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屋藏山間,一把蒲扇放窗邊。50年代的舊物你見過多少

2020-12-12 我拿小鍋敲敲你

搪瓷缸大家都會有所耳聞,我小的時候我家也有,那時候喝水吃飯都會用到,到現在為止我家還是保留著一個搪瓷盆,沒有多大就跟圖片中黃色帶牡丹的一樣稍微大那麼一點,我媽一直把它當油盆使用存放一些豬油。

縫紉機那個時候基本在彩禮屬於四大件之一,我出生的時候我家就有縫紉機了。聽我媽說那時候的尿墊都說用縫紉機踩出來的。小時候縫紉機可是個好玩的玩具,我最喜歡用手轉下面的輪子,可好玩了,長大一些後就玩的少了,

圖中的老物件很多,鐘錶,開水瓶,老式電話,茶具,收音機等等......滿屋的老物件,雖然說不像古董那麼值錢,但是這都那個年的記憶

圖片中三個開水瓶放在一個椅子上面,這種開水瓶的外殼是用竹子編制的。現如今的開水瓶都是塑料外殼,鐵汁外殼,而且很保溫。那時候真佩服他們的智慧

一座小屋藏山間,一把蒲扇放窗邊。哪個時候一把蒲扇扇走了多少人的夏天。那時候沒有電風扇。沒有空調,只能靠一把蒲扇扇風

圖中是50年代的常用物品。搓衣板純手工木頭雕刻而成。不像現在機器裡面一做。出來好多塑料搓衣板,木頭做的刨子,削削土豆絲,還是很方便的,木頭做的切菜板,瓷盆裡面和面,生活還是很愜意

唱片機的唱片,那時候唱片機都多的地方應該就是上海,看的最多的就是唱片機唱的夜上海,現在唱片機也是有的不過很少人會在聽了,現在聽歌都用手機,音響。想聽什麼個都會有的。地上也擺滿了瓷器,酒壺,茶壺,盤子,碗之類的

