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新型大國關係|大國|兩國|中美關係|國元首_網易財經

2020-12-25 網易財經
  陽光明媚的「安納伯格莊園」將見證中美關係的新一輪開局。

「這次會晤不只是一次 見面會 ,它會更加深入,而且不是上世紀70年代那種提前談好成果的峰會。」

——白宮

發言人卡尼

早報記者 吳挺

發自美國加州安納伯格

1985年11月,瑞士日內瓦萊蒙湖畔19世紀的古老別墅水花宮內,世界兩個超級大國領導人在第三方中立國的非正式會面舉世矚目。

那是美蘇關係緊張對峙長達6年之後,時任兩國元首裡根和戈巴契夫為打破僵局所做的一次有別常規且富有膽識的外交大突破。兩位領導人以維護本國安全利益為目標「單刀赴會」,屢屢劍拔弩張,爭執不下。最終,相互間嚴重的不信任和立場上的巨大差異仍導致這場會面不歡而散。但恰恰是這次敢於摒棄前嫌的大膽外交突圍,開啟了冷戰走向結束的序幕,扭轉了岌岌可危的世界和平。

時隔28年之後,世界將目光轉向了美國加州大棕櫚泉地區的陽光地帶「安納伯格莊園」,這處距離洛杉磯以東100多公裡的「沙漠綠洲」即將在日均35攝氏度的高溫中迎來中美兩國元首換屆後的首次創新性會面,如何避免兩個大國走向對抗同樣是會談的主題。

不論有意與否,中美雙方在選址上與上世紀冷戰時期的那場會面形成了鮮明對比:與天寒地凍的日內瓦截然不同,此次「習奧莊園會」所在地的天氣炎熱少雨,也是中美關係經歷三十多年多層次、全方位的發展熱度之後的一次有意安排。但如何在茫茫沙漠之中打造一片生機勃勃的綠洲,或是今夏大棕櫚泉地區貢獻給「習奧莊園會」飯後閒談的一點有益談資。如今,打造新型大國關係已開始有意從元首會面形式的突破揚帆起航。

中美需要互相「交底」

就國際大趨勢和各自的執政理念展開開誠布公的交談,這是國際關係學界一直津津樂道的中美高層領導人互動的理想化模式之一。上世紀70年代兩國建交前後,中美兩國高層領導人暢談世界風雲變幻的場景時至今日仍被傳為一段佳話。在前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最新出版的《論中國》一書中,他也毫不諱言老一輩中國領導人在那些私人談話中所展現出的個人魅力給他留下的深刻印象。

但不可否認,那個時代的中美因存在一個共同的敵人——蘇聯——而迅速實現關係突破,中美關係史也因此得以改寫。時過境遷,中美關係眼下再度走到「重大歷史關口」。這不僅因為圍繞東海、南海、網絡安全及雙邊貿易摩擦等議題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分歧,一種廣為瀰漫的悲觀論調是:新興大國和傳統大國必將走向衝突和對抗。

顯然,中國領導人對於這次會面,乃至中美關係,是抱著長遠構想而來的。習近平在行前曾明確表示,中美應該從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共同致力於建設中美合作夥伴關係,走出一條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新型大國關係之路。新型大國關係的提法,早在2012年2月習近平以國家副主席身份訪問華盛頓時,就被首度提出。意思很明確,這是中國領導人為避免一個崛起大國和身處主導地位的大國之間走向衝突的構想。

資深美國問題專家、上海美國學會名譽會長丁幸豪認為,中美關係眼下存在的一大問題是,雙方對於對方的戰略思想和戰略目標都還認識不清,不論是全局性的,還是地區層面的。「美國方面想要儘快搞清楚中國新領導層到底想要做什麼。」他說。

「中美元首會談中應該有個交底,而且這個交底只能由最高領導人來做。」中國外交學院教授蘇浩告訴記者,他進一步認為,歐巴馬政府對於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後的外交出訪充滿了興趣,「中國外交思路的通盤考量也應該有個交流」。

歐巴馬備7小時談話材料

美國歐巴馬政府的期待似乎更為現實和緊迫。「總統團隊會向我們拿出中美關係中的許多具體問題,說有多少緊迫的議題需要解決方案,」一位資深美國學者日前告訴記者說,「他們缺乏更為廣闊的視野。」

