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華人社區防控成效顯著 提供抗疫新標準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4月9日電 據歐洲時報網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海外華人曾遭遇被當成「傳染源」的歧視行為,然而在當前疫情全球肆虐的陰影下,很多海外華人社區保持極低的感染率,尤其是2萬人的義大利最大華人社區竟然至今「零感染」,這樣優秀的防疫成績讓華人的防控措施得到越來越多的肯定,義大利媒體也稱讚「華人帶來抗疫新標準」。

當地時間4月6日,紐約法拉盛華人社區一家已經用木板釘上大門的超市。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歐洲第三大華人聚集區「零感染」

最先成為歐洲疫情震中的義大利,截至4月8日4時(巴黎時間)累計確診人數達135586例。而位於佛羅倫斯約15公裡的工業城市普拉託市是義大利華人密度最高的地方,自疫情暴發至今,當地兩萬多名華人不僅零感染,還積極為當地社區捐贈醫療物資。

法國《巴黎人報》報導稱,普拉託華人區堪稱教科書級的抗疫案。報導指出,普拉託的中國人有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並且遵守規則。華人從2月初中國春節結束起就採取嚴格的自我防疫措施,減少非必要的外出,比義大利政府頒布相關防疫法令還要早。該報導還舉例華人採取的具體防疫措施,比如華人到外面買東西時都戴口罩,許多義大利人從最初的不理解到現在有近30%至40%的人開始模仿華人戴口罩。一些義大利人還模仿華人做好辦公場所的防疫。報導指出,普拉託新冠病毒低感染率要感謝龐大的華人社區帶來的抗疫新標準。

英國路透社題為《從零到英雄:義大利華人幫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報導引用普拉託所在大區衛生局官員的話說,義大利人最初擔心普拉託的華人會成為疫情防控的隱患,事實恰恰相反,他們做得比我們好多了。華人將普拉託的新冠肺炎感染率降低到義大利平均水平的一半即62例/10萬居民,而義大利全國平均值為115例。義大利《國家報》報導中,普拉託市市長畢弗尼說:「普拉託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少的原因是什麼? 依我看,是因為中國公民在疫情發生後立即嚴格地待在家裡不出門,並且現在仍然待在家裡,他們的自律行為給我們的城市帶來了好運。」

全球多數華人社區感染率極低

在疫情急速蔓延的歐洲,做到「零感染」的華人社區卻不只普拉託市一個。

德國霍普斯泰滕-魏爾斯巴赫地區的「橡樹花園」是當地約800名中國人居住和從事貿易往來的中心。據德新社報導,截至4月1日,該地區同樣沒有受到新冠病毒的侵擾。

據悉,「橡樹花園」被當地稱為「小中國」。當地很早便針對新冠病毒進行了預防和保護措施,措施包括取消節日慶典、從中國返回德國後自主居家隔離、佩戴口罩。目前,該區域的商貿活動還基本處於靜止狀態。

在此之前,韓國華人最多的京畿道安山市也曾因「零感染」備受關注。韓國自2月18日發生第31例確診病例後,新天地大邱教堂教徒中確診病例激增,全國範圍的感染患者數量也急劇增加。然而,在韓國確診人數井噴式增長的半個多月中,有8.7餘萬名外國人(其中華人佔比多達66%)的安山市元谷洞無一人確診。自3月7日確診1例後,安山市疫情至今未出現大規模上漲。

韓國媒體報導稱,疫情暴發後,當地政府持續加強對人流密集場所的消殺工作,製作分發多語種傳染病防治手冊。韓媒認為,當地較為穩定的疫情態勢與當地防控措施及時、到位有關。

事實上,不僅在歐洲和韓國,世界各國的華人感染率都相對較低,在目前全球疫情「震中」的美國,這樣的現象也不是例外。

張文宏:華人社區防疫工作值得學習

為何這麼多的華人社區都能保持較低的感染率?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在4日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組織的與旅法僑界在線交流時回答了疫情防控的相關問題。

張文宏表示,不論是中國還是法國,都強調「social distancing」,即保持非常足夠的社交距離,但這一點在家庭中很難做到,要在家裡戴口罩也很難。

當鄰居確診後如何防護?張文宏介紹,第一是出門戴口罩;第二,不要直接用手觸碰電梯按鈕。

「不接觸任何東西,口罩戴好,再得新冠肺炎的風險是很低的。」張文宏表示,出了門之後,這個手就不能再摸鼻子嘴巴,回家之後立刻把手洗乾淨,能夠做到上述的步驟,那麼從鄰居那裡感染新冠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如果你自己不被感染也就不可能感染家人。

