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勝古蹟、我國著名的佛教淨土宗道場 - 蘇州靈巖山寺

2020-12-12 弘佑康養

靈巖山寺是我國著名的佛教淨土宗道場之一。同時,也是國內外馳名的名勝古蹟和風景遊覽勝地。地處太湖之濱,毗鄰木瀆鎮,距蘇州市西南方十五公裡,山高海拔二百二十公尺。居高臨下,湖光山色,蔚為壯觀。因為以前多奇石,猶如靈芝狀,故山名靈巖;南列峭壁如城,又名石城山;又因山勢右轉似象回顧狀,故又名象山。

靈巖山,本是春秋時代吳王夫差館娃宮的舊址,也是越國獻西施的地方。現今尚存吳王遺蹟和古蹟有:吳王井、梳妝檯、玩花池、玩月池、響廊、琴臺、西施洞、智積井、長壽亭、方亭等。清聖祖康熙和清高宗乾隆二帝南巡時,在山頂築有行宮,清鹹豐十年焚於兵火。

靈巖山寺開創後,高僧輩出。晉、唐間的住持已無可考,自宋以後,如宋之圓照、慈愛、佛海,元之石湖、清之弘儲等,均為著名高僧。至民國十五年,淨土宗十三祖印光法師卓錫靈巖,遠紹廬山東林,力闡淨土宗。

解放後,認真執行黨和人民政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對靈巖山寺加意保護。僧眾淨業和農林生產,並行不懈。靈巖淨土道場之名,聞於中外。靈巖山寺名勝古蹟很多。明朝詩人王鏊曾在山頂題字刻石"吳中勝跡"。

歷代名人中均有登靈巖山者,如南朝梁簡文帝、唐朝大詩人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等,宋範仲淹、宋釋圓照等,明朝文徵明、唐寅、高啟等,清之康熙、乾隆二帝,歷史家畢沅以及現代田漢、鄧拓等,他們都有詩文流傳於世。茲錄五首如後。梁簡文帝登琴臺詩:蕪階踐昔徑,復想鳴琴遊。音容萬春罷,高名千載留。弱枝生古樹,舊石染新流。由來迭相歡,逝川終不收。

唐白居易遊靈巖山寺詩:高高白月上青林,客去僧歸獨夜深。葷血屏除能對酒,歌鐘放散只留琴。更無俗物當人眼,但有泉聲洗我心。最愛曉亭東望好,太湖煙水綠沉沉。

宋釋圓照靈巖山居頌:瀟灑靈峰上,塵虛夏亦寒。松夢敷翠嶺,殿塔聳雲端。靈洞門高下,山房路屈盤。其中實幽隱,何必畫圖看。

明文徵明靈巖絕頂望太湖詩:靈巖山正當胥口,落日西南望太湖。雙島如螺浮欲吐,片帆和鳥去俱無。閒論往事何能說,不見高人試一呼。慎勿近前波浪恐,大都奇絕在模糊。

清聖祖康熙登靈巖寺詩:霏微靈雨散春煙,按轡逍遙陟翠巔。香水通流明若鑑,琴臺列石勢如拳。諸峰盡在青蘿外,萬井全依彩仗前。聞是吳宮花草地,空餘種罄梵王筵。

靈巖山寺在春秋時是吳王夫差為西施所建館娃宮故址。

東晉時,司空陸玩曾居於靈巖山,因得聞佛法,故舍宅為寺,成為靈巖道場之開端。

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502-519年),智積來此講經弘法,將之擴充為秀峰寺,佛寺建置更趨完善。據傳為大哀經(竺法護譯)中所述之智積菩薩應化之道場。

公元503年,在寺內西側建設多寶佛塔。

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天台宗中興之祖道遵曾在此地修法華三昧。

宋初,一度為律宗寺院,元豐年間(1078——1085)改為秀峰禪院。

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抗金名將韓世忠葬在靈巖山西南麓,宋孝宗追封他為蘄王並賜秀峰寺為顯親崇報禪寺,高僧圓照、慈愛、佛海、宗本等駐錫。

