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十三行:線上直播線下批發,拉單衝量「雙十一」

2020-12-25 上遊新聞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前夕,無論線上或是線下,各行各業的商家們早就卯足勁,為一年一度的銷售衝量做好準備。服裝領域,歷來是「雙十一」血拼的重點。

廣州是中國最大的服裝批發地,城中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服裝商圈,擁有深厚歷史的十三行商圈便是其中之一。

10月底,廣州十三行的多名服裝商鋪老闆對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說,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年初生意確實不大好做。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國內經濟明顯好轉,客戶訂單已開始大量回流,不少商鋪的生意已走出年初困境。

堅守線下、網紅直播帶貨……面對「雙十一」,商家們各顯神通,拉單衝量絕不含糊。

▲10月底,廣州十三行門口人來人往。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王敏

復甦的十三行

每天早上7點半,新中國大廈準時開門迎客。

新中國大廈位於十三行路1號,作為十三行商圈的龍頭,其地位舉足輕重,當地人甚至用新中國大廈代指十三行。

十三行大街小巷裡,到處都是拉貨的鐵拖車,嘶嘶啦啦的尖銳聲此起彼伏。新中國大廈裡的各個檔口(指商鋪),門上貼著「招小弟、招靚女」、「熟手優先」,喇叭播放著熱門歌曲,音浪大得蓋過人聲。

逢人經過,檔口的年輕導購都會問一句,「批(批發)嗎?批多少?」生客熟客、批與不批,導購一眼便知,沒有一句廢話。

檔口間狹窄過道上,堆積著大包小包的貨物,一摞疊著一摞。保安巡邏路過幫忙將放亂的包裹整理好。沒過不久,就會有人將貨物拉出去,通過物流發往全國各地。

34歲的宋姐,在新中國大廈裡開了十年小吃攤。

宋姐身材微胖,性格開朗爽快。常年在大樓裡做生意,宋姐跟誰都能搭上話茬。檔口熟客一見宋姐,自然地往她的小吃攤上挑零食、礦泉水,還要在涼麵裡加上她自製的湖南辣椒醬,吃著爽口、暢快。

認識的人多了,信息也通暢。在這座擁有48層樓,其中21層是經營樓面,總經營面積達9萬平方米,4600家業戶的大型建築裡,宋姐就像雷達探測器,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

生客來問路、打探行情,碰上宋姐那是非常走運的。哪一層樓經營什麼業務?哪個檔口的衣服款式新穎漂亮?什麼時候有換季折扣或庫存甩賣?怎麼批發或單購比較划算?宋姐清清楚楚。

公開數據顯示,廣州十三行每天進出貨物達上千噸,人流量數十萬人。

宋姐用手比劃著往年的盛況。旺季時,大廈大堂裡烏泱烏泱全是人,拿貨的、拉貨的來來往往,有的擠到她的小吃攤邊上來。人太多造成擁堵,大家只好排著隊上電梯,樓上檔口過道也是人擠人,有時得推一把才能走動開。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十三行和所有行業一樣被按下了暫停鍵。新中國大廈裡所有人都等著開市的消息。

從3月初開市,新中國大廈逐漸熱鬧起來。尤其是下半年,人流量、貨物訂單明顯上場,客戶們接連過來拿貨。宋姐的小吃攤重新開張,她又忙著經營起自己的生意了。

▲維多利亞檔口的員工正準備營業。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王敏

「維多利亞姐姐」的店

早晨,新中國大廈5樓,各檔口的店員正準備營業,就有顧客過來看衣服。

「維多利亞姐姐的店在哪裡?」不斷有人邊走邊問。

在2019年中旬,新中國大廈5樓的一位女老闆,因身材高挑、長相酷似韓星,被人拍視頻上傳至網絡突然走紅,被網友稱作十三行的「維多利亞姐姐」。其檔口衣服也受到網友關注,甚至知乎上都有人提問:「十三行維多利亞家的衣服到底怎麼樣?」

