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集10000字,圖片55張,全部閱讀預計消耗一小時……
本遊記分四個章節:
第一章、爛梨之外好去處,便宜多虧明太祖(出遊原因與準備過程)
第二章、地球繞著國人轉,其實還是太封建(機場與市內交通等)
第三章、大清戰敗留恥辱,沙皇遠東得靚埠(潛艇博物館等)
第四章、一百年前大鐵路,一百年後高麗屋(西伯利亞大鐵路、當地餐食等)
因為太長,分上、下兩集貼出
第三章、大清戰敗留恥辱,沙皇遠東得靚埠
海參崴市最核心的地帶是港口與火車站,這兩個地方不遠。圖中的建築是海參崴港,右下角紅綠燈的右側就是火車站站房(未在圖片中)。圖中左側褐色牆面的小樓,就是「機場快線」的候車室,它與火車站分列在港口這座天橋的兩側。
圖片遠處的大橋是海參崴的標誌性建築,叫做「金角灣大橋」。海參崴有三個跨海大橋,其中連接市區半島與「俄羅斯島」的「俄羅斯島大橋」跨度達到了1104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斜拉橋。
排名世界第三的海參崴水族館,就在「俄羅斯島」的東北角。
找到酒店放下行李後,我們出來吃午飯。海參崴飯館不多,當地人好象都在自家吃飯。火車站有一些賣漢堡的簡易餐廳,「機場快線」的二樓也有一家小咖啡館,但我不想在那兒吃。
後來在中心廣場西邊的路口,找到了一家還算象樣的漢堡店。
價格不便宜,這種套餐合人民幣32元。俄羅斯人均GDP比中國高,物價也比中國高。
這個店漢堡和特色甜點各佔一半江山。點了漢堡之後跑到另一個櫃檯想給女兒買甜點,發現25平方釐米的一塊甜點售價35元。乖乖龍裡洞!吃不起哇~~
餐廳裡完全沒有英文,俄國毛子的西裡爾文完全看不懂。好在店員英文還可以,湊合著交流沒問題。但是那個亨氏番茄醬很受傷。我點完餐之後她讓我選「騷司」,我選「吐馬透」——後來赫然發每份「吐馬透騷司」被收了250盧布!WO~KO!
海參崴地下通道的樓梯很有創意,有兩條滑軌,看起來是方便輪椅使用的。
這東西很好,便宜!實用!——但在中國恐怕不太合用。中國人太多,擠來擠去搞不好傷了人,恐怕會被勒索好多條滑軌的錢錢。
飯後閒逛,當時的計劃是沿著海邊走到大橋,看能不能爬到大橋上去看風景。
海參崴經過俄國人多年的經營,完全一副歐洲風情。既然往返機票只需要六七百塊錢,來看看歐洲風情,也是極好的。
位於港口北側的中心廣場是海參崴市最大的廣場,面積比一個足球場略小。因為這兒有「勝利紀念碑」,所以也被稱為「勝利廣場」。勝利紀念碑一大兩小,圖中是東側的小碑。這裡有很多鴿子,有不少中國遊客在這兒餵鴿子。因為是春節,離聖誕節還不算太遠,所以有棵很高大的聖誕樹,也還健在。
勝利廣場是墊高的,比它低一層的一樓有家紀念品商店,不停地用中、日、韓三國語言播放宣傳語招徠顧客。大意是「真便宜呀,快來買呀」之類的。
我們不盛其煩,後來鑽進去看了看,無非是餅乾果醬巧克力之類的東西。俄羅斯除了伏特加,並沒有太多值得購買的硬貨,但我卻又不喝白酒。
繼續往東,看到了「開埠紀念碑」。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標誌著一件恥辱。
1860年,大清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敗北,被迫籤訂《中俄北京條約》,割讓了黑龍江以北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約等於一個雲南省。
