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曹操會在赤壁之戰失敗?其實有這三個原因

2020-12-19 夢羽說歷史

在東漢末年的赤壁之戰,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戰役,在此之後更是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在此戰中,孫劉聯盟以火攻大破了曹操的軍隊,後來曹操一路人馬逃向北方,孫劉軍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那麼為何曹操會在赤壁之戰失敗?難道僅僅是因為火攻的原因嗎?那麼兩國聯軍為何不直接殺掉他?曹操打敗仗的原因在小編看來其實有這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其實就是瘟疫,所以說使他的戰鬥力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在古代大家也都知道醫療技術非常的落後,遠不如現在,所以說他做不了一些措施。一旦引發了大規模的瘟疫,等待著人們的只有死亡,恰好在東漢末年時已經發生了很多次瘟疫,百姓們也是死傷慘重,直接導致了黃巾起義的爆發,曹丕就曾這樣回憶過瘟疫的那種慘狀,當時很多的將軍都死傷無數。

而且當時爆發的那場瘟疫,也讓曹操根本無力進行南下,可見其危害程度。曹操在這赤壁之戰中最為頭疼的問題大概就是瘟疫,而且在之後給孫權的信中,就曾經寫道說他此次受到了瘟疫的災害,是他自己燒船撤退,才使周瑜獲得了這樣一個名聲。這雖然說有他推卸責任的意思,但是瘟疫也確確實實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自然疾病問題。第二個原因就是東南風,在冬季裡突然出現了東南風。

著實是讓人非常的奇怪。這難道真的是諸葛亮做法的作用嗎?其實實際情況也並非如此,當時孫策破黃祖時,就曾經想到要用火攻,而是恰巧也是在冬季裡,黃祖他是在西北東,孫策他是在東南。說明當時刮的也是東南風,而當是周瑜和黃蓋等人也都參加了那一次戰役,因此利用東南風進行火攻,吵架並非是運氣,而是當時跟氣候有著莫大的關係,恰巧東吳深知這一點。

可以說作戰當作天使可是非常重要的一大因素,它能夠決定戰役的勝敗。第三個原因就是地理環境,當時南郡南部一帶是一片沼澤地,道路難以行進,時常還會起大霧,可以說是一片很少能夠見到人煙的地方,曹操之所以選擇在這裡逃跑,恐怕也是出於無奈他的戰船在被燒毀之後,背後有著劉備和孫權的軍隊,所以說他只能夠徒步從,沼澤的地方進行往北逃竄。

此次戰役的失敗,可以說直接讓曹操暫時失去了統一全國的機會,孫權和劉備則藉此次戰役的勝利開始慢慢擴大自己,後來劉備向孫權借走荊州之後,實力更是迅速壯大,後來取得了益州。孫權更是多次率領大軍去進攻合肥,但屢戰屢敗,還是損失兵折將。曹操自從退回北方之後,休養生息了五年,直到後來平定關中之後才,開始帶領大軍去徵討孫權。所以說曹操的失敗並不只在於東南風,也不是孫劉不想殺他,而是他自己命大才逃過了一劫。

