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陽,和漢陽的那些老街巷

2021-02-08 漢陽知音

漢陽,一個歷史悠久的老城區,

一個承載無數人記憶的地方。


隨著時代變遷,

如今的漢陽高樓林立、車水馬龍,

而那些漸漸沒落的老街巷

卻始終存在於一代漢陽人的心中。


當時的街巷是怎樣一番盛景?

且聽一位老漢陽人娓娓道來.

👇



兒時,家在漢陽的蓮花湖畔,那兒有個建橋新村,是建長江大橋那年開始有的。轉眼在漢陽住了大半輩子,滄海桑田,漢陽在不斷改變。眼見老的街區一點點消失,新的高樓拔地而起,忽然想對這座城池說點什麼……



漢陽,地處漢水古河道之陽;古人謂山之南水之北為"陽",故稱漢陽。

漢陽建城史可追溯到東漢末年,三國時劉表部的黃祖在龜山北麓築月城。漢陽城正式建立則於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其時漢陽縣及沔州的行政機構從由蔡甸的臨嶂山下遷到龜山南麓的鳳凰山下(今天的武漢市漢陽區)。



漢陽因建城早,老街老巷眾多,西大街是武漢最老的街道。文獻記載春秋之際這裡就已是集市。



相傳三國時期擊鼓罵曹的禰衡就是在漢陽的鸚鵡洲被斬決的,行刑的地方離太守衙門不遠,經推斷就是現在的顯正街。那年轉到龜山南麓一處僻靜的山坡,發現禰衡墓盡然安靜地臥在這裡。



圖片中三層樓的房子是漢陽消防支隊所在地,兒時消防隊就在這。與消防隊隔一條馬路的是漢陽劇場。文獻記載,唐睿宗李旦出走長安,逃至漢陽就住在這裡。當年這裡聚集著一幫反武則天的王公貴胄。



李旦在漢陽期間結識了湘女胡鳳嬌,兩人情投意合結下愛情。後李旦復位回了長安,胡鳳嬌則在漢陽翠微峰旁的鳳棲寺出家做了尼姑。再後來胡鳳嬌死了,安葬於龜山尾的月湖畔。



鳳棲寺後因連年戰火,破敗不堪,一遊方和尚住持了寺院,換名「歸元寺」,意即九九歸原,人生的結束。一直沿用至今。



西大街舊時在城內,街頭稱西門,南北叫「南城巷」「北城巷」直到如今。西大街處在中城部位的一段,城牆外有護城河。出了小橋就是漢陽外城,終點在西門橋。宋代皇室畫家趙伯駒專門到漢陽寫生,留有《鸚鵡洲圖》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



兒時,直到本世紀2010年前,西大街一直熱鬧非凡,街道兩旁店鋪林立,餐館、糕點店、理髮店、綢布店、雜貨鋪、瓷器鋪、鞋鋪、傘鋪、篾貨鋪、文具鋪、香鋪、豆腐鋪、肉鋪、茶館、畫室、照相館毗鄰接踵。



著名的祁萬順和仙桃園餐館就曾在西大街上。祁萬順59年搬至鍾家村,一直生意紅火。直到上世紀末才日漸蕭條。現被私人承包,盛名不在。仙桃園一直堅守到七十年代末才從人們視線中消失。那兒的爆京片、燒奎丸味道好極了,至今仍被老食客津津樂道。



元妙巷也是一條老巷。舊時的元妙巷有兩條巷子,一條為元妙左巷,一條為元妙右巷。兩條巷子環繞元妙觀,終點通向北城巷。沿北城巷上行到永豐堤,再繞過龜山尾到達月湖堤,最後到達老磯頭。老磯頭是漢陽到漢口的水碼頭,坐划子可到漢口小新碼頭。元妙觀建成於宋代,早於武昌長春觀。1958年道觀改為漢陽區第三小學,後更名為西大街小學,再後來被二十三中學佔用,目前屬鍾家村小學用地。



西大街還有一條蛤蟆巷(原東方紅床單廠西側),1988年舊城改造被拆除。蛤蟆巷得名是因厚善堂發義粥接濟貧苦遊民而起。原東方紅床單廠是厚善堂的地址,今屬佛教協會。 厚善堂原先是由街上商會贊助捐款的慈善機構,負責收斂街上無名死屍餓殍焚化,寒冬季節散發義粥,救濟沒飯吃的貧苦遊民和流浪漢。後來許多無家可歸的人長期聚集在厚善堂院牆外,形成棚戶一條巷。因為舊時乞丐流浪漢被俗稱為蛤蟆,故叫這條巷子為蛤蟆巷。