一位參與這次會面準備的美國外交官員向記者透露,他們為歐巴馬總統準備了7個小時的談話材料,但究竟能談多久,要看兩位領導人互動的情況。白宮發言人卡尼日前說,除了兩位元首,還有一小群顧問將參與「深入討論」。

卡尼3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強調,即將舉行的「習奧會」不只是一次「見面會」,而且是兩國元首將深入磋商外交、經濟、安全等一系列議題,力爭確定中美共同利益,妥善處理雙方分歧的會談。卡尼強調,「習奧會」力爭找到兩國共同努力解決地區和全球挑戰的合作方式,並會討論如何妥善處理分歧,確保中美構建穩定和富有成效的雙邊關係。「這次會晤不只是一次 見面會 ,它會更加深入,而且不是上世紀70年代那種提前談好成果的峰會。」卡尼說。

在美國的議題清單上,名列前茅的是朝鮮半島問題。歐巴馬政府對於近期朝鮮特使崔龍海訪華時的表態及中國的立場異常關注,期待與中國在這一問題上進一步推進合作。「我預計兩國元首會晤將在朝鮮及網絡問題上出現進展,而歐巴馬總統將在經濟問題上,尤其是支持中國對美投資方面表達支持。」不久前剛剛卸任的一位美國資深外交官日前在華盛頓表示。

「朝鮮的行為讓美國加強了對盟友韓國的威懾能力建設,這些方面的進展使得中國在安全上受到了某種程度的威脅。」布魯金斯學會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告訴記者說,「歐巴馬此前在和胡錦濤會面時就曾非常坦率地談到過朝鮮引發的這種(美國及其盟友的)能力建設會暴露中國的(安全)脆弱性,我相信,在和習近平的會談中,歐巴馬會再次重申同樣的話。」

隨著會面時間不斷接近,網絡問題的重要性也在不斷攀升。

有美國官員表示,美中關係議事日程上列滿了諸多重要問題,因而急切地認為元首會面「越早開始,效果越好」。

由此,接受採訪的多位資深美國學者擔心,在這次非正式會晤上,歐巴馬政府會糾結於眼前的小進展,而忽視了長遠利益。「這次元首會面,美中政府需要著眼未來10年或是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籌謀美中關係的大局,而不僅僅只是著眼一些短期的利益,解決一些眼前的問題。」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會長包道格日前告訴記者,「朝鮮問題,中美應該考慮長期問題,什麼樣的朝鮮半島局勢符合兩國的長期利益,應該展開理念對話,而不是談論太多的細節。」

「這次會面旨在為中美關係的大走向 確定基調 。」卜睿哲提醒道。

短期目標與長遠利益

有人對歐巴馬總統超脫繁瑣的現實議題、著眼美國長遠利益仍抱有信心。至少,歐巴馬這次的刻意安排是他改變第一任期中較少強調拉近與其他國家元首私人關係的一次嘗試。

「我相信歐巴馬政府正著眼兩國關係日常關切之上的事務,有著高層面的目標。」包道格樂觀表示。但把這種希望全部寄托在白宮和國務院等專職外交機構之上仍存現實困境,「白宮五個人就要處理整個亞洲的事務,根本處理不過來。國務院裡負責中國事務的官員都太年輕,這種(人事布局)安排與中美關係的重要性太不相稱」。一位華盛頓政策圈內的知情人士如是說。

但至少,對於中國提出的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的倡議,歐巴馬政府有著更廣闊視野的考量和回應。

在習近平2012年訪美提出新型合作夥伴關係的概念回國後不久,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即表示,中美要「共同樹立典範,力爭在合作與競爭之間達成一種穩定且彼此接受的平衡。這是前無古人的」。這一表述被視為美國官方較早的間接接招。而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多尼隆今年3月在一場演講中更是首次正式闡述了美方對如何構建美中新型大國關係的設想,明確拒絕「大國衝突論」。

不過,各種疑問依舊不絕於耳。「這個概念究竟是什麼意思,如何超越詞藻,充實它的實際內容。」一位美國外交官提出疑問說,「雙邊關係中還有許多具體的地區問題需要關注,譬如朝鮮、網絡安全、軍事透明度等問題。」

