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 打造智慧教育聯盟共同體

2020-12-21 ESWI翌思維智慧教育

鶴壁科達學校

導 語

當前,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漸趨好轉,各地穩妥推進復工復產,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正逐步回歸正常。但是,為了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按照國家有關要求,我省各級各類學校的開學時間仍繼續推遲。

延期開學的特殊階段,孩子們的學習怎麼辦?

面對疫情大考,作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成員單位、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合作單位,河南科達教育集團(下稱「科達集團」)依託自主研發的「ESWI智慧教學雲系統」,搭建「教學、教務、教研」智能化場景,打造智慧教育聯盟共同體,積極探索教育信息化2.0實施方案,實現了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模式的變革。

濬縣科達中學參與、教育部校長培訓中心專家馬九克主持結項的課題獲得2018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技術引領、示範帶動,

打造智慧教育培訓基地

疫情發生以來,為阻斷其向校園蔓延,全國高校、中小學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全面開啟「雲課堂」在線授課模式。

3月10日,鶴壁科達學校高二年級學生李清揚像往常一樣5點半起床、6點開始早讀,隨後,他測量體溫上報給老師,並打開智能學習終端,開始了一天的居家學習生活。

「雖然目前還未開學,但我對這種在線授課方式一點也不陌生——每天登錄智能學習終端上的學習平臺,先根據學習包自學,然後老師會在線講解重點和難點。」說起「雲課堂」,李清揚如數家珍。

據了解,鶴壁科達學校於2014年全面啟動了教育信息化項目。除了在校內搭建高性能伺服器、接入萬兆主幹網外,該校還為學生們免費配備了智能學習終端,在「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教學實踐應用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目前,該校的教師網絡空間開通率達100%,學生網絡空間開通率達95%,基本實現了網絡空間的大規模、常態化使用。

「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校外自主學習能力,建立科學規律的學習習慣,我們通過學習終端提供標準化的學習流程、結構化的學習內容、互動化的學習過程,為學生們定製『知識套餐』,保證在疫情期間學習『不斷檔』。」鶴壁科達學校總校校長王之軍介紹。

「開課以來,作為學生家長我一度很懷疑『把課堂搬回家裡』這種授課方式的可行性,畢竟在家裡不等同於在學校。」學生家長張利輝表示,「經過這段時間的溝通磨合,現在只要有空,我都會陪孩子與老師、同學們開展學習互動,沒想到孩子在家上網課也一樣讓我們放心。」

由鶴壁科達學校承辦的全國智慧教育應用示範研討會

篳路藍縷,玉汝於成。建校之初,面對生源質量較差、師資相對薄弱等重重困難,鶴壁科達學校開啟了信息化教學改革與探索之路。2014年,科達集團在北京組建了北京東方科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翌思維網絡學習空間」,成立智慧教育研究院,並由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祝智庭擔任院長,深入探索翻轉課堂模式實踐應用,旨在讓更多學生擺脫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束縛,深度融合「教」與「學」,通過「師生」和「生生」課堂互動,提高教學效率,真正實現個性化自主學習,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經過6年時間的發展,鶴壁科達學校信息化教學實踐應用成果逐漸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2017年,由鶴壁科達學校承辦的全國「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應用交流會在鶴壁舉行;2018年,鶴壁科達學校被教育部評選為「2018年度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學校」;2019年,鶴壁科達學校成為教育部全國中小學校長、骨幹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基地學校。

2019年12月19日,由中央電化教育館主辦,河南省電化教育館、鶴壁市教育體育局、鶴壁科達學校聯合承辦的全國「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在鶴壁舉行。

開班儀式上,中央電化教育館副館長韓駿對鶴壁科達學校近年來在教育信息化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就給予高度評價:「我們在全國遴選了26所學校作為此次專項培訓基地學校。我特地趕來參加鶴壁班的開班儀式,是因為鶴壁科達學校在信息化教學方面真正做到了『課堂用、普遍用、經常用』,這種先進模式和成功經驗值得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長和骨幹教師學習!」

自主研發、開放共享,

深度參與標準制定推行

1月30日,科達集團宣布:即日起,將免費向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開放「ESWI智慧教學雲系統」,提供學校在校教學平臺及免費學生帳號,實現師生在線交流、互動,幫助學校在延遲開學期間利用平臺儘可能保證教學活動開展和教學進度,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新學期教學進度的影響。

作為智能學習終端的「中樞神經」,打通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發展「最後一公裡」的關鍵一環,智能信息系統在構建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與推動教育教學模式創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我們研發的『ESWI智慧教學雲系統』以『技術融合,課堂重構』為目標,以『精準、個性、思維、創造』為設計原則,用現代教育理念和技術手段改進教學方法,為學生深度自學提供方法,為教師精準教學提供工具和數據。」北京東方科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宇飛表示。