俄國人佔領海參崴後,改名「符拉迪沃斯託克」,意為「徵服東方」。從那之後,這座優質的深水不凍港被逐漸開發,成為了俄羅斯遠東最大的城市。
如果沒有海參崴這座「靚埠」,俄羅斯遠東在整個冬季就沒有可用的港口。那樣的話,俄羅斯就失去了太平洋。整個東部在冬季不僅生產難以繼續,就連生活保障都成問題。
指責清政府毫無意義,落後就要挨打。如果只是瞎逼逼,靠吹牛過日子,則總有一天還要吃虧。
海參崴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基地,太平洋艦隊二戰時與德國進行過殊死戰鬥,也護衛過盟國商船,傷亡慘重。因此在這裡建有紀念廣場,有一組很大的雕塑,有一個小教堂,還有一個長明火紀念犧牲的海員們。
雖然我敬重與法西斯作戰的英雄,但我還是認為長明火不太環保。
「開埠紀念碑」、「長明火」與「潛艇博物館」的位置關係如圖,這兒離勝利廣場和火車站只有400多米。如果不去水族館的話,海參崴市區各景點完全可以雙腿溜達。
還有後面的那座大橋,也不遠。大橋後面的鷹巢山,也不遠。
潛艇博物館不是免費的,但票很便宜(現在已經忘了多少錢了),而且兒童不要票。這輩子還沒有鑽到過潛艇肚子裡,來看看稀罕並不吃虧。
從後門進來,剛進來的時候感覺還是吃虧了——裡面都被掏空,只是一個破屋子而已。
怪不得沒什麼遊客,剛才嘰嘰喳喳的那群韓國人並沒有進來。
但是往前走,覺得還是挺值的,潛望鏡呀、魚雷呀什麼的都保留了。各個艙室之間跟當年一樣要從孔洞中鑽過去,孩子覺得很好玩。
這艘編號為C-56的潛艇二戰時擊沉過十艘敵艦,功勳卓著。
走到了大橋底下,發現上不去,有點掃興。
俄國人不像日本人。日本人修建明石海峽大橋,裝一部電梯用於旅遊,多少是個創收。但俄國人生性「粗獷」,不動「多種經營」的腦筋,沒辦法。
牆上有幅宣傳畫,所畫的人物卻很猥瑣,不知道是褒是貶。
路邊有個很小很小的花園。既然上不到橋面上去,就在橋下「伶歌」一會兒吧。這次春節假期原意是要領孩子出來看雪,但沒想到海參崴一片雪花也沒有,著實讓人意外。
有兩隻鷹在海邊捉海鷗,孩子認真地觀察了很久。很大的鷹,比鴨子大,比鵝小。
花園裡有一座大約是日本人修造的雕塑,可能與柔道有關。
但是,跟張豐毅有關麼?
回酒店的路上又經過「勝利廣場」,這裡正在修建一座教堂。
海參崴的風格很歐洲,到處都是教堂,以東正教風格的為主。
從火車站穿小路回酒店。站在過街天橋上回望,小小的山城景色還是很美的。
電視塔所在的山頭叫做「鷹巢山」,是海參崴市區的制高點。那附近有個觀景臺,算是排在「潛艇博物館」「勝利廣場」之後的「重要景點」之一。
海參崴最美的時候是夏天。那時幾萬名遊客齊聚海灘,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火車站前的馬路上搞車輛救援,倒黴的車主正俯身研究他倒黴的二手帕傑羅。
俄羅斯汽車關稅極低,海參崴距離日本又很近,因此二手車價格極其低廉。據保守人士的保守估計,這裡八成以上的日本車,都是二手的。
所以,壞了不稀罕。
當天晚上,估摸著俄羅斯人已經休息,我在手機上申請了一家三口的第二次籤證。我希望俄羅斯人不要在我尚處境內的時候接到第二次申請,但同時也希望他們能夠在我回來之前完成審核。
如果一切順利,我將最遲在離開日本的時候收到俄國人同意我再次入境的郵件。但如果被拒絕,那我就只能「硬闖」嘍~~我沒有帶電腦,為了避免申請過程節外生枝,我還特意在手機瀏覽器上進行了申請演練。俄羅人的編碼水平很高,程序很皮實。
只是有個選項需要摁很多次才能找到熱點,估計與我老舊的三星瀏覽器相關。
一切搞完之後。第二天,我就跑到日本去了。