相關焦點

  • 舊物雜貨鋪:屬於普通人的「年代博物館」
    舊物雜貨鋪:屬於普通人的「年代博物館」 四周年黑膠唱片。 一山雜物供圖 老式相機。這是7月22日,筆者在成都「一山雜物」店看到的溫馨一幕。  「一山一世界」,在這個10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裡,陳列著小霸王插卡遊戲機、「大大」泡泡糖、黑白有線電視機、鐵皮發條綠青蛙、銀色老手電筒、《新白娘子傳奇》磁帶等舊物,記者粗略估計有600多件。這家小店幾乎什麼舊物都賣,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 蒲扇的共同記憶
    我家的蒲扇,也是用棕櫚葉做成的扇子,在那個不知空調為何物、電扇也非一般人家能擁有的年代,唯有這種售價不高且非常實用的蒲扇,陪伴著家家戶戶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酷暑炎夏。入伏後,天氣愈發熱了起來。傍晚,玩了一下午的小兒酣然入睡了,看到他發隙間沁滿汗珠,我隨手去開空調。母親一把拉住我,轉身從抽屜裡取出把蒲扇來,搖著扇子輕聲道:「還是不開好,別讓孩子受涼了。」記得兒時,扇子剛買回來,上面還留著淡淡的棕櫚清香,一些人家會用毛筆在扇面上寫下「某某人某年辦」之類的字樣,我家不題字,但母親會在蒲扇的邊沿縫上一圈布條,防止用久後開裂。
  • 湖湘廣記| 姑母的蒲扇
    炎熱的夏天,姑母家裡連像樣的蒲扇也沒有,手裡搖的是老掉牙的舊蒲扇,四周的篾絲匝早就脫掉,扇面頂端露出一圈「鬍鬚」,姑母便用舊的白布條縫製包裹一圈,還在把柄處精心縫結實,除注意美觀外,主要是為了延長它的壽命。從磨得光溜溜五寸長的把柄上,能看出端倪,一行火烙的小字「庚辰孟夏胡榮華」依稀可辨。村小老師瞧了瞧,掐指一算,笑著對姑母說,恭喜!
  • 記憶中的老南昌人消暑神器:冰棒、蒲扇、竹床
    從小吃到大的冰棒,越來越少見的蒲扇,久違了的竹床納涼,沉澱的都是南昌人多少年來的消夏記憶……食:土豪才吃得起的「娃娃頭」又到一年盛夏季節,大街上各種各樣的雪糕與冰淇淋被擺在冰櫃裡玲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
  • 汽水冷麵冰西瓜,蒲扇棒冰白蘭花
    蘇州的夏天已經呼啦呼啦到了吹著空調開著wifi你有沒有一刻還念老蘇州的夏天?
  • 因為喪夫,她被大伯哥幽禁小屋50年,如今關她的小屋成旅遊景點
    徽州程朱理學流傳甚廣,大部分講述了倫理朝綱,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之下,一女不侍二夫已經成為常態,也成為了女性行為規範的重要標準之一。多少女子悲戚一生,獨守空房,孤獨終老。有這樣一位女子,因為喪夫,她被大伯哥幽禁小屋50年,直到死後才得到自由,如今關她的小屋成了旅遊景點。在安徽省歙縣,有一個小山村名叫許村。這裡還保留著很多老派徽州建築,白牆黑瓦,靜謐幽深,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
  • 回憶|上世紀50年代的火車票你見過嗎?(如果見過,就暴露年齡了)
    每逢年關一張小小的票根牽動著千萬人的心從「徹夜排隊」到「動動手指」從擁擠的綠皮車到寬敞的「復興號」從普鐵的長途顛簸到高鐵的風馳電掣小小車票 方寸之間承載著無數遊子對故土的鄉愁見證著中國時代的變遷中國鐵路的第一代火車票,從上世紀50
  • 60後,70後看過來,小時候在曬壩里舖草蓆乘涼,扇蒲扇,擺龍門陣
    一把蒲扇搖動幾多時光作者:何苗歷史上,諸葛亮素衣綸巾,手搖羽扇,指揮三軍飄然淡定,讓多少人膜拜不已。而對我來說,一把蒲扇卻搖動童年幾多時光,甜隨風來。小時,灣子裡還沒有通電,解暑的利器就是蒲扇。一到夏天,奶奶就把舊扇子拿出來,扇邊壞了就用布條包起來縫好,扇把斷了就加根竹片什麼的綁好。實在不行就去買一把,蒲扇,竹扇,葦草扇都行,力爭做到人手一把。伯父的扇子很特別,是用一塊硬紙板做的。三伏天,吃頓飯都汗流浹背,沒有蒲扇簡直過不得。
  • 70年代農村吃飯老照片,你見過嗎?
    殊不知,將歷史向後看30年 80年代末, 90年代初的中國農村 那個物資貧乏的年代裡 那時候,遠親不如近鄰 孩子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左鄰右舍比親人還熱情 今天這家有鴨讓你來一塊
  • 30年代、40年代、50年代、60年代……抽的都是些啥煙?
    50年代 新中國成立 人民當家做主 煙廠也成為國營或合營的 為了讓人民功臣抽上最好的香菸 煙廠生產了陸、海、空三軍香菸
  • 鄭州90後攝影師追憶流年建舊物「雜貨鋪」(圖)
