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倒閉了?

2020-12-19 梅花網


文|梅花網Michael

今年真是各大零售品牌,

難熬的一年:

ZARA、GAP關店,

耐克、CK裁員,

維密、Forever 21破產...

最近,無印良品直接破產的消息,

更是上了熱搜。 

 

MUJI無印良品的美國子公司,

申請破產保護,18家店鋪全部關門歇業。

(負債總額達到6400萬美元) 

本以為網友們,會為無印良品感到惋惜,

誰知評論區不是號召清倉大甩賣,

就是說無印良品已經out了。 

 

but,網友們看似苛刻的評論也不無道理,

就像這次在美國破產的無印良品子公司,

過去三年一直在虧,上財年虧損約1000萬美元。

而疫情,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近兩年,

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上的頹勢也越來越明顯。 

(圖:電商報)

很多人都知道,

無印良品誕生於日本上世紀90年代房產泡沫時期。 

當時日本民眾都沒什麼消費欲,

對品牌商們的「花言巧語」也是無動於衷。

這時突然冒出來一個牌子,

或者說是一個沒有牌子的牌子。 

主張「因為合理,所以便宜」、

「夠用就好」、「物有所值」,

迅速得到了消費者的熱捧,

極簡的生活美學非常吃香。

(順便提一下,同期誕生的還有優衣庫)

以至於當時日本的大街小巷,甚至便利店裡,

都有無印良品的貨架。

MUJI的第一張海報《有道理的便宜》 

但很明顯,

價格並不是中國消費者,追捧無印良品的原因,

相反讓人有點感覺,價格是無印良品的槽點top1。 

高價並沒有拉低無印良品的人氣,

15年無印良品上海旗艦店開業時,

你甚至需要排隊80分鐘才能進店。 

(圖:澎湃新聞) 

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火爆,主要是兩點:

充滿匠心的產品細節、

蘊含在審美中的生活哲學(生活方式) 

先來說說產品細節,比如這個最尋常的螢光棒,

加了個簡單的透視窗,讓人在使用中很安心。 

 

電飯煲上面的凹槽,讓飯鏟終於找到歸宿。 

 

還有無印良品的保溫杯,

開發團隊發現人們了嫌棄杯子重的細節,

據說用了大半年去調研、實驗,

只為給保溫杯減重55g,

這樣就可以多裝50毫升水了。

甚至連門店運營與店員的舉止,

都貫徹著無印良品的細節文化。 

無印良品社長松井忠三花了五年時間,

製作了一套13冊的指南手冊MUJIGRAM,

詳細地規定了店鋪運營、櫥窗模特擺放、

早上怎麼打招呼之類的流程。 

 

匠心與細節帶來的品質感,

正是當時中產消費者亟需的。 

再來說說生活方式,社長松井忠三曾說過: 

「顧客通過購買MUJI的商品,表達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再沒有比能夠影響生活方式的商品更強大的了。因為人的喜好可能會輕易改變,但思想和觀念卻是不會輕易產生變化的。」 

無印良品主打的是簡樸而剔除了冗餘的,禪意生活。 

在中國設計界非常有名的,無印良品設計師原研哉也這麼說,「無印良品這個品牌就像個空物一物的容器,能接受不同的觀點,也能無拘無束地發揮。」 

 

在05年進入中國的無印良品,

無疑是進入了一片夢幻藍海:

中產一代消費者迅速崛起,卻找不到能提供品質生活與審美需求的品牌。 

無印良品迅速成為了中產階級的新寵,

MUJI風成為了消費升級的一個標籤。

在16 年發展到了 200 家店面,營收高達 3072 億日元。 

  

巧合的是2016年,

被網友稱作「中國版無印良品」的網易嚴選成立了:

極簡主義的商品設計、展示風格,

產品涵蓋服裝、家居、廚具、食品、文具等品類。

還自建或整合了更有效率的供應鏈,

讓價格更有競爭力。 

走同樣路線的小米有品、淘寶心選、

京東京造也開始接連出現。

簡單地說,就是產品類似、價格更低。

當時網友質疑小米,抄襲無印良品電飯煲,

就是一個例子。 

同時「中國無印良品定價,

是日本的兩倍、價格虛高」

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有了參照對象後,

高價似乎開始受到了質疑。

不知道是否出於這個原因,

近兩年MUJI在中國已經連續降價了11次,

不過似乎攔不住營收的下滑,

同時還在曾引以為傲的品質上出現危機。

(家具抽檢不合格)

 

除了來自線上的競爭對手,

「更要命」的是,

線下又來了個名創優品,

被稱作「山寨版平價無印良品」:

產品路線、門店裝修都是像素級模仿。

還從另一個老鄉優衣庫那裡,

「學會了」聯名營銷,發展迅猛,

最近甚至打算要上市了。

(可以說非常魔幻了) 