這是在海參崴機場看到的飛機,「阿芙樂爾航空」的空中巴士A319. 六天以後,我回北京坐的就是阿芙樂爾。它是俄羅斯的子公司,一切服務參照俄航。
阿芙樂爾航空的飛機並不多,但它擁有幾架加拿大產的「雙水獺」,用以執飛濱海邊疆區的低密度航線。藉助於冷戰時期留下的眾多機場,它甚至能夠為不到一千人的小鎮提供航空服務。
我數了數它的航線圖,在不到400公裡的範圍內,它竟然標註了11個支線航點,包括Svetlaya, Edinka, Terney這些小鎮,都有連通海參崴的航班。
在海參崴機場我還看到了Su-27的同胞兄弟——蘇霍伊超級噴氣客機!這是我第一次親眼見到這種飛機。
SSJ100是俄羅斯自行研製的支線民航客機,連發動機也是自己生產。這種飛機可乘坐70-120人,至少已經交付了150架,用戶包括墨西哥和歐洲。
相比之下,我們的ARJ21還「任務道遠」。不僅產量上不去,而且飛行時數也遠遠不足。截止2018年底,成都航空的10架ARJ總飛行時長僅有8000小時。每天每架只有三四個小時在天上飛,這哪裡能夠賺到錢!
言歸正傳!兩天後收到了俄國人的郵件,所以四天後我順利地回到了海參崴。
時值半夜,想辦法訂了個接機。本來想試試攜程,沒想到攜程要價高達600元!於是轉投繽客,大半夜也只收150元,實在良心。
但繽客的網站有BUG,無法輸入航班號,也不能關聯我預訂的酒店,我只好點了旁邊另一座酒店。而且它還不停地發系統郵件催促我,搞得我寫了封措辭嚴厲的信去詰責!一位叫做「科裡斯蒂娜」的工作人員回覆說非常抱歉,系統還在測試中,她已經看到了航班號,並且保證會有人來接我。
果然,深夜裡走進機場大廳時,一位彪形大漢正舉著iPad等我。
大漢的名字我已經忘記,反正不是「伊凡」就是「弗拉基米爾」,很普通的俄國名字。他駕駛一輛普通的日本二手車,左座前風擋處貼著一個幼稚的聖克勞茨的畫像,大約是他女兒的作品。
我拿訂單給伊萬看,告訴他我的酒店不是訂車系統裡的那個。他把車停在有路燈的路邊,很認真地告訴我「並沒有錯」。這個困惑直到第二天我才明白,原來「阿穆爾」就是「黑龍江」的意思!WO~KO!
後半夜凌晨2點鐘,伊萬把我們送到酒店樓下。這酒店共七層,每層有多達80個房間。然而,所謂的「大門」只有一米寬。如果不是在網上見過照片,我斷然不敢相信。伊萬一邊謙恭地把行李拎下車,一邊跟我解釋說「前臺在七樓」。我謝謝他,給了他100小費。
這座外觀氣勢浩蕩的酒店是前蘇聯的產物。因為正在裝修,樓道裡一片「毛包」,門板是新換的,消防栓是裸露的,油漆味是極重的,網上一片叫罵之聲。
這裡是中國旅遊團的常用下榻地,服務糟糕到無法想像。半夜兩點辦理入住時,因為電腦故障,生生地讓我等了45分鐘!雖然前臺小哥一句一個「VERY VERY SORRY」,也沒能打消我投訴的決心!——後來我找前臺去借電開水壺,那娘們兒果斷的只有兩個字:「NO!」
不僅沒法跟日本比,也根本不能與上次入住的那個溫馨的私人小酒店並論。然而含雙早每間夜才200多塊錢。過路而已,先忍忍吧。
早餐其實還可以,雖然蔬菜和水果似乎不新鮮,但餐具還說得過去。
海參崴比北京早兩個小時,所以酒店11點鐘還有早飯,也算用心。
值班員是沒有的,只有一位屁股巨大的「社會主義大媽」,穿著圍裙冷冷地坐著。
第二次過境純屬無奈,其主要原因是被取消了航班。
烏拉爾新開的海參崴-札幌航線原定每周兩班,然而訂座寥寥(但這也是我能薅到羊毛的原因)。所以早在12月份,烏航打電話給我通知取消。沒辦法,只能坐提前兩天的唯一那班,北海道的行程因此被大大壓縮,幾乎成為「顛沛流離」。
既然沒有任務,所以睡到11點才起床吃早飯。然後看電視,寫作業!
