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港聯 打造優質口岸公共服務平臺

2020-12-26 海報新聞

為落實國家建設世界一流港口戰略部署,緊密結合青島市新舊動能轉換「海洋攻勢」「雙招雙引」「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三大攻勢,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12月25日,山東港口青島港-黃島海關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措施推介會在黃島海關舉行,本次推介會由黃島海關與山東港口青島港共同舉辦。

會上,黃島海關對近期推出的通關便利化措施進行了重點推介;山東港口青島港落實海關提前通關便利化,出臺了12項通關便利化具體措施。推介會還邀請了以山東晨鳴紙業為代表的12家企業共同就前期政策實施以來的變化和收穫展開座談交流。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事關我國新一輪開放戰略,是國家應對複雜國際貿易形勢作出的戰略決策。口岸營商環境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指標。今年以來,山東港口青島港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等要求和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的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採取多種有效措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著力當好服務全球客戶的萬能接口,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黃島海關積極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部署,響應企業對進出口貨物快速通關的需求,採取順勢監管、嵌入式監管多項措施,進一步提升口岸通關效率,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北京睿庫、中國報關協會、中國國際貿易學會發布的「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測評結果」中,青島口岸躍居全國第二,充分體現出社會第三方對青島口岸關、港、企各方共同努力的客觀認可。本次推介會就是關港攜手,直面進出口企業關注的「痛點、堵點、難點」,進一步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

會上,黃島海關從「提前申報、船到即提,兩步申報,查驗貨物先放行後改單,關稅保證保險,主動披露」等五個促進貿易便利化具體措施進行了介紹,充分展示出近期以來海關在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所做出的努力:一方面是接穩、接好海關總署與青島海關各項通關改革措施,確保便利措施落地惠及企業,其中今年關檢業務順利整合,實現一個窗口通受通辦;以監管證件聯網推進通關作業無紙化,進出口無紙化比例分別達到91%和99.5%;穩步開展「兩步申報」試點,企業完成概要申報即可先行提貨;通關環節認定「主動披露」10餘起,依法為企業輕微違法提供減輕甚至免於處罰的容錯機制;29家企業成功適用關稅保證保險,有效降低資金佔用;實行原產地證書足不出戶自助列印,測算為企業節省費用80萬元/年。另一方面結合青島口岸特點,量身定製黃島海關改革項目,今年實行查驗貨物先放行後改單,解決不涉證、不涉稅查驗貨物快速放行問題,確保輕微違規情事貨物不甩船;開發智慧監管2.0通關輔助系統,實現查驗貨物歸類、海關驗估作業的關企電子聯網,以數據跑路代替企業現場提交單據,測算將為企業節省費用270萬元/年,努力實現通關效率更高、口岸環境更優、企業獲得感更強。

港口在建設更有活力、更富效率、更加開放、更為便利的口岸營商環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山東港口青島港作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外貿口岸,近年來始終致力於打造一流口岸營商環境。以「提高箱貨全程流轉效率、降低客戶物流成本、保障貨物流轉安全」為目標,山東港口青島港全新定位,升級服務,積極落實海關提前通關便利化,會上青島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就推出的十二項通關便利化措施進行了具體推介。山東港口青島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王軍表示,山東港口青島港通過降價提效、升級服務,加快構建「門到門」全程物流體系,通過平臺思維為企業降低成本,努力打造優質的口岸公共服務平臺、山東港口青島港將全力配合黃島海關落實通關便利化各項政策,通力支持企業提速增效,助力青島口岸跨境貿易取得更好的發展。

除上述便利化措施外,此次會議最大的亮點就是關、港密切配合、聯合推出的「提前申報、船到即提」改革措施,通過關、港系統連接、數據交換,將海關監管要求嵌入碼頭生產作業系統,實現提前申報貨物到港後即可由社會車輛在船邊直接提離,改變了以往貨物到港後需要吊至堆場、全部貨櫃到齊後才能提離海關監管場所的做法,為企業節省了大量堆存等物流費用,更為重要的是在當前國際貿易形勢下,通過海關、港口的聯合發力,為企業加快生產和出口,贏得國際市場提供「青島速度」,據測算11月份黃島口岸進出口通關時間分別大幅壓縮至57.47小時與5.21小時,提效顯著。對此,山東晨鳴紙業業務經理崔持波表示「在當前嚴峻的國際貿易背景下,晨鳴紙業積極轉戰國際其他市場,黃島海關聯合青島港推出的提前申報、船邊直提便利舉措,助力企業出口量不降反增,從2018年的66萬噸增加到今年的85萬噸,增長率達29%,新興市場佔有率大幅增加,極大提高了公司的國際競爭力;港口採用按箱受理優化了作業模式,解決了公司燃眉之急,大幅壓縮了企業的物資備貨時間,僅這一項就為公司減少資金佔用1500多萬元,讓企業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下一步,黃島海關將繼續與山東港口青島港深入合作,為企業提供更多優惠措施。

