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鬥、大兵收新徒

2020-12-12 湖南在線

昨天,笑工場新湖南大廈劇場——

李金鬥、大兵收新徒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李丹

「跟我學相聲,不要立志做相聲表演藝術家,而要當相聲藝術家。跟我學習,不學表演,學文學、學創作,爭做相聲作家,這是我的教徒之法,也是我的成功之道。」11月11日,笑工場新湖南大廈劇場,面對7位新徒弟和全場觀眾,著名相聲藝術家大兵提出了徒弟拜師學藝的首要要求。

當天,大兵的老師、著名相聲藝術家李金鬥也喜獲新徒——湖南青年相聲演員熊壯拜在其門下,成為大兵的師弟。中國相聲傳承譜系多了新成員,湖南曲藝界增添了新力量。

「南派相聲好在哪裡?作品好。」大兵進一步解釋了他對徒弟的首要要求。《免費電話》《誰讓你是優秀》《熱情服務》《樓上樓下》《喜喪》……回顧大兵的成名成家之路,20世紀90年代,他正是靠著一部部出色的原創相聲作品,從長沙走向全國。

兩場收徒儀式都是隆重又簡樸,既尊重了中國相聲的傳統禮儀,儀式感十足;又考慮了新時代的思想和特點。

大兵收徒儀式首先舉行。曲藝界的3位藝術家周衛星、劉穎、趙衛國分別擔任引師、保師、代師,先上場落座,見證拜師儀式。這是相聲界拜師的一大特色。「師叔引進門,修行靠大兵」「我六十好幾了,也幹不了幾年了,最多還幹30年」……作為曲藝高手,引師、保師、代師金句頻出,逗得觀眾笑聲不斷。

爾後,黃榮、邱玉初、孟凡遼、張逵、餘扶貧、周茂、黎紅譜7位徒弟上場。他們進入笑工場從事相聲表演都有3年以上,已經在湖南相聲界小有名氣。

大兵攜夫人上場,居中就坐。眾徒弟給師父師娘敬拜師茶,師徒互贈信物。

如何傳承發展好相聲藝術,師父們有話說。

保師要向師父及觀眾保證徒弟的人品。於是,保師劉穎語重心長,向年輕的相聲演員們交代了「五道兩做」:守正道、懂規矩、重情義、知榮辱、能進退,做人吃虧、做藝吃苦。

「今天,7個年輕人拜在我的門下,我對他們的藝術負責,對他們的言行負責。」大兵說,「笑工廠創建10年,目標之一就是為湖南曲藝界培養後起之秀。我們沒有白做,培養了一批觀眾認可的新秀,這是我最自豪的事情。」他希望徒弟一輩子愛相聲,「要想著如何為相聲添磚加瓦,而不是從中索取什麼」;珍惜機會,把相聲界的前輩都當做老師,團結同道中人,這樣湖南曲藝界才能恢復活力。

在收徒儀式上,大兵隆重向觀眾介紹了3位已故的湖南曲藝界的大德先賢:歐德林、彭延坤和楊志淳。希望徒弟以先輩為榜樣,努力進取。

在李金鬥收徒儀式上,李金鬥向徒弟熊壯贈送了4本書。他說,大部分相聲演員對相聲的歷史不了解,不忘初心,才能讓相聲藝術發展得更好。

最後,李金鬥帶領在場全體相聲後輩向相聲泰鬥趙振鐸的照片鞠躬。禮畢。

當晚,收徒儀式慶典演出在笑工場新湖南大廈劇場舉行,李金鬥、大兵領銜,師徒聯手帶來精彩相聲。笑工場現在有兩處「大本營」:天心閣劇場每周五到周日晚演出;今年夏天啟航的新湖南大廈劇場,每周五、周六晚演出。長沙又多了一處歡笑地,一個南派相聲的創作搖籃。

