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今日夏至!

2020-12-24 澎湃新聞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今日夏至!

2020-06-21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明波影千柳,紺屋朝萬荷

物新感節移,意定覺景多

今日5時44分

迎來夏至節氣

伴著炙熱的朝陽

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

夏至是晝夜變化的界限

北半球迎來白晝最長的一天

過了這天,太陽將走「回頭路」

白天漸短,黑夜變長

炙熱的陽光烘烤大地

習習的南風送來水汽

悶熱、潮溼是最明顯的特徵

雷陣雨是最常見的天候

強對流天氣驟來疾去

有「田野兩側、晴雨各半」的景象

江南降水持續不停

造成器物、食品發黴的現象

被人戲稱是「梅雨」也是「黴雨」

在傳統習俗中

以夏至這天為起始

人們會通過數「夏九九」

記錄溫度的變化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

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

……

對於辛勞耕種的農民來說

數九則是夏忙的節拍器

剛收的新麥煮麵

剛摘的瓜果冰鎮

既有清新自然的味道

又有耕耘之後的成就感

夏至是最燦爛的季節

別因厭惡烈日的灼燒

而忽略了夏季本身的美

蟲的吟誦,蟬的長鳴

蛙的齊唱,鳥的啼叫

各種聲音此起彼伏

宣示生命的力量

給盛夏增添無窮的生機

蓮花的粉,榴花的紅

荷葉的綠,湖水的青

各種顏色肆意暈染

鋪滿自然的空隙

拼湊出壯闊的夏日風光

冬至餃子夏至面

「冬至餃子夏至面」「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按照河北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節氣就可以大吃涼麵了!

別小看這個習俗,可是上講究的:一是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於因寒涼而損害健康。二是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

今天,記得買些麵條回家,可以給家人做一頓美味的面啦。

河北這些好吃不打折的麵條

收好不謝↓↓↓

涼拌麵

炸醬麵

打滷面

炒麵

湯麵

除了吃麵,古人還講究夏至要吃苦,以達到清洩暑熱的目的。唐朝的孫思邈提倡人們「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又說:「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我們身邊可以吃的苦主要包括:苦瓜、絲瓜、黃瓜、芹菜等↓↓↓

