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分羹雲南市場 未來競爭將更為激烈

2020-12-15 民航新聞

  圖:南航客機降落昆明長水國際機場 攝影:民航資源網網友「KMG木魚」

  民航資源網2018年3月7日消息:在外界沸沸揚揚的討論了大半年之後,浮在南航雲南分公司牌匾的「面紗」終於撤去。雲南這塊輻射東南亞的樞紐,將迎來一個不容小覷的「地主」,共同分羹這片航空市場。

  2017年12月31日晚11時48分,南航一架由北京飛往昆明的CZ3997航班降落在昆明長水國際機場,預示著長水機場圓滿實現了2017年安全年。比較有意思的是,雲南機場在對外提供的安全年新聞報導中,首次提到了南航雲南分公司。在這之前,2016年長水機場的安全年最後一個航班是國航由成都飛往昆明的CA4459航班,2015年是東航雲南MU5760航班。

  2018年3月6日南航雲南分公司在昆明正式掛牌成立,作為國內三大航之一、亞洲地區飛機數量最多的航司,南航在雲南市場的重新布局對於他的老牌地主東航來說在更像遞出了一張「請戰書」,市場競爭的火藥味更是迎面撲來。實際上早在2017年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網站就已經公開了南航雲南分公司的成立信息,成立日期2017年12月28日,核准日期2017年12月29日,經營範圍同總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經營範圍一致。

  雲南分公司成為南航旗下第23家航空運輸分公司,和2017年成立的四川分公司一起正式拉開了南航在西南市場與國航、東航的角逐戰。而此前,南航的市場側重點主要圍繞在西北、東北、中南、以及新疆等區域。西南板塊則主要由國航與東航分布割據。

  雲南:一塊航空市場的「香餑餑」

  雲南地處面「三亞」(西亞、南亞、東南亞)和肩「兩洋」(印度洋、太平洋)的獨特地理位置,無論是從歷史根源追隨還是從其現實因素考慮,雲南是國內唯一一個可以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省份。獨特的區位優勢凸顯了雲南在「一帶一路」戰略建設中及其重要的地位。

  除了歷史悠久的區位優勢外,國家及當地政府在雲南民航發展的戰略部署對雲南航空市場的熱度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決定性作用。

  2015年,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和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指出應當「發揮雲南區位優勢,推進與周邊國家的國際運輸通道建設,將雲南建設成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 2017年9月在民航局和雲南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動下,《昆明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審議通過並正式印發。把建設昆明國際航空樞紐作為中國民航實施民航強國戰略體系的重要引擎,成為雲南民航強省戰略的重中之重。

  此外,作為中國的旅遊大省,雲南政府更是精心打造這張「國際名片」。2017年,雲南累計接待國內旅遊者56672.12萬人次,同比增長33.29%;海外入境遊客1364.66萬人次,同比增長13.78%;實現旅遊業總收入6922.23億元。優質的旅遊資源和極具潛力的交通網絡為雲南航空業帶來了更大的市場機遇。以旅遊促航空發展,以航空發展促旅遊繁榮的共贏關係,將雲南的旅遊強省戰略和民航強省戰略高效的結合在一起。

  區位優勢加上國家政策的推波助瀾以及本身與航空關係緊密的優質旅遊資源,將雲南打造成一塊天然的航空市場「香餑餑」,給航企創造了龐大的市場機遇,這也是新航企紛至沓來的主因。算上剛剛成立的南航雲南分公司在內,雲南已經有七家基地航空,另外六家分別為:東方航空雲南有限公司、祥鵬航空、四川航空雲南分公司、昆明航空、瑞麗航空、紅土航空。

  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

  2003年東航兼併了雲南航空公司,並至此坐穩了雲南航空市場的頭把交椅,佔據著雲南30%以上的市場份額。隨後是便是海航集團旗下的祥鵬航空以及南航,分別佔據云南航空市場的12%及10%。

  南航分羹到自家門前,東航豈會束手,陸續放起了大招,加快新航線布局、更換了新機型。

  就在去年年底東航雲南引進一架全新737MAX機型投放進入雲南市場,按照東航雲南有限公司的發展規劃,到2018年,運力數量要達到100架。2018年還將新開11條航線,新開航線均為往返航線,並為已開通的9條航線新增機型。

  「影響不了大局,對東航幾乎沒有影響。」這是以前,每每成立新航空公司或航企新開航線後,東航的一貫表態。然而,對於此次南航的介入,東航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卻表示:「這回,我們面臨的挑戰更大了。」

