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民質疑食品保質期「巨長」的新聞屢見報端。今年10月份,火車盒飯保質期長達半年的消息引發熱議。本月初,又有媒體報導說,西安某品牌饅頭保質期長達12個月。超市裡各類食品的保質期到底多長?保質期多少天又是怎麼定出來的。記者首先到超市裡對食品的保質期作了一個小調查,來看看與市民生活緊密聯繫的幾類食品,它們的保質期冠軍是哪些?
醃製類:袋裝榨菜保質期最長
醃肉類:香腸、醬鴨、醬肉、鹹肉和火腿等。散裝香腸常溫下保質期2個月,真空包裝3個月。真空包裝臘肉、鹹肉、火腿保質期從4個月到12個月不等。保質期最長的是某牌子的火腿切片,有12個月。醬肉中的食品添加劑主要是亞硝酸鹽,還有紅粬紅、高粱紅等色素。
醬菜類:榨菜、朝鮮泡菜、小黃瓜、醃豆角、大頭菜等。與醃肉類相比,醬菜的保質期普遍要長得多。超市散裝醬菜常溫下保質期60天,冷藏條件下120天。袋裝醬菜的保質期要長得多,一般都有12個月。某牌子的袋裝榨菜絲保質期最長,有15個月。
醬菜中的添加劑較多,配料表中除原材料外,長長的一串全是添加劑,主要有:苯甲酸鈉、脫氫乙酸、焦亞硫酸鈉、安賽蜜、甜蜜素、檸檬黃等。
主食類:義大利麵保質期最長
主食類包括潮面、掛麵、拉麵、饅頭、年糕、義大利麵、粉絲、紅薯粉等。
走了好幾家超市,都沒看到保質期12個月的那種饅頭。相反,杭州超市裡賣的袋包裝饅頭,保質期都很短。冷藏條件下也只能保質10天。
掛麵的保質期是9個月,在各種主食中排名中等。某品牌拉麵的成分表裡有山梨糖醇成分,這是一種保溼劑和界面活性劑,在口香糖中廣泛使用。年糕、潮面等保質期從半年到1年不等,需冷藏。
粉絲和義大利麵的保質期,最長的有36個月,也是調查到的主食裡面保質期最長的。
膨化類:薯片已過期1個月還在賣
常見的膨化食品有薯條、爆米花、米餅、沙琪瑪等。
超市貨架上的沙琪瑪,保質期一般在10個月左右。袋裝的薯片保質期是9個月,筒裝的能達到12個月。某品牌的薯片,保質期有15個月,是該超市所賣薯片中保質期最長的。
隨手在貨架上翻看了幾筒該牌子的薯片,發現其中一筒已過期1個月。向超市售貨員反映後,售貨員直道謝。她說貨架上的商品太多,過期的商品靠肉眼很難全查出來。如果被查出過期食品,自己還會被罰款。
麵包、蛋糕類:超市更新速度比較慢
超市出售的麵包、蛋糕,保質期長的七八天,短的三四天。不知道是不是購買人少還是生產得太多,商品更新的速度比較慢,第二天就要過期的麵包,仍擺在貨架上。
馬路邊的那些品牌麵包門店,常見的肉鬆麵包、奶油麵包、牛角麵包的保質期一般在兩三天。與超市的麵包專櫃相比,麵包店裡的顧客明顯要多一些,但價格也要高一些。
標籤上,沒看到標有食品添加劑。
保質期多少天怎麼算出來的?
不同食品,保質期長短不同。就算是同一類產品,保質期也相差很大,那麼保質期多少天是怎麼算出來的?
浙江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馮鳳琴教授,研究的方向是功能性食品添加劑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她所在的研究所平時也會接到一些企業的委託,要求幫忙測定產品的保質期。
馮教授說,正規的保質期都是通過實驗測出來的。主要分保存實驗和加速實驗,實驗一般在恆溫恆溼箱裡進行。
保存實驗適合測保質期短的產品,比如麵包、蛋糕、牛奶等。實驗一般要選取幾組樣品,放置在不同溫度下,比如一組放在冷藏溫度下,一組放在常溫下,一組放在異常溫度下。
冷藏的樣品,變質速度最慢,可作為參照組。
常溫下的樣品,放置一定天數後,拿出來,看外觀,再品嘗,然後測量理化指標,比較微生物含量等。如果都沒問題,繼續實驗。直到與冷藏的樣品產生較大的差異,這時的保存天數一般就作為產品的實際保存期。
但實際保存期並不是我們在標籤上看到的保質期。我們在標籤上看到的保質期一般是在異常溫度下得出來的——將樣品保存在異常環境下,比如高溫下,此時,樣品變質速度會更快,當該樣品與冷藏條件下的樣品產生巨大差異時,它的保存天數就可以作為標籤上的保質期。所以我們在標籤上看到的保質期,其實比實際保存期要短得多,也安全得多。
加速實驗也被稱為破壞性實驗,在保質期測試中也較為常用,主要適用於保存時間比較長的食品。
醃製食品和罐頭食品等,保質期往往超過1年,這時用保存試驗,所花的實驗時間就太長了,企業會等不及,所以要採用加速試驗——將食品放置在惡劣環境下,因為實驗破壞了正常的溫度、氣壓、光照等條件,所以食品會快速腐敗,這樣短時間內就能得出這些產品的實際保存期。
由於這些變量是可以量化的,比如30℃是15℃的兩倍,40℃是20℃的兩倍,做上幾組實驗就能發現產品加速變質的規律,然後計算出正常環境下產品的保質期。
當然了,一般小企業沒這樣的技術或實力,大多參照大企業同類產品的保質期。
元祖蛋糕45天保質期是這樣確定的
關於慕斯蛋糕45天的保質期如何確定的問題,我們又聯繫上浙江元祖食品有限公司,他們公司向都市快報出具了一份正式回復——
我司慕斯蛋糕在上市前的研發階段,就有做過嚴格的實驗論證。同時依據多次實驗分析數據所設定的技術參數,在投入批量生產中,也持續保持進行多種條件下的保存實驗,確保品質的穩定性。
同步保存實驗一般會設定在三種不同環境下進行:常溫25℃以下,冷藏3-7℃,冷凍﹣18℃以下。
以慕斯蛋糕為例:常溫每3小時觀察記錄1次,冷凍每4天觀察記錄1次,每次除觀察產品的外觀、顏色、組織及試吃口感外,還會檢測相應理化指標和微生物指標。
實驗數據顯示,慕斯蛋糕的組織類似冰淇淋,不宜在常溫下貯存。在冷藏條件下,48小時內無品質異常變化。在冷凍條件下,保存60天無品質異常變化。
我司希望提供給消費者的產品除具備合格品質外,還要有新鮮的口感,所以我司在標籤的食用方法裡會提醒顧客,在蛋糕解凍後當天儘快食用完畢,若冷凍(﹣18℃以下)保存,則保質期可延長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