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當人們對新的一年寄予無限希望的時候,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大家有了幾分恐慌,全國許多行業都被迫按下了「暫停鍵」。但始終有一群人,不畏生死,逆行而上,衝上了防疫鬥爭第一線,他們就是居民健康的守門人——可愛、可敬的基層衛生工作者。
全國統一部署,以社區為單位,充分發揮社區動員能力,實施網絡化、地毯式管理,有效構築起控制疫情擴散和傳播的堅強防線。隨著疫情逐漸穩定,復工復產,基層衛生工作者「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當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要打贏這場抗疫阻擊戰,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較大力量也在基層。
北京市豐臺區宛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嚴格落實區委、區政府、衛健委聯防聯控工作要求,積極統籌全院力量,嚴守社區中心、辦事處所轄轄區、集中醫學觀察點三座陣地,實現了三座陣地零感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宛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迅速搭建了以院長、書記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召開防控工作會議,安排部署一系列防控工作。
建立專家組、後勤保障組、協作組,強調重視疫情、及時上報數據、責任落實到位,並要求社區醫務人員在開展工作時要注意保護居民隱私,同時做好醫務人員自身防護。
保障到位,全院職工零感染。疫情初期,防疫物資緊缺,院領導及後勤保障組積極籌措,通過多種途徑採購防控物質12種33363件次,保障了各類工作人員按照要求防護到位,實現全院職工零感染。
分級診療,就診患者院內零交叉感染。設立呼吸消化症狀專科門診,減少患者在院內的交叉感染;專人回訪就診患者,做好患者的病情追蹤,杜絕漏診、誤診;全面開展預約就診服務,降低就診人流高峰,減少院內交叉感染風險。
醫社協同,築牢社區疫情防控防線。建立包片聯防聯控機制,和轄區內的居委會共同防疫。截止2020年8月 7日,宛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有2587人次參加了27個檢查站點值守。高風險地區在(返)京人員、密切接觸者集中、居家隔離進行醫學觀察102276人次;對社區工作人員進行防護和消毒培訓。在疫情轉入常態化管理階段後,北京6月11日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突發疫情,中心繼續與社區協同開展健康管理工作,由於一直以來社區衛生工作人員都處在備戰、應戰狀態,面對這種突發情況社區衛生工作人員迅速行動起來,對可能的涉疫人員進行逐一跟蹤排查。
科普宣傳,提高居民防疫能力。為提高轄區內居民的自身防護意識,更好的保障居民的身體健康,宛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發放新型冠狀病毒知識宣傳單14200份。通過微信、簡訊等平臺向居民推送各類信息66465條,為居民提供科學防控指導,積極回復居民的健康諮詢。
經過科學部署,精準防控,紮實工作,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截止2020年8月7日,轄區內20餘萬居民,無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服務創新,家醫情暖人心
「您好,這裡是宛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請問您最近感覺怎麼樣?有什麼不舒服嗎?如果需要來院複診,我們可以為您預約掛號。」
「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請居家隔離14天,不要外出,有什麼不適請及時和我們聯繫。」
……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宛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家醫團隊作用,家醫助理主動聯繫居民,詢問居民的健康狀況,了解居民健康需求,為滿足居家觀察及失能慢病患者的就醫需求,推出居家送藥上門服務,為居家養老患者送藥上門12次,為居家隔離居民送藥上門23人次,為養老機構患者送藥上門3次。讓居民足不出戶就能獲得高質量醫療衛生服務。
宛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家醫團隊的聯繫方式進行公示,藉助信息化管理手段,通過網絡指導社區居民進行病情諮詢、門診預約、送醫送藥上門,緩解老年慢病患者的就醫難題。實現了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模式的轉變:從現場掛號到預約門診;從現場取藥到送藥上門;從門診式的「家庭醫生工作室」轉變為長期守在社區的「社區家庭醫生工作室」……
這些行動,將「家醫籤約」的理念再一次強化,為後期擴大「家醫籤約覆蓋率」,為構築長期穩定的基層防疫工作夯實了基礎。
中心在家庭醫生服務內容的基礎上推出「健康銀行」慢病服務模式、「請進來走出去」的醫療社工慢病服務模式,醫療社工服務模式在「家庭醫生式服務」模式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社區衛生服務健康管理醫學模式的發展,拓寬家庭醫生式服務工作內涵。
為更好服務轄區居民慢病管理和疾病康復需求,中心引進身邊醫生服務平臺系統,成立了針灸科、口腔科、康復科、推拿科、五官科、婦科等專科團隊、32支智慧家醫團隊,為居民提供醫療、康復、保健、營養和預防、健康科普的全方位健康指導。
作為基層衛生工作的帶頭人,宛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賈問櫻主任一直堅信:「基層社區衛生工作者,一定要做好周邊社區居民健康的守門人。用實際行動,為周邊的社區居民辦好事、辦實事!」
國有難,召必應、戰必勝!
「我們在1月26日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後勤保障組,開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眾志成城、抗擊疫情』行動,從排查、宣傳、引導、服務、管理入手,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83名職工擰成一股繩,全力推進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想起這半年多來,和同事們一起攜手抗疫的日日夜夜,宛平社區服務中心賈問櫻主任動情地說,「國有難,召必應、戰必勝,這就是我們社區工作人員的決心!」
「他們真的很不容易,像解放軍一樣,哪裡有情況就衝到哪裡」,社區居民王阿姨感受到社區工作人員衝鋒在前的勇氣、戰勝疫情的決心,也加入到了社區志願者行列,義務進行執勤、消毒,「我相信,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定可以築牢防線、戰勝疫情。」
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當你在闔家團圓時,她們已經下沉社區奮戰一線;當你在享受天倫之樂時,她們把孩子交給老人,連續工作在隔離點;當你在給家人過生日時,她們還在採樣路上辛苦奔波……她們也上有老下有小,但在疫情來臨時,她們選擇衝在了第一線,恪盡職守、無私奉獻,冒嚴寒、頂烈日,無懼風雨,圓滿完成了一次次防疫任務。自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基層社區衛生機構按照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醫療保障組的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堅決防止疫情反彈,不管是從「武漢加油」還是到「北京加油」,基層社區衛生工作者始終堅守在防疫的最前線,為打好疫情防控「保衛戰」貢獻他們的力量,做好社區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版權聲明】:本文由「廣州市財媒社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發布,內容僅作為廣告宣傳,與本網站無關。本文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觀點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的內容,並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