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紀錄片:《靈巖道風》講述高僧顯聖淨土祖庭:靈巖山寺
敬請關注《佛教電影在線》敬請分享 《靈巖道風》
-
蘇州靈巖山因何傳承千年依然道風清淨?
佛系青年看什麼 NO.5《靈巖道風》《靈巖》是歌手許巍在2012年創作並發行的搖滾歌曲。因緣殊勝,2年後,這首許巍向一代高僧印光大師致敬的作品,成為佛教文化紀錄片《靈巖道風》的主題曲。悠揚舒緩的音樂聲中,浸潤的是印光大師精進、簡樸、慈悲的大德風範,以及靈巖山寺這座江南道場的禪靜之美。
-
央視紀錄片:靈巖道風,終回歸修行本質
導讀 紀錄片《靈巖道風》由蘇州弘化社、新影世紀聯合出品,講述了民國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大師,不畏艱辛復興千年古寺靈巖山寺,弘揚佛法,慈悲濟世的傳奇故事。央視佛教紀錄片:《靈巖道風》紀錄片《靈巖道風》引領觀眾穿越1600年歷史風雲,走進千年古寺,追隨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的卓錫聖跡,在晨鐘暮鼓、梵音繚繞之下,踏上一次洗淨心塵的視覺之旅,感受佛門特有的空靈、悠遠、禪靜之美。
-
央視紀錄片:靈巖道風,終回歸修行本質
導讀 紀錄片《靈巖道風》由蘇州弘化社、新影世紀聯合出品,講述了民國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大師,不畏艱辛復興千年古寺靈巖山寺,弘揚佛法,慈悲濟世的傳奇故事。央視佛教紀錄片:《靈巖道風》紀錄片《靈巖道風》引領觀眾穿越1600年歷史風雲,走進千年古寺,追隨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的卓錫聖跡,在晨鐘暮鼓、梵音繚繞之下,踏上一次洗淨心塵的視覺之旅,感受佛門特有的空靈、悠遠、禪靜之美。
-
成就靈巖道風 印光大師制定五條共住規約
印光大師法相近代高僧印光大師為扭轉佛教風氣,在蘇州靈巖山寺創立和規劃十方專修淨土道場,成就「靈巖道風」的美譽,為佛教發展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直到今天仍為人稱道。清末以來,漢傳佛教某些寺院存在制度濫、傳戒濫、住持濫的現象,一些僧眾熱衷於應酬經懺,不注重修學,以致佛教慢慢衰微。
-
明學長老追思會在蘇州靈巖山寺隆重舉行
寺院的殿塔僧寮、金身造像,乃至一梁一椽、一磚一瓦、一碗一盞,莫不浸透了長老畢生的心血,訴說著長老重振祖庭的深切悲願,展示了長老的高僧風範。明學長老實為印祖淨土思想的守護者、繼承者、發揚者,乃當代淨土法門一代宗師。明老的示寂,讓我們失去了一位可依止、可親近的導師,失去了一位愛國愛教、正信正行的典範。全省佛教界要化悲痛為悲願,繼承明老遺願。」中國佛教協會學誠法師致辭。
-
美麗中國寺院之江蘇蘇州-靈巖山寺
靈巖山寺位於蘇州市吳中區木瀆古鎮靈天路,又名崇報寺,是近代淨土宗的祖庭。靈巖山寺在春秋時是吳王夫差為西施所建館娃宮故址,東晉時,司空陸完曾居於靈巖山,因得聞佛法,故舍宅為寺,成為靈巖道場之開端。十方衲子景仰印公之道風,多不遠千裡而來,故靈巖道風亦為之一振。民國二十九年(1940)農曆十一月初四日,印光大師預知時至,端坐念佛生西,被後人共尊為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靈巖山寺則由此成為近代淨土宗的祖庭,四方佛子心目中的聖地。解放後,人民政府對靈巖山寺加以保護。僧眾淨業和農林生產,並行不懈。
-
明學長老追思會在蘇州靈巖山寺隆重舉行
寺院的殿塔僧寮、金身造像,乃至一梁一椽、一磚一瓦、一碗一盞,莫不浸透了長老畢生的心血,訴說著長老重振祖庭的深切悲願,展示了長老的高僧風範。明學長老實為印祖淨土思想的守護者、繼承者、發揚者,乃當代淨土法門一代宗師。明老的示寂,讓我們失去了一位可依止、可親近的導師,失去了一位愛國愛教、正信正行的典範。全省佛教界要化悲痛為悲願,繼承明老遺願。」中國佛教協會學誠法師致辭。
-
蘇州靈巖山寺明學長老追思會12月8日正式舉行(圖)
寺院的殿塔僧寮、金身造像,乃至一梁一椽、一磚一瓦、一碗一盞,莫不浸透了長老畢生的心血,訴說著長老重振祖庭的深切悲願,展示了長老的高僧風範。明學長老實為印祖淨土思想的守護者、繼承者、發揚者,乃當代淨土法門一代宗師。明老的示寂,讓我們失去了一位可依止、可親近的導師,失去了一位愛國愛教、正信正行的典範。全省佛教界要化悲痛為悲願,繼承明老遺願。」