張文宏表示,目前境外很多華人社區新冠病毒感染率極低,甚至為零,也是因為做到了這幾點。

相關焦點

  • 海外華僑華人抗疫合力:義大利最大華人社區「零感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義大利最大華人社區「零感染」,多國華人群體低感染率的背後——看咱海外華僑華人抗疫合力(僑界關注)圖為羅馬僑界疫情應急小組將國內捐贈的物資送到當地僑胞手中。 受訪者供圖位於義大利中西部託斯卡納大區的普拉託市,是義大利華人密度最大的地區,當地的華人社區也是歐洲最大的華人社區之一。自義大利疫情暴發以來,普拉託華人社區中的5萬餘名華僑華人,保持著「零感染」的紀錄。普拉託的「零感染」並非個例。在義大利最大城市羅馬,華人群體的新冠肺炎感染率也非常低。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南非、埃及等多個國家地區。
  • 歐洲時報:法國西南華僑華人總商會助基隆特省抗疫
    歐洲時報:法國西南華僑華人總商會助基隆特省抗疫
  • 歐洲時報:義大利各地華人積極捐助當地抗疫
    中新網4月17日電 據《歐洲時報》義大利版微信公眾號「意燴」消息,義大利疫情暴發後,各大區的華人都向當地伸出援手,積極幫助當地共同渡過難關。他們開展籌款活動、共同購買口罩、發放口罩,還有人在口罩包裝袋上用中意雙語寫著「團結就是力量」。
  • 歐洲時報:法國華人公司向裡爾市的醫院捐獻口罩
    中國僑網4月13日電 據《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向東向西」消息,當地時間4月11日,法國北方華人協會會長潘翔在中國採購的口罩,已經裝上了飛機。隨著疫情的升級,潘翔的公司將向法國北部重要城市裡爾的醫院捐獻50萬隻口罩。同時,潘翔還通過自己在中國國內的渠道,協助巴黎大區議會採購了600萬隻口罩。這些物資將同時抵達巴黎戴高樂機場。
  • 歐洲時報:疫情下的英國各行業華人群像
    據《歐洲時報》報導,英國自5月起疫情進入下行,禁令逐步解封。英國抗疫一路走來,華人各行業在經歷「寒冬」之餘不乏竭力調整、奮力反擊:餐飲業旅遊業韜光養晦,線上服裝和物流小範圍內逆流而上;中超華社撐起華人疫時生活半邊天;建築業遵守防疫規定,堅持工作;華文媒體加班加點,充分發揮信息橋梁作用;華人也逐步適應在家辦公。
  • 義大利普拉託市佔人口1/4的華人社區「零感染」獲點讚
    「零感染」獲點讚——  「華人社區為我們樹立了抗疫典範」  據義大利衛生部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當地時間4月15日,義大利已有超過16.5萬人感染新冠肺炎,戰疫形勢依舊嚴峻。然而,中北部普拉託市的華人社區卻一直保持著新冠肺炎「零感染」記錄。  普拉託市是託斯卡納大區第二大城市,有超過19.5萬居民,其中華人約佔總人口的1/4。普拉託不僅是義大利華僑華人密度最大的地區,也是歐洲最大的華僑華人聚居地之一。託斯卡納大區主席恩裡科·羅西表示,自疫情發生以來,普拉託地區就自覺採取嚴格防控措施,起到了模範作用。
  • 全球華人助力抗疫:不僅向當地提供物資援助,還有華人醫學博士深入...
    一名華人女子說:「我們在這裡生活,在這裡工作,我們的孩子也在這裡。我們所有人都參與到這場戰鬥中。」參加捐贈的華人包括當地商店、餐廳、企業的老闆。克雷莫納市當地市長Gianluca Galimberti說:「我們感謝華人社區為克雷莫納市提供的幫助。我們生活在這裡的所有人都在經歷著這一艱難的時刻。
  • 義大利「封城」手記之四:華人在當地成被效法的「抗疫達人」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義大利是整個歐洲防控形勢最為嚴峻的國家之一。本文作者因工作安排前往義大利,期間遇到疫情在當地暴發、蔓延,特以「手記」形式記錄疫情下的見聞與思考,歐洲時報網摘錄刊發,以饗讀者。
  • 守望相助 法國華僑華人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想法」圖)中國僑網3月27日電,據《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想法」消息,新冠疫情在法國持續蔓延,在這樣的環境下,有許多法國華僑華人,懷著一顆赤子之心,為疫情防控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 中國「抗疫」顯著 旅遊 消費「復甦明顯」
    美國紐約時報《中國「十一」黃金周旅遊業未遭受重創旅遊業》的報導。>《紐約時報》日前刊載題為《中國為何在輸出新冠病毒》的評論文章稱,成為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地區,文中詳細闡述了在全世界飽受新冠病毒折磨時,國家是如何快速且有效地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
  • 義大利「小中國城」華人聚居區至今零感染,如何做到?