一直到下午三點,才懶洋洋地出來找午飯。火車站列寧身邊有一個叫做「金鳳餐廳」的中餐館,這次進來碰碰運氣。
刺青店員看上去很像流氓,然而老闆還算客氣。他是東北人,說當地人不愛下館子吃飯,生意並不好做。而且還告訴我海參崴今年其實下過兩場雪,太小,沒有留住。
這兒的飯菜並不好吃,炸茄盒很鹹,可能是俄羅斯的鹽便宜。但太太對「紅菜湯」非常滿意,喝了足足八大碗!
看著俄羅斯人為中國人打工的感覺很好,但他們的中文很蹩腳。講英文呢,他們又聽不懂!
第四章、一百年前大鐵路,一百年後高麗屋
飯後太太和孩子逛超市,我一個人去找「西伯利亞大鐵路紀念碑」。
國外的「紀念碑」都不如我朝雄壯,這個偉大的玩藝兒原來就杵在站臺上,連五米高也沒有。在天橋上找到它之後,樓梯卻被鐵欄杆鎖著,不得近身。仔細研究,明白需要通過火車站房才能到達。
要遊客通過站房卻不是為了賣門票,而是要安檢。畢竟紀念碑的旁邊就是火車,沒有辦法區分遊客與乘客,所以統統安檢——這個,我懂。
我正在下面正拍照,天橋上突然有人高叫:哥們兒~~!從哪兒下去的呀?!
偉大的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一百多年前由沙皇修建的,1904年建成。十月革命後,列寧掏出手槍斃了沙皇一家老小,這條鐵路就算是「蘇聯」的了。
這條全世界最長的鐵路帶給了蘇聯無窮的財富。在海參崴港口的配合下,它就象一根血管,給冰凍的俄羅斯送去能量。在它的支撐下,西伯利亞和遠東開始繁榮。移民通過鐵路散布開來,物資通過鐵路聚集而去……
一直到現在,俄羅斯從日韓進口的各種機械,還在源源不斷地通過它,流向俄羅斯各地。
我國東北從滿洲裡到綏芬河的鐵路,也曾經屬於這個牛叉路網的一路分。
進站容易,出站卻難。拍完照片要離開時,無論如何找不到回去的道路。俄羅斯的各個「大門」都小得可憐,人員稀少又無「跡」可循。好不容易找到了進來的那扇門,看門大爺卻粗暴地要求我「退回」——竟然是單行!
研究了好久,後來尾隨兩個美女,從廁所裡跑出來了。
跑出來之後看到牆上的告示,這是通緝?還是訃告?
因為在車站和港口盤旋了很久,太太和孩子已經在超市買了N多商品。甜點是學習用品,麵包片是鴿子零食,胡蘿蔔是水果,啤酒是我的晚飯……
俄羅斯水果很貴,啤酒也不便宜,但是牛奶(包括酸奶)和各種罐頭,則便宜到令人髮指!一升鮮牛奶只要六塊錢,圖中小罐頭只要三塊錢!最便宜的是大圓盒那個魚子醬,只要七塊錢!七塊錢吶!
根據「價格守恆定律」,我認為這根本不是真的魚子醬。
但不管真假,我還是把魚子醬抹在麵包上,然後美美地喝了兩聽啤酒,睡覺啦!
次日仍舊懶洋洋地11點起床。吃完早飯退了房,寄了行李出去逛!
