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湖高新區 從老化工基地到國家高新區的華麗轉身

2020-12-15 新安房產網

核心提示:說起慈湖高新區變化,家住慈湖高新區慈馨家園居民唐成軍最有發言權。

說起慈湖高新區變化,家住慈湖高新區慈馨家園居民唐成軍最有發言權。「7年前的路,是『雨天泥晴天灰』。現在高新區的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這在當年想都不敢想。」今年55歲的唐成軍原是慈湖鄉聯農村農民,2012年11月,我市對慈湖高新區實施擴區,對原花山區慈湖鄉、慈湖街道、金家莊工業園、花山開發區、馬鋼新區(包括港口集團)實施委託管理,自此唐成軍一家搖身一變,成了慈湖高新區的居民。隨後因聯農村集體土地被徵用,唐成軍一家被安置到慈馨家園。

如今,唐成軍不再種地,參加慈湖高新區組織的技能培訓後,在離家不遠的馬鞍山市銘泰液壓潤滑設備有限公司上班,形成了「15分鐘工作生活圈」。

在新小區居住、到園區企業上班,像唐成軍這樣的村民並不在少數,而唐成軍一家的變化僅是慈湖高新區發展變遷的一個縮影。回眸慈湖高新區發展史,園區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凝聚著無數高新人的奮鬥、追求與夢想。

2012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慈湖高新區升格為國家高新區。高新區升格的背後,是園區上下對改革發展的深刻理解和對創新驅動的深入踐行,是不一樣的發展思路和創新出路。建區以來,慈湖高新區緊跟國家發展的鏗鏘步伐,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高質量發展,經濟快速增長,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實現了由老化工基地向國家高新區的蛻變。

區位優勢明顯。慈湖高新區地處皖江最前沿,北與江蘇省交界,並與南京江寧開發區、南京濱江開發區無縫對接,是承接發達地區新興產業、創新要素轉移轉化的橋頭堡。205國道、寧銅鐵路、寧安城際鐵路、寧馬高速穿區而過,可快速抵達長三角核心城市。現有長4.2公裡的長江深水岸線,可常年通航萬噸級船舶,與國內外港口四季通航。

產業集聚初顯。近年來,慈湖高新區堅持招大引強、提質增效,注重培優育強、追高逐新,提升發展現代化工、節能環保產業,培育壯大電子信息、智能製造產業,創新做強港口物流產業,加快構建「221」現代產業體系,擁有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目前,園區擁有各類企業100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近百家。

科技創新活躍。截至目前,慈湖高新區已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1家,企業數量位列全市榜首,高新技術產品342個,有效專利總數2800餘件,專利成果轉化率達70%。擁有省級院士工作站3家、省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和中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0多家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用合作,經貿技術交流頻繁,對外開放成果豐碩。

建區以來,無數的慈湖高新區人背負光榮和夢想,歷經波折與艱辛,將熱情與青春揮灑於這片熱土之上。經過7年的開發建設,慈湖高新區已經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主力軍,先後獲得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園區、國家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園區、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等榮譽,成為我市經濟發展具有活力的代表性工業園區。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近年來,慈湖高新區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創新、智慧、綠色、和諧」的現代化新型園區,從招大引強、創新發展、開放聯動、優化環境、服務基層等方面入手,用心用力打好「創新牌」「南京牌」「服務牌」,不斷加快改革創新和轉型升級步伐,著力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產業集聚發展,朝著打造百億產業、建設千億園區的目標奮起直追。