人們來到新中國大廈,習慣向商場保安或商戶詢問:「維多利亞姐姐」在哪個檔口?保安熟練地向對方指出檔口位置。疫情爆發前,還有網友前來線下打卡,專門拍攝「維多利亞姐姐」試衣現場,甚至為她專門做直播。

上遊新聞記者走進網紅店wildlia(音譯維多利亞),看見不少時尚女士正在選購衣服。該檔口負責人之一金小姐告訴記者,這個檔口是她和「維多利亞姐姐」合夥經營的。檔口衣服都是自有品牌,獨立設計、製作、加工。「維多利亞姐姐」的走紅,也讓顧客越來越多,知名度也有了提升。雖然沒有直接開設多平臺直播帶貨,依靠的是粉絲們的自發傳播。

金小姐稱,疫情爆發後,「維多利亞」店跟其它檔口一樣,都遭受了不小損失。按照往年情況,2月份應是該品牌春裝銷售旺季,也是一年之中銷售最旺的月份。然而由於疫情,導致大批春裝積壓。3月開市後,「維多利亞」甩掉了一部分春款服裝,但仍然損失了幾百萬元。

既然「維多利亞」已經是一家網紅店,而且「維多利亞姐姐」也廣為顧客認可,為何該品牌不直接走網絡平臺直播帶貨形式,以減少疫情所帶來的損失?

金小姐告訴上遊新聞記者,儘管現在成了網紅店,但發展直播帶貨業務,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和精力。自己和「維多利亞姐姐」都比較佛系,沒有專門發展直播帶貨,而是專注於提升品牌質量。

金小姐認為,隨著公眾對疫情防範意識增強,加上全社會強有力的防控措施,服裝行業形勢逐漸向好,品牌店的客流正穩步回升,有客戶就會帶來更多客戶,銷售業績已大幅好轉。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速已由負轉正,供需關係逐步改善,市場活力動力增強,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數據顯示,經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其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9月同比增長8.3%。

▲韓國老闆娘時仁對著10多個鏡頭直播,展示自己的服裝產品。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線上線下拼「回血」速度

每天下午3點,十三行網紅韓國老闆娘時仁,會準時出現在10餘個鏡頭前。

她對著鏡頭笑著向網友打招呼,展示其自主品牌各種款式的衣服。隨後,網絡上就會出現時仁同款花朵耳環、同款法式復古氣質百搭襯衫、同款海軍風2020秋冬款上衣。

時仁、維多利亞姐姐等網紅,即便是配飾或口紅色號,都能成為廣州十三行的時尚風向標。

時仁檔口的工作人員告訴上遊新聞記者,老闆娘在廣州經營服裝生意多年,其開創的品牌在番禺有專門工廠和人員負責服裝設計、加工、生產。2019年下半年,時仁開始在多個平臺進行直播,慢慢地拓寬了網際網路銷售渠道,形成線上線下並行銷售。

年初新冠疫情來襲,檔口的服裝銷售並未遭受太大影響,春款服裝也通過網際網路平多臺銷售而未形成積壓。工作人員表示,時仁服裝除了零售外,顧客在線上批發下單的量也非常大,有時候不比線下少。

3月初,廣州服裝批發市場開市,十三行一些檔口利用起網絡直播帶貨。據媒體報導,網紅「新小晴」聯合十三行的十幾家商戶在抖音做了一場聯合直播。那天,他們通過抖音銷售單品6000餘件,單日銷售額122萬元,比日常5到10萬元的銷售額,高出十倍不止。

但是,像時仁、新小晴這樣能利用好直播平臺的檔口,在十三行來說只是少數。

多位檔口老闆告訴記者,搞直播帶貨,不像想像中的一部手機就能搞定,大多數檔口做過嘗試,最終半途而廢。進行直播首先需要孵化網紅,一個成功的網紅背後,需要團隊進行內容、方向等規劃,同時還要不斷更新,不然就會被迅速遺忘。除此之外,還有平臺對接、商品售後等,都是非常繁瑣細緻的工作。

