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選粹」李莉|又見炊煙

2020-12-25 作家鬼譚

作者簡介

李莉,山西垣曲人,現任教於垣曲縣新建小學。信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開啟學生心中暢讀之門、點燃學生樂學之燈為平生樂事。

又見炊煙

一日,好友在朋友圈發一照片,配文字曰:人間向晚,炊煙正暖。

照片裡,依山的民居、土坯的圍牆、斑駁的門窗,在層林疊翠的映襯下,美得像童話裡小紅帽的外婆家,溫馨、靜謐;那嫋嫋上升的縷縷炊煙,薄霧般扶搖著,給圖片平添幾分朦朧的色彩。

我出神地坐著,任憑這輕煙薄暮,將我拉進了時光隧道,似乎在夢境裡,奶奶的炊煙,嫋嫋襲來……

在我自小生活的山鄉村野,炊煙是清晨的第一縷溫暖。在每一個看不見一絲光亮的黎明,奶奶都會摸黑起床,麻利地點火、燒水、切菜,為上工的家人做一鍋清香的疙瘩湯。用力攪拌過的面絮兒滑溜溜的,嚼在嘴裡特別筋道,最神奇的是大鍋裡浮著的蛋花。每每把麵疙瘩下了鍋,奶奶便熟練地握起一隻雞蛋,鍋沿兒一磕,金黃的蛋液便滑進了碗裡,奶卻並不著急打蛋花,筷子攪呀攪,雞蛋起了沫,麵疙瘩也快熟了,蛋液如細絲般淋進鍋裡,瞬間便黃燦燦漂滿了整個鍋面兒。在炊煙的籠罩中,那一碗又一碗的麵疙瘩湯趕走了睏倦和早起的慵懶,讓家人們在熱乎和滿足中開始一天的忙碌。

奶奶不識字,但有一雙巧手。縫衣、做飯、剪窗花、農家活,裡裡外外一把好手。最愛吃奶奶做的南瓜合旋,兩張擀得精薄的麵皮,嫩南瓜洗淨、叉絲,佐料醃了攤平夾在中間,周圍壓成花邊,不露餡,又好看。炊煙在院子裡瀰漫起來,似乎連嘰裡咕嚕的肚子也情不自禁地表達對這煙燻火燎的味道的喜愛。我便趕緊搶上前添柴:「奶,大火小火?」「小火,饞丫頭」,奶奶笑眯眯地把合旋下到鐵鏊(平底鍋)裡,熟練地翻轉著,須臾,鮮香味便撲鼻而來,我忍不住吞咽著口水,眼巴巴地望著奶奶。可慈眉善目的奶奶並不妥協,總是鄭重地說:「幹活的還沒下工哩,回來了才好開飯的。」等著奶把南瓜合旋一張一張烙好,再熬一鍋黏稠軟爛的玉米襂襂粥,一家人端坐在小圓桌旁,我才能抓起盤子裡切好了碼得齊齊整整的南瓜合旋,狼吞虎咽地吃了一張又一張。

懷念奶奶做的炸魚。有一年夏天,亳清河發了水,河水放肆地衝刷著兩岸的莊稼、樹木、水渠,應該還有魚塘。因為,下午時分,好運氣的四叔竟然從泛濫著河水的河岸上撿回一條大魚。我們小孩子們才不管魚的來歷,都圍著大竹籃看稀奇,奶找來秤桿、秤砣,老天,足足有十八斤重。要知道,雖然家住河畔,從小就在河裡泡來泡去的我們,也不過吃過幾次寸把長的小幹炸魚和小螃蟹腿兒,這麼大的魚,可怎麼吃呢?奶有辦法,把魚剖開、洗淨,切成段。蔥姜蒜切成絲,和著鹽、調料把魚塊細細抹一遍,再醃製半天,一切準備就緒,架起了油鍋,火燒得旺旺的,一會兒功夫,油冒了熱煙,「嗞啦嗞啦」,隨著一聲聲悅耳的音響,炸魚那濃鬱的香氣便四溢開來,嫋嫋的炊煙啊,一直上升到院子的上空,迴旋、飄搖、散失、再上升……一起上升的,還有童年快樂而滿足的歡聲笑語。