最後

有意思的是,無印良品社長松井忠三,

曾在《無印良品世界觀》提出:

「無法在世界成功的企業,在國內也難以生存。」

因文化與租金在美國市場破產,在中國則是遭遇線上線下雙重狙擊,照社長的思路這樣下去要有崩盤的危險了,不知道無印良品,能否想出良策扭轉頹勢。

(順便貢獻點翻盤案例哈哈)


註:本文為梅花網的原創文章,若轉載此文,請在文章開頭標註「作者」、「來源」及本頁連結。更多轉載細則查看梅花網公眾號(ID:meihuaevent),回復「轉載」了解須知。

相關焦點

  • 不只無印良品扛不住了
    7月10日,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良品計畫宣布,其美國分公司已向德拉瓦州一家法院申請破產保護,負債6400萬美元,原因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3月17日起美國所有門店被迫暫停運營,無印良品美國業務持續虧損。對此,無印良品回應稱,美國子公司是申請的破產保護並非人們常規理解的破產清算。實際上,申請破產也是公司努力應對的一種方式。
  • 無印良品的中國困局
    從早先進入中國市場時火爆的「中產標配」,到如今頻頻降價仍無法挽回頹勢,無印良品究竟發生了什麼? 01 由盛轉衰 對無印良品而言,最好的時光停留在2015年。 2005年進入中國後,無印良品經歷了長達7年的蟄伏期。到2010年無印良品在國內的新增店鋪數量僅為8間,隨後的2011年這一數字變為12間,依舊緩慢。
  • 無印良品進軍家裝
    在通過MUJI HOTEL讓人們感受過MUJI式住家美學後,無印良品的家裝服務緊跟而來。12月21日,無印良品正式宣布在中國推出家裝服務——MUJI INFILL無印良品家裝。無印良品在官網上這樣描述MUJI INFILL的業務。不過,這一條龍的服務並不是全部由無印良品來完成,而是與中國的合作夥伴一起完成,通過與少海匯合作,MUJI INFILL由MUJI無印良品提供設計,海爾全屋(Haier home)提供全屋定製,有住提供裝修服務。
  • 無印良品,賣菜了!
    參考:廣告圈頭條(ID:topadquan)素材源於網絡提到跨界品牌無印良品MUJI也算是一個積極分子書店、餐廳、酒店、便利店、家裝都有涉略但是不管怎麼樣,在中國的業績始終低迷終於,MUJI對菜市場下手了!
  • 無印良品倒閉了?老字號實體店如何轉型線上
    最近,有傳言說無印良品倒閉了?原來是7月10日,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劃宣布,美國子公司申請破產!負債6400萬美元。原因是疫情影響,業績急劇惡化。無印良品門店作為日本零售巨頭、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品牌,這種事太讓人難以想像了。其實,受疫情影響,大大小小的實體店都舉步維艱,【程記德】光明乳鴿就是其中一家。
  • 無印良品開了菜市場 「文青吸鐵石」也有生鮮夢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無印良品首次將菜市場開到中國。號稱「文青吸鐵石」的無印良品為何選擇此時在中國市場賣菜,生意會好做嗎?  其實,這並非無印良品第一次賣菜,早在2017年,無印良品就在東京本土開設了全世界第一家生鮮賣場;2018年3月,又在大阪開了家號稱全球最大的MUJI菜市場,佔地面積達到4300平方米,並且生意還不錯。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如何抉擇?
    日本無印良品和中國無印良品的官司打了十幾年,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談到無印良品這家公司,其實大部分中國人都認為他是日本的品牌,所以更多人認為中國的品牌是抄襲了日本,是品牌侵權。但是兩家公司在中國十幾年的明爭暗鬥當中,打了大大小小不下於10場官司,卻各有勝負呢。
  • 無印良品困局
    時代周報記者洪若琳發自廣州良品「不良」,無印良品又出品質事故了。近日,微博話題「無印良品瓶裝水致癌物超標」被頂上熱搜,無印良品的品牌名譽再受衝擊。無印良品中國總部回復時代周報記者稱,媒體報導中提及的2款「天然水」產品,在中國大陸從未銷售過。無印良品日本官網聲明中提及的1款「碳酸水」產品,現在也沒有在中國大陸銷售。雖然本次涉事產品中國大陸地區未受影響,然而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內,這已是無印良品第二次蒙上致癌陰影了。
  • 真假「無印良品」難辨,為何日本無印良品這次慘敗?
    可這次無印良品打的是持有其同名品牌「北京無印良品」。也就是說日本的無印良品把中國的無印良品告了。相信很多小主開始懵逼了,乘法君其實也懵逼,因為之前壓根不知道竟然有兩個「無印良品」。這樣的兩家無印良品,你傻傻分得清楚嗎?反正乘法君是傻傻分不清楚。
  • 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倒下」,疫情真是「罪魁禍首」?
    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的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7月10日宣布,其美國子公司已申請破產保護。這一消息引發輿論譁然,就連無印良品也經受不住疫情衝擊而倒下。 破產≠倒閉 良品計劃當天宣布,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向德拉瓦州一家法院申請破產保護,該公司在申請中列出的資產和負債在5000萬到1億美元之間,債權人數估計介於200至999人。 無印良品誕生於1980年,是一家業務遍及全球的日本零售公司。