-
蘇州靈巖山寺明學長老追思會12月8日正式舉行(圖)
寺院的殿塔僧寮、金身造像,乃至一梁一椽、一磚一瓦、一碗一盞,莫不浸透了長老畢生的心血,訴說著長老重振祖庭的深切悲願,展示了長老的高僧風範。明學長老實為印祖淨土思想的守護者、繼承者、發揚者,乃當代淨土法門一代宗師。明老的示寂,讓我們失去了一位可依止、可親近的導師,失去了一位愛國愛教、正信正行的典範。全省佛教界要化悲痛為悲願,繼承明老遺願。」
-
明學長老追思會於靈巖山寺舉行 大德法師淚灑當場
當年印光大師駐錫靈巖蓮宗道場,開創一代淨土道風,德風普扇,名揚宇內。長老1947年來靈巖山寺修習淨土法門,萌發出家向道之心。1959年從中國佛學院畢業,隨即返回靈巖山寺擔任監院。長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嚴持戒律、謹守寺規,重振靈巖山寺十方專修淨土道場的宗風,使其成為改革開放後全國漢傳佛教三大樣板叢林之一,為新時期繼承發揚佛教優良傳統,加強佛教道風建設、制度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誠法師緬懷道:「明學長老舍報西歸,不僅是江蘇佛教界的重大損失,也是中國佛教界的一大損失。
-
12-13 湖州白雀法華寺朝禮淨宗祖庭蘇州靈巖山寺
12月14日(農曆十一月初四),為近代高僧、淨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圓寂日。為了紀念和緬懷大師,感受靈巖道風,湖州白雀法華寺定於12月13日(農曆十一月初三、星期天),由法師帶領義工菩薩們及眾居士前往蘇州朝禮靈巖山。
-
世界名勝古蹟、我國著名的佛教淨土宗道場 - 蘇州靈巖山寺
靈巖山寺是我國著名的佛教淨土宗道場之一。同時,也是國內外馳名的名勝古蹟和風景遊覽勝地。地處太湖之濱,毗鄰木瀆鎮,距蘇州市西南方十五公裡,山高海拔二百二十公尺。居高臨下,湖光山色,蔚為壯觀。因為以前多奇石,猶如靈芝狀,故山名靈巖;南列峭壁如城,又名石城山;又因山勢右轉似象回顧狀,故又名象山。
-
世界名勝古蹟、我國著名的佛教淨土宗道場 - 蘇州靈巖山寺
靈巖山寺是我國著名的佛教淨土宗道場之一。同時,也是國內外馳名的名勝古蹟和風景遊覽勝地。地處太湖之濱,毗鄰木瀆鎮,距蘇州市西南方十五公裡,山高海拔二百二十公尺。居高臨下,湖光山色,蔚為壯觀。因為以前多奇石,猶如靈芝狀,故山名靈巖;南列峭壁如城,又名石城山;又因山勢右轉似象回顧狀,故又名象山。
-
悼念大德丨明學長老追思法會於靈巖山寺舉行
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主席、江蘇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一代高僧、淨宗泰鬥明學老和尚,世緣既盡,所作已辦,舍卻塵勞,託質蓮胎,於2016年12月2日(農曆十一月初四)22時安詳示寂。 2016年12月8日上午,上明下學長老追思會在蘇州靈巖山寺舉行。
-
佛教淨土宗祖庭 玄中寺
10公裡處的石壁山中,四面石壁陡立,翠柏環布,為風景幽雅的佛教聖地,是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根本道場。據記載,北魏孝莊帝永安年間,高僧曇鸞在玄中寺創立了佛教淨土宗派,並著有《往生論注》等書。唐代時,日本高僧圓仁來中國學習佛教的天台宗和密宗教義,同時也學習了淨土宗教義,從此中國佛教中的淨土宗就傳颳了日本。
-
...高僧風範·繼承先賢深切悲願 蘇州市佛教協會召開緬懷明學長老...
緬懷明老高僧風範·繼承先賢深切悲願 蘇州市佛教協會召開緬懷明學長老生西紀念座談會最後,強調靈巖山道風在蘇州乃至全國有著重要的影響,做好靈巖山寺的善後工作,是對靈巖山道風繼承和弘揚的切實保障,希望大家要統一思想認識,堅定信念,愛國愛教,旗幟鮮明,立場堅定,遵守相關法規,做好明老之後靈巖山寺的善後事宜,繼續傳承和保持好靈巖山寺的優良道風,市委市政府將會高度重視靈巖山寺的善後工作,依法依規給予支持和保障,確保靈巖山寺的道風在新的歷史時期,為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作出積極的貢獻
-
臺灣靈巖山寺自毅法師一行參訪東林祖庭
臺灣靈巖山寺自毅法師一行參訪東林祖庭 2013-05-29 11:26:53 來源:東林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