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巢湖邊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

2020-12-17 安徽網

據合肥在線微信消息 驚喜!1月14日晚,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和部分觀鳥愛好者在巢湖邊發現一隻黑臉琵鷺。據了解,瀕危的黑臉琵鷺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該類物種。

「灰色的是蒼鷺,其他白色的是琵鷺,只有那隻最羞澀的是黑臉琵鷺。」省珍鳥會副會長虞磊指著照片上的那隻最珍貴的鳥兒告訴記者。

原來黑臉琵鷺的老家在山東沿海一帶,與白琵鷺相比,它的臉更黑一點,羽毛更白一點,體型略微比白琵鷺小一點。只見照片中,幾隻白色的琵鷺成群結隊,有一隻始終低著頭,看上去很羞澀的樣子,加上它體積小,藏在十幾隻白琵鷺中間,因此很難被發現。

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表示,近期接連在巢湖發現了東方白鸛、白琵鷺十幾隻和一隻黑臉琵鷺,大群前來過冬的紅嘴鷗、蒙古銀鷗,還有嘴型奇特的反嘴鷸,都說明了巢湖的水環境日趨向好。

據介紹,上世紀90年代,黑臉琵鷺的全球種群記錄不到300隻,經過多年保護與更多觀察,2018年全球的記錄為三千多隻,至今黑臉琵鷺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

黑臉琵鷺因為長著一個像琵琶一樣的黑色長嘴巴而得名,瀕危鳥種,1989年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二類保護動物名錄。「它們一般在沿海一帶遷徙,極少出現在內陸地區,安徽只在2010年升金湖保護區記錄過。」虞磊告訴記者,

「黑臉琵鷺對環境非常敏感,對棲息地環境要求非常高,近年來,隨著巢湖水環境逐漸恢復,加上合肥人對於環境以及野生鳥類的保護意識逐漸增強,才使得這些珍稀的動物得以在此出現,無人打擾,並且越來越多。」虞磊說。