多位十三行的老闆稱,如果單是檔口的幾位員工做直播,只能說是拓寬銷售渠道,對提升銷售額沒多大作用。大家嘗試直播後發現,還是依靠線下批發「回血」速度更快一些。

「除了網紅直播,是否還有其它新的、有效的銷售渠道,我們也在思考和摸索。」十三行一位檔口老闆說。

上遊新聞記者 王敏

相關焦點

  • 揭秘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它將走向何方?
    如果不是行內人,來到廣州荔灣區的十三行可能會撲一個空。下午三點是一個分界線,這之前和之後的十三行,猶如兩個不同的世界。  下午三點差不多是批發市場歇業的時間,新中國大廈、紅遍天、十三行網批莫不如是。  在這之前你可以看到熙熙攘攘的外來客,甚至還有外國面孔。
  • 【特寫】廣州十三行,批發市場怎麼活下去
    記者| 吳容編輯| 牙韓翔等了一個月,伍鵬飛終於回到了自己在廣州十三行的服裝檔口。廣州作為中國最大的服裝批發地,以往包括十三行、沙河、白馬、紅棉等批發商圈在元宵左右開工。而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復市時間一再延遲,直到3月5日才先後迎客。
  • 「特寫」廣州十三行,疫情中批發市場的生存樣本
    記者| 吳容編輯| 牙韓翔等了一個月,伍鵬飛終於回到了自己在廣州十三行的服裝檔口。廣州作為中國最大的服裝批發地,以往包括十三行、沙河、白馬、紅棉等批發商圈在元宵左右開工。最直接影響是線下服裝店。「而下遊貨不好賣,最終影響的是我們上遊批發市場。」按照伍鵬飛說法,電商至少分流了十三行超過三分之一的客流。與此同時,網際網路的衝擊,使得批發市場交易價格變得公開透明,讓批發商們失去了盈利空間。這些下遊批發商的商業模式主要是「炒貨」。
  • 廣州服裝批發市場「直播」促轉型
    新華社記者 胡林果 攝 新華社廣州3月22日電(記者胡林果、周穎)廣州十三行路又響起推車拉貨聲,服裝市場新中國大廈外排起了隊,商場內店員戴著口罩對著手機屏幕進行直播……21日,記者探訪復工後的廣州批發市場十三行商圈。 進門前需驗身份證、查看穗康碼、測量體溫,檢驗制度給新中國大廈這座批發市場上了一道安全「保險」。
  • 服裝批發:實體轉戰直播間後,帶你考察廣州線下檔口實況!入門!
    服裝批發:2020年實體轉戰直播間後,帶你實地考察廣州線下檔口實況!(入門乾貨)早前有專家預測,今年大盤環境下,服裝行業整體至少減少4000億元營收,整體市場規模縮水15%,服裝品牌、線下實體小店、微商,甚至源頭貨廠家都面臨著風險。
  • 廣州十三行老闆娘抖音直播單日帶貨122萬元 高於平日銷售額十倍
    3月18日,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街檔口老闆娘「新小晴」聯動其他十家檔口老闆,將商場搬進抖音,直播帶貨風衣、襯衫、女鞋等多款鞋服單品。僅一日,他們便通過抖音銷售單品6000餘件,單日銷售額122萬元,比日常5至10萬的銷售額高出十倍不止。
  • 十三行年底清貨!用一天感受廣州最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
    它是,廣州十三行!
  • 月影燈飾線上線下雙聯動,深度布局雙十一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雙十一最新資訊 > 正文 月影燈飾線上線下雙聯動,深度布局雙十一
  • 廣州服裝批發市場:草根走播與網紅主播的帶貨江湖
    △ 9月27日,人來人往的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 9月23日,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擠在人群中準備坐電梯下樓離開的網紅韓國主播。然而,這種網紅主播終究是極少數。直播電商行業入局者數量巨大,但直播帶貨的資源與效益大都向頭部機構和達人集中。
  • 十三行清倉掃貨攻略!買衫過新年,見識廣州最大服裝批發集散地
    作為一位資深的老廣  見到這個大門口就應該知道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十三行」  「不知道的拖出去打二十大板」  廣州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  從服飾到飾品  要來殺貨的各位姊妹們記得  帶上二三個壯實的朋友仔一起同行  保護好自己的人生安全最重要  (只是怕你拉不動自己血拼下來的戰利品)  1  1  1  BUY  裝飾篇  第一關我就怕各位姊妹們