青石巷原名青石橋,這裡原有一條小河,過了河才能出東門進入鸚鵡洲。因河上有座青石搭建的橋故而名之。後來這條河被填平,橋不存在了,巷子變成街道。



小橋巷原是護城河邊一條巷子,建英武大道時被拆除。巷子裡原有殺豬賣肉的兩家,麵筋作坊一家,織布織毛巾的兩家。



鄔家大巷,顧名思義是用一家鄔姓大戶的姓氏而命名。巷子中有協成戲院。巷子口西大街正門面是美孚「洋油鋪」。巷子裡還有張姓牛奶房。再就是多戶居士的門院。基督教「福音堂」的後門在此。



過了小橋巷就是育嬰巷。育嬰巷毗連育嬰堂,育嬰堂是收養棄嬰的教堂,屬天主教英國十一教區地界。育嬰巷因育嬰堂而得名。育嬰堂後改為文德小學,又更名為白鶴村小學,15年前被漢陽電大佔用。由於不在大拆遷之列,育嬰堂建築還有保留部分。



杜家巷原在三十二中學正對面,這條小巷子也因杜家大戶得名。



漢陽天主堂始建於上世紀20年代。創建者愛德華·高爾文1882年生於愛爾蘭科克市一個世代信仰天主教的家庭。



1909年,完成學業後的高爾文晉升為神父,於1912-1916年在中國浙江學習漢語和傳教;1920年4月高爾文率會士15人從美國抵達武漢,隨後四處籌劃興建天主教堂。次年在漢陽顯正街購地建西門天主堂(漢陽天主堂的前身,屬愛爾蘭高隆龐傳教會所轄)。1936年擴建成高隆龐天主堂(即現在的天主堂)。



漢陽的老街巷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是城市進化的活化石,民俗傳承的百科全書。可惜這片古老的街區已被拆的面目全非,不日將蕩然無存。



西大街的輝煌留在了反覆的歲月裡,停在了老漢陽的記憶深處。老漢陽一定認識照片中的照片,這家畫室在西大街上至少存在了五十年。 西大街曾經匯集了許多能工巧匠,但凡家裡啥需求,來西大街定能解決。



西大街就要拆了,在一些人眼裡她老了,光鮮不再。



可我念著她,念她千年不衰的風情。



在西大街長大的書畫愛好者易小陽也念著她,他花7年時間,用畫筆將記憶裡西大街的市井人文繪到了牆上。



他在完成一件偉大的工作,用牆上的西大街,溫暖無數顆失落的心;用畫上一雙雙企盼的眼睛,祈福西大街的明天繁華再現,祥瑞、安好……


昏昏欲睡

靜悄悄的四灣街

寒窯雖破能避風雨

林家鋪子

蕭條的東門

不聞機杼聲

晴川歷歷

今日翠微


魂歸離散空留影兒時漢陽郵局就在這,鴻雁傳書的時代,鄉愁是枚小小的郵票,依託她飛向千家萬戶。


老地方

x巷子的傳說

佛佑漢陽

似是而非

人間煙火

逝去的童年

湯圓圓又圓

恍若隔世

饢的味道

代筆

棋盤上的鏖戰

夫妻檔

幹啥?