相關焦點

  • 慈湖高新區:老化工基地的華麗轉身
    、跨越發展、高質量發展,經濟快速增長,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實現了由老化工基地向國家級高新區的蛻變,成為了承接發達地區新興產業創新要素轉移轉化的橋頭堡。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慈湖高新區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快傳統企業技術改造,狠抓突出環境問題治理,以生態綠色發展不斷提升高新區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作為老工業基地,慈湖高新區傳統產業佔比較大,化工、建材、冶金類企業較多,企業間資源、能源聯繫緊密。
  • 慈湖高新區臺灣工業園簡介
    慈湖高新區臺灣工業園於2009年4月28日掛牌成立,為安徽省首家臺灣工業園。臺灣工業園規劃面積約2.56平方公裡,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備,水電氣管線鋪設到位,具備完善的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區內產業導向為新材料、裝備製造、現代服務業等產業,有利於發揮產業集聚的規模效益和上下遊產業鏈配套銜接。
  • 慈湖高新區: 一群「和時間賽跑的人」
    特別是高新區幫助我們協調解決了往疫區運送緊急物資的貨車司機的安置工作,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我們特別的感謝!」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記者從慈湖高新區了解到,作為全市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之一,馬鞍山慈湖高新區提前對園區企業復工做了大量的工作和詳密的準備。
  • 馬鞍山市慈湖高新區新增1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核心提示:日前,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了安徽省2020年第 一批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慈湖高新區易銳光電、中樂通信等14家企業榜上有名。
  • 慈湖高新區臺灣工業園簡介
    慈湖高新區臺灣工業園於2009年4月28日掛牌成立,為安徽省首家臺灣工業園。臺灣工業園規劃面積約2.56平方公裡,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備,水電氣管線鋪設到位,具備完善的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區內產業導向為新材料、裝備製造、現代服務業等產業,有利於發揮產業集聚的規模效益和上下遊產業鏈配套銜接。
  • 慈湖高新區瑞斯康達項目「雲籤約」儀式舉行
    慈湖高新區瑞斯康達項目「雲籤約」儀式舉行 2020-06-25 0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慈湖高新區持續築牢拒腐防變防線
    近日,慈湖高新區紀檢監察工委組織轄區機關黨員幹部約20人赴花山法院旁聽職務犯罪案件庭審,進一步教育提醒黨員幹部時刻牢記紀律和法律的紅線,達到拒腐防變,警鐘長鳴的目的。今年以來,慈湖高新區為進一步增強黨員幹部的廉潔自律意識,紮實開展多項廉政教育活動。
  • 深度融入長三角科創圈,慈湖高新區邁出新步伐
    25日上午,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馬鞍山雙創基地項目共正式籤約。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東南大學南京校友會、江蘇東大駿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慈湖高新區領導張文勝、胡俊鋒出席籤約活動,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會。
  • 慈湖高新區:疫情當前 愛不隔離
    1月28日,慈湖高新區立白公司接到通知,要運送一批消毒液、除菌劑等防疫物資捐贈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家住雨山區的貨運司機張師傅接到任務後立刻奔赴武漢,並於1月31日下午返程回馬,在采石磯收費站被留觀,要求整車消毒,進行隔離觀察,並聯繫立白公司儘快處理。立白公司相關負責人接到電話後,也犯了難。
  • 慈湖高新區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
    慈湖高新區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 ▲慈湖高新區犁尖灣今年以來,慈湖高新區將以省重大新興產業工程為支撐,依託金星鈦白、中科新材料等重點企業,做大節能環保及新材料產業;依託智慧小鎮5G通訊產業園、寧馬科創園等平臺,加速推進易銳等電子通信類重點企業及項目,做強電子通信產業;依託「雙創」基地、智能製造產業園等平臺,做精智能製造產業
  • 慈湖高新區:強基固本 創新協同競逐融合之路 深度強化一盤棋發展...
    2019年11月27日, 慈湖高新區與南京江寧濱江開發區籤訂了《推進跨界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共建框架協議》,立足雙方主導產業定位和產業發展現狀,以創新體制機制為抓手,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合作共贏。2020年9月18日,首屆長三角國家高新區黨建聯盟聯席會議暨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無錫高新區召開。
  • 慈湖高新區生態環境分局揭牌
    6月2日上午,慈湖高新區舉辦生態環境分局揭牌儀式。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陶猛,慈湖高新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張揚,生態環境分局、環保辦主要負責人以及綜合部、黨群部相關負責同志參加。
  • 慈湖高新區:在推進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上聚焦發力
    慈湖高新區:在推進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上聚焦發力 2020-09-15 0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慈湖高新區安監局加強金屬冶煉企業安全監管
    近期,慈湖高新區安監局針對金屬冶煉企業開展執法檢查。【來源:慈湖高新區安監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馬鞍山市慈湖高新區上半年籤約34個億元以上項目
    馬鞍山市慈湖高新區上半年籤約34個億元以上項目 2020-08-17 1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慈湖高新區緊抓「五個堅持」 努力打造一體化發展「橋頭堡」
    今年以來,慈湖高新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緊抓「五個堅持」,即堅持高位推動、突出規劃引領,堅持交通先行、完善基礎配套,堅持項目帶動、著力招大引強,堅持創新驅動、打造承接平臺,堅持生態優先、推進共治共享,積極等高對接蘇浙滬,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全面融入長三角,推深做實與毗鄰地區交流合作,努力打造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
  • 省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下沉督察慈湖高新區
    11月19日-20日,省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重點對慈湖高新區境內企業汙染物排放、境內地表水系以及沿江碼頭汙水收集處理等情況進行下沉督察。慈湖高新區是馬鞍山老工業基地,又是重化工集聚區。慈湖河,是馬鞍山市區最長的一條內河,有城市「母親河」之稱,流經慈湖高新區入長江。督察組一行先後查看了慈湖高新區境內的尖擔溝、昭明溝、五畝山河等水系以及部分慈湖河段,聽取了黑臭水體治理情況介紹,還先後在前進橋、慈湖閘下等處採集水樣,要求慈湖高新區加強水質監測和日常管護,不斷鞏固提升治理成果。
  • 慈湖高新區致力「綠水青山」環保指標向好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加強汙染控制、整治,加大植樹造林力度,補齊生態環境短板,使慈湖高新區環境愈發綠意盎然,環保指標向好。1至8月,全區PM2.5同比下降6.3%,PM10同比下降14.5%,以往「灰濛濛、髒兮兮、亂糟糟」的情況大為改觀。
  • 慈湖高新區設立4億元綠色產業投資基金
    原標題:慈湖高新區設立4億元綠色產業投資基金   據皖江在線消息,4月12日,上海金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慈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安徽省高新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江東綠色產業投資基金,基金規模4 億元,旨在幫助慈湖高新區培育優質企業,打造重點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 慈湖高新區臺灣工業園不斷壯大 已入駐臺企12家
    核心提示:隨著臺企——鵬景(中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完成工商註冊登記, 隨著臺企——鵬景(中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完成工商註冊登記,目前,我省首個臺灣工業園——慈湖高新區臺灣工業園的入駐臺企增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