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顯示:臺灣民眾愛喝飲料 臺北市沒咖啡不行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統計顯示:臺灣民眾愛喝飲料 臺北市沒咖啡不行

2019-03-15 10:39:0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詩堯

  中新網3月15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根據臺灣財政部門統計,過去10年以來,臺灣的冰果店、冷熱飲店以及咖啡店等飲料店,從1.2萬家增長到了2.2萬家,銷售金額也從249億元(新臺幣,下同)增長到近700億元,其中冷熱飲店因進入門坎較低、客群較廣,店鋪數相對較多,2018年為1.8萬家。

  根據統計,臺灣飲料店從2008年的1.2萬家,到2018年為止有2.2萬家,銷售金額從249億元,到了2015年突破400億元、2018年更達到697億元。

    資料圖:臺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內的咖啡店。

    中新社

    記者 張宇 攝

  咖啡店、冷熱飲店是臺灣飲料店的核心

  若按類型加以區分,冷熱飲店進入門坎低、客戶群比較多,所以店鋪數佔飲料店總數的84%;銷售金額也達到了75%。

  比較這十年間的變化及成長情形發現,冷熱飲店及咖啡館於2008年至 2013年間,店鋪數分別拉高22.1%及28.7%、2013年到2018年則成長41.3%及75.8%,是近5年的增長較大類型,其中又以咖啡館成長較突出。

  銷售額方面,冷熱飲店及咖啡館於2008至2013年間,分別成長18.8%及52.9%;2013年至2018年則擴增133.3%及87.8%,同樣以近5年增幅較顯著,惟以冷熱飲店增幅逾1.3倍較大。

  財政部門認為,除反映臺灣民眾消費習慣與族群變化外,也與飲品種類豐富多元、店家推陳出新,朝精緻化及高價值化有關。

  臺灣中南部愛冷熱飲店 臺北市沒咖啡不行

  就各地方來看,冷熱飲店和咖啡館都集中在6個「直轄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其中冷熱飲店比較集中在臺灣中南部,佔比平均約15%;臺北市民眾愛喝咖啡,咖啡店在臺北市的飲料店鋪數佔比大約1/4,銷售金額佔了一半。

  從店鋪密集度來看,臺南市的中西區、臺中市中區密度最高,平均每平方公裡就有83家。咖啡館密集度最高者為臺北市大安區、冷熱飲店最密集為市中區。臺北市信義區則為少數轄內咖啡館數多於冷熱飲店者。