寒冷的冬天,南瓜、西紅柿、黃瓜統統吃光了也不打緊,奶奶會把秋天裡曬好的幹蘿蔔片、幹豆角兒、幹野菜苗下在鍋裡,入一把圓滑的粉條,小火熬製出一大鍋筋頭巴腦的燴麵,亦或是煮了各樣雜糧小豆的米粸,感謝親愛的奶奶,在那個糧肉缺乏的年代,讓我不僅沒有餓肚子,還留下了如此這般美食的記憶!

時代發展的多快呀,家裡條件越來越好了,蜂窩煤爐、煤氣灶、電磁爐,不斷更新換代,做飯越來越方便快捷。可是我們一回家,奶奶還是執意點起院子裡的爐灶,屋裡屋外的忙活著,為我們做一頓純正的農家飯。這嫋嫋的炊煙,成了一種團圓的儀式,一種情感的寄託,一種表達愛、感受愛的方式。我們就這樣年年月月的沉浸在愛的炊煙裡,直到有一天,常年的勞作使勤勞能幹的奶奶患上了類風溼性關節炎,她站不起來了,再也不能給回來看她的兒孫們做美味的飯食了。輪到乖巧的我們每次回去都給奶奶帶回縣城裡各樣美味的吃食,可我知道,無論哪一樣,都比不上院子裡爐灶臺上做出的柴火飯……

走筆至此,淚流滿面。我的親愛的奶奶,鼠年又到了,又一個輪迴開始了,您在天堂裡還好嗎?您可知道,孫女又望見了老家院子裡嫋嫋的炊煙,又聞見了滿院子的飯香撲鼻,又看見了您屋裡屋外為我們忙活的身影,又聽見了您質樸的教誨……

這山村的炊煙呵!如此的親切、撩人,滿載著兒時的幸福、流年的記憶、紅塵的溫暖,冉冉上升!

