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的抗疫300天——記「中國好醫生」抗疫...

2020-12-12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一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的抗疫300天

  ——記「中國好醫生」抗疫特別人物白聰達

  2020年,對於蘭州市鐵路東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白聰達來說,很特殊。

  從1月21日接到指令,到季節再次進入寒冬,疫情防控是這300多天裡不變的主題。

  這裡的每一天,又能具化成很多數字:最忙碌時,一天接待集中隔離人員210人、採集咽拭子210人;一天消殺房間80間、160次;2小時統計一次集中隔離人員情況;每天上報各類數據20餘次……

  瑣碎、繁雜,是疫情防控中基層工作的最直接體現。但榮譽並沒有因為工作平凡而忽略他們。

  在今年10月,由中央文明辦、國家衛建委聯合主辦的「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抗疫特別人物評選中,白聰達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等300名醫生一起,接受國家的表彰,他也是我省此次唯一獲得表彰的醫生。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李欣瑤 蘇家英

  「疫情來了,多做一些準備總沒錯」

  1月21日下午5時30分,白聰達接到了城關區衛健局緊急會議通知,全區進入疫情防控緊急狀態。

  在基層工作多年的他本能地緊張起來,雖然不知道疫情會怎樣發展,但憑藉經驗判斷,多做一些準備總沒錯。

  回到中心後,他緊急儲備了一批防疫物資,包括N95口罩、醫用防護服、普通醫用口罩等,這一批重要的物資,在中心後續工作的開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鐵路東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蘭州城關區醫院同在一棟樓,從疫情一開始,中心的人員就與醫院的人員打通管理,醫院設立了發熱門診、預檢分診。

  在中心的醫護人員裡,女同志多,有孩子的媽媽更多。疫情防控任務繁重,發熱門診需要人、轄區內群眾的居家隔離管控需要人、蘭州市天水路汽車站防疫工作點也需要人。

  白聰達挨個給同事打電話,接到的回覆都是:「沒問題。」

  現在想起來,白聰達都滿是愧疚,「有一位女大夫從進發熱門診開始,怕傳染給孩子就和孩子隔離了,到後來我們直接進了隔離點,她近90天沒見到孩子。」

  疫情剛開始,大家都有些理不出工作頭緒。白聰達說,我們只好摸著石頭過河,加緊對工作人員開展防護服穿脫、消殺溶液配比等培訓。

  充分的準備是為了接下來的硬仗。

  「今天進點,不知道哪天能出來」

  3月15日,正在蘭州市天水路汽車站執行防疫任務的白聰達接到通知,帶領中心工作人員進駐城關區隔離點星程酒店。這個隔離點,主要執行入境人員的隔離任務。

  3月16日中午12時,中心的14名醫護人員全部到位。由於隔離點的工作人員也是全封閉管理,白聰達說:「我們都不知道今天進點,哪天能出來。」

  從那一天起,由鐵路東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獨立負責的星程酒店隔離點整整運行了20多天,白聰達和同事,20多天堅守其中。

  9層樓的酒店,14名醫護人員,最多時207名隔離人員,工作量不言而喻。

  最初三天,白聰達和同事每天接待入住隔離人員到半夜,還沒休息一會,又得應對新一天的工作。最多一天,近200名隔離人員入住,登記、測溫、發放物品、房間消毒、餐食登記、微信聯絡、身體狀況監測……

  同樣的工作,一天內得重複200多次。

  中心20多歲的小姑娘,背著三四十斤的消毒桶,從1樓到9樓逐一消殺,一趟下來汗流浹背。

  200多人用餐,是個大問題,光餐前統計就夠「燒腦」。幾號房今天吃幾餐,幾號房需要清真餐,幾號房需要早餐不送晚餐……

  經過精心統計,醫護人員裹在厚厚防護服裡推著餐車,準確無誤地把餐盒放到房間門口。

  隔離點的瑣事還有很多,老年人身體不舒服,需要醫護人員定期上門服務;外國留學生語言不通,又看不懂水銀體溫表,工作人員只好聯繫到他的老師,三方視頻總算教會了他使用方法;有隔離人員過生日,工作人員貼心地送上了生日蛋糕……

  每天都隔離在酒店,見不到親人孩子,白聰達怕同事情緒有起伏,就抽空帶著他們在樓道裡做做操,做做遊戲,平淡枯燥的日子,也被他們過得有點滋味。

  說到隔離酒店的日子,白聰達苦笑道:「城關區最多時有5個隔離酒店,我們真不知道要在裡面蹲守多久,心裡害怕那是肯定的。但是那段日子忙到來不及焦慮和崩潰,也就這麼熬過來了。」

