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想要社會上最新流行的髮型,可是梳頭房太監太笨,怎麼也無法讓老佛爺滿意。
李蓮英聽說後到妓院去學藝,梳出了令老佛爺滿意的頭髮。
從此受寵,還做了太監總管,囂張跋扈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敢用一切手段收拾他想收拾的人。
第一個被他收拾的人,是牛人李鴻章。
這傢伙由直隸總督入相,為朝廷做了不少實事,自恃功勞大,便不把同輩放在眼裡。
「恆兀傲視之」,見了面連招呼都不打,那些人攝於他的地位,都不敢和他計較。
但是李蓮英不怕他。
大概也是因為傲慢,他在李蓮英面前失了禮,李蓮英一直想找個機會收拾他。
於是有一天,他對李鴻章說:「老佛爺欲修頤和園,但國帑支絀,不欲撥款興修,公為國家重臣,何不報效為諸臣倡。」
李鴻章「欣然諾之」,李蓮英便對他說:「我先把你帶進頤和園,弄清楚應修之處。」
李鴻章說好吧,便屁顛屁顛地跟他進了頤和園,李蓮英卻偷空到光緒面前奏報李鴻章擅自闖入禁地,不知幾個意思。
光緒頓時大怒,「下詔申飭,交部議處」。
所謂「申飭」,相當於人格侮辱,「程序」是這樣的——
京官之被旨申斥者,由太監傳旨,跪聆宣旨畢,太監破口辱詈,狀至不堪;外官由督撫代宣者,無此狀。
李鴻章是京官,所以他必須讓皇帝派去的太監臭罵一頓。
太監不辱使命,想辱也不敢啊,所以什麼話難聽就用什麼話,什麼話扎心就用什麼話。
罵的過程中李鴻章還得跪著,罵完了還得「謝主隆恩」。
人格侮辱完了還沒完,還要交部議處。
而對另一個大臣福錕的侮辱,則要簡單粗暴得多,直接被李蓮英噴了一臉茶水。
關於這件事,《清稗類鈔》是這樣記載的(原文接近於白話,就不翻譯了):
光緒中葉,李蓮英怙寵滋甚。儀鸞殿側有鬥室,為大臣內直憩息之所。
一日,李在此室,於玻璃窗中見大學士福錕將至,故含餘茶於口,俟福至,甫及簾,李驟揭簾,對福噴茶,若吐漱然,淋漓滿面。
亟笑謝曰:「不知中堂到此,殊冒昧。」福無可如何,徐徐拭乾而已。
這個福錕,也不是一般人,他是鹹豐九年進士,「授吏部主事,晉員外郎。
光緒四年,授右庶子,遷侍讀學士,擢太僕寺卿。六年,賞副都統,充西寧辦事大臣。
八年,召授兵部侍郎,歷調刑部、戶部。十年,擢工部尚書,兼步軍統領。命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兼管內務府大臣。
調戶部,協辦大學士。」
重要的是,他還是清宗室,康熙皇帝次子理密親王允礽六世孫!
堂堂康熙大帝的直系後裔,居然被一個太監故意噴了一臉茶水而無可奈何,只能入忍氣吞聲地自己慢慢擦乾。
這種奇葩橋段,絕對不可能發生在一個正常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