責任編輯 楊志強

相關焦點

  • 和風徐徐~又見一炊煙
    然而這濃鬱的日式風情並不是在日本,而是在臺中市新社區半山腰上的日式餐廳,又見一炊煙。「又見一炊煙」名稱由來是老闆一次登山見到遠方一縷炊煙嫋嫋升起,如同早期鄉村農家,每到煮飯時間,屋頂上便有一縷炊煙嫋嫋升起,「又見一炊煙」自此命名。
  • 夜讀美文欣賞「眷戀遠去的炊煙」
    關佔彬少小離家老大回,望見炊煙格外親。炊煙,不啻是遊子思念故鄉的」根」,但凡出門在外的人,望見家鄉的炊煙都感到格外親切。村莊、樹木、房屋、炊煙,是附在深厚鄉土上的基本物質。尤以炊煙最牽鄉情。炊煙有形,它是濃濃的一縷。春天無風的日子,從各家房頂嫋嫋升起,盤繞在村莊上空。常常喚起我詩意的情緒:「長河落日圓,大漠孤煙直。」幽思追遠,一派荒涼意相。邊塞詩讀多了,心緒也遼遠。幾隻燕子穿過炊煙,呷呷叫著,它們發現一處簡陋的院落,參差的柴垛,兩個忙碌的女人一一我的祖母和母親。
  • 又見炊煙升起
    又見炊煙升起朋友自北京和南昌來
  • 抖音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罩大地是什麼歌? 鄧麗君的《又見炊煙 》了解...
    抖音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罩大地是什麼歌? 鄧麗君的《又見炊煙 》了解一下時間:2019-04-12 14:36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罩大地是什麼歌?
  • 「美文選粹」荼蘼花|柳詞
    卻在有一日,忽見窗前樹影婆娑,似美人折腰而舞,原是柳絲兒竟然已垂下萬千碧絛,迎著風搖擺。柳本如蒲,從不在奼紫嫣紅的春天與花兒們爭豔,只是一味綠著,起初的灰黃,到鵝黃,柳黃,翠綠,碧綠,深綠,老綠,一逕自顧自生長,靜時如低眉處子,動時如凌波飛仙,慢看三春漸深,日月老去。
  • 暮色中,又見炊煙升起
    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罩大地……這是鄧麗君的歌曲,流行那時剛上高中。我那時並不知道鄧麗君,甚至在學這首歌的時候。上高中那會,學校有個很好的習慣。又見炊煙這首歌是一位長得很高有些豐滿的女同學教的。她長得算好看,就是成績不怎麼好,似乎不夠自信,只是在教大家唱歌時才感覺到她還是有才能的。她的名字叫楊小瓊,估計早為人母了,要是在農村,孩子也許二十多了吧。儘管過去了二十多年。我還是喜歡聽又見炊煙這首歌。每當我聽到這熟悉的旋律,我好像又回到過去的情景當中。
  • 國美金書架|一份特殊的「開學禮」《國美美文·湖山望境》
    每年的開學典禮上,新生們都會收到中國美術學院準備的一份特殊的「開學禮」。這份禮物包括,兩支毛筆、一沓元書紙、一瓶墨汁、一本《智永真草千字文》。而今年的這份禮物中,除了筆墨紙帖,還多了一本書——《國美美文·湖山望境》。
  • 又見炊煙升起,我們再次淚流滿面!
    《又見炊煙》是四集口述紀錄片《今日龍抬頭》的續集,記錄了端午節這一天,人們在復工復產狀態下的動人故事。 《又見炊煙》記錄了端午節當天, 在復工復產大背景下, 發生在全國各地的動人故事。
  • 「今日作家」朱玉華 ‖ 炊煙是鄉愁的符號(散文)
    炊煙是鄉愁的符號文/朱玉華在雪梨小住的時候,常常看到居民房屋上大都伸出個煙囪,雖然從沒見有煙霧冒出,卻讓我想起了家鄉的炊煙,想起了宋人楊公遠「乍雨微寒養麥天,村村斜日起炊煙。玩累了,就不時望望家的方向,看是否飄起了炊煙。一見到有炊煙緩緩升起就趕緊往家跑,那是媽媽正在忙碌晚餐的標記,也是要我們回家吃飯的呼喚!家家戶戶嫋嫋上升的縷縷炊煙,隨風飄蕩,慢慢消失在太空之中,簡直就是一幅幅雲煙縹緲的水墨畫。那種靈動,那種氣韻,那種舒展,至今回想起來,仍然那麼溫馨,那麼親切!
  • 又見一炊煙
    如果遊罷「又見一炊煙」,那份淡淡的閒適,那種幽幽的禪意,將會一直縈懷不去:唐王摩詰「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的自在,宋柳屯田「遊宦區區成底事,平生況有雲泉約」的興嘆,金元遺山「人生有幾,念良辰美景,一夢初過」的感慨,似乎都在
  • 音樂:鄧麗君《又見炊煙》 詩情畫意,心中只有你
    關注鹽業改革觀察管銷動態 分享傳統文化開啟詩意人生 《又見炊煙》--鄧麗君 又見炊煙升起 暮色罩大地 想問陣陣炊煙 你要去哪裡