  早在1994年,南航就成立了昆明營業部,市場份額一直屬於不尷不尬的局面。2013年,南航在長水機場做體驗飛行,後又虧本執飛昆明至北京往返航線,無一不是為了南航進入雲南航空市場「暖場」。而這次正式宣布以基地公司入局,重大轉型背後帶著總部的「KPI」,勢必要跟東航佔據的舊市場格局打一張對對牌。

  南航雲南分公司總經理李棟梁介紹,3月25日開始的夏秋航季中,南航將新開青島--鄭州--昆明、汕頭--昆明、昆明--大理、深圳--南寧--文山、深圳--南寧--麗江、鄭州--重慶--麗江、重慶--普洱、大理--普洱等8條國內航線。同時,還計劃於6月份開通廣州--昆明--伊斯蘭瑪巴德航線,以填補昆明機場國際通航點空白。到2020年,南航要爭取實現對雲南所有機場的全覆蓋,市場份額要由現在的第三位升至第二位。

  此前,東航遊說監管部門試圖阻止南航用A380機型執飛北京-昆明線。該機型凸顯了南航在昆明市場的存在感。而東航沒有購買這種機型。昆明-北京線可能是國內最長的適合A380這種機型的航線了。

  面對兩家巨頭航司的角逐,同屬雲南市場的其它新成立航空公司並不能像其它競爭格局一樣坐觀其鬥享其成。空域資源、時刻資源、機場資源的爭奪也同樣嚴峻的擺在它們面前。

  有業內人士分析,南航在雲南成立分公司後可能將帶來一系列變數。短兵相接的競爭後,可能先是東航、南航聯手擠壓其它小航空公司,然後引來併購潮...

  雲南能否撐起龐大市場

  南航雲南分公司的成立,將雲南航空市場的競爭格局拉到了有史以來最激烈的局面。市場化的合理競爭對於雲南空中航線網絡的加強、當地的旅遊業、經濟的發展是有著積極的影響。但是市場有了,能不能消化的了,這對雲南機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昆明長水機場來說,未來能否容納上億的客流?

  目前,雲南機場集團共運營15座機場,航線數量達到485條,其中國內航線403條、國際航線78條、地區航線4條。2017年累計起降50.18萬架次,旅客吞吐6279.09萬人次,貨郵吞吐46.33萬噸。昆明長水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4473萬人次。

  2017年,雲南機場集團公司累計投入資金8.62億元,用於安全設施設備的改造升級,並完成了昆明機場航站區改擴建、隴川通用機場新建、德宏芒市機場跑道延長及附屬設施建設等工作。2017年2月分中國民航局發布《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在《規劃》中確定雲南在五年內的續建機場有2個,新建機場有3個,改擴建機場10個。並明確表示,逐步提升昆明等機場的國際樞紐功能。

  去年,昆明長水機場全年航班放行正常率達到87.25%,繼續排在國內8個4000萬級機場前3。然而,據民航資源網調查,昆明機場的時刻執行率卻只有88.7%,相比於成都的95.1%,差距較大。此外,機場還受著諸多因素限制,比如時刻資源緊張、機型偏小、時刻使用率偏低等。

  預計到2020年,雲南省內民用機場數量將達到20個,加上昆明機場東二跑道、S1衛星廳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等。屆時,能否看到中國西南航空市場的大步騰飛,看到南航A380頻飛北京-昆明,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10薦聞榜