本來準備沿最近的道路下到海裡。酒店樓下就是海,但是在施工,有沒有狗不清楚。保險起見,我撿了一塊大石頭。
試探性地往大門裡走了三五步,「汪汪汪!」跑出來一隻白額吊睛大狗!黑色的,油亮亮的毛髮說明戰鬥力很強!
只一瞬間,一家三口分別往三個方向撒丫子狂奔了二十米!狗原來很聰明,它揀個頭小的孩子追,根本不理拿著石頭的我!幸虧我家寶寶在學校百米賽中排名第二,不然還麻煩了——
俄羅斯人太TM缺德了!WO~KO!狗都不拴!這要是咬了南京老太太,賣了海參崴你賠得起哇?!
等心跳平復之後:決定換個方向下海,從冰球場!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冰球場,不知道屬於哪家球隊。門口欄杆上有他們的標,旁邊還有運動場看臺式的座椅。
大冬天在露天球場看球,鼻涕得流幾尺長哇!凍壞了中國觀眾,你賣了海參崴賠得起哇?!
雖然港口那一側冬季不結冰,但是800米之外,半島這邊的阿穆爾灣,海冰足足有一米厚!
因為當地燒煤,原本純潔的海冰上一層厚厚的煤煙,不美觀。
還記得樓上的樓上的樓上,第一次坐火車從機場去市區時,冰面上有很多人和車不?
原來這是海參崴人冬天最喜歡的行當:冰釣!
看見「地上」那把長鑽了沒有?當地人就是用這東西,在冰面上鑽出一個大約15公分的洞,然後把鉤子放進去。他們帶著熱水壺,揣著麵包,能在冰面上坐上一整天!
釣出來的魚現釣現賣,有小販來收,我們親見不遠處的一次接洽:
「嘰裡呱啦嘰裡呱嚕嘰裡呱吧?」
「呱啦嘰裡呱嚕嘰裡呱啦。」
沒談妥,交易取消,小販也不收拾被他倒出來的滿地的魚,揚長而去。
那大約都是些四五斤的海魚,看不清品種。人家不讓我們走近,可能是怕我們驚跑魚群。
冰面上的遊客很多,大多是韓國人,成群結隊的,嘻嘻哈哈。
有一個落單的年青女孩,我跟她說「阿尼哈撒喲~」,她回答說:「裡~好~」
研究完冰釣之後,冰面上就沒啥好玩的了。地圖上顯示附近有一個小水族館,也許可以去看看海馬。
登陸之後沒找到水族館。但是有一家越南飯館,旁邊用中文寫著「不限流量的肉」。
山頂上還有一個大炮臺。門鎖著,可能是要收門票的意思,沒去問。
圍著地圖上標示「水族館」的樓走了一圈,基本斷定水族館已經OVER。在旁邊這家「蘇圍尼」店裡逛了逛,什麼也沒買。太太不知道哪裡去了,我和孩子無助地等了半天。
跳舞的這個紅人我很喜歡,雖然國內也有,但明顯這個更搞笑。
後面樓上的牌子,是一家「寵物幼兒園」。
寵物幼兒園的老闆穿著跳跳熊出來發廣告,不分清紅皂白地塞了一張到我手裡。
創業不容易哇,即使是在俄羅斯。
找中國車也不容易哇,鋪天蓋地都是日本二手車,根本看不到中國貨。
除日韓品牌之外,海參崴也有一些不知名的當地車。連拉達的廣告我也在電視上看到了——雖然跟「紅旗」一樣,只見廣告不見車。
這輛金龍大巴,是我在海參崴期間看到的唯一中國車。
西門子在當地也有業務。據懂俄語的朋友說,是「金融租賃公司」。
我們總以為外國人只跑到中國來投資,其實它們哪兒都去。
我們總以為只有中國人才跑到世界各地開飯館,其實越南也哪兒都去。
我們總以為只有中國的大橋才是世界第一,其實外國人也會修橋。
漫無目的地向前遊走,看到一座街頭小教堂。
這兒也有很多鴿子。鴿子好象就是俄羅斯的雞,沒看見人養雞,但是到處都有鴿子,從莫斯科到海參崴。
打掃的乾乾淨淨的教堂前頭,一位「大文由扎」在自拍。
由扎擺好POSE等讀秒,結果一陣小風吹來,她的手機倒下了~~
在這裡還遇到了一位漂亮的年青媽媽,從哈爾濱來,帶著兒子在餵鴿子。
我跟她說不能喂。她說沒關係,她看見過很多當地人在這兒餵鴿子。
原來她是交換到這裡的研究生。因為春節假期,乾脆不回家,卻把丈夫和孩子叫過來一同在海參崴過節。這樣挺好的,又不擁擠,又省了酒店錢。我正好向她請教疑惑,原來俄語的「你好」真的是「茲特拉斯拉維傑」,可是我說給各色官員時,他們並不理我!