據了解,「ESWI智慧教學雲系統」由學校空間、教師空間、學生空間及家長空間組成,功能涵蓋教師高效備課、學生自主學習、課堂互動等內容,並與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互通。硬體方面,科達集團與華為深度合作,基於華為平板電腦開發智能學習終端和智能教學終端,進一步提升了智慧課堂的學習效果。

「藉助『ESWI智慧教學雲系統』,我們為學生創設了『處處能學,時時可學,人人皆學』的智慧學習環境,打破了傳統時間、空間對學校教育的限制,讓『教』與『學』在『雲上』互動交流、開花結果。」王之軍表示。

2019年ESWI智慧教育學校聯盟中期匯報會

近年來,伴隨教育信息化的發展,「ESWI智慧教學雲系統」不斷迭代完善。除了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科達集團還進一步加大教育研發投入,深度參與國家標準的制定及推行,全力推進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事業。

2019年12月,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教育技術分技術委員會(下稱「標委會」)公布了新入選的委員會成員單位名單,科達集團榜上有名,所負責的「學校刻畫/畫像」「基礎教育學習者刻畫/畫像」「教師刻畫/畫像」3個項目入選標準項目。

據了解,標準委員由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領導,主要負責組織全國教育信息化技術領域相關技術標準的規劃、引進、研究、編制、評審及推廣應用,其標準體系覆蓋系統架構、教育管理、教學資源、學習環境等多項內容。

有關專家表示,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的研究、制定、推廣和應用,對於企業發展、行業發展,推動教育信息化的規範與協調發展,實現教育信息化資源共享和系統兼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科達集團目前已成為國家數字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資源匯聚企業、國家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應用程式提供商、國家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翻轉課堂模式」推廣企業、全國中小學校長及骨幹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培訓基地技術服務企業等。

「作為教育領域的創新企業,科達集團擁有權威教育專家團隊以及先進的技術創新團隊,目前已獲得多項專利及軟體著作權,並參與多項國家級教育課題的研究。在為教育系統提供技術服務的實踐經驗積累中,我們已形成突出優勢。此次加入標委會後,我們將把自身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經驗及理念融入對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中,為教育信息化專業標準制定和完善貢獻自己的力量。」馬宇飛表示。

鶴壁科達學校教師指導學生使用智能學習終端

教育聯盟、全人發展,

探索教育信息化實施路徑

近年來,伴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新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政策的推動下,完成了教育信息化1.0計劃,向著教育信息化2.0時代邁進。

2018年,教育部公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要進一步提質增效,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要融合發展。

「教育信息化2.0將以『數據』為基礎,以『開放』為策略,以『智能』為目標。這已不單單是政府相關部門的任務,而是每一個社會力量、企業公民的共同責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專家組秘書長任友群表示。

為加快教育信息化推進步伐,2016年,在鶴壁市電化教育館的指導下,河南科達教育集團下屬的濬縣科達中學牽頭成立了ESWI智慧教育學校聯盟。該聯盟以「協同共建、資源共享,智慧教育、全人發展」為宗旨,以推進區域信息化深入實踐應用為目的,2018年成功入選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為我省唯一入選單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所長亞歷山大考察鶴壁科達學校

「目前,我們正在探索以實踐共同體為組織形式協同推進信息化教學應用,形成一批成熟的、可借鑑可推廣的信息技術支持下的信息化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和典型案例,打造高水平的信息化教學應用骨幹隊伍,探索推進信息化教學應用的長效機制。」濬縣科達中學校長陳紅軍表示。

目前,ESWI智慧教育學校聯盟的成員單位已發展至跨省市的11所學校,涵蓋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學段,輻射班級220個,惠及教師逾1100人、學生逾14000人。

「教育共同體是推廣教育信息化應用的重要形式。不同於政府行政主導,它主要由一些民間核心學校、骨幹教師團隊帶領其他學校、教師團隊構成。成員之間互相平等,日常交流以培訓、教研、活動為主。」2018—2022教育部教育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教育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林梅表示。

除了加快教育信息化推廣應用,構建實踐共同體同時也是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快速提升薄弱學校、新學校辦學質量的有效路徑——

「作為牽頭單位,我們學校每學期都將分配資源製作任務,開展線下集體教研、線上審核指導、教學資源在線共享等活動。依託智慧教學雲平臺,教師日常備課、授課生成的數位化教學資源,按照學科章節、資源類型自動歸類,實現優質數字教學資源更新迭代,傳承與積累。」陳紅軍表示。

