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東方大國關係突破 有助於提高歐盟的權力

2020-12-13 每日經濟周刊

與東方大國達成協議將增強歐盟在世界事務中的作用

專家:歐洲將成為東方大國外貿的主要方向

近年來歐盟失去了權力中心的許多屬性。在某種程度上,這是源於美國的所為——美國非常希望歐盟失去競爭優勢。米哈伊爾·別利亞耶夫專家認為,在東方大國方向的突破將增強歐盟在世界事務中的作用。

他說:「投資協議將使歐洲加強對東方大國關係的經濟基礎。而這將進一步使歐洲獲得重新成為力量中心的希望。

今天世界地緣政治力量和經濟增長的中心正在逐步向以東方大國為主導的亞洲轉移。加強在市場地位對歐洲公司和整個歐洲具有戰略意義。作為歐洲政治領袖的德國對此深有體會。它也不可能不意識到,在美國最近對歐洲採取行動的背景下,歐盟必須奉行更加獨立和有遠見的政策。」

東方大國稱讚歐盟具有「戰略自主權」

歐盟堅定地致力於「戰略自主」的理念。這符合歐洲的根本和長期利益以及國際社會的共同期望。東方大國外長王毅在與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約瑟夫·博雷爾(Josep Borrel)的電話交談中對歐盟政策做出此番評估。東方大國外長說,「戰略自主」是獨立的必要條件。他還說,這一理念應體現在反對單邊主義上。這裡王毅並未具體提及美國,然而大家知道,美國現在越來越多地企圖損害東方大國歐合作。

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楊勉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歐中經貿關係是歐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即使在拜登上臺後,歐美可能會和解,但這絲毫不意味著已建立的中歐關係可能會受到幹擾。

楊勉教授說:「我認為拜登上臺後會採取措施去緩和美歐關係,重建緊密的盟友體系。此前川普在貿易戰上對歐洲同樣不客氣,再加上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伊核協議》,這些都導致歐洲在很多問題上對他不大滿意,彼此間產生了一些嫌隙。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拜登無疑是要全力去修復美歐關係,而歐洲也會有意願加強與美國的聯繫,所以從這一角度來看,美歐關係今後可能會更進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與美國的走進並不意味著中歐關係將被破壞,因為與東方大國的經貿關係是維持歐洲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不過我們也需要考慮到,今後美國可能會在很多問題上聯合歐洲向東方大國發難。此前歐洲對此響應得不是很積極,是由於川普時期美歐之間產生了分歧。

然而即便如此,我們也可以看到在東方大國5G問題上美歐是保持一致的。那麼拜登上臺後計劃重建美歐聯盟,將有可能導致在涉及的問題上雙方協同一致來對東方大國施壓。

雖然歐洲在努力建立自己獨立的外交政策,但是實際上很多方面他都擺脫不了與美國的關係。再加上二者的價值觀一致,應該說歐洲今後有可能更加向美國靠攏。」

俄羅斯戰略問題研究所專家米哈伊爾·別利亞耶夫同樣預測,在美國新一屆政府領導下的中歐三角關係中的力量平衡不會發生重大變化。

他說:「總統換屆,即使他們屬於不同政黨,也不會大大改變美國的政策。它是慣性的,其核心是保持全球優勢,加強主導地位,進行政治指導,而如今,這些已經使自己聲名狼藉。美國未必會停止緊緊抱住歐洲不放以防其與東方大國走得更近的做法。美國人明白,只有讓歐洲脫離其主要夥伴東方大國,才能讓歐洲站到自己一邊,而不僅僅是在商品和經濟關係領域,更重要的是在科技合作領域。在這一領域與東方大國的交流合作將決定歐洲的自主和獨立程度。

也許在歐洲本身,他們尚未完全意識到東方大國科技水平有多高。例如,東方大國目前的登月任務清楚地表明,它已在這一領域獨立取得成功。」

東方大國領導人與歐盟夥伴最近的接觸反映出東方大國外交在歐洲方向的加強。這意味著東方大國在應對全球挑戰、建立開放的世界經濟、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方面,希望與歐盟進行富有成效的戰略合作。