  全臺約有11個鄉鎮區,新竹尖石鄉、高雄茂林區等,因為屬於偏鄉或者是離島等區域,沒有飲料店業者。

相關焦點

  • 調查顯示:臺北市仍是臺灣民眾心目中最宜居城市
    調查顯示:臺北市仍是臺灣民眾心目中最宜居城市 2010年07月12日 14:20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報告顯示臺灣民眾在臺北購房需要29年不吃喝
    【環球網綜合報導】根據住展雜誌發的最新「購屋痛苦指數」市調報告顯示,臺北市的購屋痛苦指數達28.8,再創新高,而新北市的購屋痛苦指數則為13.5,顯示臺北市的購屋痛苦指數整整比新北市多了1倍以上,令在臺北市購屋的民眾苦不堪言。
  • 臺北市房價高不可攀 民眾購屋痛苦指數至最高點
    中新網3月11日電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臺灣住展雜誌發布最新「購屋痛苦指數」市調報告,報告顯示,統計至今年2月止,臺北市購屋痛苦指數達26.3,較2009年6月所作出的調查增加2.8。根據「主計處」2009年發布的「職業別受僱就業者平均每月主要工作之收入」統計,臺灣30-34歲民眾平均每月工作收入為32787元(新臺幣,下同),雙薪夫妻年所得約為78.7萬元。而2007年的月工作收入為34304元,雙薪夫妻年所得約為82.3萬元,2年來,雙薪夫妻小家庭的年所得未增反減,年所得減少了3.6 萬元、4.4個百分點。
  • 臺北市統計顯示 臺北中正紀念堂最受遊客歡迎
    中國臺灣網10月29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主計處今天公布,今年1月到8月到臺北旅遊的遊客最常去的觀光景點中,臺北中正紀念堂以平均每天1.6萬人次居首,其次為孫中山紀念館的1.3萬人次,第三名則為臺北動物園的9000人次。   據臺媒報導,臺北市主計處表示,上述統計是今年1月到8月綜合島外旅客和島內旅客的數據。
  • 臺灣男性人數高於女性 臺北市「陰盛陽衰」
    臺灣男性人數高於女性 臺北市「陰盛陽衰」 2012年07月15日 09:54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薪資凍漲十年臺北房價跌回2013年 臺灣民眾仍無感
    薪資凍漲十年臺北房價跌回2013年 臺灣民眾仍無感 2018年05月29日 08:5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根據臺灣估價平臺統計,十年來臺灣可支配所得僅增加4.1%,但同時間臺北市信義房價指數卻飆漲72.1%,兩者的成長率差距高達18倍。因此,縱使目前房價已跌回2013年的水準,但在所得近乎無成長的情況下,民眾依舊難以負擔此時的房價,也難怪民眾對於近期的房價下跌無感。
  • 臺灣交通部門統計顯示臺灣汽車「老齡化」嚴重
    新華網臺北7月7日電(記者李海堂王悅欣)據臺灣交通部門最新統計,臺灣地區汽車「老齡化」嚴重,車齡超過10年的汽車達227.5萬輛,佔汽車總數的三成七。  以車種計算,車齡10年及以上者以大貨車為最多,佔六成六,其次是小貨車和小客車。
  • 品臺灣咖啡 最宜云林縣「咖啡山」
    東南網5月21日訊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吳生林)咖啡,已成為很多廈門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是廈門人,如果你愛喝咖啡,去臺灣旅行,品味寶島咖啡文化將會是你難以抵擋的選擇。畢竟,臺灣是亞洲範圍內咖啡文化氣息最為濃鬱的地區。
  • 臺"內政部"最新統計:2018年臺北人口外流嚴重
    中國臺灣網1月24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當局「內政部」公布臺灣人口分布,其中「六都」佔全臺總人口近七成約有1634萬人。在2018年,高雄市、臺北市「二都」,遷出人口都多於遷入,高雄市遷出1990人,臺北市更高達1萬9632人遷出。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人口總增加率以桃園市增幅14.9‰最大,臺中市增6.0‰居次,臺北市減少5.5‰為最多。統計顯示,高雄市、臺北市遷出人口都多於遷入,高雄市遷出1990人,臺北市更高達1萬9632人遷出。
  • 臺「內政部」最新統計:2018年臺北人口外流嚴重
    臺北市2018人口外流1萬9632人。(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1月24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當局「內政部」公布臺灣人口分布,其中「六都」佔全臺總人口近七成約有1634萬人。
  • 報告稱臺灣民眾在臺北購房需29年不吃喝
    【環球網綜合報導】根據住展雜誌發的最新「購屋痛苦指數」市調報告顯示,臺北市的購屋痛苦指數達28.8,再創新高,而新北市的購屋痛苦指數則為13.5,顯示臺北市的購屋痛苦指數整整比新北市多了1倍以上,令在臺北市購屋的民眾苦不堪言。
  • 臺灣寫真:臺北咖啡香
