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大國瑞典,人均GDP名列全球前十的發達國家,從罹患新冠肺炎病例的死亡率(<0.3%)遠低於其他歐洲國家可以得知,其醫療條件是十分先進的。
就在近日,瑞典公共衛生局卻宣布:由於醫療資源的不足,瑞典已經沒有可能阻止新冠疫情在瑞典的傳播。故瑞典將不再統計全國新冠肺炎的確診人數,將把有限的資源用於醫護人員、已住院患者等高危人群。這相當於全盤接受了之前英國首相所提出的那個被萬人聲討的「群體免疫」策略。
這樣的消息一出,全球媒體、民眾可謂是炸開了鍋,吐槽瑞典不負責任、造成全球防疫隱患的聲音比比皆是。
作為一個保障體系頂尖的發達國家來說,瑞典何至於此呢?
1、瑞典缺乏醫療物資儲備
冷戰過後瑞典基本取消了戰略儲備,如今瑞典全國不再對醫療物資的儲備做任何要求。瑞典的醫療由每個省自己負責,需要儲備多少醫療物資也是由每個省的民選政治家根據他們對未來的判斷來自行決定的。
新冠疫情的爆發讓醫療物資的供應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驗。據相關部門在3月9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瑞典各個省的個人防護用品加起來只夠5806次檢驗取樣和1444個住院日。
而全球主要的醫療物資生產地(中國、歐洲)也在經歷著疫情的考驗,整個歐洲對於防疫物資的需求也是十分緊迫的。從德國截留瑞士的口罩,義大利扣留了瑞士的消毒水等事件我們不難得知,要進口醫療物資是多困難的事。面對這種自己沒法生產,拿錢又買不到的窘境,相信瑞典的內心是崩潰的。
2、 瑞典缺乏食物儲備
同樣是因為冷戰過後瑞典取消了戰略儲備,瑞典的食物等必須生活物質的儲備水平是很低的。瑞典民間防禦組織判斷:如果瑞典停止食物進口的話,大概只能支撐一個星期的時間。
也許瑞典以為只要不再報告確診數字,就能避免引起民眾恐慌,減少搶購食物等必須物資的發生,用時間換空間讓一批人慢慢的自愈。想法是美好的,至於能不能實現?時間會給大家一個答案。
3、 瑞典獨特的行事風格
瑞典主張:醫療資源讓給老人,年輕人不要檢測,輕症患者不送醫,未確診者(無論症狀輕重)一律不得住院,只許自行隔離。
此外還要求各中小學校即便學生感染也不得停課,因為「無證據表明停課有利於防疫」,另一面卻在3月5日緊急關閉了瑞典公主埃斯特拉所在的小學。
這樣的操作,相信瑞典人民看在眼裡,苦在心底啊。
群體免疫是否可靠?
群體免疫指的是因為個體免疫的存在而保護一個群體免受某種傳染病的侵害,換言之就是大家都感染某病毒後自愈獲得了該病毒抗體,當感染自愈的人數達到一定比例時,病毒就不會在群體中進行傳播了。天花病毒的滅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80%左右的人對天花病毒具有免疫力以後,病毒因為不能在群體中傳播自然消亡了。
根據世衛組織對於新冠病毒的估計,需要有50%-80%的群體被新冠病毒感染才能產生群體免疫,最終結束病毒在群體中的傳染。這也許是為什麼德國總理默克爾說德國最終可能有70%人口被感染的根據吧。
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
按照世衛組織的數據估算,約有2%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將死去。如果全球70%的人口被感染,那麼可能會有1000萬人口因為罹患新冠肺炎而去世,這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水平!而且那些醫療設施和防疫設備缺乏的國家死亡率遠遠超過2%,義大利甚至達到7%(義大利60歲以上人口佔比超過28%),事實證明——患有其它併發症的老年人將大量去世。所以這種所謂的集體性免疫理論,本質上就是放任自流,自然淘汰。
此外,新冠病毒屬於RNA病毒,同以往的天花病毒等DNA病毒不同的是,其變異特別快(例如禽流感病毒就不斷發生變異),這種變異可能導致人體內對原病毒產生的抗體對新的變異病毒不再起作用,這樣的後果將直接導致「群體免疫」策略的破產。
寫在最後
瑞典這樣做,無疑將使自己成為全球防疫新冠病毒戰線上一個大缺口,由於瑞典的放棄對病毒的抵抗,很多國家和人民為阻止病毒傳播做出的努力和犧牲最終將可能付之東流。
喜歡我的分享,請點讚並關注我哦
您的每一個支持,都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