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SIM卡:任何設備都能用

2020-12-24 雷鋒網

把手環用作SIM卡,你估計怎麼也想不到吧?這個想法是日本科技巨擘NTT Docomo提出的,他們開發了一款便捷式SIM裝置,將在今天在上海開始的2014亞洲移動展上展出。

目前這款原型產品是信用卡大小,但他們打算把它做成更小的可穿戴設備。產品帶有藍牙和NFC,也有可能會用作其它用途。

把這款便攜SIM卡對著手機、平板、遊戲機或是其它設備,它就會把用戶的來電信息和身份傳輸到新設備中,這主要針對需要分享硬體設備的家庭或商業用戶。有了它你就不用再把SIM卡拆下來放到另一臺手機中來使用了。

「然而問題是,」Endpoint技術協會分析師Roger Kay接受VentureBeat採訪時表示。「實際上手機已經佔據了這個位置(作為認證設備),且也是便攜的。」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可穿戴,他繼續說道。

「你很少會出門不帶手機,」他指出,所以為什麼需要另外一個身份認證器呢?

Docomo眼中的未來是你可能不會帶著手機出門。一位發言人表示,可攜式SIM將允許用戶不帶智慧型手機出門,當你希望查閱郵件時,你可以用可穿戴SIM對著,比如說自動販賣機揮一揮,然後上面就會展示你的信息。

使用兩隻可穿戴SIM,你還可以在同一隻手機上擁有兩種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號碼),比如工作和個人。當然這問題早就被雙卡雙待機解決了。Docomo表示便攜SIM如果遺失或被偷,用戶也可以像手機那樣對其遠程控制,銷毀個人信息。