另外,小編特別提醒大家

今天午後,日環食天象隆重登場

西藏、四川、貴州等地

可見罕見金邊日食

全國大部可以觀測到日偏食

觀測時要注意遮擋

不能直接用肉眼觀看

科學佩戴太陽觀察鏡

避免眼睛被強光灼傷

短暫的日食之後

充足的陽光將繼續與你我同行

願你抖擻精神

珍惜生命中每一個光亮如新的白晝

心懷熱忱,認真生活

向陽而生,不負時光

來源:人民日報、河北日報微信

原標題:《【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今日夏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之一「夏至」節氣
    夏至,小桑拿天來襲!夏至(別名:夏節、夏至節,英文名:Summer Solstice)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日期在每年公曆6月20日-22日之間。夏至在中國古代也是重要的傳統節日(節氣),在清代以前的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而宋代百官還會在夏至時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彩扇用來驅熱,香囊可驅蚊抑臭,可見古人對夏至的重視。自古以來,夏至時節,吃麵是很多地方的重要習俗,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
  • 二十四節氣詩書——夏至
    夏至 6月21日卯時(5-7點)  夏至是我國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夏至日最長,從夏至始日逐漸短,到冬至日最短。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夏至不是最熱的時候,到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進入「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候。  夏至氣候特點: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時有雷陣雨。唐代劉禹錫有「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名句。物候為: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  夏至陽極陰生,一直到「三伏」陽氣盛於外。《黃帝內經》主冬病夏治,通過溫補陽氣,散寒驅邪,吸收陽光,多食苦菜,治療秋冬疾病。
  • 二十四節氣丨夏至
    夏至傳統二十四節氣故曰夏至日影短至日長之至日北至百商熟初入伏今日5時44分迎來夏至節氣伴著炙熱的朝陽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夏至三候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夏至習俗夏至時值農作物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如古籍中所講:「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意思就是說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類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漢《周禮·春官》有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 2020年夏至丨無論夏至,或二十四節氣,30字的標題不足以描述
    2020年06月21日,則二十四節氣之「夏至」。夏至為二十四個節氣中一個重要節氣,民間有句俗語:「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日長長到夏至」,則夏至當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日照時間為全年最長。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夏至:日至長而影至短,夏至有雨三伏熱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中國在很長時間內,都是農業社會,有著悠久的農業生產歷史。而農業生產活動,受氣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自然區位條件的制約,特別是受氣候條件的制約,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需要不違農時,為此,我們的祖先發明了中國的傳統曆法,也就是俗稱的農曆。
  • 【二十四節氣】冬至丨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二十四節氣】冬至丨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2020-12-20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
    這是2020年 我們分享的第154篇文章 歡迎關注我們的 微信公眾號:boshanchaguan 夏至, 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個節氣,
  •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夏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古時民間「四時八節」中的一個節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
  •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描寫夏至詩歌二十四節氣夏至詞句匯總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描寫夏至詩歌二十四節氣夏至詞句匯總  2019年6月21日是夏至節氣,夏至是四季中一個重要的分界線。古人留下了很多描寫夏至節氣的古詩詞詩句,夏至節氣詩句多是詩詞歌賦、民間諺語也多與節令、氣象有關。
  • 【節氣詩詞】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節氣詩詞】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夏至·詩詞
  • 【二十四節氣】今日冬至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日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太陽南行的極致,這天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
  • 今日寒露——淺談二十四節氣
    今天是10月8號,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也是我們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 —寒露時節。寒露這天,是由涼變冷的表徵,涼風乍起,應當適當添加衣物。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們中國二十四節氣的歷史來由。一、歷史淵源二十四節氣是幹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定「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它是我們的先輩們文化智慧的高度凝聚產物,是中華歷史文化的精華之一,在國際氣象界中,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我一聽,糟了,應該是問節氣的事兒了。唉,媽咪對陰曆、陽曆、農曆、公曆比較暈菜啊,長這麼大了,還是沒有弄清楚他們的計算規則。於是,我裝作很淡定地說:"嗯,今天是4月5日,4月5日陽曆。"然後,我用僅存的一點知識對寶哥說:"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你說的端午節、中秋節、春節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他們的日子都是按照陰曆算的,這個點非常正確,寶哥非常善於思考和總結,寶哥真棒!"連忙對著寶哥,豎起了大拇指。
  • 二十四節氣從哪來,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中國農業博物館研究館員、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曹幸穗說。  淮南市政協文史專員程晉倉進一步闡釋:「中國古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將運動軌跡分為24等份,每一個等份為一個節氣,即二十四節氣。它是中國人在觀天察地、認知自然的實踐中創造發明出的一套科學時間知識體系,是中國農耕社會順天應時、指導實踐的生活制度,也是安排農業生產、協調農事活動的基本遵循。」
  • 二十四節氣-夏至·陽曆6月21日-22日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夏季的第四個節氣。一般在公曆/陽曆6月21~22日交節。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敲黑板·必考知識點: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
  • 夏至位居二十四節氣首位,夏至的由來與風俗你們知道麼?
    大家好,我是毅恆說歷史,今天給大家說一下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是被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是在公元前七世紀被先人們用土圭測日影確定的,《恪遵憲度抄本》中提到:「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 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 傳承發展中的二十四節氣
    兩千多年來,二十四節氣以曆法、諺語、歌謠等形式廣為流傳,在傳統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近年來,隨著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不斷推進,二十四節氣再次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二十四節氣在現代生活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有哪些新的應用?如何更好地傳承?
  • 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劃分的?|朔望月|曆法|月球|二十四節氣
    1為什麼要設立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傳統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曆法中節氣的設置對我國農牧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節氣也演變產生了一些民間節日和民俗活動,體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
  • 手碟和非洲鼓(打擊樂)演奏--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 大雪已過,下個節氣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了解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獨創的傳統曆法,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炎黃子孫通過對太陽、天象的不斷觀察,創造了「節氣」這種獨特的曆法。迄今2100年前的秦漢時期,二十四節氣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應用體系」,並一直沿襲至今。 2006年,「二十四節氣」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