我家寶寶聽說這裡可以餵鴿子,立刻要求我提供麵包片。但是她膽小,怕鴿子啄傷手。
這時走過來另外一個「由扎」,很不客氣地拿過麵包,越俎代庖地餵起了鴿子——閒聊的我於是向小男孩子媽媽感慨到:韓國人還真不客氣哇!
但這位由扎說,「我廣東的!」
可憐的廣東女孩,花了萬把塊錢跟著旅遊團,從瀋陽經琿春,坐了六個小時的大巴才到海參崴,卻連個雪花兒的影子也沒見到!
麵包片,隨她用好了。
按那位年青媽媽的提醒,我們到教堂內部看了看。教堂很小,冷酷的麼麼自顧自地打點物什,並不跟我「茲特拉斯特維傑」。
阿彌陀佛~~
看一眼就出來吧,教堂看的實在太多了。
路過一個警察局,全世界的警察局好象都差不多。
你以為警察的存在是為了「除暴安良」,阿尼阿尼~~!按中國政治書上的說法,他們屬於「國家機器」。
時值中午,沒啥地方可去。我建議去鷹巢山,去那裡俯瞰一下海參崴。
雖然距離有兩公裡,但是中間找個地方吃中午飯,剛剛好。
翻越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時候,還是很讓人感慨的:這兩根長長的鐵絲,竟然能夠一直伸到莫斯科!
而且,還全線電氣化了!在幾十年前!
去鷹巢山的路上飯館很少,只看到一家墨西哥餐館。怕辣,沒敢進。
路邊還有一棟很大的政府建築,不知道是什麼,完全看不懂。
因為建在山坡上,所以一樓是斜的。實際上,整個海參崴幾乎沒有平地。連我們入柱的旅館——雖然有七層樓,但樓頂就是另一片平地。因地制宜的俄羅斯人把酒店電梯捅到八樓冒出地面,這樣出了電梯就可以邁步走上大街——神氣極了!
所以這樣一切都可以解釋了,為什麼那天晚上我在前臺等候45分鐘的時候,有位中國年青人急急忙忙地跑進來跟他的老婆說:「上面那個門關了,我繞到後面才進來的。」
這樣一切也都可以解釋了,原來我們的司機知道八樓地面上的那個電梯晚上會關閉——這樣酒店可以節約一個值夜安保的人力。
但門面太小也很誤事。昨天中午從酒店出來的時候,兩個中國年青人遇到救星般地問我:這兒是xxx酒店麼?難道真的就是從這個小門進去麼?
這個東西在中國也行不通。初衷很好,然而肯定會被腿腳健全的司機佔用。
去往鷹巢山的道路充滿了危險。因為抄小道走逆行,一家三口被迫擦著車流行路。繞山的道路是曲折的,而內側卻根本沒有人行道!因為弧度的關係,車子很快地開過來的時候根本看不到我們,相當相當地危險!
後來想想,這條路就是前天晚上伊萬送我們去酒店的那條「高速公路」。海參崴高速公路不收費,也沒有明顯的與市區道路的界限。
終於走到了山頂觀景臺,逆光拍不清楚。海參崴有很多照片是在這裡拍黃昏,日落的桔黃和初夜的華燈,都美的不要不要的。
在這裡也能看到海參崴是個不凍港,水面上沒有絲毫的冰。在河對岸的南部,曲折的海岸和連綿的海島降低了太平洋的波浪,起伏的山地也不會產生淤積,這使得海參崴成為了全世界最優質的海港之一。
至於道路的危險——當時決定,返程時一定走天橋到馬路的另一邊去,那一邊是有人行道的!