  「疫情不退,我們不撤」

  4月10日,星程酒店圓滿完成隔離任務撤點。白聰達又接到命令,帶領一部分同事轉戰瑞達酒店隔離點。還沒來得及回家的他們,直接被一輛救護車拉到了瑞達酒店。

  這裡的情況更為複雜。當時正值全國復工復產,很多外省籍務工人員回到蘭州,第一站就要先到瑞達酒店進行核酸檢測,拿到結果後才能解除留觀。

  在這個隔離點,人員往來頻繁,大部分隔離人員入住半天或一天時間,拿到核酸檢測結果後,便可離去。但是他們復工心切,工作開展起來異常艱難。

  白聰達苦口婆心,耐心地勸解每一位隔離人員,「我們唯有耐心開導,才能讓他們配合理解我們的工作。」

  由於人員流動性大,隔離人員就算只住半天,所有的流程也都得走一遍。曾有一天,解除留觀200餘人,同時入住隔離點200餘人,信息登記、報表整理、房間消殺的工作量激增。

  鐵路東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辦公室負責人丁雅月當時負責信息登記和報表整理。那段時間,在電腦桌前一坐便是十幾個小時。每解除隔離一人,消殺組的工作人員就要對房間消殺兩遍,不僅要仔細,還要迅速,因為後面還有人員等待入住。

  白聰達說,瑞達酒店隔離點從4月10日設立到12月上旬,僅有一兩周沒有隔離人員。其餘時間,都是他和另外一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在輪流負責。就在記者採訪前的一周,白聰達才剛剛從隔離點輪班出來。