    中新社臺北5月1日電 題:臺北咖啡香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路梅走在臺北的大街小巷,撲鼻的香氣常常不是來自美食,而是咖啡。臺北不僅咖啡館多,連鎖便利店也都提供現制咖啡飲品。臺北咖啡「能見度」如此之高,2012年曾被美國媒體評為全球「十大咖啡城」之一。圖為花蓮縣「公主咖啡」店主陳韻庭(右)用自產的咖啡招待訪客。(資料圖片) 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攝二十世紀初,日本人開始在臺北開咖啡廳。到三四十年代,臺北的本土咖啡廳開始興起,維特、波麗路等咖啡西餐廳當時大名鼎鼎。
  • 民調顯示:近九成臺灣民眾認同自己屬中華民族
    新華社臺北10月18日電(記者劉歡 左為)臺灣競爭力論壇18日在臺北發布2018年下半年臺灣民眾國族認同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七的民眾認同自己屬於中華民族,近六成二民眾認為未來兩岸會統一。此次民調結果顯示,臺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為58.3%,較上半年調查增加6.4%。有87.3%的臺灣民眾認同自己屬於中華民族,較上半年調查增加0.6%。整體來說,臺灣民眾認同中華民族的比例緩步上升。
  • 臺灣寫真:中元節街頭節味濃 臺北倡以米取代金紙
    走在臺北街頭,處處可見民眾臨街擺放祭祀品,點燃香火虔誠祭拜,隨後給先人焚燒紙錢,祈求風調雨順、家庭幸福,街頭節日氣氛非常濃厚。臺北計程車司機許文宗告訴記者,中元節在臺灣是一個很隆重的節日。民間有個說法,農曆七月是地府鬼門大開的時候,萬鬼都從陰間來到人間尋求供奉。普通百姓從七月一日開始就「禮敬亡靈」。中元節「拜鬼」,不但要祭拜故去的親人,而且也要顧及「孤魂野鬼」。
  • 臺灣寫真:中元節街頭節味濃 臺北倡「以米取代金紙」
    臺灣寫真:中元節街頭節味濃 臺北倡「以米取代金紙」 2017-09走在臺北街頭,處處可見民眾臨街擺放祭祀品,點燃香火虔誠祭拜,隨後給先人焚燒紙錢,祈求風調雨順、家庭幸福,街頭節日氣氛非常濃厚。  臺北計程車司機許文宗告訴記者,中元節在臺灣是一個很隆重的節日。民間有個說法,農曆七月是地府鬼門大開的時候,萬鬼都從陰間來到人間尋求供奉。普通百姓從七月一日開始就「禮敬亡靈」。中元節「拜鬼」,不但要祭拜故去的親人,而且也要顧及「孤魂野鬼」。
  • 映象臺灣·臺北篇|西門町
    上次分享了私房咖啡的資訊,對於喜歡咖啡的你們,小提君還有其他咖啡店的私房分享,已在路上,關注我們的公眾號,隨時帶你玩不一樣的臺灣哦~ 但是今天先不說咖啡了,今天說說西門町。現在屬於萬華區,是臺北西區發展極為繁華的地塊,與臺北東區遙遙相望,這東西兩大商業區同時執掌了臺北市的潮流消費命脈。坊間流傳著「東區的貴婦,西區的潮妹,組成了一道臺灣最動人的風景線」。不用度娘西門町啦,它在下面,瞧瞧~
  • 臺北市社會局公布"家暴案件地圖" 籲民眾不要冷漠
    (圖/臺灣東森新聞)華夏經緯網3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家庭暴力防治法」公布實施20年,但臺灣民眾「家醜不外揚」的觀念根深蒂固,因此家暴的防治仍難以完全落實據報導,臺北市家庭暴力防治中心主任陳淑娟表示,家暴很難預防,這次公布基於數據分析的家暴地圖,可以讓人力資源有限的社工了解案件的輕重緩急以及再發率等,做更好的人力分配,「地圖是基於臺北市累積20年的家暴數據,透過數據的分析,做一個『再被通報』的風險研究,讓人力有更好的分配」。
  • 來臺北市政大樓喝杯咖啡,如何? 微思客臺灣行
    方圓兒連參觀臺北市政府的臺北探索館也是從人情味的角度看起,請看她怎麼說。附帶一題:臺北探索館是一所介紹臺北市的前世今生的博物館,在這裡可以讓旅行者迅速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進而更了解臺北市,值得先來此地參觀。方圓兒|微思客特約作者,威廉學院大二學生,主修統計與藝術史,輔修環境研究,享受自由自在的文理教育。著迷於每個生命的獨特、豐富與無限可能性。
  • 臺北市人口流出成為臺灣各縣市第一
    人們通過數據可以得知今年1到5月份,臺北市因人口遷出減少近1.9萬人,位居全臺灣之首。臺北市人口遷出的原因臺北是臺灣的第一大城市,經濟基礎較好,發展前景也被人看好,然而最近幾年民進黨當局在臺北市不斷的製造社會階層之間的衝突和矛盾,這樣就使得臺北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比較緩慢。
  • 臺北市人口流出居臺灣各縣市之首
    新華社臺北6月28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到5月份,臺北市因人口遷出減少近1.9萬人,減幅達千分之7.16,在全臺各縣市中居首位。  統計顯示,戶籍遷出多於遷入的縣市中,彰化縣淨減少3055人,減幅為千分之2.4,居第二位;屏東縣減少1181人,減幅為千分之1.44,居第三位。  在人口遷入多於遷出的縣市中,新竹縣淨增加2579人,增幅最高,達千分之4.56;第二位是桃園市,增加4888人,增幅達千分之2.17;新北市居第三位,增加7574人,增幅為千分之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