「美國更希望是,接受中國加入並且尊重我們現存的體系。」包道格告訴東方早報,「但我的個人感覺是,中國方面的這種提法會造成一種印象是 我們是大國了,你們(美國)應該把我們當回事 。」

>>> 下轉A16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在理想與現實中並進
    美國的反應很傳統,如果中國不搞創新,那可能我們最終就陷入了衝突,所以中國方面就需要思維創新,在這個背景下習近平就提出了「中美共建新型大國關係」這個命題。    求是網:按照中方的說法,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為核心特徵的;在美國有人說它是對「崛起國與守成國必然衝突」這一歷史魔咒的打破,是以「新答案」解決「老問題」。
  • 社評:讓「新型大國關係」在中美間迴響
    習近平同歐巴馬的第一輪莊園對話同意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習近平重申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認為中美應該也可以走出一條不同於歷史上大國衝突對抗的新路。歐巴馬表示美國歡迎中國繼續和平發展,稱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的中國對美國、對世界都有利。他還認為美中雙方面臨把兩國關係推向更高水平的獨一無二機遇。
  • 從安納伯格莊園到瀛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正在上升
    原標題:從安納伯格莊園到瀛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正在上升國際在線報導(記者呂曉紅 張旭)2013年夏天,中美兩國領導人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安納伯格莊園舉行會晤,就構建新型大國關係達成共識;2014年深秋,兩國領導人再度在北京的中南海瀛臺舉行夜話,為新型大國關係建設增添了一段新的佳話和富有成效的結果。
  • 述評:為中美關係掌舵領航
    垂範親為,歷史性訪問期待收穫「驚喜」  「裡程碑式訪問」「至關重要」「希望能夠定義兩國未來合作前進道路」……訪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國務卿克裡等紛紛表達對習近平來訪的高度期待。  兩年多來,以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為主軸,元首外交強有力地主導著中美關係的發展。
  • 中美元首大阪會晤彰顯大國責任感
    6月2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利用共同在日本大阪出席20國集團第14次峰會之機,再次進行了會晤。這是繼去年11月底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晤面之後,兩國元首的又一次握手,引起世界的廣泛關注和熱切期盼,結果也確實讓各方都大大鬆了一口氣。
  • 王義桅:以和合共生實現三重超越——中國的新型大國關係理論基石
    原標題:以和合共生實現三重超越——中國的新型大國關係理論基石   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是一個時代命題   自2012年5月3日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雙方將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作為主題以來,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這一概念一再被高調推出並不斷發酵
  • 【大國關係】中美俄三國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冷戰結束至今,蘇聯解體使得美國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中國綜合國力實現快速增長,中美俄三角關係有了許多不同於以往的特點,這在中亞地區體現得最為明顯。在這一地區,中美俄三角關係體現為相互影響、彼此借重,合作與競爭並存。在反恐、反毒、爭取阿富汗和平穩定方面,三國具有共同利益,總體上是合作關係,且都主張通過多邊合作實現地區安全。
  • 中國防長談中美關係:不是冷戰時期美蘇關係
    原標題:中國防長談中美關係:不是冷戰時期美蘇關係,也不是遏制與反遏制關係    新華網北京4月8日電(記者王慧慧、熊爭豔)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萬全8日與來訪的美國國防部長查克·哈格爾共同會見記者時表示,中美關係不是冷戰時期美蘇關係,也不是遏制與反遏制關係。
  • 全球化「十字路口」,新型大國關係再思考
    同時,站在全球化的「十字路口」,疫情彰顯了基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建構新型國際關係特別是新型大國關係的必要性。【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  國際格局  全球化  新型國際關係  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圖分類號】D81    【文獻標識碼】A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人類面臨的最大的「黑天鵝事件」。
  • 中美元首會晤:為兩國關係定向把舵
    舉世矚目的中美元首會晤,於6月29日在日本大阪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川普就事關中美關係發展的根本性問題、當前中美經貿摩擦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為下階段兩國關係發展定向把舵,同意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具體談了些什麼,一起來看看↓
  • 臺灣問題是中美新型關係的重要基石
