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節氣之一「夏至」節氣
夏至,小桑拿天來襲!夏至(別名:夏節、夏至節,英文名:Summer Solstice)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日期在每年公曆6月20日-22日之間。夏至在中國古代也是重要的傳統節日(節氣),在清代以前的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而宋代百官還會在夏至時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彩扇用來驅熱,香囊可驅蚊抑臭,可見古人對夏至的重視。自古以來,夏至時節,吃麵是很多地方的重要習俗,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
-
二十四節氣詩書——夏至
夏至 6月21日卯時(5-7點) 夏至是我國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夏至日最長,從夏至始日逐漸短,到冬至日最短。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夏至不是最熱的時候,到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進入「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候。 夏至氣候特點: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時有雷陣雨。唐代劉禹錫有「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名句。物候為: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 夏至陽極陰生,一直到「三伏」陽氣盛於外。《黃帝內經》主冬病夏治,通過溫補陽氣,散寒驅邪,吸收陽光,多食苦菜,治療秋冬疾病。
-
二十四節氣丨夏至
夏至傳統二十四節氣故曰夏至日影短至日長之至日北至百商熟初入伏今日5時44分迎來夏至節氣伴著炙熱的朝陽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夏至三候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夏至習俗夏至時值農作物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如古籍中所講:「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意思就是說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類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漢《周禮·春官》有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
2020年夏至丨無論夏至,或二十四節氣,30字的標題不足以描述
2020年06月21日,則二十四節氣之「夏至」。夏至為二十四個節氣中一個重要節氣,民間有句俗語:「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日長長到夏至」,則夏至當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日照時間為全年最長。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夏至:日至長而影至短,夏至有雨三伏熱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中國在很長時間內,都是農業社會,有著悠久的農業生產歷史。而農業生產活動,受氣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自然區位條件的制約,特別是受氣候條件的制約,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需要不違農時,為此,我們的祖先發明了中國的傳統曆法,也就是俗稱的農曆。
-
【二十四節氣】冬至丨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二十四節氣】冬至丨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2020-12-20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
這是2020年 我們分享的第154篇文章 歡迎關注我們的 微信公眾號:boshanchaguan 夏至, 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個節氣,
-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夏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古時民間「四時八節」中的一個節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
-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描寫夏至詩歌二十四節氣夏至詞句匯總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描寫夏至詩歌二十四節氣夏至詞句匯總 2019年6月21日是夏至節氣,夏至是四季中一個重要的分界線。古人留下了很多描寫夏至節氣的古詩詞詩句,夏至節氣詩句多是詩詞歌賦、民間諺語也多與節令、氣象有關。
-
【節氣詩詞】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節氣詩詞】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夏至·詩詞
-
【二十四節氣】今日冬至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日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太陽南行的極致,這天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
-
今日寒露——淺談二十四節氣
今天是10月8號,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也是我們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 —寒露時節。寒露這天,是由涼變冷的表徵,涼風乍起,應當適當添加衣物。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們中國二十四節氣的歷史來由。一、歷史淵源二十四節氣是幹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定「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它是我們的先輩們文化智慧的高度凝聚產物,是中華歷史文化的精華之一,在國際氣象界中,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我一聽,糟了,應該是問節氣的事兒了。唉,媽咪對陰曆、陽曆、農曆、公曆比較暈菜啊,長這麼大了,還是沒有弄清楚他們的計算規則。於是,我裝作很淡定地說:"嗯,今天是4月5日,4月5日陽曆。"然後,我用僅存的一點知識對寶哥說:"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你說的端午節、中秋節、春節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他們的日子都是按照陰曆算的,這個點非常正確,寶哥非常善於思考和總結,寶哥真棒!"連忙對著寶哥,豎起了大拇指。
-
二十四節氣從哪來,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中國農業博物館研究館員、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曹幸穗說。 淮南市政協文史專員程晉倉進一步闡釋:「中國古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將運動軌跡分為24等份,每一個等份為一個節氣,即二十四節氣。它是中國人在觀天察地、認知自然的實踐中創造發明出的一套科學時間知識體系,是中國農耕社會順天應時、指導實踐的生活制度,也是安排農業生產、協調農事活動的基本遵循。」
-
二十四節氣-夏至·陽曆6月21日-22日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夏季的第四個節氣。一般在公曆/陽曆6月21~22日交節。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敲黑板·必考知識點: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
-
夏至位居二十四節氣首位,夏至的由來與風俗你們知道麼?
大家好,我是毅恆說歷史,今天給大家說一下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是被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是在公元前七世紀被先人們用土圭測日影確定的,《恪遵憲度抄本》中提到:「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
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 傳承發展中的二十四節氣
兩千多年來,二十四節氣以曆法、諺語、歌謠等形式廣為流傳,在傳統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近年來,隨著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不斷推進,二十四節氣再次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二十四節氣在現代生活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有哪些新的應用?如何更好地傳承?
-
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劃分的?|朔望月|曆法|月球|二十四節氣
1為什麼要設立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傳統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曆法中節氣的設置對我國農牧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節氣也演變產生了一些民間節日和民俗活動,體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
-
手碟和非洲鼓(打擊樂)演奏--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
大雪已過,下個節氣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了解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獨創的傳統曆法,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炎黃子孫通過對太陽、天象的不斷觀察,創造了「節氣」這種獨特的曆法。迄今2100年前的秦漢時期,二十四節氣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應用體系」,並一直沿襲至今。 2006年,「二十四節氣」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