座談中,來自產、貿、代三方12家企業代表普遍表示,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措施大大壓縮了通關時間,讓企業收益,獲得感十足。青島尚世通報關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慧傑表示,「近兩年海關改革給尚世通帶來了確確實實的實惠,作為代理企業最大的感受就是通關效率提高了,海關的服務更貼心了,我們客戶對青島口岸的認可度越來越高,海關的無形監管、有形服務充分體現出青島口岸營商環境的優化。另外海關推出的主動披露制度為企業的輕微過失提供了容錯機制,合情、合理、合法,這次推介會求真務實,實事求是,希望多開」。

據了解,下一步,黃島海關與山東港口青島港將按照國家和省、市部署要求,密切關注新一輪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改革舉措,繼續在降本增效、科技創新上下功夫,努力打造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和對外開放新高地戰略相適應的營商環境,助力青島口岸跨境貿易取得更好的發展,為更好地服務青島乃至山東省經濟社會和外貿發展做出應有貢獻。(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媛 報導)

相關焦點

  • 中山市南頭鎮:打造公共服務平臺
    原標題:中山市南頭鎮:打造公共服務平臺  中山市南頭鎮是家電產業專業鎮,近年來,為了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發展戰略,他們探索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轉型升級路徑,通過打造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家電產業轉型升級,並取得了明顯成效。
  • 北京搭建老年旅遊服務平臺 打造老年旅遊公共服務體系
    原標題:北京搭建老年旅遊服務平臺 打造老年旅遊公共服務體系   人民網北京10月17日電 (田虎)10月16日上午,由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的2018年北京市老年旅遊工作會正式舉行。會上提出目前北京市已搭建了由30家老年旅遊企業組成的老年旅遊服務平臺,促進北京老年旅遊產業發展。
  • 高新區打造就業創業智能公共服務平臺
    日前,依託人工智慧打造的就業創業智能公共服務平臺在福州高新區成立,該平臺由位於閩臺大學生三創基地的科技企業研發。隨著校企融合進一步深化,一批企業藉助大學城的「智慧」走出特色發展之路。就業創業智能公共服務平臺,是通過人工智慧技術構建的人工+機器人服務模式平臺,可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就業創業服務、用工服務、政策服務、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反饋五大板塊。
  • 探索「網際網路+精準扶貧」 望城打造美食公共服務平臺
    探索「網際網路+精準扶貧」 望城打造美食公共服務平臺 [作者:周月桂]      [來源:湖南日報]      2017-01-24 19:55:34
  • 對話李奉利:青島港不是一個簡單的企業,是一個城市的公共服務平臺
    青島港要更多的跳出港口認識港口,從更高的平臺上來看待青島港,來找準未來的戰略坐標和發展定位。   青島港不是一個簡單的企業,它更是一個城市的公共服務平臺,是對外開放、「一帶一路」重要的節點,是青島、山東乃至中國連通世界的接口。   「Think Port,Choose Qingdao (提到港口,選擇青島)。」
  • 打造深圳首個智慧電氣安全公共服務平臺
    寶安日報訊(記者 韓翀)日前,深圳市電氣安全物聯網產業協會與福海信息港舉行《智慧電氣安全公共服務平臺》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雙方就用電消防安全等事宜達成戰略合作。 據悉,深圳市電氣安全物聯網產業協會與福海信息港擬利用雙方優勢協同打造深圳市首個智慧電氣安全公共服務平臺,該項目將秉承「園區和諧共建、安全助推發展」的理念,採取「政府指導、協會運作、園區支撐、合作共贏」的市場化運作模式,重點圍繞宣傳教育、檢測評估、應用示範、職能培訓,分擔政府職能,承擔社會責任,保障生命安全,為園區用戶及周邊用戶提供用電消防安全保障。
  • 自貿廈門片區打造信息服務共享平臺 企業辦事不用出區
    記者 白若雪 攝  海西晨報訊 記者 白若雪 通訊員 許建民  「一照一碼」、「三互」口岸監管、關檢一站式查驗平臺……企業進駐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審批業務、通關等方面享受到了極大的政策紅利。  昨日,產經資訊報導,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管理委員會幹部大會在國際航運中心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廈門自貿試驗區將在制度措施創新的基礎上,依託綜合服務平臺功能,整合各項審批業務,打造全方位、一體化的公共信息管理服務共享平臺,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
  • 買買樂購服務優質信用人群,打造讓消費者放心的分期購物平臺
    線上購物平臺改變人們消費習慣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人們的消費觀念。作為一款信用分期線上購物商城,買買樂購正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服務優質信用人群,打造高品質信用分期電商平臺各種電商平臺競爭激烈,給消費者提供了海量的選擇。
  • 打造文化新地標!青神竹裡書屋著力提供優質公共文化服務