ESWI智慧教育學校聯盟成立以來,各成員單位有效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優勢互補,獨立或聯合申報省部級課題12個,形成了一批優秀成果和典型案例,培養了一批信息技術能力較強的骨幹教師,為信息化環境下翻轉課堂的深入應用奠定了基礎。其中,牽頭單位濬縣科達中學參與、教育部校長培訓中心專家馬九克老師主持結項的課題《教育信息技術助推課堂教學變革的實踐研究》獲得2018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智慧教育,全人發展』為教育理念,以培養『全面發展、優勢突出,具有全球視野的創新人才』為育人目標,持續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為促進地區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河南科達教育集團董事長宋書選表示。

《河南日報》

2020年3月11日7版▼

記者|郭戈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秦川

編輯 | 孫美豔

來源:河南日報鶴壁觀察微信公眾號(ID:hnrbhbgc)

相關焦點

  • 全國中小學校長「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培訓在裕華區舉行
    根據《教育部科技司關於開展2020年「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工作的通知》部署,2020年將依託24所教育部「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基地學校,分別對全國2000名中小學校長和4000名骨幹教師進行集中培訓。
  • 全國中小學校長、骨幹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班在...
    河北新聞網12月5日訊(河北日報記者王峻峰)今天,為期4天的全國中小學校長、骨幹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兩期專項培訓班在石家莊結束。來自全國各地的140多名中小學校長、240多名骨幹教師參加了培訓。西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副教授常詠梅作題為《網絡學習空間助力學校發展》的專題講座。根據《教育部科技司關於開展2020年「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工作的通知》部署,2020年將依託24所教育部「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基地學校,分別對全國2000名中小學校長和4000名骨幹教師進行集中培訓。
  • 教育部中小學骨幹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在長沙舉行
    12月7日,教育部中小學骨幹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在長沙大同古漢城小學舉行。大同古漢城小學學科智慧課堂展示。大同古漢城小學教育信息化成果展。培訓為期一天,內容包括開班儀式、學科智慧課堂現場觀摩和專家講座。今天上午,在大同古漢城小學陶笛樂團輕快的音樂聲中,培訓活動拉開序幕。啟動儀式上,中央電教館培訓部項目主任翟峰蕾闡述了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指導下全國中小學骨幹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的意義,並對歷次大同古漢城小學的有效培訓給予高度評價。
  • 特別關注|教育部中小學骨幹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在...
    教育部中小學骨幹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在我市舉行為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加快推進中小學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和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12月7—8日,2020年教育部中小學骨幹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在我市銀鷹文昌中學舉行
  • 教育部專家組一行到興義調研「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應用情況
    17日下午,中央電教館培訓中心主任劉峰 、北京教育網絡和信息中心主任武裝、西北師範大學副教授趙鴻章等一行組成的教育部專家組,在貴州省電教館館長崔華、辦公室主任肖金衛、工作人員張文英和州政府副秘書長楊睿、州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梁喜明、州教育局副局長羅立軍、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健等人的陪同下來到興義市盤江路小學,專題調研教育部2019「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應用情況。
  • 教育部中小學校長「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在璧山舉行
    12月14日至15日,由中央電教館主辦,重慶市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中心、重慶市璧山區教育委員會、重慶市璧山區教師進修學校、重慶市璧山區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中心、重慶市璧山區實驗小學共同承辦的2020年教育部—中國電信中小學校長「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重慶璧山班)在重慶市璧山區實驗小學舉行
  • 教育部「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啟動
    10月12日,教育部—中國移動中小學骨幹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啟動儀式暨第一期培訓班在成都成功舉辦。中國移動「和教育」雲平臺,為9000多萬用戶提供全面的資源、應用、資訊和家校互動服務,成為行業內客戶規模最大、資源數量最多、合作夥伴最廣的「網際網路+教育」開放雲平臺。「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是面向未來的應用發展方向。「十二五」以來,隨著以「三通兩平臺」為核心的各項重點工作的快速推進,「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實現跨越式發展。
  • 教育部中小學骨幹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在柯橋區舉行
    12月9-11日,2020年教育部中小學骨幹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在柯橋區湖塘中心小學舉行,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副主任趙杭生出席開幕儀式。本次培訓由中央電化教育館主辦,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紹興市教育技術中心、柯橋區教育體育局、柯橋區教師發展中心協辦,柯橋區湖塘中心小學承辦。西北師範大學常詠梅教授以《網絡學習空間學校建設與應用》為題,從網絡空間的意義、內涵、功能等五方面進行了專業講解。