明朝洪武初年,賜額報國永祚禪寺。永樂十年(1412)重修。明孝宗弘治年間(1488一1505年)毀於火。

清順治六年(1649年)重興,康熙十四年(1675年)興建大殿。鹹豐十年(1860年),由於太平天國之兵火,寺內建築,除九層塔外,大半焚毀。1873年念誠法師略加修復。宣統三年(1911),真達住持本寺,與妙真協力大舉復興堂舍,殿宇漸全,至1926年改為淨土道場,名「祟報寺」,躍為江南名剎。

1932年,近代高僧印光法師將其改為「靈巖山寺」。他為山門撰書的對聯為:

淨土法門,普被三根,都如來成始成終之妙道;

彌陀誓願,全收九界,示眾生心作心是之洪猷。

印光(1861-1940年)法師是近代佛教的著名人物。

他原名趙紹伊,陝西郃陽(今合陽)人,自幼學習儒家經典,20歲出家,法名聖量,別號常慚愧僧。

他一生專修淨土宗,並在普陀山、上海、江蘇各寺廟講經說法,寫下大量宣揚淨土宗的文章,一生所收海內外在家弟子10餘萬人,被尊為淨土宗第十三祖。

1937年至1940年,印光法師避居靈巖山寺,專心念佛,創建淨土宗道場。他制定了五條規約,要求僧人堅持「不募緣,不做會,不傳法,不收徒,不講經,不傳戒,不應酬經懺。專一念佛,每日與普遍打七功課同。」經過印光法師的弘揚倡導,淨土宗在中國和東南亞一帶盛行。靈巖山寺也成了江南最著名的淨土道場。

1966年寺院遭破壞,僧眾被逐,象法蕩然。十年浩劫後,靈巖山寺百廢待興,時任監院的明學法師繼承妙真法師遺願,帶領僅有的僧眾不畏艱難,修復破壞的佛殿、佛像及諸法器。

1980年3月18日,畫家謝孝思暨諸同志,陪同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來靈巖山寺時,趙會長為山門題字:"靈巖山寺",並賦詩以寄雅興。詩曰:欣隨謝公屐,重上吳王臺;湖山觀意態,林木感興衰。梵唄斷還續,慈鳥散復來;柳條見春色,畫境逐雲開。

1980年末創辦了「中國佛學院靈巖山分院」。

1983年,該寺被定為漢族地區中國重點寺院。現任主持明學大和尚。

至1981年寺內修訂靈巖山寺共住規約時,仍將印光大師所訂立五條規約列入首位,嚴格執行。現在,寺內僧人有一百餘人,他們「專心念佛,除打佛七、念普佛外,概不應酬經懺佛事」。他們每日修持,早晚課誦,半月誦戒,堂內念佛,寒暑無間,正常進行。

1983年9月1日,靈巖山寺舉行了佛像開光和印光法師舍利入塔儀式,分別由靈巖山寺方丈明學法師和蘇州市佛協會長明開法師主持。

1980年,靈巖山寺開辦了中國佛學院靈巖山分院,分專科班和本科班兩種學制。自辦以來,培養了上百名愛國愛教的佛教僧伽人才。

大雄寶殿右邊的花園,是春秋時期館娃宮的御花園,留有許多名勝古蹟。有圓形的吳王井,又稱日井,相傳是西施照影整容的地方。

還有八角形的智積井,又稱月井,原為吳王宮井,經南朝智積修浚,題為智積井。

井邊有玩花池和玩月池,當年西施曾在此觀花賞月,採蓮為樂。在吳王井後,有梳妝檯,是西施梳妝之所,現臺上建長壽亭。在池西,有琴臺,是西施操琴鼓瑟處,這裡是靈巖山絕頂,景致佳絕,「下瞰太湖及洞庭西山,滴翠叢碧,如在白銀世界中」,風景秀麗,遊人駐足。石上刻有「琴臺」二字,並有明代大學士王鏊手書「吳中勝跡」。