然而下山的時候,卻發現了更近的道路。
鷹巢山山頂觀景臺是一片平地,有一座耶穌兄弟的雕像,眼睛是瞎的。此外還有很多生鏽的鐵鎖。
這東西很奇怪,我在日本韓國和臺灣看到的都是不生鏽的,但是在塞爾維亞斯裡蘭卡等社會主義國家看到的都是生鏽的。這東西——也有政治性?
山頂遊客不少,但基本上都是韓國人。
然而山頂沒有任何小賣鋪,連賣水的小攤都沒有。
除耶穌雕像外,鷹巢山頂還有一幅巨大的豹子畫像,非常逼真。是世界動物保護組織的廣告。好象是用絹布畫的,粘貼在一面破牆上。
要是有個小賣鋪,就好了。豹子好看,但不能吃。
在山頂「伶歌」了片刻之後,餓的不行,決定下山立即找飯。今天原本的計劃是海洋館,但孩子認為不必去,所以遊走了大半天。然後呢?然後吃飯回酒店取行李,再然後就去機場吧。末班的機場快線是18:00點,時間完全來得及。
在孩子的帶領下,走野路下山,穿過一片居民區,竟然很快地就回到了大街上。海參崴人笨的很,不知道把鷹巢山圈起來收錢,所以從四處皆可下山,只要不怕把鞋子弄髒。
在海參崴沒花什麼錢,連第一天太太想嘗試的韓餐也沒有讓她體會。考到在這兒的幾頓飯都不完美,我認為我們需要一頓大餐!
正巧路邊又是一家韓餐,檔次相當不低,帝王蟹價格也公道,明碼每公斤2000盧布!
但是比較費勁,跑堂全是「由扎」,既不懂中文,英文也扯鋸。我要大螃蟹,她擺手表示沒有。真的沒有?她點頭。到底有沒有?她搖著頭憋了半天說出一句中文來「沒~~有!「
這太不厚道了,我可是衝著這個東西來的。
但是指著海鮮火鍋問她,她可就點頭了。WO~KO!那麼,這裡頭的螃蟹腿,難道是從別家餐館揪回來的乎?
而且,菜單上還有兩種價格。問她是不是「SIZE」?嘰裡咕嚕地解釋了半天聽不明白,我比劃了大小之後問她「阿尼?」這她能明白,立刻雞搗米似地「阿尼阿尼!」好吧,原來是盧布和韓元。海參崴當地的韓國人實在太多了,韓餐館竟然可以直接用韓元結算。
依我看,一百年前靠鐵路繁盛起來的海參崴,現在旅遊業幾乎被高麗棒子們承包了。大街上到處是韓國遊客,街面上最多的是韓國超市和高麗食屋。
雖然語言不通,但還是美美地吃了一頓海鮮火鍋。螃蟹腿只有三條,但裡面的大蝦和貽貝是很充足的。紫菜包飯和大醬湯也都很好。花300塊錢在這裡吃頓韓餐,還算物有所值。
何況服務也很好,遠遠地聽見我掉了一根筷子(韓國人的金屬圓筷子太容易掉了!),立刻跑過來雙手遞上了一雙,實在是靈通!
而且,人也長的漂亮,像宋慧喬。
心滿意足地往回走,在海參崴的街頭繼續遊蕩。
旅遊就象這樣甚好,不要有什麼目標,不要有什麼牽絆。只要一家人樂樂呵呵地走在街上,四處撒摸,隨意地了解一下別人的生活,就很好!
不緊不慢地回酒店取了行李,仍舊坐「快線」回到機場,回家咯!~~
謝謝瀏覽!咣咣!~~
下周貼出:顛沛北海道
窗簾作品,轉載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