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以少勝多的戰役中,三國的三場戰役最為著名: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今天,我們就來剖析,赤壁之戰曹操戰敗的原因。
由於這段歷史大家都很熟悉,我也就不搬歷史文獻了,我就只從兵法的角度看一看曹操犯了哪些錯誤,而孫劉聯軍又佔了哪些天時地利人和。
首先聲明,我只談真實歷史,不談三國演義。
鐵索連環、借東風、苦肉計、反間計、詐降計都不存在。
曹操大軍出徵前,就有人預言過,非要打這場仗,肯定打輸。
這人是誰呢?正是曹操的謀士荀彧、程昱等一大批人。
他們勸曹操不要打,可曹操不聽。我們知道,前秦的苻堅不聽王猛遺言,讓他不打東晉,他非要打,結果慘敗。為什麼會這樣?
首先,曹操勞師遠徵,正如周瑜所言,根本不堪一擊。周瑜在孫權面前分析了曹操軍隊渙散,他的嫡系部隊不多、大多不習水戰,而諸葛亮更是幫孫權分析了曹操軍隊太多,戰場容易亂起來等等缺陷。
曹操的打法很有問題。不過我們放後面說,先講曹操這個時候為什麼不能打。
第一,孫權、劉備都不是泛泛之輩,曹操在個人方面不能碾壓二人。
第二,東吳方面面臨亡國,全國上下對北方人看不起,因此,東吳不可能不盡全力保衛國家。
第三,曹操水師尚未練就,此時出兵軍隊就是一團散沙。
第四,曹操荊州剛打下,沒有進行有效統轄和治理,不能作為補給處,曹操勞師遠徵,軍隊眾多,補給困難。
第五,曹操的兵力雖然多,但是人心未附,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孫權在東吳深得民心,劉備也在荊州深得民心。
第六,荊州沒有全部拿下,對東吳不構成包圍,西涼馬超又和自己有殺父之仇,很可能偷襲背後,曹操此時打赤壁之戰太冒險。
第七:當時的造船技術,渡江作戰很難取勝。
至於曹操的打法問題,就是依靠人海戰術,而在古代,人海戰術根本沒用,只有將士一心、將領用兵得當、打法巧妙或者士兵素質高才能獲勝。典型的像郢之戰,孫武和伍子胥以3萬兵力大破楚軍20萬,陰晉之戰,吳起五萬大破秦軍五十萬,一個靠的是策略,一個靠的是治軍。
曹操使用人海戰術,根本不可能取勝,因為,在士氣不高、對方士氣高漲的情況下,還不使用計策,而是仗著軍隊勢大,這根本不是辦法。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歷史還沒有發展到實現一統天下的時候,東吳政權剛剛興起,並沒有到衰落時,而劉備也處於創業期,這種情況下,天下一統的趨勢並不強烈,鼎足之勢的趨勢越來越強烈,三分天下是當時的歷史趨勢,不可阻擋,再加上曹操用兵心切,而東吳方面不論治軍還是治國,不論謀略還是計策,都處理得當,如此之形勢,就算沒有在冬天颳了一場莫名其妙的東風,就算周瑜不用火攻計,曹操大軍連過冬都困難,周瑜只需要堅守住,拖延時間打消耗戰,曹操的後勤補給一定會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