相關焦點

  • 南航雲南分公司成立 昆明航空市場爭奪戰升級
    北京商報訊(記者 徐慧 許偉)南航雲南分公司落地,意味著在昆明這一航企爭奪要地,競爭將進一步加劇。3月6日,南航雲南分公司在昆明正式掛牌成立。據悉,雲南分公司是南航旗下第23家航空運輸分公司。
  • 分公司正式掛牌,南航搶灘雲南市場
    旅遊資源豐富的雲南市場,一直是航空公司們覬覦的「兵家之地」,這一次,原本在西南市場投入並不多的南航,也要開始發力了。3月6日,南航雲南分公司在昆明正式掛牌成立,成為南航旗下第23家航空運輸分子公司。此前,南航主要有新疆、北方等16家分公司,以及廈門航空等6家控股航空子公司,國內的網絡結構中,西北,東北,中南市場是重點。不過從去年開始,南航在西南市場陸續申請成立了四川和雲南分公司。從營業部升級到分公司,意味著南航要加快雲南,四川等西南市場的拓展力度。
  • 雲南共享汽車市場競爭激烈 「熊貓車」上線昆明免押金
    中新網雲南新聞9月6日電(楊碧悠)6日,盼達用車平臺在昆明發布消息稱,其「穩重熊」車型於當日正式上線昆明,以免押金、最長續航、全異地還車等優勢吸引消費者。  近年來,隨著雲南省廣大民眾綠色出行理念增強,共享汽車逐漸成為昆明街頭巷尾一道靚麗風景。
  • 昆明航空公司明年開航 雲南航空市場競爭激烈
    中新社昆明十一月十八日電(記者楊洋)記者今日從昆明航空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經過多方籌備,將於明年一月開航,初期投運三架飛機運力,力爭明年內達到十架飛機運力規模。據了解,昆航早在二00四年起就開始醞釀,去年二月二十五日獲得國家民航局籌建批文後,由於種種原因,籌建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 群雄逐鹿雲南奧特萊斯市場 未來競爭中拼的是什麼?
    作為一個排名全國前十的連鎖奧特萊斯品牌,位於安寧市太平新城的砂之船奧特萊斯全部建成後,不但擁有37萬方超大體量,還將引進500個國際國內一線品牌,會帶給雲南消費者全方位的現代奧萊體驗。   而繼百聯奧萊、王府井奧萊和砂之船奧萊之後,首創奧萊作為第四個進駐昆明的全國排名前十連鎖奧萊品牌,也再次將人們對雲南奧特萊斯的關注推向一個新高潮。
  • 中國藥妝市場規模將達811億 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中國藥妝市場規模將達811億 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2018-08-15 14:30:32
  • 日本電動汽車電池將跨品牌供應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產汽車公司在銷往美國市場的電動汽車上改變了以往使用自家品牌電池的做法,採用日立製作所生產的鋰離子電池。其他汽車廠商也將效仿日產公司做法,預計今後日本電動汽車電池市場競爭將更趨激烈。日本汽車廠商通常不會輕易將電池等電動汽車核心部件交給其他電機廠商生產,而是採取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生產的方式,使用自家品牌電池,從而確保零部件穩定供給,且有利於提升電池性能和安全性。但隨著電動汽車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汽車廠家由於電池供應渠道單一,難以降低其價格,因此,部分企業開始採取部分電池跨品牌調配的做法。
  • 新常態將引發泰國電商業更激烈的競爭
    消費者外出消費受限制以及對健康安全問題的擔憂使網上零售市場進一步增長。開泰研究中心認為,零售業新常態一方面刺激了網上零售市場的增長,但是另一方面所有零售商都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尤其是外資電子交易市場(E-Market place)運營商。
  • 電踏車行業:競爭激烈的藍海市場
    從這個角度觀察,電踏車在中國市場有著較大的滲透率提升空間。政策方面,「十四五」強調,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將向高質量發展邁進,提高公共運輸出行比例,同時發展自行車和步行道路,這將有助於電踏車的普及。目前中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約2億輛,年新增銷售約3000萬輛,根據通路快建測算,未來年銷售約3000萬輛的電動自行車市場將分流1/5給電踏車,即600萬輛;同時,年銷售1000萬輛的自行車市場約分流150萬輛升級為電踏車。西部證券預測,未來我國電踏車市場年需求量有望超過750萬輛,市場前景十分廣闊。不過,市場對電踏車行業未來高速發展的預期也存在著不少風險因素。
