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谷偉)"當代系"退出了國旅聯合,前董事長的故事卻還沒完。2017 年,國旅聯合收購北京新線中視 51% 股權,在這一消息公告前,當時的董事長施亮卻將內幕消息透露給了兩位老熟人。這兩位老熟人分別斥資 317 萬元與 140 萬元買入國旅聯合股票,沒想到,最後不但虧了錢,還因為內幕交易分別被罰款 30 萬元與 20 萬元。吉林證監局日前一紙處罰決定書將這次的內幕交易曝光出來。
一次不太成功的內幕交易
張永強與肖衛東都是江蘇海門市人,一個出生於 1970 年,一個出生於 1958 年,二人都是國旅聯合前董事長施亮的熟人。
根據吉林證監局的處罰決定書,這次的內幕交易始於 2017 年初國旅聯合對北京新線中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線中視)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2016 年,國旅聯合曾打算收購新線中視 100% 股權,但因為新線中視與大客戶完美世界的合作出了問題,這次的資產重組後來宣告終止。到了 2017 年初,國旅聯合當時的董事長施亮向公司實際控制人王春芳報告,新線中視可以調整估值並承諾利潤,想和國旅聯合繼續合作。王春芳表示,可以繼續收購新線中視。
2017 年 1 月 10 日,施亮讓董事會秘書聯繫大信會計師事務所,準備對新線中視進行年報審計。1 月下旬,董秘陸邦一收到審計結果後向施亮匯報。2 月 13 日,國旅聯合停牌,宣布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3 月 14 日,國旅聯合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收購新線中視部分股權並向其增資。
從這些時間點可以判斷,國旅聯合擬收購新線中視股權的內幕信息形成時間不晚於 2017 年 1 月 10 日,公開於當年 2 月 13 日。而這段時間內,施亮不僅與張永強、肖衛東頻繁手機聯絡,還跟張永強一起吃了飯。
2017 年 2 月 3 日到 2 月 9 日,張永強分五次共買入國旅聯合 31.16 萬股,成交金額 317.46 萬元。巧的是,每次買入都是在與施亮通話之後,與以往的交易習慣大不相同。
肖衛東也是類似的情形。在與施亮聯繫後,當年 2 月 6 日、2 月 9 日,兩次共買入國旅聯合 13.58 萬股,成交金額 140.5 萬元。
不過,滿懷憧憬的內幕交易,最終只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悲劇。2017 年 4 月 7 日,國旅聯合復牌,大跌 6.93%,下一個交易日繼續大跌 9.8%。此後更是開啟漫漫調整之路。停牌前股價還在 10 元出頭,到了 2018 年 9 月 17 日,已經跌到了 4.1 元。此時張永強與肖衛東分別浮虧 12.19 萬元和 7.45 萬元。而因為內幕交易,他們還分別被吉林證監局處以 30 萬元和 20 萬元的罰款。
"當代系"折騰 5 年留殘局
奇怪的是,內幕交易的張永強與肖衛東同時被罰,但洩露內幕消息的國旅聯合前董事長施亮卻沒有同時被罰,這是為何?江蘇法德東恆律師事務所律師殷建新分析,可能是因為施亮並非自己交易,並且主觀情節較輕等。對此,現代快報財經獵豹致電吉林證監局,對方表示還需要了解一下情況。
施亮在今年 2 月董事會換屆時卸任董事長,改任國旅聯合副董事長。資料顯示,施亮,1968 年 12 月出生,上海科技大學工學學士,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碩士。歷任江蘇華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總經理助理;聯合證券投資銀行部經理、高級經理、助理業務董事;中國聯盛投資集團董事局執行董事兼總裁;天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執行董事兼副總裁;廈門當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等。
王春芳控制的廈門"當代系" 2014 年入主國旅聯合,作為"當代系"重要的代理人,施亮在 2015 年就任國旅聯合董事長。目前,施亮還擔任"當代系"另外兩家公司當代東方和 ST 廈華的董事長。
在"當代系"掌控國旅聯合的 5 年間,對公司的業務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造,陸續賣掉原先的溫泉旅遊等業務,並大筆收購體育文化等資產。收購新線中視就是其中一筆重大資產購買。
但如此折騰並沒有給國旅聯合的業績帶來改觀,2014 年以來,公司扣非淨利潤繼續年年虧損,2015 年和 2017 年依靠出售資產才勉強實現盈利。2018 年,公司虧損 8359 萬元,之前收購新線中視等公司造成的商譽減值成為虧損的重要原因。根據公司對上交所問詢的回覆,新線中視 2018 年實現淨利潤 2131.2 萬元,較承諾的 4150 萬元差了將近一半。
江旅集團一面接手,一面推進 IPO
去年 6 月,國旅聯合發布公告,控股股東廈門當代資管擬以 6.1 億元的價格,將持有的公司 14.57% 股權轉讓給江西省旅遊集團。幾經周折後,這一交易在今年 1 月完成,江旅集團成為國旅聯合的控股股東。今年 3 月,"當代系"又宣布將剩餘的 14.44% 股權也讓給江旅集團,價格為 6.05 億元。
資料顯示,江旅集團實際控制人為江西省國資委,其業務版圖除了景區運營、酒店民宿、旅行社、養老等業務外,還包括旅遊科技和金融服務平臺。當時市場人士猜想,江旅集團入主,或許會將旗下相關資產注入國旅聯合,比如婺源旅遊、武功山、仙女湖、鄱陽湖溼地等。
不過,從入主以來,江旅集團除了在今年 6 月向上市公司提供了一筆 1.5 億元的借款外,並無大的動作。6 月 6 日,公司還公告,註冊地由南京市江寧區遷至江西南昌紅谷灘新區,意味著這家上市近 20 年的公司從此告別了原先的大本營南京。
儘管國旅聯合是江旅集團目前唯一的上市殼資源,但江旅集團官網顯示,2018 年 8 月 8 日,經集團股東會決議批准,公司正式啟動 H 股 IPO。由此看來,借殼國旅聯合可能並非江旅集團資產上市的唯一選擇。今年 7 月 3 日,國旅聯合公告,控股股東江西省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名稱變更為"江西省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這或許意味著,江旅集團距直接 IPO 更近一步。那麼,接下來國旅聯合的命運又將如何?
(編輯 魏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