來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免責聲明:本號所轉載文章只做信息存儲之目的,不做商業用途,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與立場,不對內容真實性負責,請謹慎選擇與投資,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歐盟:中國加入《武器貿易條約》將有助於維護國際安全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消息,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新聞處代表在聲明中稱,中國加入《武器貿易條約》將有助於提高全球武器貿易的透明度,也將有助於維護國際安全。文件中稱:「中國作為重要的武器出口國加入《武器貿易條約》有助於實現常規武器彈藥國際貿易管理條約的目標...加強國際武器貿易的透明度也是該條約的重要目標。」歐盟強調,對武器貿易採取負責任的態度將有助於國際和平與安全。
  • 定義新型大國關係|大國|兩國|中美關係|國元首_網易財經
    ——白宮發言人卡尼早報記者 吳挺 發自美國加州安納伯格 1985年11月,瑞士日內瓦萊蒙湖畔19世紀的古老別墅水花宮內,世界兩個超級大國領導人在第三方中立國的非正式會面舉世矚目。那是美蘇關係緊張對峙長達6年之後,時任兩國元首裡根和戈巴契夫為打破僵局所做的一次有別常規且富有膽識的外交大突破。
  • 川普利用權力餘溫,要歐盟購買美國商品,歐盟:中國商品最香
    雖然拜登已經勝出,但是權力的交接要等到2021年的一月份,也就是說目前美國總統的權力仍然掌握在川普的手中。為此川普也想利用總統權力最後的餘溫在搞一搞事情。首先就是將權力餘溫放在了經濟方面,要知道這四年以來川普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其帶領的美國經濟重新回到正軌,要不是疫情的影響,川普的連任可謂是穩妥妥的。
  • 大國權力競爭如何引發了技術革命(下)
    如果說歐洲的大國競爭,尤其是大國權力轉移時期的國際競爭推動了重大技術變遷的出現,那麼,古代中國則與歐洲形成鮮明對照。古代中國缺乏歐洲那樣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尤其是缺乏歐洲大國之間權力轉移這樣如此激烈的國際競爭。因此,歐洲的大國競爭催生了一波又一波的重大技術變遷,而古代中國卻缺乏這樣的變遷。
  • 疫情再襲捷克,這次再也等不來東方大國的援助了
    今年春天第一波疫情突襲歐洲時,歐洲各國緊缺醫療物資,是東方大國為捷克送去了大量的抗疫物資和醫療團隊,以至於捷克在第一波疫情中並未出現太多感染者。捷克總統澤曼曾通過電視講話感謝東方大國對捷克的援助,並表示「東方大國是唯一援助捷克」的國家。然而捷克是典型的「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今年8月 東方大國的援捷醫療隊剛剛回國不久,捷克議長就不顧東方大國人民的反對執意竄臺。
  • 大國外交:從拿破崙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本書主要描述1814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這100年間,大國關係與世界格局的深刻演變,闡釋大國的外交政策,聚焦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如拿破崙戰爭、1848年革命、克裡米亞戰爭、美國內戰、義大利和德意志的統一、兩次鴉片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等,講述各主要大國在歷次戰爭前後,如何運籌帷幄、縱橫捭闔,應對國際局勢的危機,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
  • 確診人數突破100萬,10萬噸巨獸卻冒險出港,矛頭直指東方大國
    圖為準備放飛艦載機的尼米茲號航母近日,大洋彼岸釋放危險信號,就在美國確診人數突破110萬之際,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這艘10萬噸巨獸卻冒險出港、與戰鬥群其他艦艇展開聯合演訓,有分析指出此舉矛頭直指東方大國,而面對這艘海上核巨獸捲土重來的事實,東方大國已拉響警報、做好應對的準備。
  • 東方智庫丨歐盟抗疫,難在哪裡
    東方智庫原創稿件受法律保護,轉載請聯繫東方網版權部。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東方網立場。本文共4714字,閱讀需6分鐘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 周遠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歐盟中的德國、法國、義大利等主要大國率先「中槍」,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的疫區「震中」,歐洲大陸也隨即全面「淪陷」。
  • 前南斯拉夫成員國紛紛加入歐盟,為何僅塞爾維亞拒絕加入?
    對塞爾維亞來說,經濟發展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須要融入歐盟這個大家庭。2010年,塞爾維亞效仿斯洛維尼亞等國家,開始準備材料向歐盟提出加入請求。在提出加入歐盟請求的同時,塞爾維亞宣布永遠不會加入北約,原因自然是當年備受屈辱的科索沃戰爭。至於為何要加入歐盟,那也是不得已的選擇罷了。
  • 中東劇變以來環地中海國際關係的變化及影響
