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4月11日電(記者戰豔)由香港觀鳥會統籌的「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2019」11日公布結果:黑臉琵鷺數量較上一年增長13%,即增加522隻。自1994年普查以來,黑臉琵鷺數量首次超過4000隻,達4463隻。其中,內地增幅最大,顯示鳥類保護成果顯著。
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自1994年起舉行,至今在全球的調查地點超過100個地區。每年隆冬時在北起日本、南至菲律賓範圍內進行同步普查,由資深觀鳥者、鳥類保護工作者、研究員、鳥類學家共同參與。
香港觀鳥會研究經理餘日東說,過去20多年的數據顯示,黑臉琵鷺數目持續上升。黑臉琵鷺未來有機會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由「瀕危」降至「易危」,成為亞洲鳥類保護史上一個正面例子。然而,也不能忽略它們的棲息地仍面對不同威脅。
餘日東說,黑臉琵鷺由1994年不足500隻上升至今年超4000隻,可以說已「暫時脫離險境」,相信黑臉琵鷺的數目可以穩定上升。
普查顯示,今年中國內地黑臉琵鷺數量達990隻,是10個普查地中增幅最大的。餘日東解釋,部分地方泥灘被圍起,成為臨時魚塘,適合黑臉琵鷺覓食,但這些「魚塘」非長遠存在,建議當地政府把大量黑臉琵鷺棲息的地方劃為保護區。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的資料顯示,黑臉琵鷺是大型涉禽,身上長滿白色羽飾,鳥喙形狀獨特,成匙狀,又似琵琶,臉呈黑色,皮膚裸露,因而得名「黑臉琵鷺」。黑臉琵鷺只在東亞地區出沒,它們主要以沿岸淺水地帶的魚蝦為食。
香港觀鳥會成立於1957年,2013年成為國際鳥盟正式成員,同時也是香港註冊的法定慈善機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