  • 無印良品也曾是配角 解析無印良品的前生後世
    不過,在這次發展當中,有一個非常奇特的例子,就是無印良品。無印良品誕生於1980年,在最初成立的時候,這並不是一家獨立的品牌,而是作為西友超市的自有品牌商品而誕生的。當時的西友超市在日本已經非常有名,不過,那時西友總經理覺得日本的很多商品包裝過於奢華,完全扭曲了商品本來的價值,於是便希望開發一款更能突出商品價值,而不是過度包裝的商品,這就是無印良品最初開發的初衷。
  • 日本「無印良品」VS中國「無印良品」,究竟誰在「偷梁換柱」?
    然而,無印良品卻在布局中國市場多年後,同北京一家同樣以「無印良品」為品牌的家紡店不期而遇,並由此上演了一場商標大戰。一年前,一件由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棉田公司」)註冊在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等商品類別上的「無印良品」商標,曾讓「日本『無印良品』敗訴中國『無印良品』」的輿論甚囂塵上。
  • 這一次,是日本無印良品「山寨」了國產無印良品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從過往的經驗上來看,這種通過「諧音」或「相近字」來跟風知名品牌的行為是山寨、抄襲無疑了。但這一次,持續了十幾年的無印良品VS無印良品「商標大戰」的結果卻和我們先入為主的慣性思維不太一樣。
  • 無印良品道歉了!
    因活動文案中使用「法租界」3個字,無印良品道歉了:無傷害民族情感的意圖,尊重中國的文化與歷史。圖/圖蟲「無印良品重提法租界」上微博熱搜9月10日,無印良品官方微博在發送一條活動文案時,採用了「法租界」的說法,引發網友爭議和不滿,「無印良品重提法租界」也上了微博熱搜。
  • 無印良品道歉了
    無印良品在中國營收增幅明顯放緩這已經不是無印良品第一次曝出負面新聞了。不久前,無印良品被曝出因家具產品出現問題被顧客投訴後,給維權顧客「封口費」誘使其籤訂保密協議招來罵聲一片。7月17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通報流通領域家具質量抽檢結果,在11件不合格產品中,有6件來自無印良品,最大的問題是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據悉,這已經是無印良品2019年來第3次被曝出產品問題。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一字之差,誰是正品?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此前,一審法院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判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賠償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合理支出,共計40萬餘元。提起無印良品,除了人們熟知的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的日本品牌,也許少有人知道,國內也有一家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涼了?
    其中,多款無印良品家具不合格,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合。日本品牌無印良品,其本意是「沒有商標與優質」,也是這種極簡主義受到了人們的喜愛。2005年,無印良品入駐上海,但業績一直不理想,2015年,無印良品對中國市場進行了降價策略,當時回暖了一些,但是近幾年在中國的銷售額一直在下滑,它為什麼涼了?
  • 無印良品成「無良品」?深陷質量門的無印良品究竟怎麼了
    其實,無印良品在內地出現質量問題絕不是第一次,早在2014年6月29日市工商局通報的不合格服裝名單中,無印良品一款軍綠色「棉彈力燈芯絨瘦長褲」,耐溼摩擦色牢度不合格,也就是說水洗後易掉色。而一周後,北京市工商局公布新一批服裝質量抽檢結果,無印良品的服飾產品被檢不合格,同一款燈芯絨短褲又出現了耐溼摩擦色牢度不合格的問題。
  • 無印良品的啟示
    □本報記者 陳巖  4月1日下午3點半,位於成都太古裡的方所人頭攢動,無印良品所屬的良品計畫株式會社會長松井忠三將在這裡開始一場名為「無印良品的改革」的演講。  「會長」這個職務,翻譯過來就是董事長,與無印良品的員工私下聊天得知,松井其人,正是將這家售賣生活百貨的企業拖出困境、推向輝煌的「靈魂人物」。
  • 杭州臨平歡樂城「無印良品」被日本「無印良品」告了
    24類「無印良品」商標,日本公司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臨平歡樂城的店經營的名為「無印良品Natural Mill」綜合性店鋪,銷售與日本公司類似的產品,在店鋪門頭、牆面、廣告等多處顯著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標識,銷售的產品上也多處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無印工坊」標識,並且店鋪裝潢也與日本公司十分相似,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混淆誤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