  「疫情不退,我們不撤」,是白聰達和同事共同的心聲,他們雖未身處隔離病房,與新冠病毒正面「交手」,但卻一直都在疫情防控一線,盡責盡力守護著抗疫大後方。

  300多天的工作,雖然瑣碎、繁雜,但卻盡顯基層醫護人員的奉獻敬業。白聰達說,這樣的日子繼續多久,我們就一直堅守多久。

相關焦點

  • 守土盡責 守望相助,第十三屆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論壇側記
    2020年9月18日有幸參加十三屆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論壇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疫情防控經驗交流會,聆聽各位專家學者的主旨報告,大腦一下子又被拉回到2020年春節,回想起抗疫之初到堅守至今的點點滴滴。不由自主的嘴角微微上揚,心生喜悅,為能夠在特定歷史時刻投入到抗疫工作中的新華少城醫務工作者感到驕傲和自豪。開幕式由中國社區衛生協會張祖芸副會長主持,吳乾渝副會長宣讀了「關於通報在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決定」,300多家機構還將獲得北京聚善慈善基金會發放的抗疫電動自行車1輛。
  • 第13屆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論壇順利舉辦
    9月18日,由中國社區衛生協會和北京聚善公益基金會共同舉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論壇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疫情防控經驗交流會在博鰲成功舉辦,來自全國29個省(區、市)的代表共同參加了此次論壇。為鼓舞士氣,激勵鬥志,表揚先進,中國社區衛生協會和北京聚善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守土盡責 守望相助」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關愛行動。開幕式上,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巡視員吳乾渝宣讀了關愛行動「關於通報表揚在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決定」,與會領導和嘉賓一起為獲得表揚的321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頒發抗疫紀念牌。
  • 記嵊州市剡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王立江 德藝雙馨的好醫生
    6月13日上午,嵊州市剡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耳鼻咽喉科的診室裡傳出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家住嵊州市浦口街道浦東社區的茹先生,替他80歲的母親方鳳香,向耳鼻咽喉科的王立江主任送來了一面錦旗,錦旗紅色的背景下映著「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幾個閃亮的大字。
  • 雲南56天「抗疫」記
    雲南56天「抗疫」記 2020-03-16 22:07: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詩堯 責任編輯:王詩堯
  • 開州白鶴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被中國社區衛生協會通報表揚
    9月23日,記者從白鶴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悉,該中心在被中國社區衛生協會通報表揚,並頒發了「守土盡責,守望相助」2020抗疫紀念獎牌。9月18日,由中國社區衛生協會和北京聚善公益基金會共同舉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論壇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疫情防控經驗交流會在博鱉舉行,來自全國29個省(區、市)的代表參加交流會。
  • 開州這家衛生服務中心被中國社區衛生協會通報表揚
    開州這家衛生服務中心被中國社區衛生協會通報表揚 2020-09-24 17:3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德州市平原縣桃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層戰「疫」的守門人
    在平原縣這座小城市中,有許多甘於值守、默默付出的人,平原縣桃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這樣一群基層醫務人員,他們堅守在基層抗「疫」一線,為當好群眾的健康守門人,用實際行動築牢基層抗疫堤壩。桃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帶頭人抗擊疫情一線的女院長自1月22日以來,桃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韓玉榮院長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緊鑼密鼓的安排部署工作,23日召開全院職工及鄉村醫生緊急會議,動員號召全院上下,發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迎難而上的精神,與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抗爭到底!
  • ——記西寧市城西區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靳芳
    (上接第二版) 2013年11月,城西區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式運營,作為虎臺中心的開荒者之一,靳芳承擔了以孕產婦管理為主的多個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成為了一名全科護師,主要承擔轄區內孕產婦的訪視工作。從2011年至今,共訪視孕產婦1500餘人次,兒童保健2300餘人次,超額完成了上級下達的任務,在全省考核檢查中取得了優異成績。
  • 守好新化的南大門——楓林街道「抗疫」記
    、400多名志願者、300多名樓棟長日夜奮鬥在抗疫一線,堅守在新化高速出口,火車站和縣城去新高鐵南站重要卡口,活動在112個網格中,聯防聯控,眾志成城,攜手並進,為新化縣城築起了一道防火牆,全力以赴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 —— 記宛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冠防控工作
    北京市豐臺區宛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嚴格落實區委、區政府、衛健委聯防聯控工作要求,積極統籌全院力量,嚴守社區中心、辦事處所轄轄區、集中醫學觀察點三座陣地,實現了三座陣地零感染。服務創新,家醫情暖人心「您好,這裡是宛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請問您最近感覺怎麼樣?有什麼不舒服嗎?如果需要來院複診,我們可以為您預約掛號。」「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請居家隔離14天,不要外出,有什麼不適請及時和我們聯繫。」
  • 「醫」起學四史|莊行衛生中心:弘揚抗疫精神,凝聚奮進力量
    為進一步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增強中心黨員幹部黨員意識,近日,莊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開展「弘揚抗疫精神,凝聚奮進力量」主題黨日活動。讀原著,學原文說感想,談感悟重溫這段共同經歷,中心黨員們都感慨萬分,紛紛表達了心聲:陳彩華——弘揚抗疫精神,凝聚攻堅克難、奮力前行的勇氣和力量,努力提升社區衛生保健服務水平!
  • 楊浦三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表彰
    會上,楊浦區五角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平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得「感動集體」稱號,新江灣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得優秀管理案例。楊浦區大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基層代表作交流發言。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體系的重要一環。為做好此項工作,五角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啟了「線上+線下」的24小時服務模式。
  • ...做居民健康「守門人」——記西寧市城西區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這是黨員靳芳從事醫療服務行業二十寒暑的座右銘。從西寧市城西區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全科護師、婦幼保健專幹到城西區人大代表、青海省勞動模範再到中國好護士、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始終植根基層的靳芳一直踐行著南丁格爾精神,不斷鑽研業務成為了群眾認可、技術精湛的健康「守門人」。
  • 武漢抗疫巾幗英雄榜公布,首批117人
    王偉娜 武漢市第四醫院呼吸內科醫生方玉蓉 武漢兒童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甘如意 江夏區金口衛生院醫生艾 萍 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金銀潭院病區護士長盧麗君 武漢市中醫醫院呼吸科副主任田思維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口腔科護士長
  • 【駐外文旅機構抗疫】訪開羅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石嶽文
    開羅中國文化中心外景部分埃及中文導遊在開羅古城堡「中國紅」點亮儀式上為中國抗疫加油抗擊新冠病毒,埃及政府採取多重措施 在接受記者採訪中,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兼開羅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石嶽文首先介紹了埃及政府為應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所採取的積極措施。
  • 上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前哨」戰「疫」
    楊浦區大橋:守護健康的「哨所」  作為上海市200個社區發熱哨點之一,楊浦區大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好疫情防控中的「哨兵」作用,參與楊浦區首個集中隔離點工作,通過家庭醫生守護居民健康、守住校園健康和做好「外防輸入」,為所在地區的居民構築了一道堅固的社區防線
  • 家門口的健康守護神——訪芳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楊春副主任
    每當有全副防護的社區衛生工作人員光顧小區,就引起宅在家裡鄰居們一陣熱議。今天,由神仙樹社區向書記帶路,我們訪談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楊春副主任。1個小時匆匆過去,聽了這位正值壯年的主任的講述,我們能夠感受到每一個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近5個月來經歷的辛苦與疲憊,與家人保持距離的忐忑不安,以及可能遭遇的鄰裡間的疑心與疏遠。
  • 東莞:致敬抗疫英雄 弘揚抗疫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他剛把老人和小孩送回老家,便接到醫院安排醫生到發熱門診值班的通知。接到通知後,他連夜冒著暴雨從家鄉往醫院趕,第一時間參與發熱門診值班,同時多次請纓支援市九院和報名馳援湖北。請戰書上他這樣寫道:「因為我是一名醫生,更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奔赴抗疫一線,是信仰和職責所在,我就想著到抗疫最前線多出一點力氣!」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守好「家門口的健康」
    新華社西寧10月3日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守好「家門口的健康」新華社記者張子琪「我先去入戶了,有事打電話啊
  • 「洋醫生」抗疫期間成「網紅」,家鄉模里西斯「取經」溫州經驗
    在這之後,隨著模里西斯疫情的加重,模里西斯共和國衛生和健康部公共衛生主任Vasantrao Gujadhur2次打電話給蘇瑪,諮詢溫州的抗疫經驗。蘇瑪每天通過社交媒體,向家鄉宣傳溫州的措施,當地8200多人參加她發起的「隔離日記」趣味接龍等宅家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