  • 走起,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
    大家好,三姑六婆大家好,我在外面很開心......哎呀忍不住唱起歌來了QAQ,今天,小博帶大家一起走進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帶上手機出發咯!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位於廣州市荔灣區十三行路,一般簡稱為「十三行」。
  • 十三行博物館開放線上導覽
    信息時報訊(記者 張一冉)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推出「線上博物館」,市民可以通過手機實景遊覽館內文物,並獲取精彩講解。市民只需關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在菜單欄選擇「實景導覽」即可瀏覽。
  • 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上演「搶衣大戰」,旺季來了?!
    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正在上演著「搶衣大戰」 幾十號人黑壓壓圍在一個十幾平方米的檔口前,等待日常上新、拿貨。他們大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線上線下的零售商,一家家掃貨,之後或寄或直接帶回店裡。
  • 廣州十三行,批發市場覆蓋的地方,是現代商業的先驅
    說起地名廣州十三行,外賓和廣州似乎是兩個不同的地方。只要你在網上看到十三行的介紹,尤其是視頻,幾乎都是關於廣州的服裝批發市場。有一次,一個外地的朋友談起廣州十三行時驚訝不已:他眼中的十三行等於服裝批發市場。
  • 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的幾個常見問題
    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的幾個常見問題 2011-07-28 13:31:31 來源:網上輕紡城 對初涉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的新人來說
  • 「雙十一」線上線下平臺戰績如何?
    這個數字刷新了以往的紀錄,比去年多549億,那麼深圳線上線下平臺雙十一的戰績如何?未來,深圳茂業天地也將在品牌的豐富度上,保持「華南化妝品首店收割機」的宗旨。其次,由於茂業百貨採取的線上線下融合的政策,在2019年11月11日期間,「茂樂惠」線上營業額同比去年增漲超150%,線下全店增長超50%,隨著移動互聯的便利性,線上線下融和已經成為新的增長點。
  • 遺址上重生,十三行留存的千年商道與老廣州味道
    改革開放後,十三行的遺址周圍逐漸發展成全國聞名的服裝批發市場,每天人來人往,商貿交流不斷。十三行的文化內涵已經融化在廣州這座千年商都的血液裡,不斷迸發新的活力。遺址上的商業重生:「也許這裡風水好哩」一大早,「嚕嚕嚕」的聲音就響徹整個十三行路,大大小小的推車穿梭在擁擠的人群中,運送著打包好的貨物。
  • 這個雙十一杭州線下商場怎麼玩?與線上結合更緊密了
    聯商網消息:雙十一,這個由天貓、淘寶發起的購物狂歡節,現已成為各大品牌商場每年提高銷售量的「黃金時期」。今年是雙十一進行的第十年,雙十一也逐漸將線上線下相融合,線上花招百出,線下商場也不甘示弱,除了滿減折扣以外紛紛各出奇招,想要留住消費者。
  • 當「山東消費年·樂購促消周」遇上「雙十一」,16地市線上線下...
    所有商品均以低於常規零售價的價格銷售,聯合各品牌廠家組合發放百億消費券,線上雲店、線下門店同時發力,開展以舊換新高補貼、智能家電旗艦首發、滿千返百等高額補貼活動引導消費,讓消費者享受到真正的實惠。  記者了解到,針對今年超長的「雙十一」,銀座旅遊集團在這場「剁手狂歡節「裡開啟「全力輸出」模式。
  • 2018「雙十一」十周歲 西安購物中心線上線下活動新看點
    線下商家搶佔先機    線上活動眼花繚亂,線下商家也不示弱,在「雙十一」到來之際可謂動作頻繁,各種促銷手段,互動遊戲不斷催熱著「雙十一」的市場熱度。,11月10日-11月11日推出會員消費滿1111可免費獲贈龍面、錦裡火鍋、昶豐臭桂魚雙十一脫單雙人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