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購物方式的改變,同時直播可以直觀感受商品使用場景及效果,越來越多的人邊看直播邊購物,因而淘寶直播已經成為買家們所熱衷的購物方式。很多商家迎合市場需求,開啟直播賣貨銷售方式。而對於一些剛接觸直播的新手商家而言,怎麼開展直播賣貨一頭霧水。做直播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怎麼做直播,才能高效變現?
為此小編特意專訪了網萌代運營部門的項目經理,以下是嘔心瀝血之作,希望對大家能有很好的幫助。
一、準備直播預告
直播預告一方面能達到給直播間引流的效果,另一方面進來的流量更精準,有利於提高直播間的互動及成交。
在準備預告的時候,需要篩選直播中的優質內容,對這些內容進行包裝推廣及直播廣場浮優操作。發布後受戶可提前通過預告了解直播內容。
感興趣的人就會點進直播間,這些都是你的精準用戶,成交率比較高。另一方面,你可以在預告裡提前上線產品。開播後,根據產品特點,後臺大數據會通過計算匹配更多的精準用戶。
二、如何填寫預告
一個完整的預告一般是由標題、簡介、封面、購物袋寶貝四個方面組成。
我們先以淘寶平臺為例,當你進入淘寶直播的後臺設置,首先需要填寫標題,即用一句話形容你的直播間。要讓用戶通過標題產生好奇,最好能形成固定的個人風格。切記不要在標題寫利益折扣相關。
預告的封面圖是重中之重,因為用戶正常的反應是先看封面,再看標題,再去看簡介,所以你的封面設計需要非常吸睛。封面有很多規則不能觸碰,淘寶直播頻道的封面不能出現文字,拼接圖、邊框圖,上淘寶首頁的預告視頻除了上面的要求,logo也不可以出現,背景牆不能有文字,不能出現大面積黑圖。
關於購物袋裡的商品,發布預告的時候是可以一起發布購物袋裡的產品的,且預告時寶貝越多,越能匹配到更多的精準用戶。
發布及審核時間,淘寶平臺需提前一天發布,不能晚於直播前一天的16點,發布後會有專職人員進行審核。需要注意的是他們只審核第二天的直播預告,審核後用戶可以在中控臺查詢結果,如果審核沒有通過,可以再次發起,重複以上步驟。
關於封面和視頻的尺寸大小,淘寶直播在頻道頁的封面大小是750*750,手淘首頁的封面圖是16:9,兩者除了大小不同,內容必須統一和一致。時間3至5S,大小在2M以內。
三、直播間工作的統籌分配及人員配置
一場直播的團隊組成一般涵蓋主播,其次是保障直播順利進行的技術人員、前期的選品人員、還有做一些輔助工作的員工。
①主播
每場直播需要至少有一位主播出鏡,我們稱作控場主播。控場型主播是一場直播中的必備,對其能力要求自然較高。
主播需具備強大的控場能力,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讓整場直播按照正常的流程走完,這是基礎要求。此外,除了控制直播間的秩序,還要對直播間的產品足夠了解,在保障流程的基礎上推商品,促成直播間成交。
具備較強的反應能力,面對直播間裡的突發情況,要及時給到最佳解決方法。比如測試某款產品時出現了失誤,要怎麼解釋才能讓用戶接受並繼續購買,都是對主播反應能力的考驗。
如果產品過多或直播間舉辦活動、互動較多,可以選擇多個主播出鏡,除了控場型主播,還可以增加直播助理。
②助理
助理工作就是協助主播,包括前期直播腳本、流程的核對,直播時及時反饋用戶的問題,並在後續跟進,直播結束後的粉絲維護,除此之外,助理也要對產品的特性和作用了如指掌,引導用戶下單。
有了助理的情況下,主播就可以專心介紹產品,走流程,兩個人共同配合,不會那麼疲勞,效果可能也會更好一些。
③技術人員
負責直播間裡涉及技術方面的工作。除了最基礎的設備問題,最重要的是在直播時,保證優惠券、連結等在對的時間出現。
一場電商直播,除了主播、技術人員,其他輔助人員,比如選品人員、現場協助人員的工作也同等重要,因為直播電商不是指直播這一件事,而是一系列的事,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都不能稱之為成功的直播。
四、帶貨流程演練
一段從沒講過的話術,口才再好的人也會磕絆,一個新流程,第一次走難免會生疏。所以演練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主播直播的熟練度和順暢度,避免正式直播時出現流程混亂、話術磕絆等尷尬情況。
①重點一:商品的順序
商品過多就會容易造成混亂,因此演練的目的是確認順序正確,一定不能出錯,一旦有一個順序錯了,後面的都會產生混亂。一般低價位的生活用品比較容易打開用戶的購買慾望,接著陸續上線不同品類、不同功能的各類商品。
②重點二:產品介紹及試用
關於產品的介紹一定是在實際使用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範圍內的自我發揮。電商直播和傳統電商最大的不同就是,直播間裡會對自家的產品當場試用,試用的目的是用戶看到動態效果後,產生購買的衝動。
如果你今天的直播間主打一件顯瘦的風衣,但是主播穿上後卻顯得虎背熊腰的,這種情況就需要換一個身材更好的主播,或者換一件真正顯瘦的風衣。
③重點三:直播間裡的優惠政策,一定不要出錯
在演練結束之後要進行一個復盤,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總結演練中所有出錯的點和銜接不順暢的點。然後通過上面總結的點,推測演練中沒出現、但可能存在出錯風險的點。最後,改正錯誤的點,排除有風險的點,優化整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