    近日來,中美高峰會晤習奧會成為全球聚焦的熱點。這場具有歷史意義的峰會,不僅成為中美兩國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重要契機,同時也將成為推動地區及世界和平穩定發展的新起點。  當前,中美關係已經站在承前啟後的關鍵路口,兩國要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其涉及的議題必然是多領域、多層次的。中美兩國不但要在理論上創新先行,而且要在兩國關係發展的實踐中拿出更大的誠意與善意,進一步消除誤解,管控分歧,在一系列爭議問題上進行對話溝通,尋求新的互利共贏之道。而在臺灣問題上,中美兩國雖然均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但兩國的對臺政策卻呈現出相背而行的態勢。
  • 中美領導人幽默詮釋兩國關係 援引中國諺語和名言
    兩國六位領導人同臺登場,援引中國諺語和名言對中美關係進行了詮釋。  【克裡傷情幽默開場】  美國國務卿克裡因騎車不慎摔斷了一條腿,這次出席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是他摔傷後首次公開露面,他拄著雙拐上臺格外引人關注。無獨有偶,美國商務部長不久前也摔傷了。
  • 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介紹中美元首會晤情況
    兩國元首就共同關心的廣泛議題坦誠、深入交換意見,達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識。會晤積極、建設性和富有成果。  鄭澤光表示,兩國元首都高度重視發展中美關係,積極評價兩國關係近年來取得的重要進展。習主席指出,同美方努力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實現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優先方向。
  • 開啟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航程
    這是一次開啟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航程的歷史性訪問。在中國發展與世界變革的關鍵當口,習主席表明了中國和平發展、堅持改革開放的決心,再次確認了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長遠目標,闡明了國際關係合作共贏的演進方向。
  • 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指導思想和總體布局
    中國與沿線22國籤署了總額超過9000億人民幣的本幣互換協議。 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框架 中國歷來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立和發展全方位多層次全球夥伴關係,一直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努力方向。大國關係在國際關係體系中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意義,因而中國特別重視大國關係。
  • 拜登上臺中美關係會迎來轉機嗎?聽美國權威學者「論中美」
    從挑起貿易戰到對華全面打壓,川普政府的一系列動作不僅將中美關係推向懸崖邊緣,也在國際上讓眾多國家無所適從。不到一個月後,拜登新政府將上臺,不少人認為這是改善中美關係的一個機遇。但不可否認,諸多現實性難題擺在眼前。中美關係究竟該如何定位?未來有哪些重大風險需要規避或管控?
  • 習近平抵達安納伯格莊園開始舉行中美元首會晤
    國家主席習近平7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同美國總統歐巴馬舉行中美元首會晤。會談開始時,習近平對歐巴馬說,總統先生,感謝你的邀請,很高興來到「陽光之鄉」的安納伯格莊園同你舉行會晤。這裡是離太平洋很近的地方,大洋彼岸就是中國。我去年訪美時曾講過,寬廣的太平洋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我現在依然這樣認為。
  • 2016「中美旅遊年」開幕 兩國雙向旅遊今年或達500萬人次
    值此2016「中美旅遊年」開幕之際,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對旅遊年的開幕表示熱烈的祝賀,對遠道而來的美國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中美建交37年來,兩國關係取得歷史性發展。近年來,雙方共同努力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兩國在諸多重要領域、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協調與合作,不僅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而且有力促進了世界和平、穩定、繁榮。
  • 盤點:習近平對中美關係的12次點睛之語
    習主席此行的講話引經據典,向中美各界闡述了新型大國關係的內涵,也向世界各國描繪了合作共贏、持續發展的宏偉藍圖。  本網專門梳理了習近平主席此訪及近年對中美及國際局勢的點睛之語。  時間:2015年9月23日  地點: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舉行的當地政府和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  摘要:習主席表示,如何在新起點上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中美應該怎樣攜手合作來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 中美兩國今年雙向旅遊規模或將突破500萬人次 中青在線 - 中國青年報
    值此2016『中美旅遊年』開幕之際,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對旅遊年的開幕表示熱烈的祝賀,對遠道而來的美國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習近平指出,中美建交37年來,兩國關係取得歷史性發展。近年來,雙方共同努力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兩國在諸多重要領域、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協調與合作,不僅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而且有力促進了世界和平、穩定、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