另外,由山路上山,沿途有繼廬亭、迎笑亭、落紅亭、觀音洞、石幢、採香徑等景點。歷代詩人如李白、劉禹錫、白居易、韋應物、李商隱、蘇舜欽、高啟、文徵明、沈德潛、尤侗等都曾登臨靈巖山,留下了動人詩篇。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相關焦點

  • 聖跡:淨土十三祖印光大師道場 蘇州靈巖山寺_佛教_鳳凰網
    天監十五年(公元516年),智積菩薩「化身開此伽藍」為靈巖開山祖,粱武帝賜額「智積菩薩顯化道場」,成為全國有名的大叢林。 唐代改稱靈巖寺,信奉律宗。北宋元豐年間,郡守把靈巖寺闢為禪院,改律宗為禪宗,圓照法師晚年在此住持。南宋初賜韓世忠薦先親,名「顯親崇報禪院」,由佛海法師住持,明洪武年間賜額「報國永祚禪寺」。弘治年間毀於火災,清代順治六年,三峰弟子弘儲來寺擴建,稱為「崇報禪寺」。
  • 蘇州靈巖山寺佛教安養院落成 一期容納150人入住
    2012年10月24日,位於江蘇靈巖山麓的靈巖山寺佛教安養院落成。中共蘇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周向群在落成慶典上希望靈巖山寺佛教安養院加強規範管理,依法推進慈善事業發展,造福於老年人。靈巖山寺是我國佛教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駐錫的十方專修淨土道場。
  • 明學長老追思會在蘇州靈巖山寺隆重舉行
    明學長老功德魏巍,為當代中國佛教著名領袖,淨宗泰鬥。長老少年出家,傳承印祖家風,戒行精嚴,紹隆佛種,續佛慧命,碩德風範深得四眾弟子和社會各界人士敬仰和愛戴。長老一生慈悲濟世、為法忘軀,嘔心瀝血恢復靈巖山寺祖師道場,創辦靈巖山佛學院,培養僧才,德播天下,為佛教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佛教在線江蘇訊  2016年12月8日上午,明學長老追思會在蘇州靈巖山寺舉行。
  • 蘇州靈巖山寺方丈淨土宗大德 上明下學長老安詳示寂
    1979年底,明學長老被蘇州市政府宗教部門聘請主持靈巖山寺,負責靈巖山寺的維修建設和教務活動。1980年元旦,靈巖山寺恢復開放。同年冬,明學長老升任靈巖山寺住持。為重振十方專修淨土道場蓮風,明學長老繼承了印光法師制訂的「五條規約」,並加以發展,於1981年制訂了《靈巖山寺共住規約》,得到了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樸初的充分肯定。
  • 一座千年的莊嚴古剎,我國著名的佛教淨土宗道場,門票只要1元?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座千年古剎,而且只收一元門票的地方——靈巖山寺。靈巖山寺位於我國的蘇州,坐落於蘇州太湖邊的靈巖山上,因為1元的門票而受到歡迎,成為了蘇州香火最旺的寺廟之一,當然小編認為吸引人的不光是1元的門票,還有著濃鬱的佛教文化呢?那麼為什麼要收1元的門票呢?很多遊客雖然覺得有良心卻還是抱有疑問。
  • 蘇州靈巖山寺明學長老追思會12月8日正式舉行(圖)
    長老一生慈悲濟世、為法忘軀,嘔心瀝血恢復靈巖山寺祖師道場,創辦靈巖山佛學院,培養僧才,德播天下,為佛教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2016年12月8日上午,上明下學長老追思會在蘇州靈巖山寺舉行。領導嘉賓,諸山長老,大德法師,護法居士及十方信眾齊聚靈巖道場,海內外的社會各界人士聞訊也紛紛趕來,大家懷著共同的心願,悼念、追思長老。
  • 當代淨土宗泰鬥 蘇州靈巖山寺明學長老往生 世壽94歲
