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能不能帶上車以司機態度為準?
高鐵餘姚北站,一對中年男女帶著一瓶楊梅燒酒上了102路公交車,遭司機拒載。雙方交涉不下,司機撥打了110報警電話。
這一幕被搬到網絡後,引起了網民的熱烈討論。有人讚揚司機認真負責;有人認為小題大做;還有人來了個折中,覺得司機出發點可以理解,但「處理方式不靈活」。
班車延誤7分鐘 禍起一瓶楊梅燒酒
車內監控顯示,8月16日傍晚6點19分,中年女子先上車投了2元錢,中年男子緊隨其後,拎著楊梅燒酒上車。黃師傅見到楊梅燒酒,立即擺手阻止他上車。
「男的手裡拎著一大瓶楊梅燒酒,司機看到時,他們已經投幣了。」市民章女士是這趟車的乘客,「司機說攜帶了危險物品,要求中年男女下車,他們和司機理論,要司機退錢,說楊梅燒酒不是危險品」。
雙方僵持了至少7分鐘。司機撥打了110報警電話。後來,中年男女帶著楊梅燒酒下車了。
「車子出發後,有個乘客大聲埋怨司機因為楊梅燒酒浪費時間。」章女士說她不贊同這個發牢騷的乘客,她認為,為了大家的安全,司機拒載沒做錯。
同樣目睹此事經過的,還有市民陳女士,她拍下的照片顯示,裝楊梅燒酒的是個大玻璃瓶,款式在餘姚市面上十分常見,上面一個紅色塑料瓶蓋,瓶子裡裝滿楊梅和燒酒。陳女士心中疑問:「這種包裝的楊梅燒酒,真的不能帶上公交車嗎?」
有網友支持司機的做法,有網友討論楊梅燒酒是否易燃,有網友覺得退錢的流程不夠方便。還有網友表示,近段時間明顯感覺到,司機對乘客所帶液體的檢查力度增強,「前兩天一個小姑娘拿礦泉水上公交,司機攔住說喝一口再進去」。
當事司機黃師傅
已攔截兩瓶楊梅燒酒
當事司機黃師傅說,自從公司6月底要求加強對液體易燃品的檢查力度以來,他已經攔截兩瓶楊梅燒酒上公交車了,而且都因乘客不配合,他報了警,「上一次發生在兩三天前,106路公交車上,楊梅燒酒是用食用油的塑料瓶裝的,警察協調後,乘客才帶著酒下車」。
「在餘姚,製作楊梅燒酒所用的酒,基本上是酒精濃度較高的白酒,白酒易燃,因此楊梅燒酒屬於易燃液體。這對中年男女所用玻璃瓶作為易碎品,應用外包裝固定。」城市公交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對黃師傅的拒載做法,公司予以支持。
是否所有酒都不能被帶上公交車?對此,該負責人表示,沒有明確規定,至於哪些酒可以上車,哪些不可以,「根據每個司機的理解不同而不同,有的瓶裝老酒,一瓶兩瓶,是可以帶上車的」。
城市公交線路一位車隊長透露,司機判斷酒是否易燃,主要看酒的度數和包裝,「比如老酒,不易點燃,一般可以帶上車」。
為了增強駕駛員的安全意識,曾有相關部門的檢查人員攜帶礦泉水瓶乘餘姚的公交車暗訪,檢查司機是否對乘客攜帶的液體嚴格檢查。
記者昨天致電寧波公交服務熱線87928888,詢問酒是否屬易燃品,是否可以帶上公交車,客服人員表示難以給出確切答覆,建議以駕駛員的態度為準。
(餘姚新聞網記者 陳周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