相關焦點

  • 惠州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
    ~1月17日一群觀鳥愛好者在大亞灣紅樹林溼地公園發現兩隻「神奇」動物  它們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全球目前記錄只有4000多只是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它們叫黑臉琵鷺此次現身大亞灣紅樹林溼地公園也是惠州首次發現
  • 江蘇鹽城發現黑臉琵鷺,系國際瀕危物種全球僅剩3900多隻
    時而引吭高歌、時而天空盤旋、時而翩翩起舞……12月30日,記者在鹽城大豐區海邊鬥龍港魚塘邊看到,一群白琵鷺中間夾雜著數隻黑臉琵鷺一起覓食、嬉戲,構成一幅美麗的生態畫面。黑臉琵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全球瀕危物種,目前僅剩3900多隻,是全球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珍稀水禽。
  •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0-12-24 09:00:34 據廣東省林業局23日消息,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近日在珠海市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 60隻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齊現陽江
    新快報訊 記者黎秋玲 通訊員林蔭 鄧石婷 陳杰報導 近日,廣東省陽江市野生動物執法人員在開展新冠疫情野生動物管控排查工作中,在陽江海陵大堤溼地發現了60隻黑臉琵鷺。據透露,黑臉琵鷺對環境十分敏感,對棲息地環境要求非常高,這是近5年來在陽江地區首次發現數量如此眾多的黑臉琵鷺,凸顯出陽江市近年來建設國家森林城市、生態環境不斷優化的成效。黑臉琵鷺因長嘴像中國樂器中的琵琶而得名,是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的水禽,國際自然資源物種保護聯盟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都將其列入瀕危物種紅皮書中。
  • 龍海紅樹林驚現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
    「龍海市九龍江口紅樹林溼地首次記錄到兩隻黑臉琵鷺!」7日下午,兩隻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突然造訪龍海九龍江紅樹林省級自然保護區,發現它們蹤跡的龍海市林業局浮宮林業站高級工程師薛志勇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引發關注。
  • 黑臉琵鷺8年首次「失約」
    N本報記者 黃凌燕 文/圖 本報訊 莆田興化灣是候鳥越冬棲息的一個重要溼地,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群連續8年在此越冬。3月30日,全國首屆「飛羽瞬間」觀鳥日啟動,莆田市觀鳥協會成員再次來到興化灣「赴約」,遺憾的是此次黑臉琵鷺卻「失約」了。
  • 麗水發現瀕危動物黑臉琵鷺 現為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麗水發現瀕危動物黑臉琵鷺 現為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20-10-22 14:35:47  來源:浙江衛視
  • 福建閩江口發現五隻國際瀕危動物黑臉琵鷺(圖)
    本報訊 「我發現5隻非常特別的鳥,懷疑是世界瀕危物種黑臉琵鷺。」昨天,一名姓林的讀者通過本報新聞熱線反映,他在閩江口一處溼地上發現這種珍稀鳥類。  記者隨即和鳥類專家取得聯繫,證實此次發現的5隻鳥,正是名列國際瀕危物種紅皮書中的黑臉琵鷺。
  • 福建省新增一處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的棲息點
    黑臉琵鷺 晉江  央廣網福州10月11日消息(記者張子亞、通訊員陳雪玲)日前,福建省觀鳥會會員在晉江東石鎮觀鳥拍鳥時,意外目擊到4隻黑臉琵鷺,這一發現使福建省今年再增一處這種全球瀕危鳥類的棲息點只見黑臉琵鷺落下魚塘後,一隻只排成隊,邊走動邊覓食,它們伸著扁平勺子似的長嘴巴在泥水裡翻找食物,發出「biabiabia」的聲音,帶起一串串水花,顯得十分滑稽又非常可愛。儘管天空陰雨連綿,鳥友們還是呆在池塘邊看了半個小時才離開。  「福建柏」告訴記者,以往大家看黑臉琵鷺多是在閩江河口溼地或興化灣,這是他們第一次在該地點看到黑臉琵鷺。
  • 南沙溼地發現黑臉琵鷺數量再創新高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南沙溼地又可看黑臉琵鷺了,而且數量龐大。記者從南沙溼地獲悉,12月5日,該溼地工作人員發現52隻黑臉琵鷺,這是繼今年1月發現黑臉琵鷺後再次發現規模巨大的黑臉琵鷺,創下了歷史新紀錄。近年來,南沙地區觀察到的黑臉琵鷺數量逐年上升。
  • 世界級瀕危鳥黑臉琵鷺驚現江門,卻險些被捕!
    昨天有觀鳥愛好者在銀湖灣發現世界級的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但沒料到的是,有一隻黑臉琵鷺的右腳上竟然被一隻捕獸夾緊緊夾住!在這群鳥類當中,有一種顯得尤為特別:全身羽毛為白色,生長著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黑色的前額、眼線、眼周形成鮮明的「黑臉」,這就是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
  • 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現身茂名
    春暖花開,茂名市博賀灣傳來好消息:3隻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到訪!這已經是黑臉琵鷺連續三年現身茂名。12018年,觀鳥愛好者在茂名市博賀灣的一處灘涂發現11隻珍稀瀕危鳥類黑臉琵鷺。這是十多年來黑臉琵鷺在我市轄區內的又一次記錄,上一次記錄於2006年前後的水東灣。
  • 驚喜!金灣再現「鳥中熊貓」——黑臉琵鷺
    驚喜!> 近日,金灣攝影愛好者蘇先生和吳先生,在金湖公園附近拍攝時,發現了一隻特別的鷺鳥。
  • 香港觀鳥會:黑臉琵鷺突破4000隻 料可脫離「瀕危」
    中新網4月12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近日,香港觀鳥會公布「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2019」結果,2019年錄得4463隻黑臉琵鷺,比2018年上升13%,也是自1994年開始普查後首次錄得超過4000隻。
  • 東莞長安鎮近十年來首次發現黑臉琵鷺
    東莞長安鎮近十年來首次發現黑臉琵鷺金羊網  作者:唐波、孫永林、廖志忠  2019-12-12 近兩年開始,越來越多的鷺鳥回歸和候鳥停棲
  • 香港觀鳥會:世界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突破4000隻
    新華社香港4月11日電(記者戰豔)由香港觀鳥會統籌的「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2019」11日公布結果:黑臉琵鷺數量較上一年增長13%,即增加522隻。自1994年普查以來,黑臉琵鷺數量首次超過4000隻,達4463隻。其中,內地增幅最大,顯示鳥類保護成果顯著。
  • 納板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瀕危物種鉗嘴鸛
    央廣網西雙版納5月17日消息(記者 李騰飛)記者從雲南省環保廳獲悉,納板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期首次發現了鉗嘴鸛。  今年4月中下旬開始,納板河保護區的曼點、納板等地陸續出現一群群的長著長長大嘴的鳥,主要棲息在河邊和村民的魚塘邊,捕食魚蚌等水生動物,與本地常見的白鷺區別較大,羽毛為灰黑色,腳為粉紅,嘴大呈鉗子狀。
  • 讓黑臉琵鷺舞翩躚
    遊走在瀕危邊緣的黑臉琵鷺   一提起珍稀野生動物,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或「水中貴族」中華鱘,其實中國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珍稀物種,尤其是珍稀鳥類。   黑臉琵鷺——一個神秘而優美的名字,上世紀90年代,當人類開始關注它的時候,已經只剩下幾百隻了。在1989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它收錄至瀕危物種紅皮書——《亞洲鳥類紅皮書》名錄中。它成為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水禽,被譽為鳥中大熊貓。   據張國鋼介紹,黑臉琵鷺瀕危的主要原因是內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 南沙溼地發現52隻黑臉琵鷺創下歷史新紀錄
    南沙溼地上發現的黑臉琵鷺(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12月7日消息(記者何偉奇 通訊員郭雯珺 萬君)記者從廣州市南沙溼地工作人員處獲得消息,12月4日、5日,溼地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觀鳥平臺安全狀況時發現大量黑臉琵鷺,經反覆確認,這批黑臉琵鷺共有
  • 南沙溼地發現52隻黑臉琵鷺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南沙溼地工作人員處獲得消息,12月4日、5日,溼地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觀鳥平臺安全狀況時發現大量黑臉琵鷺,經反覆確認,這批黑臉琵鷺共有52隻之多!創下了來南沙溼地越冬的黑臉琵鷺數量歷史之最!這也是暨今年1月發現25隻黑臉琵鷺後,再次觀測到規模巨大的黑臉琵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