    近日,在歐洲疫情震中義大利,位於佛羅倫斯約15公裡的工業城市普拉託以新冠肺炎低感染率而引來世界媒體聚焦。截至北京時間4月7日0時,義大利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32547例,其中普拉託累計確診病例為342例,佔全市三分之一人口的華人社區「零感染」。媒體將普拉託的「奇蹟」歸功於華人社區及早啟動居家隔離等一系列措施,稱讚華人帶來抗疫新標準。
  • 同心抗疫,廣東省僑聯攜手海外華人華僑齊抗疫
    此外,廣東省僑聯通過官方微信號向海外僑胞表示,當前中國最早提供抗擊疫情在線義診服務的數字健康平臺微醫(WeDoctor),聯合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同步上線微醫全球抗疫平臺中英文版,匯聚海內外醫療資源,向旅居海外6000多萬同胞和億萬國際友人推出新冠肺炎實時救助服務。
  • 全球戰疫:印尼雅加達華人社區居民樂觀抗疫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戰疫:印尼雅加達華人社區居民樂觀抗疫中新社雅加達10月22日電 (記者 林永傳)22日晨,朝陽初起,經前夜暴雨洗刷後的印尼首都雅加達空氣格外清新。今年3月初,印尼從雅加達開始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後。該小區仿照「中國經驗」,遵守印尼政府防疫規定,實行嚴格的封閉管理;小區居民都自覺呆在家裡,遇緊急事務確需外出都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家裡的傭人和司機也實行嚴格防疫管理。
  • —— 記宛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冠防控工作
    全國統一部署,以社區為單位,充分發揮社區動員能力,實施網絡化、地毯式管理,有效構築起控制疫情擴散和傳播的堅強防線。隨著疫情逐漸穩定,復工復產,基層衛生工作者「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當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要打贏這場抗疫阻擊戰,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較大力量也在基層。
  • 外媒:法國西南華僑華人總商會助基隆特省抗疫
    據《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向東向西」消息,近日,法國西南華僑華人總商會向基隆特省議會、波爾多市政府 (Mairie de Bordeaux)、基隆特省消防救援局等機構捐贈 2020年年初,在中國疫情吃緊的時候,法國西南華僑華人總商會就積極動員起來,捐款為中國購買抗疫物資。在積極支援中國抗疫後,法國西南華僑華人總商會又積極投入到法國抗疫的戰鬥中。3月17日,法國宣布封城、封國後,會長黃林生等僑領就號召大家為第二故鄉法國的戰疫奉獻僑團力量。在法國最需要外科手術口罩之際,副會長陳繼鋒更是通過其在國內的資源聯繫到5萬隻寶貴的外科口罩。
  • 匈牙利中醫師建百餘個「抗疫微信群」為僑胞和留學生提供中藥包
    【解說】連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當地時間3月30日,匈牙利國會通過了《新冠疫情法案》,允許政府在不經國會同意的情況下,無限期延長緊急狀態。目前,匈牙利的疫情防控局勢如何?中醫藥在當地疫情防控中發揮了哪些作用?近日,中新社記者連線了匈牙利華人中醫師、匈牙利東方國藥集團創始人陳震。
  • 70萬華僑華人怎麼樣了
    中新社記者 李洋 攝相對於其他一些歐洲國家,法國的防疫措施還是比較嚴的。疫情為何一直沒有迎來拐點?「法式」抗疫效果到底如何?疫情下,在法國生活的70萬華僑華人怎麼樣了?「封城」滿月「法式」抗疫效果到底如何?
  • 英國華人社團、商會為英國NHS捐贈醫療物資 助力英國抗疫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中資企業積極協助採購和運輸抗疫物資截至4月25日,英國新冠肺炎病人官方確診死亡人數超2萬例。為支援英國抗擊疫情,在英華人華僑、華人企業、商會等積極行動,為英國醫療系統等機構採購並捐贈符合英國接收標準的醫療防護物資,以及捐贈善款。
  • 比利時華人因支持抗疫獲頒政府勳章
    德蘭努瓦在頒發榮譽勳章時表示,「圖爾奈榮譽勳章」是圖爾奈市最高榮譽獎章,通常頒發給為圖爾奈市做出重大貢獻的市民和政治家,在今年抗疫過程中,圖爾奈的華人社區為本市一線醫護人員捐贈了超過4.5萬個外科手術口罩,解了燃眉之急,「在圖爾奈人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華人社區及時伸出援手,我衷心感謝圖爾奈的華人社區在這次危機中給予圖爾奈市政府和廣大市民的支持和幫助。
  • 歐洲華人旅業抱團抗疫,援助和自救「打滿全場」
    以深耕歐洲的華人旅遊業者為例,作為中國遊客選擇的第二大目的地區域,這個區域的旅遊業者對此次疫情有著更深的體悟。從國內疫情爆發到歐洲成為新的疫中,他們都經歷了什麼?在此期間,各自歷經了怎樣的調整?置身力度不一的防控舉措,各國間旅遊業的回暖周期又將有怎樣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