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我發現5隻非常特別的鳥,懷疑是世界瀕危物種黑臉琵鷺。」昨天,一名姓林的讀者通過本報新聞熱線反映,他在閩江口一處溼地上發現這種珍稀鳥類。
記者隨即和鳥類專家取得聯繫,證實此次發現的5隻鳥,正是名列國際瀕危物種紅皮書中的黑臉琵鷺。
「頭一次看見這麼漂亮、優雅的鳥」
「10月24日早上,我上溼地觀鳥後看到一群白鷺,發現其中有5隻鳥非常特別。」作為一名觀鳥愛好者,林先生說起他發現黑臉琵鷺時,語氣仍然顯得很激動。
他告訴記者,這5隻鳥,個頭與白鷺相同,全身羽毛雪白。不同的是,它們頭部都有很長的髮絲狀羽冠,特別是額、臉、眼等頭部裸露的地方都是黑色,與黑色的嘴融為一體。而且它們的長嘴也非常特殊,上下兩端是扁平的,好像一把琵琶。
林先生說,「5隻鳥在淺水中用小鏟子一樣的長喙插進水中,半張著嘴,一邊涉水前進一邊左右晃動頭部掃蕩,好像正在覓食,但沒有看到它們吃食時的情況。」所有的動作都是那麼優美,它們好像是一群帶著黑面具的舞者,觀了十幾年的鳥,還是第一次看見這麼漂亮、優雅的鳥,太激動了。
林先生對記者說,整個觀察時間在20分鐘左右,當他舉起相機想拍攝時,5隻鳥好像有所察覺,突然集體飛起,所以未能拍到照片,但林先生卻看到「它們飛行時頸部和腿部伸直,姿態優美地拍打著翅膀」。
對於這種未知的鳥類,林先生回家後翻閱了許多資料,終於發現所見這5隻鳥與黑臉琵鷺極其相似,「看到資料中的照片,我知道找到了黑臉琵鷺。」林先生告訴記者,當時的感覺是腿在發軟,特別想哭,「如果是黑臉琵鷺的話,那我就太幸運了,但一直在懷疑自己的眼睛,因為就是很多鳥類學家也只看到黑臉琵鷺的照片,沒有見過活體。有些人甚至稱黑臉琵鷺是傳說中的神奇鳥類。」林先生希望通過本報,確證他見到的是不是黑臉琵鷺。
閩江口多次發現黑臉琵鷺
帶著林先生的疑問,記者找到曾親眼見過黑臉琵鷺的省觀鳥會會長楊金。他立即和林先生取得聯繫,仔細詢問了當時這5隻鳥的情況後表示,「從外形到生活習慣,再到飛行姿態,特別是標誌性的琵琶狀長嘴和頭部裸露的地方都為黑色上,可以很明確地判斷出,林先生看到的這5隻鳥為黑臉琵鷺。」楊金還向記者透露,在這塊溼地上曾多次發現過黑臉琵鷺。
「黑臉琵鷺為候鳥,是國際極度瀕危物種,現在全球只剩一千隻左右,國際自然資源物種保護聯盟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都將其列入瀕危物種紅皮書中,成為僅次於朱的第二種最瀕危水禽。」楊金告訴記者,同時黑臉琵鷺還籠罩著一層神秘面紗,「它是怎樣繁殖、遷徙的,甚至為何會瀕臨滅危,都還是一個謎,吸引很多國際鳥類專家進行研究。」
楊金告訴記者,在上世紀50年代,黑臉琵鷺曾在華南地區數量很多,甚至在福建沿海終年居留,但在近十幾年中,它們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直到2003年才重新出現,「就是在這塊溼地上,2003年3月份發現了15隻黑臉琵鷺,10月份又記錄到9隻。」楊金講,在今年1月份,省觀鳥會在福寧灣區域再次發現12隻黑臉琵鷺。楊金表示,根據往年的觀測推測,這批黑臉琵鷺可能只是在溼地停留、休整一段時間,它們將繼續往南遷徙。
同時,楊金希望林先生不把這塊溼地地理位置對外洩露,「因為黑臉琵鷺數量極其稀少,國際上有人高價收購它們的活體和標本,狩獵者一直對黑臉琵鷺虎視眈眈。」
邀請讀者尋找黑臉琵鷺
本月27日,本報和省觀鳥會將共同組織有關部門的專家,到溼地尋找黑臉琵鷺,對黑臉琵鷺數量、食物來源、生活習慣等進行了解,並揭開黑臉琵鷺今年是否會在福州過冬之謎。
本月是省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關愛野生動物,保護美好家園」是今年的主題,為此,我們特別邀請讀者參與本次尋找黑臉琵鷺的活動,共同踏上這片溼地。
只要你熱愛自然,並保證不將觀察地點洩露,就可以通過本報新聞熱線(0591-87095055)報名參加活動,我們將從中挑選出2名幸運讀者,踏上為期一天的尋找之旅。
N本報記者 侯希辰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