    青神縣深諳「公共閱讀空間在城市的文化肌理中舉足輕重」的道理,於是「竹裡書屋」便應運而生。該書屋因其獨特的竹藝主題風格而獨樹一幟,除了為公眾提供免費閱讀平臺,同時還具備開展文化、技能培訓,非遺展示、研學,詩歌朗誦,創意比賽等活動功能。
  • 打造"數據會客廳" 青島發布全國首個公共數據服務平臺
    青島新聞網12月11日訊(記者 劉倩倩)如何讓「沉睡」的海量公共數據、社會數據「醒」過來,實現數據的匯聚整合、開放共享、交易流通,挖掘出數據巨大的潛在價值?12月11日,青島市舉辦了首次數據賦能應用場景對接會,為數據供需雙方、數據應用場景供需雙方精準對接搭建交流合作平臺。
  • 檢測認證服務窗口及線上平臺開通,上海將打造全國最大平行進口車口岸
    界面新聞6月9日從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上海自貿區進口汽車檢測認證服務窗口及網上平臺開通。未來,在上海交易的平行進口車的強制認證等手續,可在自由貿易試驗區進口汽車檢測認證服務窗口及線上平臺「一站式」完成。
  • 四川省市縣三級聯動 共建全省文化旅遊公共服務平臺
    10月29日,記者從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以下簡稱「省文旅廳」)獲悉,我省已印發《全省文化旅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指南》,將實行省市縣三級與各大景區聯動,打造全省「一站式」文旅智慧服務平臺。今後,遊客手持一部手機,登錄四川文化旅遊公共服務平臺,就可以查詢各地文旅信息,暢遊全川。
  • 廈門自貿片區打造臺灣食品「登陸」優質平臺 臺灣飲料進口翻番
    摘要:(陳悅 劉文娟)記者15日從廈門東渡檢驗檢疫局獲悉,截至5月14日,廈門自貿片區東渡口岸今年來共輸入臺灣飲料269萬升,價值151萬美元。檢驗檢疫人士介紹,眾多利好使得更多符合要求的臺灣優良供應商的產品,享受口岸快速驗放的便利。
  • 日照大商中心:打造供應鏈服務平臺 定義大宗商品發展新模式
    作為「網際網路+供應鏈」新興金融業態,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簡稱「日照大商中心」)以日照港(600017,股吧)為核心,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物流配送服務、綜合口岸服務三個子平臺,提供經濟便捷、安全可靠的供應鏈集成服務,逐步實現供應鏈上下遊企業的共創與共贏。
  • 新橫琴口岸打造橫琴文旅展示窗口
    新橫琴口岸將打造橫琴文旅展示窗口(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新橫琴口岸將打造橫琴文旅展示窗口(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珠海8月18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 蔡曉紅)8月18日,橫琴口岸新旅檢區正式開通啟用
  • Yeswedo福保國際·優客工場 打造創新優質社群
    深圳yeswedo福保國際·優客工場是優客工場在福田區精心打造的旗艦社區。5000㎡的空間面積,不僅配備了開放式工位、獨立辦公室、舒適的洽談區、多媒體會議室、智能辦公設備等,別具風格的超大公共區域、網紅餐吧等也是特色所在。優客工場致力於讓會員企業入駐這裡的每一天都享受良好空間與服務。
  • 打造數位化智能化口岸 展現海安港的人文關懷
    如今,海安港實現了港區布局科學合理,服務設施齊全,服務程序流暢,作業管理完善,成為了旅客、車輛、貨物通往海南島的便捷安全口岸。    港航公司董事長吳強表示,海安港在時代進步的浪潮中,銳意創新,抓黨建促發展,充分發揮了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以追求卓越的精神為過海司機旅客提供優質的服務;同時藉助粵瓊兩地發展瓊州海峽經濟帶的契機,實現口岸運營數位化、智能化,努力打造瓊州海峽的黃金口岸。
  • 廣州多語種公共服務平臺消除語言壁壘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譚錚 通訊員 穗外事為進一步優化廣州市涉外環境,提高政府公共服務國際化水平,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廣州多語種公共服務平臺「960169」服務熱線」第一時間積極響應國家和省市政府疫情防控部署,緊急開通英、日、韓24小時熱線服務。
  • 廈門授牌首批28家市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11月20日上午,來自廈門市40家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負責人和代表齊聚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的廈門市海洋生物產業化中試研發基地,參加2020年廈門市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工作會,市科技局為廈門市首批28家市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授牌。
  • 天津市推進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優化中小學網絡學習空間
    天津市推進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優化中小學網絡學習空間 2019-06-14 來源:天津市教育委員會   天津市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及相關指導意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