  • 省電教館到我市西秀區寧谷小學開展「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與...
    點擊上方「安順教育網」關注我們12月20日上午,貴州省電化教育館崔華館長一行8人到我市西秀區寧谷小學開展「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與應用工作調研。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觀惠及西秀區教育局有關領導參加調研。
  • 中央電教館專家組蒞臨屯小調研指導「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工作
    近日,中央電教館專家組唐連章、顏巧蘭、郭翔一行3人蒞臨合肥市屯溪路小學,專題調研屯溪路小學落實教育部「2020年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的工作情況。省館李紅兵副館長、李翔主任陪同調研,包河區教體局鄭春強副局長、蔡茜主任到會指導工作。
  • 魏風小學入選 教育部2020年「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基地
    11月16日,從鹽湖區教科局獲悉,魏風小學日前順利通過考察,成為我省唯一一所入選教育部2020年「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基地的小學。12月14日、15日,該校將承辦教育部組織的全國校長人人通培訓。
  • 2020年中小學骨幹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在煙臺舉行
    12月6日至8日,教育部2020年中小學骨幹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活動在龍口一中開班。培訓活動上,中央電化教育館授予龍口一中「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基地學校」牌匾,這也是煙臺市獲得的第二塊人人通專項培訓基地學校牌匾,充分說明了中央電教館對我市承擔「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工作的肯定。
  • 臨夏州臨夏市開展「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與應用培訓
    原標題:臨夏市開展「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與應用培訓  中國甘肅網12月22日訊 據民族日報報導 (記者 馬霞) 為進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以信息化促進教育事業的現代化,近日,臨夏市組織開展「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與應用培訓會
  • 百名中小學校長來晉參加「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題培訓
    晉江新聞網12月1日訊  11月25日至27日,由中央電教館主辦,福建省電教館、泉州市教育局、晉江市教育局和晉江市第一中學承辦,福建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協辦的教育部2020年中小學校長「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活動在晉江市第一中學舉行,來自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等九個省份的200多名校長參加此次培訓。
  • 柳河縣涼水中心校開展「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培訓
    為進一步鞏固教育信息化建設成果,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更好地實現「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從建設到應用的轉化。12月14日至15日,涼水中心校在計算機室開展了全體教師培訓。本次培訓由教務處主持。分青年教師和老年教師兩批開展,本著「少幫老」的原則,先進帶動後進,在計算機室實際上機操作,對教師網絡信息空間進行個性化裝扮並充實個人信息內容。實現為學校、教師、學生、家長構築一個以學生成長記錄為核心;以校園、班級文化建設為紐帶;以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為驅動的管理、學習、交流、分享的網絡平臺,促進教與學、教與教、學與學的全面互動。
  • 武漢教育雲人人通空間官網下載
    武漢教育雲人人通空間官網下載是一款讓人越玩越上癮的軟體。武漢教育雲人人通空間官網下載軟體點評:在你開始試玩武漢教育雲人人通空間官網下載後,你就會被這個軟體深深的吸引住。
  • 大慶市2019年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工作又結碩果
    2020年7月29日,教育部公示了2019年度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先進區域和先進學校。大慶市讓胡路區教育局以及讓區東湖二小,薩區蘭德學校和直屬機關第五小學榜上有名(黑龍江省共5個單位上榜)。在日前中央電化教育館公布的疫情防控期間「網絡學習空間」主題應用案例中,大慶市紅崗區杏南二小的《網絡空間 學生成長的沃土》光榮入選。在2018年教育部印發了《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和應用指南》之後,大慶市在經過前期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在全市中小學校全面啟動了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工作。
  • 四川: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註冊用戶近400萬
    (一)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開展項目系統升級省級培訓,指導各地組織本地培訓,督促開展項目新軟體升級註冊,幫助教學點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指導各地應用資源開展教學及優秀案例、典型經驗交流活動。  (二)寬帶網絡校校通。
  • 雨花區建立智慧教育實驗聯盟,21所學校參與
    ,可以讓低年級學生通過刷臉隨時借閱自己感興趣的圖書;還有與機器人下圍棋,觀看寫字展板和輪滑表演,還有一堂堂使用信息技術來充分展示的課程……今日上午,融合創新賦能教學變革 智慧聯盟共促優質均衡——雨花區「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聯盟啟動,雨花區21所學校參與。
  • 天津市推進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優化中小學網絡學習空間
    市級層面,為線上線下各教學環節、數字教材使用、網絡教研、家校互動、教學管理等提供支撐和服務;區級層面,開展特色應用建設,為所轄學校提供有針對性的資源和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服務;校級層面,積極探索網絡教育新模式,鼓勵師生根據教學需要自主選擇資源、建設校本特色資源,通過網絡組織教學、開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