耐住寂寞

夢從這裡開始

斷壁殘垣

巷子深深


相關焦點

  • 漢陽,四十而已!
    ,在擦亮「漢陽造」名片的指引下,早就用一系列格局恢弘的「大手筆」,在武漢城市化、產業現代化的進程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用營商環境、文化建設和無數個創新舉措、人文關懷舉措與世界結為「知音」。賦有工匠和創新精神的漢陽人,更在這片土地上乘風破浪,以古為新,再譜新篇!
  • 漢陽,四十而已!
    如今,漢陽四十而已!漢陽,在擦亮「漢陽造」名片的指引下,早就用一系列格局恢弘的「大手筆」,在武漢城市化、產業現代化的進程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用營商環境、文化建設和無數個創新舉措、人文關懷舉措與世界結為「知音」。
  • 1萬元重獎「漢陽旅遊達人」,漢陽旅遊攻略徵集大賽開鑼
    漢商、漢陽摩爾城、小院吊鍋魚、 KCOOK概念簡餐、大聖甲中餐廳、福寶漠北食坊、CP法式西點、九月私廚、蔡記海鮮、大胤藝術餐廳、周記豆皮、蝦神燒烤、盼盼燒烤、船夫家謠、羅魚頭私房菜館、漁家廚坊、七裡特色牛雜、牛島炭火烤肉、老風味燒餅、東北烤肉、付先生在成都、蟹神咩咩小吃、川香小館、世香源家常菜、川妹牛雜、鬼味炸炸、簡丹咖啡、漢水謠樓上茶室
  • 張之洞建的漢陽兵工廠多厲害?「漢陽造」步槍產量能繞地球兩圈
    名字叫漢陽兵工廠,實際上一開始是在廣州籌建新式槍炮廠,主要因為張之洞當時是兩廣總督。就在張之洞搞到八十萬兩白銀準備建廠的時候,他從兩廣總督變成了湖廣總督。過反覆周轉,新式槍炮廠隨著張之洞落戶湖北。由於工廠毗鄰漢陽鐵廠,人們稱為「漢陽兵工廠」。
  • 廬山漢陽峰夜遊記
    未去過漢陽峰的君客不妨一閱。漢陽峰是廬山主峰,海拔1474米。古人云:「登峰頂,西北望數百裡,可極目江漢」,月明風清之夜,可望漢陽燈火,遂名漢陽峰。峰頂平曠,無喬木,雖六月天,亦覺寒慄。漢陽峰雖為廬山的主峰,名氣卻小於區內的許多景點。廬山風景中,以五老峰和三疊泉名聲最響。「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
  • 古詩詞裡的漢陽:知音故裡,山高水長
    明成化初漢水改道後,漢陽城雖處漢水以南,但仍沿用漢陽名。漢陽的歷史源遠流長,漢陽的故事感人肺腑,漢陽的詩歌膾炙人口。李白:時尋漢陽令,取醉月中歸。時尋漢陽令,取醉月中歸。有道是:「李白鬥酒詩百篇。」李白的很多詩,寫的都和酒有關,這首《醉題王漢陽廳》摸不如此。值得指出的是,李白和漢陽也很有緣分,他所創作僅在題目中點出「漢陽」的詩就在10首以上。
  • 在此之前,你對漢陽一無所知!
    如今劃分為四個大區,包含漢陽中心區、蔡甸區、經濟開發區和經開南(原漢南區)。 西部產業升級區:提速西部地區資源整合步伐,力促園區提檔升級、提能增效,打造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布局示範區,推動漢陽實現多極發展。
  • 陝西最美銀杏林——漢陽陵!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漢陽陵博物館,微信號「 hyl-museum」)不知不覺,西安的夏天就已經悄悄過去啦!10月,讓我們一起和秋天來一場最美好的初遇吧!所謂「十年樹木」,1997年漢陽陵博物館栽種的一百餘畝、萬餘株銀杏樹,經過多年的生長,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 漢陽,有多高?
    它在伯牙子期、大禹和張之洞的故事中,它在歸元禪寺萬人搶頭香的新聞裡,它在動物園春遊和墨水湖賞秋的朋友圈走過2300多年的莽莽風煙,這裡留下了數不盡的風流人物和歷史傳奇武漢高鐵時代4.0,從漢陽出發。就像千頌伊和都教授約會在首爾塔,就像遊客打卡廣州「小蠻腰
  • 為什麼漢陽值得傲嬌
    上古時代大禹在漢陽完成江漢朝宗於海 伯牙操琴 屈原行吟關羽洗馬 李白遊湖東坡揮毫 嶽飛駐軍 張之洞肇興漢陽造 從東漢卻月城到如今 漢陽已有兩千年歷史            長江、漢江,擁此其一即堪壯闊兩江之間 世所罕匹龜山、梅子山、
  • 漢陽人必看!繼北湖夜市取消,又一處老「美食街」面臨拆遷改造