相關焦點

  • 赤壁之戰曹操失敗主因竟不是火攻!而另有原因,曹操說:天意如此
    赤壁決戰曹操佔盡了有利形勢,但是輕敵自負、指揮失誤導致戰敗。史學家和大眾認知上普遍認為曹操赤壁失敗的原因是孫劉聯軍的火攻。《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曾記載: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祖併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曹軍敗於火攻看來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
  • 赤壁之戰中曹操失敗的原因 驕傲自滿,過於輕敵
    對於曹操來說,赤壁之戰的失敗絕對不是偶然,俗話說得好有因必有果,曹操一早就種下了因,所以得到最後失敗的果,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曹操在赤壁之戰中的失誤。
  • 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失敗的袁紹和曹操犯了相同的錯誤!
    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是漢末三國時代兩場非常重要性的戰役,官渡之戰後曹操逐漸統一北方中原,赤壁之戰則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其實如果仔細分析曹操赤壁之敗和袁紹官渡之敗,會發現很多驚人相似之處。都是以弱勝強官渡之戰曹操是弱勢的一方,當時袁紹民戶百萬,帶甲十萬,整體實力強於曹操。具體官渡之戰雙方兵力對比來說,袁紹有步卒10萬,騎兵1萬,而曹操據史書記載是「兵不滿萬」,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但是曹操的兵力肯定少於袁紹。最終曹操頑強的和袁紹對峙超過半年時間,最終通過親率精兵火燒烏巢,導致袁軍大潰,曹操大獲全勝。
  • 赤壁之戰曹操失敗的根本原因,並不是東風和連環計,很多人想不到
    在大型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當中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當中三場重要戰役之一,經過這場戰役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形式,東吳集團和蜀漢集團形成的聯盟成功的阻擋了曹操向南前進的步伐,開啟了東漢末年亂世的新的篇章。
  • 真讀三國不看演義:赤壁之戰,曹操失敗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 提到赤壁之戰,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往往會想到蔣幹盜書、草船借箭、苦肉計、借東風、華容道等事件。而稍微了解漢末三國歷史的人就知道蔣幹盜書是子虛烏有,草船借箭的原型是孫權,諸葛亮也沒有借東風的本事,黃蓋沒有用苦肉計,關羽也沒有在華龍道與曹操相遇。而在歷史書上,對於赤壁之戰,是這樣描述的:公元208年,孫權與劉備組成聯軍對抗曹操。
  • 為何曹操能打贏官渡之戰,卻不能打贏赤壁之戰,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其實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都是曹操主動發動的,赤壁之戰比較好理解,難理解的是官渡之戰,不是袁紹先發動的嗎?其實不是,而是曹操,是曹操在公元198年殺死呂布後,就準備攻打支持呂布的張揚,結果張揚被部下楊醜殺死,楊醜又被眭固所殺,眭固準備準備製造袁紹,曹操派出史渙、曹仁率軍斬殺眭固,同時吞併了河內郡。
  • 揭秘:赤壁之戰誰敗了,失敗的原因,有什麼影響?
    由於自己也沒有深入敵情了解,可能自己仗著大軍的優勢,疏忽了軍隊的戒備,而那一邊的諸葛亮卻是運籌帷幄,把一切都布置妥當,於是黃蓋在夜幕下的假投降也為赤壁之戰的開始拉開了序幕。在夜黑風高的河面上,由於曹操的的戰船是被鐵鏈連在一起的,所以被諸葛亮抓到這一弱點,順勢就放把火,加上黃蓋的裡應外合,所以戰爭的天平也就偏離了曹操這一一邊,最後落得個敗走華容道。
  • 三國:赤壁之戰中被忽略的細節,它們才是曹操戰敗的根本原因
    赤壁之戰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戰役之一,關於赤壁之戰的故事也是十分多並且精彩。比如孔明借東風,龐統獻連環計,黃蓋苦肉計等等。而赤壁之戰中,曹操中了火計大敗而歸。從此之後,進入了天下三分的局面。那麼對於曹操而言,赤壁之戰失敗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 赤壁之戰,曹操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為何最終仍然遭遇慘敗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將「赤壁之戰」描寫的極為精彩,受此影響,漢末三國「三大戰役」之一的赤壁之戰(其餘兩戰為官渡之戰和夷陵之戰),可以說是最為著名的一戰。那麼,歷史上的赤壁之戰的過程到底如何,曹操又為何會慘遭失敗呢?
  • 赤壁之戰中,為何曹操那麼多謀士卻無人識破火攻之計?2點告訴你