  • 雄安航空初審通過 南航百億出資競爭北京市場
    在南航股份公司北京分公司整體搬遷至大興國際機場四年過渡期滿後,南航北京分公司將予以註銷,並整體注入南航雄安航空有限公司。關於大興機場對南航的意義,我們在幾天前的《大興機場「三國殺」:國航入局,南航要怕嗎?》一文中有簡單提過。南航或試圖在北京打造一個新的航空樞紐,發力國際和中轉業務,而確保其在大興機場的份額第一更是重中之重。
  • 南航國泰「一山不容二虎」,大灣區航空業融合背後的角力和競爭
    深圳機場與全球創新型城市、歐美澳熱點城市及「一帶一路」新興市場國家節點城市連接的國際航線數量超過100條,機場國際旅客和國際貨郵吞吐量佔比分別達到20%和50%。如此跨越式非常規發展的背後,出現了較為極端的大灣區機場爭奪存量市場的案例。境外航司出於補貼的考量,更是直接將原本一周五班的香港航線改為香港三班,深圳兩班。
  • 南航明年「退群」天合聯盟 航空公司聯盟市場暗流湧動
    11月15日,南航公告稱,基於自身發展戰略需要,決定自2019年1月1日起不再續籤天合聯盟成員協議,2019年內完成各項過渡工作。表面上看,這僅是航空公司與航空聯盟之間的協議終止,背後卻是航空公司聯盟市場激烈競爭的暗流湧動。
  • 加緊布局崇禮 Clubmed分羹冰雪旅遊紅利
    北京商報記者獲悉,作為國際知名度假村Club Med也謀求分羹冰雪旅遊紅利。據ClubMed宣布,目前已在5個國家擁有21座冰雪度假村,並計劃進行擴張。未來ClubMed還希望通過在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舉辦地崇禮太舞開設新的度假村,進一步提升區域影響力的同時招攬客源。對於這一布局顯然野心不小。
  • 南航與東海航空牽手,深圳市場混戰
    不過,在目前的深圳市場,南航已經擁有深圳分公司,並且市場份額居前列。根據航旅圈此前梳理的深圳機場運力佔比份額(時間段:2019年1月1日到12月10日,運力統計口徑為投入座位數),南航在深圳的份額與排名第一的深航非常接近,而東海航空在深圳的市場份額則只有3%左右。
  • 義烏家電零售市場競爭激烈 售後服務最關鍵
    今年上半年,傳統家電和數碼3C產品消費雙雙缺少興奮點,加上頻繁的雨水「攪局」,義烏市場的家電銷售可以說是打了「水漂」。「目前義烏的家電零售市場,大規模的門店擴張期已經成為過去式,商家基本不敢以拓展新門店作為增長點,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消費體驗魅力,向消費者提供更為全面細緻的售後服務。」
  • 多個高端品牌進駐東莞 未來車市競爭更激烈
    對於東莞出現的這種情況,有汽車專業人士表示,這是市場經濟的規律,4S店開業或是歇業都很正常,這也說明了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比如說寮步一車行,原來是經營國內的一家自主品牌,但是由於銷量不好,而且競爭又激烈,今年也開始退網,目前退網的程序也完成了。高端品牌進駐 消費者有更多選擇就在多家4S店選擇歇業的同時,東莞近期又出現了開業潮。
  • 秋果大量上市,區內「柑橘大戰」將更為激烈
    市場監測數據顯示,10月底國內秋果上市更加集中,但各地果價表現依然存在差異。例如在陝西渭南產地,水果收購入庫量大勢強,收購價格普漲;在雲南市場,水果價格則微幅上漲;在河南,秋果上市量大物流順暢成本降低,果價不漲反跌,雖然跌幅微小,但與其他市場價格差異依然明顯。
  • 牽手11年後南航與天合聯盟說了再見 航空公司聯盟市場暗流湧動
    消息一出,受到航空業內高度關注,表面上看這僅是航空公司與航空聯盟之間的協議終止,背後卻是航空公司聯盟市場激烈競爭的暗流湧動。明年起不再續籤天合聯盟「尊敬的旅客,歡迎您乘坐天合聯盟成員南方航空航班……」從2019年開始,再次乘坐南航,這句話可能就要成為歷史了。
  • 香港大型超市競爭激烈
    但是,香港兩大零售超級市場百佳及惠康超級市場卻逆流而上,近日宣布將在未來幾個月繼續開設多家分店。百佳超級市場目前約佔香港食品市場份額的20%。這家超市宣布,將在未來3個月增開11家分店,其中,有5家屬於大型超級市場,每家可提供約兩百個職位。在宣布增開分店的同時,百佳推出了大規模的減價措施,其超市內的3000多種貨品大減價,80種貨品「 買一送一」,包括食用油、大米等。
  • 湖南迎來「空中名片」 中部航空市場競爭大幕拉開
    雲南雖然是中國民航業較為發達的省份,但當地市場競爭也異常激烈,主要的市場份額一直被中國東方航空雲南有限公司(下稱「東航雲南」)和雲南祥鵬航空有限公司(下稱「祥鵬航空」)這兩家規模較大的航企所掌控,再加上已經投入運營超過十年的昆明航空有限公司,儘管有後來者想要分一杯羹,但實際上留下的機會並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