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州是古代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它守衛著長江的斷流,自古以來一直是戰亂之地,除了荊州古城、荊州博物館、張居正故居,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荊州市的西南部,長江附近還有一處被淹沒的「七塔」,值得一去,湖北荊州長江邊,一座地下古塔,竟有兩個罕見奇觀,你見過嗎?
萬壽園裡有一座萬壽寶塔
湖北荊州市長壽園位於長江之濱,與「長江第一石」觀音集相鄰,四周河流環繞,綠樹成蔭,秀色可掬,走進萬壽園,陰森森的八月,沉悶的空氣似乎能把水擠出來,公園鬱鬱蔥蔥,但空無一人,進入月門洞,裡面有明代石雕的四龍壁厚而簡單,鑽成的龍身栩栩如生,看到萬壽塔了嗎?它在長壽園中居多,被稱為「吉塔」。
萬壽塔的兩個奇觀
萬壽塔建於明代,外形美觀,青磚平鋪,它的「一件怪事」是塔已沉入地下,被沙土掩埋,現在塔牆上還有土琴的痕跡,新的白色大理石臺階下降,拱門已經下沉到地面7米,抬頭一看,在塔體的四字磚匾上方,一叢嫩綠的樹枝從塔中伸出來,嫩葉和古塔經歷了許多滄桑和歲月的輪迴,一群生活在這裡的小動物正在搬家。
當我進入塔門時,燈光暫時暗淡下來,塔上的黑暗和涼爽趕走了熱量,我的心下沉了,這是一個方室,中間有一尊佛像,高八米,莊嚴肅穆,佛像的臉正對著拱門,大概在幾百年前,大佛望向窗外,看到漁船穿梭往來,寶塔始建於明代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是明朝的第七代國王朱遼西安弗朗西斯科密封荊州,嘉靖皇帝修建的網名,它是一座八面七層的磚塔,總高40.76米。
塔內鑲嵌2,347塊方塔磚,每一塊都有獨特的品種,包括花磚、浮雕佛像磚、五字磚等,各種各樣的磚塊是萬壽塔的「兩大奇蹟」,這些磚分別來自中國的8省16縣,磚的大小和樣式各不相同,磚上的塑像有的筆直地坐著,有的莊嚴地站立著,由全國各地的信徒贈送,展示著數百種思想流派的美,今天許多遊客從外地來參觀它們,這樣的寶塔在中國確實非常罕見,是一種奇觀。
我仔細地看著其中的一些,它們在工藝和藝術上都有些簡單,但在這「笨拙」中,我看到了幾百年前人們的虔誠,屋裡很黑,我沿著石頭樓梯盤旋而上,空間越高越窄,尷尬時需要手腳使用才行,兵小心地呼吸著爬上石牆,黑暗的石牆閃爍著,我像一個盜墓者打破了古塔的寧靜,遊客很少來這裡,因為它離城市很遠,我獨自一人在塔裡,感覺很恐怖。
塔的每一層都有一個開著門的洞,小光進入塔內,光裡飄著成千上萬的灰塵,這是什麼日子啊,在頂端,只有一個人可以轉身,倚著欄杆眺望,浩瀚的河面,陰鬱的背後,遙遠的「寬雲低,斷雁叫西風」憂鬱,也許這就是古塔的魅力吧,站在塔頂,誰見過像我這樣的《來自長江》?
萬壽塔的地理起源
一度長江荊州段水流平緩,地理位置獨特,泥沙堆積,河床不斷上漲,堤防也很高,滿壽塔是一座明代的寶塔,被埋在河中很長一段時間,高築的堤壩逐漸覆蓋了塔的底部,現在淤泥已被清除,寶塔已一覽無餘,其沉沒的軀體第一眼看上去確實令人驚嘆,你想知道明朝地面的高度嗎?寶塔已經告訴你了。
許多景點現在都被貼上了「奇觀」的標籤,所謂「奇觀」無非是經驗和環境給它的獨特的印象,故事是什麼,變化是什麼?遊客只能親自到達,用他們的眼睛看,用他們的手觸摸,甚至可以聽到它的「孤獨」,我們了解到,奇觀」只是人們給它貼上的標籤,就像樹、山、河一樣,它們每天呼吸,每天生長,萬壽塔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它只是經歷了太多,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