    (資料圖)2016年12月2日22點,淨土宗巨匠上明下學老和尚於蘇州靈巖山寺莊嚴圓寂,世壽94歲,僧臘69年,戒臘69載。一代高僧,圓寂西歸,一時噩耗傳來,四眾哀慟海天同悲。老和尚一生荷擔如來家業,勤勉精進,禪風凌厲毫不拖泥帶水。祈願長老不舍眾生,乘願再來,度脫更多娑婆眾生,南無阿彌陀佛!
  • 江蘇蘇州靈巖山寺舉行佛教安養院成立兩周年慶典
    江蘇蘇州靈巖山寺舉行佛教安養院成立兩周年慶典靈巖山寺方丈、佛教安養院院長明學長老開示靈巖山寺監院、中國佛學院靈巖山分院副院長弘法法師致辭歡喜合影佛教在線江蘇訊2014年11月2日,江蘇蘇州靈巖山寺舉行佛教安養院成立二周年慶典活動,靈巖山寺方丈、佛教安養院院長明學長老,靈巖山寺監院、中國佛學院靈巖山分院副院長弘法法師,靈巖山寺監院悟戒法師,安養院副院長朱彩瑛,安養院所在地木瀆鎮領導以及80多名的安養院老人和居士義工一起參加了此次慶典。
  • 明學長老:靈巖山寺恪守遵行印光大師所定五條寺規
    佛教在線江蘇訊 2015年4月8日,國家宗教局宗教雜誌社「佛教勝地行」採訪組來到蘇州靈巖山寺拍攝資料,並採訪了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江蘇省和蘇州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中國佛學院靈巖山分院及棲霞山分院院長、蘇州靈巖山寺方丈明學長老,明學長老熱情接待了來訪客人,並就所提問題作簡要回答。
  • 靈巖祖師道場的守護者——記靈巖山寺明學長老事跡
    明學長老法相引子:蘇州古城以西,太湖以東,一座千年寶剎香火不熄,這便是靈巖山寺。從古老的東晉時期,西域而來的智積菩薩開山建寺,直到民國初年淨土十三祖印光大師在此卓錫弘法,前後幾千年的時間中,靈巖山寺在中國佛教發展與傳承中,擔當了重要的歷史任務。
  • 江蘇蘇州市靈巖山寺佛教安養院落成慶典隆重舉行
    蘇州市委常委、統戰部周向群部長,江蘇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沈祖榮副局長,蘇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族宗教事務局金建立局長,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江蘇省暨蘇州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蘇州靈巖山寺方丈明學長老,江蘇省佛協副會長、市佛教協會會長、蘇州西園寺方丈普仁法師,江蘇省暨蘇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州寒山寺、重元寺方丈秋爽法師,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大初法師,江蘇省暨蘇州市佛教協會顧問貫澈長老,蘇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兼常務副秘書長覺智法師
  • 恭迎蘇州靈巖山寺明學長老九十四歲華誕
    1947年8月到靈巖山寺,1948年農曆二月,依普陀山三聖堂真達長老出家,同年在南京寶華山隆昌寺受戒。1949年2月至11月,去福州舍利院拜慈舟老法師學戒律。1956年9月至1959年5月,在北京中國佛學院就讀,畢業後仍回靈巖山寺任監院。「文革」期間被迫下放到蘇州天平果園勞動。1979年底,明學長老被蘇州市政府宗教部門聘請主持靈巖山寺,負責靈巖山寺的維修建設和教務活動。
  • 蘇州靈巖山寺佛教安養院