    也許人們會十分好奇,曹操麾下那麼多的謀士,為何就沒有人看出來周瑜他們的火攻之計呢?關於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我們細細研究,今天我就從以下2個方面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也許會讓你看到不一樣的三國歷史。朋友間的信任和各自利益導致看破不說破其實在赤壁之戰前,曹操麾下是有謀士發現火攻之計端倪的,比如徐庶。在龐統與眾人商量完火攻之計後,徐庶已經看出事情有些詭異,覺得周瑜等人可能會採取火攻之計,於是就找到龐統試探一下。
  • 赤壁之戰後,曹操損失慘重?根本沒有,第二年曹操就繼續徵戰孫權
    共有16章,描述了曹操南下荊州到揚州的全過程,但在孫劉聯軍的抵抗下,曹操最後失敗的全過程被描寫得非常詳細,這使讀者們的心是拍案叫絕。曹操平定北方後,打算進攻南方的劉表。但在到達目的地之前,劉表因病去世。他兒子怕在戰爭中遇到什麼壞事,所以毫不抵抗地投降了。
  • 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袁紹失敗三個主要原因在這裡
    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袁紹失敗三個主要原因在這裡在歷史上,戰爭是諸侯最終成為統治者的重要一種方式,特別是在冷兵器時代,歷史上有名的戰役不少,但是以少勝多的戰役並不多,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巨鹿之戰是其中一個
  • 赤壁之戰曹操雄師百萬,為何打不過區區五萬之眾的孫權劉備?
    在中國古代,以少勝多的戰役中,三國的三場戰役最為著名: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今天,我們就來剖析,赤壁之戰曹操戰敗的原因。為什麼會這樣?首先,曹操勞師遠徵,正如周瑜所言,根本不堪一擊。周瑜在孫權面前分析了曹操軍隊渙散,他的嫡系部隊不多、大多不習水戰,而諸葛亮更是幫孫權分析了曹操軍隊太多,戰場容易亂起來等等缺陷。曹操的打法很有問題。不過我們放後面說,先講曹操這個時候為什麼不能打。
  • 為何曹操,能以少勝多贏得官渡之戰,卻在兵強馬壯時輸了赤壁之戰
    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我們都很熟悉,這兩次戰爭的主角都是曹操,但結果卻是一勝一敗。曹操在官渡之戰時,實力是不佔優的,但卻獲勝了;而在赤壁之戰時,實力是明顯佔優的,反而大敗而歸。這兩次戰爭,也是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 赤壁之戰其實分成三個階段,後人最為熟知的,僅僅是第二階段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南下徵討荊州,到次年年底,曹仁率軍退出江陵地區,這都是廣義上的赤壁之戰。戰爭之前,曹操尚且還有大半個荊州在手,可在戰後,便只有荊州北部的部分地盤了。其次,不少人紛紛將曹操進攻江夏郡作為赤壁之戰的開端,這也是最主流的看法。因為此時曹孫劉三家已經瓜分完了荊州,而曹操與孫劉聯盟又都想將對方趕出荊州,這才有了赤壁之戰的開始。
  • 在赤壁之戰中,曹操都死了哪些大將?具體有多大損失?
    說到三國,很多人會想到赤壁之戰。這一戰,既是三國時期重大戰役,也是曹操生平打得最恥辱的一戰。當年曹操準備拿下劉備,剿滅孫權,然後安享晚年。可惜的是,他陷入到了這樣的想法中不能自拔,被現實給教訓了一番。要知道,如果將一個人逼急了,這個人是什麼事情都會幹出來的。
  • 看正史而生疑:赤壁之戰,劉備孫權是打敗了曹操,還是幫了曹操?
    這要先看參戰三方的身份這個問題,百分之九十的人會回答:當然是劉備劉皇叔了,他的盟友孫權孫仲謀乃至周瑜周公瑾魯肅魯子敬,雖然人品和能力都差了一些,但是比篡漢奸賊白臉曹操強多了。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可不可以說曹操是在行使自己的職權代天子徵伐?可不可以說劉備孫權是割據一方的軍閥勢力?赤壁之戰中,誰是正義的一方?
  • 赤壁之戰,曹操失了哪些將領?說出來很難堪,是曹操心裡永遠的傷
    當時的曹操是將自己的部隊安營紮寨在了船上,因為曹操的人馬主要來自北方,曹操考慮到士兵們會暈船,就將船的頭尾相連。於是就有了後來諸葛亮草船借箭以及火燒赤壁的場景。曹操在這一場戰役中慘敗,差點將自己的命都丟在了那兒。
  • 赤壁之戰曹軍大敗,鐵索連舟是重大失誤,曹操為何沒有看出端倪?
    赤壁之戰曹軍大敗,鐵索連舟是重大失誤,曹操為何沒有看出端倪?文/梧哥說歷史赤壁之戰的經過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先是諸葛亮草船借箭,然後是黃蓋苦肉計詐降,再是諸葛亮借得東風,最後周瑜在三江口縱火,由於曹軍的戰船用鐵索首尾相連,以致大火蔓延,頃刻間,所有戰船灰飛煙滅。
  • 赤壁大戰,曹操失敗的真正原因,千百年來無人知!
    在三國演義裡,我們都知道曹操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以及文學家,它具有非凡的政治頭腦,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武力統一北方,促進了中原地區政局穩定,經濟繁榮。經過十多年軍閥混戰,群雄割據,只剩下孫權、劉備等為數不多的地方割據勢力,曹操趁機南下,一舉平定荊襄諸郡,在長坂坡之戰中,擊敗劉備,劉備走投無路,前去依附江東孫權,兩家結盟,共同對抗曹操。在赤壁曹操與周瑜隔江對峙,周瑜用火攻之計把曹操八十三萬大軍殺得大敗,那麼曹操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