務局獲悉,據全市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行業的203家重點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開展的問卷調查顯示,重點企業復工率已達90%,其中各大百貨、購物中心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一直堅持營業不閉店。   擁抱線上推出「雲逛街」   疫情下,購物中心紛紛擁抱線上,線上商城、直播賣貨、社群營銷、1v1導購等各種形式的「雲逛街」模式如火如荼地進行。
  • 2017中國百貨、奧萊和購物中心 你心目中誰最厲害
    近期,在各大零售企業2017年度銷售數據紛紛出爐之際,《聯商網》盤點了2017年全國重點百貨、購物中心以及奧特萊斯的銷售業績。半數百貨實現兩位數增幅 SKP奪全國「店王」近年來,曾經風光無限的百貨業陷入了困境,業績下滑,接連關店,百貨行業式微之論甚囂塵上,甚至可以用一片肅殺來形容。經歷了增速放緩甚至負增長之後,實體百貨一直在質疑聲中調改前行。如今,基本完成了第一輪業態調整的百貨業正觸底反彈,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 2013內地百貨、購物中心單店銷售排行榜
    2013內地百貨、購物中心單店銷售排行榜來源:聯商網2014-01-24 11:32  聯商網消息:時至歲末,全國重點百貨、購物中心2013年「成績單」逐漸亮相。近日業內流出一份《2013年重點商場、購物中心銷售匯總》(以下簡稱「榜單」)引發關注。(經核對,該榜單與聯商網已掌握部分數據相近。)  該榜單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143家重點百貨、購物中心累計銷售3040.8億,較2012年2918.5億,同比提升4.2%。
  • 上海百貨和購物中心都在爭奪哪些品牌首店?
    可見,化妝品牌為首店選址時,百貨與購物中心兩大渠道依然勢均力敵。百貨依然是化妝品的重要戰場,梅龍鎮伊勢丹、淮海百盛、久光、八佰伴及新世界大丸是上海化妝品首店/首櫃最多的五大商場。以首家引入高端抗老護膚品牌FILORGA菲洛嘉專櫃的新世界大丸百貨為例,新世界大丸共有化妝品品牌47個,品牌數量已位居上海首位。
  • 百貨與購物中心十不同:品牌效應、經營方式等不同
    購物中心的客群定位是以年齡、喜好、消費心理、消費行為甚至是社會發展趨勢等更多因素指標衡量,抓住某一量級消費群的特有或者潛在消費心理,將有這些相同定位和屬性的品牌租戶聚集起來,這是購物中心需要考慮的,而單純的依靠收入和某一階層,是不足以成功運營一個購物中心的,因此百貨與購物中心首要的區別就是客群的定位不同。
  • 歷經洗禮 百貨購物中心向上趨勢不改
    毫無疑問,疫情對國內百貨和購物中心行業造成重創,導致企業銷售出現斷崖式下跌,經營成本壓力驟增。由於大多數百貨、購物中心經營場所是租賃的,一方面要承受巨大的租金壓力,另一方面還要給予同樣被重創的品牌以租金補貼,幫助品牌渡過難關,其中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好在國內疫情在上半年就得到全面控制,各大商場陸續恢復正常營業。
  • 盤點:購物中心與百貨在客群等方面的10點本質區別
    購物中心的客群定位是以年齡、喜好、消費心理、消費行為甚至是社會發展趨勢等更多因素指標衡量,抓住某一量級消費群的特有或者潛在消費心理,將有這些相同定位和屬性的品牌租戶聚集起來,這是購物中心需要考慮的,而單純的依靠收入和某一階層,是不足以成功運營一個購物中心的,因此百貨與購物中心首要的區別就是客群的定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