  • 又見炊煙 再見莊奴
    又見炊煙 再見莊奴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10.12 星期三 」你或許不知道莊奴是誰,但說起《甜蜜蜜》《小城故事》《綠島小夜曲》《壟上行》《又見炊煙》《踏浪》《又見溜溜的她》《冬天裡的一把火》等這些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你必定耳熟能詳。昨天清晨6時11分,95歲高齡的華語「詞壇泰鬥」莊奴在重慶與世長辭,在他九十餘年的人生裡,筆耕不輟的他留下了三千餘首膾炙人口的歌詞。據悉,莊奴人生告別會將於10月15日上午9時30分在重慶舉行。
  • 快訊:陳坤深情演繹鄧麗君名曲《又見炊煙》
    2009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宜春月·中華情》於10月3日晚八點向全球現場直播,影視歌三棲藝人陳坤將鄧麗君的經典名曲《又見炊煙》重新演繹,加入更多流行元素,顯得格外動人。
  • 「雲帆清音」謝南容 詩詞書畫選粹
    雲帆清音謝南容 詩詞書畫選粹江梅濯素浣衣裳,美人居水鄉。泠泠千裡月,空谷溼其香。古劍亭風月無今古,林泉同往還。一亭黃葉老,千載白雲閒。但見有客來,欲言難啟口。何以慰老啞,恨無射洪酒。幸有丹橘遺,愧無米一鬥。晨掃園中葉,暮摘陵墓草。心如梓水悠,情同斜陽老。雙紅豆蝶兒飛,蝶兒飛,飛到園中不見時,深深桃樹西。輕輕追,悄悄追,追到枝前小手持,春香沾滿衣。點絳唇·朝天門清綠雙江,山城自古稱佳麗。
  • 「今日作家」李進章 ‖ 故鄉的炊煙(散文)
    故鄉的炊煙文/李進章炊煙是鄉村固有的一個特殊的符號,有炊煙就有村莊,有村莊就有人家,就存在著溫馨與安寧。在遼遠的土地上星羅棋布地生長著村莊,大片大片的炊煙籠罩著村莊的身軀,浸透著人們的心脾。炊煙是鄉村的靈魂,它不僅有形態,有色彩,有聲音,還有濃濃的味道。炊煙還是鄉村的眼睛,她翻過一座座山,越過一道道梁,深情地把在外地的遊子張望。
  • 「美文選粹」徐志摩:壯麗的日出 澎湃的激情
    參與多項省級課題研究,亦有散文見諸報端。這巨人豎立在大地的頂尖上,仰面向著東方,平拓著一雙長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喚;在崇拜,在祈禱,在流淚——在流久慕未見而將見悲喜交互的熱淚……賞析:把自己想像成巨人。排比句一氣呵成,用詩的語言抒寫奔放的激情。思考一下作者為何會悲喜交互?
  • 唯美意境:又見炊煙,憶起從前,思緒回到了孩提時代
    炊煙,人間煙火。層層疊疊的村落,氤氳升騰的炊煙,一靜,一動,繚繞著人間的悠閒與繁忙。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罩大地,想問陣陣炊煙,你要去哪裡,夕陽有詩情,黃昏有畫意,詩情畫意雖然美麗,我心中只有你。又見炊煙升起,勾起我回憶,願你變作彩霞,飛到我夢裡,夕陽有詩情,黃昏有畫意。
  • 「美文連載」走過河西07
    拐進去,正疑慮,卻見戈壁上冒出了一個人頭。下了車,風呼地颳了過來,卻顧不得,跑到冒出人頭的地方一看,原來下面是一個偌大的峽谷!峽谷的對面是一溜一般高的懸崖斷壁,青白色的河水沿著鵝卵石在寬闊的河道裡靜靜地流淌著。腳下面和莫高窟外表一模一樣的陡壁正是西千佛洞。西千佛洞的腳下、河岸邊以及河水衝積出來的空地上長滿了枝葉繁茂的樹木,形成了一片醉人的綠洲,仿佛世外桃源。
  • 行 去見新海誠的「新宿御苑」
    是個小小的隧道,頭頂即是疾馳的電車,穿過去再走一小段路,就到了新宿御苑的「千駄ヶ谷門」。所以,就像是發現了迷宮的出口一般驚喜的我,並沒有發現,原來這條路的背面,就是「言葉之庭」裡的一個經典場景。這一幀一幀都猶如照片的動畫,實在是想讓人親眼去見見新海誠的「新宿御苑」。何況,又恰好順路。
  • 見個面吧!「昆明」
    「史詩級綠絨蒿之旅」即將啟程,前往起點香格裡拉時,會途經昆明,那就見個面吧。從「沿路行走」到「吟遊當下」6月20日(周六) 14:00—16:00 昆明書城(昆明市五華區南屏街56號昆明書城4樓)即將開啟的「史詩級綠絨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