    說起漢陽,很多人可能只知道歸元寺、古琴臺,但是在不少老漢陽人心裡,百年老街西大街才是老漢陽真正的味道,這裡被老漢陽人稱為是他們共同的深夜食堂,也是不少人兒時的歡樂記憶。唐李旦逃逸到漢陽,就住在原漢陽劇場地址上建有王府成立反武則天的革命基地。在皇城外西大街初具規模。西大街頭稱之西門,南北兩側現在還叫「南城巷」「北城巷」這個城就是李旦的皇城。西大街處在中城部位一段,城牆外有護城河,因之叫「小橋巷」出了小橋就是漢陽的外城,終點在西門橋。
  • 清晨的漢陽蓮花湖
    地處漢江以南的漢陽蓮花湖最近,由於防汛,漢陽江灘封閉。但喜歡運動的周圍居民卻沒有停下,來此繼續跑步,打拳,歡歌跳舞。一派生機勃勃,熱鬧非凡。蓮花湖公園,位於漢陽旅遊城漢陽大道10號,古稱郎官湖,史載為唐代詩人李白賜名。現佔地400餘畝。公園分東西兩湖,中有陸島相連。
  • 青神縣漢陽古鎮:曾經的岷江水碼頭,記憶中的鄉場風情
    漢陽古鎮位於四川眉山市青神縣。出青神縣城,稅可以和東野先生,沿岷江岸邊的公路往南,20公裡的樣子,就到了漢陽古鎮。漢陽鎮北傍岷江水,南倚龍泉山,得名始於漢代,距今已有千多年的歷史了。岷江岸邊的漢陽鎮,歷史上是遠近聞名的水碼頭,也是很有影響的商業重鎮,依託岷江水運的口岸位置,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中,一直是商賈雲集、熱鬧非凡。
  • 武漢近代記憶——漢陽鐵廠
    補充一點其他知識:英國女護士南丁格爾(1820-1910年)在戰爭中赴前線護理傷員,使傷病員死亡率下降,由此導致戰場醫療的改善和南丁格爾護理制度的誕生。加上1846年至1850年,兩廣地區水、旱、蟲災不斷,廣大勞動人民陷入飢餓和死亡的困境。天災人禍之下,揭竿而起。洋務運動的開啟為了抵抗外來敵人的入侵,不能再讓外國人欺負,還有鎮壓捻軍、太平軍,維護清朝統治的洋務運動開始了。
  • 遊漢陽古鎮,看平羌小三峽開發,悅來漢陽羅興組團開發之路徑
    :漢陽壩上長出的花生,咬一口,那是真脆,生花生楞是能吃出炒熟後的味道。而漢陽雞與漢陽魚,又成舌尖之美妙,美味記下古鎮之曼妙。當下,漢陽古鎮打造,從城鎮基礎到古鎮基礎,投入應該不是漢陽所能想像。倘自娛自樂庸姿俗粉的古鎮,則另當別論。倘真心打造,又遭遇千鎮一面之古鎮熱瓶頸,作為古鎮後來者,文化創意,超凡氣度,規模景深,市場差異化,沒一個全新氣勢,少了一樣恐怕要流於平凡。
  • 新漢陽火車站被正式命名為「武漢西站」
    網友建議武漢其他火車站命名效仿「武漢西站」  早在2019年4月,得知新漢陽火車站即將開建,不少市民開始爭相為這座火車站起名。李先生是地地道道的老漢陽人。他說,在武漢三鎮中,漢陽最早建城,知音文化傳遍大江南北。他認為,漢陽要新建一座火車站,當仁不讓應該取代變為貨運火車站的老漢陽火車站,起名「漢陽火車站」,簡稱「漢陽站」。
  • 打卡寶藏地,這個節我們來漢陽相遇~
    ,作為文藝青年的最佳打卡聖地,在這裡,你能傾聽古琴臺的嫋嫋琴音,也能觸摸老工業基地的厚重記憶,更能追溯老武漢的歷史文脈它是製造「中華第一槍」的漢陽兵工廠,也是番號824的鸚鵡磁帶廠,老工業遺址碰撞新時代,有了如今塗鴉與咖啡館齊飛的創意產業園。
  • 漢陽峰是廬山的第一高峰,站在峰巔上,可觀漢陽燈火
    漢陽峰是廬山的第一高峰,海拔1474米。據說,在月明風清之夜,站在峰巔上,可觀漢陽燈火。漢陽峰南為紫霄峰、東北有小漢陽峰。西北乃一峽谷,系張性斷層,長7-8公裡,是廬山較大的山谷之一,名「康王谷」,相傳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的千古佳作《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就是以此谷為原型。
  • 遊走在漢陽造的文脈裡(上)
    我記得在那個讀書無用論的年代,村裡人老嘲笑那些從農村到城裡讀書的人,叫做「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認爹和娘,四年不願回家鄉。」現在這些長期在國外長大的孩子,爹娘可能會認的,但家鄉不會認了,更不談回了。家鄉是哪裡?是中國。不瞞老兄說,過去我忙生意去了,現在突然有種抓不回來的失落感,不補補課孩子們怕是要丟了。那倒也是。不過,帶著他們飽覽祖國大好河山不是更直觀嗎?
  • 漢陽陵景區,直通車來了!
    在這裡和漫天可以在西安北站乘坐機場城際線輕軌至秦宮站,或乘坐1013路、1145路至機場城際秦宮站,換乘漢陽陵景區直通車到達景區。1010路、1013路、1145路、鹹陽39路區間等公交車至秦宮站,換乘漢陽陵景區直通車到達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