    靈巖山寺是我國佛教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創辦的十方專修淨土道場,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自改革開放以來,在方丈明學長老的帶領下,寺院秉承印光祖師遺風,道場莊嚴、道風純正,為積極引導信眾正信正行,促進社會和諧作出了積極貢獻。為了繼承發揚印光祖師的淨宗法脈,靈巖山寺明學長老響應國家號召,本著慈悲濟世的人間佛教精神,為佛教老年信眾提供了一個念佛求生西方的平臺。
  • 佛教紀錄片:《靈巖道風》講述高僧顯聖淨土祖庭:靈巖山寺
    大型佛教文化紀錄片《靈巖道風》,講述了一座絕囂世外的千年古寺,一座吳越春秋的西施遺宮,一座清雅古樸的奇石靈山,一座高僧顯聖的淨土祖庭:靈巖山寺。 《靈巖道風》由蘇州弘化社、新影世紀影視文化傾力打造,歷時兩年餘,謹依宋、明、清、民國、當代不同時期數十萬字的古籍文獻為背景資料
  • 【風光名勝】蘇州靈巖山 秀峰古寺冠江南
    靈巖山寺靈巖山寺是我國著名的佛教淨土宗道場之一。同時,也是國內外馳名的名勝古蹟和風景遊覽勝地。地處太湖之濱,毗鄰木瀆鎮,距蘇州市西南方十五公裡,山高海拔二百二十公尺。居高臨下,湖光山色,蔚為壯觀。因為以前多其四石,猶如靈芝壯,故山名靈巖;南列峭壁如城,又名石城山;又因山勢右轉似象回顧狀,故又名象山。靈巖山,本是春秋時代吳王夫差館娃宮的舊址,也是越國獻西施的地方。
  • 與木瀆古鎮僅一街之隔,門票只要一塊錢,擁攬全蘇州最美的景點
    關於這一節的科普,百度可以調查一下,這裡不複製了,我在這個寺廟旅行的時候,我記得這裡發生的場景,準備出家的和尚們,永遠最便宜的門票,方丈在講解經文,遊客們在燒香,武僧在練武,這是我在其他寺廟沒有見過的,和諧和神秘同時出現,與僧侶一起遠眺太湖,靈巖山寺是我國著名的佛教淨土宗道場之一,同時也是國內外著名的名勝古蹟和風景遊覽地,位於太湖岸邊,毗鄰木督鎮,距蘇州市西南
  • 明學長老生西周年紀念會在蘇州靈巖山寺圓滿舉行
    佛教在線江蘇訊 2017年12月2日,明學長老生西周年紀念會暨傳供大典在蘇州靈巖山寺舉行。四眾雲集,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共同緬懷明學長老。宏度法師致辭蘇州靈巖山寺負責人宏度法師在致辭中,首先代表靈巖山寺兩序大眾,誠摯歡迎和感恩各位領導、大德法師和嘉賓朋友們的到來。
  • 漢傳佛教八大宗派(簡介)之——淨土宗
    在大藏經中,專談淨土以及帶說淨土的經論,有數百種之多。印度著名馬鳴菩薩,龍樹菩薩,天親菩薩等均有淨土論著,解釋與弘揚淨土法門。淨土宗與禪宗是對中國漢傳佛教影響最大的兩個支派,淨土宗獨尊念佛,以之為一代佛教歸宗結頂之法,所謂「《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該宗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法門,故名淨土宗。
  • 我國最「良心」的寺廟,燒香拜佛全免費,還是佛教淨土宗的發源地
    我國是一個歷史文化氣息濃厚的國家,大部分人都信奉佛教,因此在我國很多地方都修建有寺廟,但是隨著近些年來旅遊業的發展,很多寺廟的變得「商業化」,寺廟的天價消費現象屢見不鮮。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我國最「良心」的寺廟,燒香拜佛全免費,還是佛教淨土宗的發源地。
  • 距離木瀆古鎮僅五分鐘,門票只要一塊錢,擁攬全蘇州最美的景點
    靈巖山寺地處江蘇省蘇州市太湖之濱,木瀆古鎮西北,位於有著「秀絕冠江南」之稱的海拔二百二十公尺(高三百六十丈)的靈巖山麓上;始建於西晉,是一座具有1600餘年歷史的莊嚴古剎。這座寺廟的神奇之處便在於它的隱秘與孤獨。到底是靈巖山寺有多少秘密?才能一直吸引旁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