    環地中海面臨政治失序,地區格局發生重大調整,大國競爭呈現新態勢,地區一體化嚴重受阻。環地中海失序主要體現在地區陷入動蕩、大國力量對比失衡、區域領導力匱乏和地區出現權力真空。西方在地中海的主導地位下降。歐巴馬和川普兩屆美國政府持續從環地中海地區實施戰略收縮,對幹預地區事務和改造「大中東」的意願急劇下降。歐盟作為「領頭羊」面臨內憂外患局面,對西亞北非亂局力不從心。
  • 全球化「十字路口」,新型大國關係再思考
    同時,站在全球化的「十字路口」,疫情彰顯了基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建構新型國際關係特別是新型大國關係的必要性。【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  國際格局  全球化  新型國際關係  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圖分類號】D81    【文獻標識碼】A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人類面臨的最大的「黑天鵝事件」。
  • 阿以關係正常化:「突破」朝向何方?
    以色列外交動作頻頻8月13日,美國、以色列、阿聯三方發表聯合聲明表示,阿聯與以色列兩國將達成雙邊關係全面正常化協議,聯合聲明稱這個「歷史性外交突破」將促進中東和平,表示以色列和阿聯兩國隨後將籤署涉及投資、旅遊、直航、安全、互設使館等內容的雙邊協議;同時,以色列將暫停對約旦河西岸部分領土宣示主權
  • 權力遊戲下決出歐盟新「總理」:德國女防長君臨歐洲之路
    文 | 界面新聞特約記者錢伯彥 陳英 發自德國編輯 | 陳昇龍誰將擔任歐盟權力機構最重要的職位?各方經過博弈後終於出現了答案。這也是德國人時隔52年之後再次站上歐盟權力之巔。另外,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法國人拉加德將接任德拉吉成為下任歐洲央行行長。歐盟「總理」人選僵局打破職務相當於「歐盟總理」的歐委會主席是歐盟所有政治力量的樞紐,而歐洲央行行長則是歐元區甚至全歐盟經濟及金融的中心所在。
  • 歐盟如果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實力如何?
    歐盟在正常情況下不可能形成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只能是如今的鬆散制聯盟。要想歐盟統一,只有兩個條件同時出現,第一,俄羅斯的政治、軍事和經濟日趨強大,大到歐盟國家踹不過氣來;第二,美國的勢力撤離,不參與和幹涉歐洲和北約事務,只是回到美洲大陸踏踏實實做個土霸王。
  • 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為何沒對中國下手?
    其本質還是在於美國和中國之間並沒有十分嚴重的利益衝突,畢竟利益才是資本主義國家首先考慮的第一位,所以美國在與蘇聯進行多年後的抗戰,即使美國已經成為了世界霸主,但是在蘇聯解體後也並沒有下定決心和中國再來搏一搏,況且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如果貿然對中國動手,那麼無疑會阻礙世界經濟的發展,為美國內部的經濟帶來弊端。
  • 歐盟發展獨立防務體系 進入「提高軍力的新階段」
    目前,為落實在2007年前組建13個能部署到世界上任何熱點地區的快速戰鬥小分隊,更好地應對「全球性威脅和挑戰」,歐盟正大力加速實施步伐,全面進入「提高軍力的新階段」。  多年來,傳統上歐洲的安全一直有美國和以美國為主導的北約「罩」著。冷戰結束後,全球戰略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歐洲的戰略格局和安全形勢出現了新的態勢。
  • 洞觀2016|美俄若達成「新雅爾達協定」,歐盟能否坐視?
    川普的競選綱領分別觸及了這兩大主題的核心:在對外政策方面,川普強調「美國優先」,質疑北約的團結,有意向歐洲盟國施加壓力,把更多的資源用於美國的國內安全;在貿易政策方面,川普有意把美國從一個自由貿易大國轉變為貿易保護主義大國,談判多年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有可能被無限期地擱置。
  • 歐盟高官感慨:這才是真正的大國
    眾所周知,歐盟和俄羅斯一直是一種敵對關係,俄羅斯能在這個時候伸出援手,並且還是如此硬核的援助,顯示出了俄羅斯的大國本色。在俄羅斯伸出援手之後,已經有多名歐盟高官發出感慨,直言俄羅斯有擔當,這才是真正的大國的做法。有的甚至表示,"我們的敵人救了我們的盟友"。
  •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做強做大國有企業新探索
    精誠共進 開創企業文化建設新局面——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做強做大國有企業新探索  連戰率領的國民黨大陸訪問團的來訪,將為改善兩岸關係注入春天的氣息,推動兩岸關係朝著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連戰率領的國民黨大陸訪問團是兩岸和平的使者,而訪問團所選擇的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也成為運載和平使者的大使。走進東航,便走進一個安全、舒適的家。
  • 【大國關係】中美俄三國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一現象再次證明,相比權力制衡,國家之間的互信才是國際和平的最有力保障。冷戰結束至今,蘇聯解體使得美國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中國綜合國力實現快速增長,中美俄三角關係有了許多不同於以往的特點,這在中亞地區體現得最為明顯。在這一地區,中美俄三角關係體現為相互影響、彼此借重,合作與競爭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