    中新網鄭州8月4日電(關濤 韓章雲)「不圖別的,只為在舊物背後的故事中追憶流年……」在河南鄭州,從事婚禮攝影工作的90後小夥萬良,大家叫他「猴子」,他很新潮,卻多年如一日鍾愛搜集年代舊物
  • 湖北荊州長江邊,一座地下古塔,竟有兩個罕見奇觀,你見過嗎?
    湖北荊州是古代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它守衛著長江的斷流,自古以來一直是戰亂之地,除了荊州古城、荊州博物館、張居正故居,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荊州市的西南部,長江附近還有一處被淹沒的「七塔」,值得一去,湖北荊州長江邊,一座地下古塔,竟有兩個罕見奇觀,你見過嗎?
  • 新區人記憶中的老物件,你家還有多少?
    01推子以前沒有這麼多時髦的理髮店,也沒有託尼什麼的理髮師,有的只是剃頭匠,在村口支一攤子,一個推子,一盆熱水,一條慣用的蕩刀布,既像帆布又像豬皮、牛皮。狹長的蕩刀布,黑漆麻烏的,泛著鋥亮的光。老人小孩是他們的常客,你們問女人怎麼辦?
  • 貓咪小屋邀請碼是多少在哪裡 貓咪小屋邀請碼怎麼填寫方法
    註冊貓咪小屋的時候,會有一個填寫邀請碼的選項,填寫了邀請碼之後就可以獲得獎勵。貓咪小屋邀請碼是多少在哪裡?貓咪小屋邀請碼怎麼填寫?下面小編分享貓咪小屋邀請碼以及填寫方法。  貓咪小屋邀請碼是多少在哪裡貓咪小屋的官方邀請碼是385377401你可以放心用,在貓咪小屋的百度貼吧和相關QQ群裡會有分享貓咪小屋邀請碼,大家可以上百度或者QQ去搜索。
  • 用3招,龜背竹葉子長到50釐米寬,長成「大蒲扇」!
    有一花友,通說龜背竹淨化能力很好,就在家裡栽了一盆龜背竹,養了兩年,現在,葉子都有50釐米寬,已經長到2米多了,龜背竹養不好的花友,來看看這位花友有什麼「秘訣」吧!養過龜背竹的花友應該都知道,龜背竹要長起來,就會停不下來,這位花友說,養護的時候,做好三點,就能輕鬆把它養成大蒲扇。一是擺放的位子,花友們都知道,龜背竹耐陰,可真正能長到房頂的龜背竹,都是必須有一定的光照的,沒有光,但是不能暴曬,養在有適當的陽光的地方就行,擺放的位子決定了它生長的速度和形態。
  • 四月,給你搭建一個小屋
    遠方的炊煙升起,我想在桃花深處給那慕名而來的女子打造一個幽靜的小屋;我想在桂花飄香的季節,給遠來的女子營造一份愛情;我想在烈日炎炎的夏日,給遠道而來的女子營造一間帶有泳池的私密花園。於是,我知道該如何構圖,如何寫意。 遠方的女子,請你不必憂傷,東江湖畔,我正在為你打造一個愛情的小屋。當你逃離都市,這兒將給你寧靜,給你浪漫,給你憧憬,給你清涼,給你小橋流水,給你還原自我的休憩。
  • 舊物店主爆改老床板、花磚,脫胎換骨,人見人愛!
    有這麼一間店,販賣的東西全都是舊物。不僅如此,店主還動手將舊物DIY再利用。那些被人遺棄的老床板、缺角的花磚、還有經歷了多年風雨的老窗木,在店主的爆改之下,脫胎換骨,成為人見人愛的絕版美物。一百年前,由華僑從南洋帶回的老水泥花磚,在廈門鋪就了一個世紀的花樣年華,承載一座城市不知多少人的回憶。然而90年代手工水泥花磚,被工業化瓷磚取代,驟然停產。隨著時代的變遷,花磚隨著老建築的消失而減少著。
  • 有些人的舊物癖,從古董娃娃開始
    你甚至能在這裡淘到做過開顱手術的工具刀。在這些充滿年代感的商品中,大老王收集得最多的是充滿奇趣的古董娃娃。她說,千裡迢迢來尋娃娃的不只是女孩,還有相當一部分的男孩和老年人。大老王倒是沒感受過這種恐懼,哪怕以前見過一些老式娃娃是用真人頭髮做的,她也只是「無感」,因為她在意的,只是它們身上被賦予的奇思妙想。而這樣的娃娃,在美國淘得最多,因此大老王幾乎每年都要去逛一圈。
  • 一座上世紀30年代的小屋,以裝飾藝術為靈感進行了擴建翻修
    這個裝飾藝術風格的房屋,位於墨爾本茂密的基尤(Kew)后街,建造於1930年,經過翻修後,Mihaly Slocombe的設計師將這個黑暗的露營小屋變成了舒適的溫馨住所。儘管歷史建築不受文物保護,但業主精心保留了原建築的前半部分,並在後部添加了一個紅磚牆,並設有一個車庫。
  • 藏在舊物市場的「好貨」,販賣幾代武漢人的青春!
    金銀珠寶、玉石名器、文玩字畫…在此處轉上一圈,總能夠淘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如今關於老泰寧街的記憶,早已不在。城市的發展,因為地攤文化影響市容,慢慢消失。舊貨市場逐漸搬離了這條老街道,光顧的人逐漸減少。但是在今天的泰寧街,依舊能夠找到當年的舊貨市集的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