加入便攜SIM的可穿戴設備還可以用作網站登錄器或是開門。不過這樣它就變成了一把鑰匙,如果丟了需要遠程銷毀。

所以,可穿戴SIM的概念是新穎的,但仍需要為其找到合適的使用場景。

via venturebeat

新酷資訊、評測、採訪盡在雷穿戴,掃描下面的二維碼關注雷穿戴微信公眾號: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用了30年的手機SIM卡要被取消了?
    2018.3.7-2019.3.9期間,上海、天津、廣州、深圳、鄭州、長沙、武漢7座試點城市的用戶無需攜帶手機,便可使用Apple Watch Series 3等智能手錶設備接打電話並上網。又為什麼僅僅聯通用戶能使用?別著急,聽我跟你詳細解釋下~什麼是eSIM技術?eSIM卡其實是虛擬SIM卡技術的一種,可以將傳統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晶片中。它可以在支持的運營商網絡間任意切換,你無需花錢去營業廳買電話卡,就能直接實現通話、上網等功能。
  • 一張sim卡漫遊各國,飛貓無限用軟sim卡技術提供簡便的國外上網體驗
    一張sim卡漫遊各國,飛貓無限用軟sim卡技術提供簡便的國外上網體驗 隨著出國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出國上網成了個不小的需求,以前可選的方式有租用移動Wi-Fi設備,辦理當地SIM卡等,然而這些都不方便,後來華為推出天際通、小米推出小米漫遊
  • 盤點國內兒童可穿戴設備十大品牌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可穿戴設備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為125.8億元,增速高達471.8%。而兒童可穿戴設備作為其中的一個分支方向,發展勢頭非常迅猛。當然,CareTime並不是第一款轉為兒童設計的智能手錶。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早有大量的企業著手布局兒童可穿戴設備市場。
  • 米sim卡是什麼 米sim卡介紹
    米sim卡是什麼?相信有不少使用小米手機的小夥伴會發現一個米sim卡,但是又不知道是幹麼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米sim卡介紹吧!  米sim卡介紹:
  • Micro-SIM卡是什麼意思 Micro-SIM卡剪卡
    2012年12月,蘋果正式獲得了一項有關Micro SIM卡連接器的專利。蘋果獲得的這項專利與Micro SIM卡連接器有關,能幫助用戶更方便地拔插SIM卡,在用戶插入不當時也可以保證設備不會受損,同時提供了可靠的機械性能。
  • 樂Pro3怎麼裝sim卡 樂視Pro3裝sim卡步驟【圖文】
    相信很多人都想入手。而入手後第一件事,就是裝sim卡。據悉,樂視手機pro3採用了雙Nano-SIM卡,支雙卡雙待,且不分主副卡,支持雙卡盲插,用戶可以隨意放置任何一個運營商SIM卡。值得注意的是,卡槽設計在機身左側。那麼,樂Pro3怎麼裝sim卡?一起來看看樂視Pro3裝sim卡步驟吧。
  • 能自動繫鞋帶的 Nike 鞋,才是可穿戴設備該有的樣子
    「可穿戴設備」在幾年前曾是科技圈一個熱詞。傳感器、晶片的集成化越來越高,大到衣服褲子,小到戒指耳環,紛紛植入晶片,接入 app。幾乎每一行都有一種智能可穿戴設備。但這陣風很快就刮過去了。這些工程師手中誕生的可穿戴設備原型,可能功能超群,但卻擁有著慘不忍睹的設計。
  • 聯通eSIM業務辦理介紹 什麼是eSIM 手機SIM卡要取消了嗎
    2018.3.7-2019.3.9 期間,上海、天津、廣州、深圳、鄭州、長沙、武漢7 座試點城市的用戶無需攜帶手機,便可使用Apple Watch Series 3等智能手錶設備接打電話並上網。­  官方公告如下
  • 可穿戴設備之父為何看不上手環們?
    文/穆楠阿萊克斯·彭特蘭(Alex Pentland)被稱為可穿戴設備教父,在學術上,他在制定大數據與可穿戴設備的通用標準;在產品上,谷歌眼鏡。乃至人臉識別技術均為他的在 MIT 實驗室的學生主導。昨天,百度舉行的第三期《big talk》活動中,Alex受邀來到中國,暢談大數據與穿戴設備。按照上面的介紹,大多數人會覺得這位「教父」是智能穿戴設備的狂熱愛好者,甚至可能是武裝到牙齒的「鋼鐵俠」似的人物,而在現實中,Alex 幾乎不使用任何只能穿戴設備,甚至包括谷歌眼鏡,在他眼中,目前的設備仍然很low,遠達不到他期待的高標準,因此也不會使用這些不入法眼的小玩意。
  • 別了,SIM卡!
    寶寶們都知道手機裡必不可少一定會躺著一張SIM卡但隨著時間的變化這些年來它也一直在變小>不作為獨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設備中用戶無需像現在一樣插入物理SIM卡傳統的Sim卡把用戶鎖定在一個服務網絡中而內嵌式Sim卡可以使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可穿戴設備使用者
  • 可穿戴設備獲得成功的10大因素
    可穿戴設備領域需要出現一個類似於智慧型手機領域中的Android或iOS那樣能夠得到消費者廣泛認可的作業系統,目前看來,谷歌在上月發布的Android Wear有望承擔起這個重任。  (5)能與其它設備進行整合  三星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例如其在今年發布的智能手錶Gear 2,就能夠與旗下的Galaxy系列智慧型手機搭配使用,這其實也算是為可穿戴設備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
  • 可穿戴設備的下半場,誰才會成為「擎天柱」?
    今年「跑步經濟」帶動了大量中國運動品牌業績的復甦增長,除此之外,跑步經濟也在不斷促進文化用品行業、電子產品等領域消費,其中在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錶、手環上的體現最為明顯。除了「健康」可穿戴設備需要更多元素日前,IDC公布了最新可穿戴設備市場追蹤報告,報告顯示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3293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5%。
  • 「智能眼鏡」能否支撐起可穿戴設備的下半場?
    除了「健康」可穿戴設備需要更多元素日前,IDC公布了最新可穿戴設備市場追蹤報告,報告顯示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3293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5%。品牌排名方面,華為、小米與蘋果分列前三。同期,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高達1.25億臺,同比增長35%。
  • e-SIM卡是什麼長啥樣?e-SIM與SIM卡有區別對比介紹
    目前國外很多運營商都已經支持e-SIM卡的研發,不過還是有一小部分運營商不太支持,而至於我國推行這種e-SIM卡可能更要晚一些了。  蘋果和三星想要推出的這種e-SIM卡會集成在手機之中,用戶無法自行拆卸。不過用戶的身份識別模塊允許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運營商,並允許用戶任何時間任意切換。簡單的說就是把現在的「小紙片」SIM卡虛擬化。
  • 穿戴設備NFC Ring與悠遊卡及一卡通洽談 實現行動支付
    永吉電腦所開發的NFC Ring,已在開發整合悠遊卡以及一卡通的版本,適合一般消費者來使用。(黃慧雯攝)永吉電腦所開發的NFC Ring,可根據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加入不同的軟體功能,便可用於開啟智慧門鎖或是障者照護等領域,應用範圍廣大。
  • 物聯卡是什麼,與SIM卡有什麼不同?
    物聯卡是電信、移動、聯通推出的外觀與我們使用的SIM一樣,但是網絡以及其他參數有別於SIM卡的,專門為物聯網設計的專屬號段的流量卡。下面,我們從物聯卡的網絡、形態、收費模式來分析,物聯卡與手機普通SIM卡都有哪些區別。   一、物聯卡的網絡   要把萬物的數據連入網絡,必須要走運營商的管道。從便利性來說,無線網絡是最適合物聯網。
  • 日本推獨立SIM卡設備 讓多設備同時使用
    據國外媒體報導日本Docomo運營商將推出一款叫做Portable SIM的設備,將我們手機卡內置其中,並通過藍牙、WiFi和手機平板等設備連接,通過晃一晃就可以和它們連接並登陸電話服務。通過將SIM獨立起來我們就可以讓多個設備共享這張SIM卡,比如撥打電話等。
  • 360N6用什麼sim卡 360N6需要剪卡嗎
    360N6用什麼sim卡?360N6需要剪卡嗎?這是很多朋友在選擇購機前關注的話題,確實現在手機的卡型號比較多,有的是大卡,有小卡,還有nano卡,如果新買的手機跟原來的機型卡大小不一樣,還需要剪卡甚至是換卡,如果正好一致,那就省去了很多麻煩,到底360N6用什麼sim卡?360N6需要剪卡嗎?
  • 市場被點燃,可穿戴設備「叫好又叫座」?
    可穿戴設備市場兩位數的增長不僅表明市場需求強勁,還表明了許多人正在首次獲得可穿戴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再「叫好不叫座」? 市場增速超過預期 儘管今年受到疫情衝擊,但全球可穿戴設備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消費者對智能手錶、手環、耳機等可穿戴設備需求強勁。
  • 三星可穿戴設備晶片:可檢測人體健康
    北京時間11月6日消息,據外媒Phone Arena報導,三星電子旗下半導體部門研發出了可穿戴設備晶片Bio Processor,能檢測人體的健康狀況。由於每個人的心跳有所區別,因此可保護獨立的數據。  在生物識別領域,Bio Processor的ECG傳感器可以應用於智能手環,使得用戶在獲取信息時無需手動輸入密碼或使用其它形式的安全機制,能夠自動登錄至智慧型手機和PC。  在日常生活中,配備ECG傳感器的手環和其它可穿戴設備能夠自動開啟車門或家門,不需要使用專用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