相關焦點

  • 相聲演員大兵收徒視頻曝光,徒弟們跪拜叩頭,盡顯大師風範
    11月11日,有網友曬出一段相聲演員大兵收徒的視頻,大兵正襟危坐在太師椅上,徒弟們秉承相聲拜師儀式,向大兵恭敬跪拜叩頭。視頻中大兵身穿中式褂子坐在舞臺中間的太師椅上,面前整齊的跪著多名身穿白色襯衣黑色長褲的男子,隨著現場主持人"一叩首二叩首"的口令,這群白襯衣男子向著大兵叩頭行拜師禮。禮畢,大兵笑盈盈朝徒弟們擺擺手示意他們起來,舉手投足之間頗有大師風範。
  • 世界看湖南丨大兵一口氣收七個徒弟?南派相聲人才濟濟!
    11月11日,著名相聲藝術家大兵先生在長沙隆重舉行收徒儀式,黃榮、邱玉初、孟凡遼、張逵、餘扶貧、周茂、黎紅譜七人一同拜入師門。拜師儀式遵循相聲界傳統,儀式伊始,大兵先生攜夫人居中就坐,著名相聲藝術家周衛星、劉穎、趙衛國分別擔任七位後輩的引師、保師、代師,見證拜師儀式,「引保代」三師也是相聲界拜師的一大特色。七位徒弟給師父師娘敬茶行禮,大兵老師為每一個徒弟送上一套衣缽,師徒互贈信物,儀式禮成後,徒弟才算正式拜入門下。
  • 相聲演員大兵收徒現場排場大,徒弟們跪成一排恭敬磕頭,也太壯觀
    相聲演員大兵收徒現場排場大,徒弟們跪成一排恭敬磕頭,也太壯觀相聲作為一門傳統的藝術形式,已經流傳了幾百年,也逐漸形成了各種派別。現在說相聲最紅火的,莫過於郭德綱的德雲社,而在郭德綱之前,說相聲最火的,莫過於大兵奇志這對好搭檔,大兵也曾經火了好幾年,只是現在不太常出現了兩人在湖南衛視的舞臺上講相聲、說雙簧,錄綜藝,深受觀眾的喜愛,因為合作出現問題,導致大兵的工作也受到影響,他也就留在了幕後,雖然他本人不上場了,但是他還從事著和相聲有關的工作大兵作為師傅也是收了不少徒弟的
  • 南方相聲演員大兵為何銷聲匿跡了?臺上瞎抖包袱,侮辱逝者
    確切的說是有的,來自湖南的相聲演員大兵,就是一個優秀的南方喜劇表演者,只是如今,大兵早已不復當年的輝煌。相聲表演者很多人還記得大兵在春晚舞臺上的精彩表現,一口南方口音的普通話從他嘴裡說出來自帶喜感,對於大兵的表演,人們喜愛度很高,可是令人嘆息的是,大兵把一手好牌打爛了,他那一張嘴成就了他,也害了他。
  • 北京幽默藝術節李金鬥說《顛倒話》
    大笨象藝術團和李金鬥、陳湧泉、梁厚民等曲藝名家把笑聲送到了居民家門口,給大家獻上了相聲《顛倒話》、快板《酒迷》等精彩節目。  「笑在社區」專場是今年北京幽默藝術節特別設置的一個環節,目的是讓曲藝貼近基層、貼近生活,把笑聲送給普通居民。這次演出的節目都很貼近生活。著名快板藝術家梁厚民表演的快板《酒迷》講述了一個嗜酒如命的老頭的故事,告誡大家少喝酒。
  • 與學生大兵搭檔走紅,出名後被一腳踢開,淪為路人的奇志後悔了嗎
    而提到上世紀90年代「奇志大兵」這對黃金搭檔,很多人也都不陌生,當紅之時更有「北有牛群、馮鞏,南有奇志、大兵」之說。但令人遺憾的是,兩人搭檔走紅之後,奇志卻被學生大兵一腳踢開,那就是發生了什麼使得大兵作出如此舉動?兩人裂穴之後,淪為路人的奇志後悔了嗎?
  • 大兵罕見露面,為徒弟茶館捧場,曾經紅極一時的他現在怎麼了?
    南有奇志大兵其實說起大兵這位相聲演員,許多網友可能會覺得根本聽都沒有聽過,不過可能因為小編是湖南人,所以在我們小的時候,知道相聲就是通過"奇志大兵"知道的。不過在1995年,奇志和大兵開始合作相聲,之後兩人籤約了湖南經視,開始大紅大紫,1998年,大兵在姜昆和侯耀文的引薦下拜師李金鬥。
  • 紅派藝術傳人郭鳳女再添新徒
    紅派藝術傳人郭鳳女再添新徒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楊喜茵  2020-09-07 作為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粵劇)代表性傳承人,郭鳳女廣收門徒,桃李遍布粵、港、澳乃至大洋彼岸的美國。
  • 大兵的笑工場10歲啦!進劇場聽相聲終成星城文旅消費新時尚
    李金鬥、大兵、趙衛國等名家帶來了包袱不斷、精彩紛呈的演出。笑工場這個由大兵一手創辦的小劇場相聲演出團體,意義非凡。它不僅扭轉了湖南相聲人才梯隊青黃不接的不利局面,培養了一批本土人才,吸引了一批外埠才俊,而且注重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改寫了長沙人主要從歌廳、電視等渠道聽相聲的歷史,讓「買票進劇場聽相聲」成為長沙文旅消費的新亮點。
  • 奇志大兵:堪比郭德綱于謙,分道揚鑣後銷聲匿跡,近況令人惋惜
    1998年,經過姜昆、侯耀文的引薦,大兵拜師李金鬥。 1999年春晚,相聲《白吃》的成功出演讓奇志大兵火爆全國。 大兵事業全面開花,主持人、廣告代言、形象代言人,比低調的奇志更加紅火。 他們的位置悄悄發生了改變。 從「奇志大兵」變成「大兵奇志」,從大兵到奇志那裡討論創作變成奇志到大兵那裡磨段子,就連主持人報幕時,奇志都主動要求把「奇志大兵」改為「大兵奇志」。
  • 相聲界誰收的徒弟最多?一個師父能教多少徒弟?
    相聲界誰收的徒弟最多?這個問題很簡單,搜下「相聲族譜圖」便基本一目了然。郭德綱依照已故相聲名家、德雲社創始人之一張文順老先生提議的「雲鶴九霄、龍騰四海」依次收徒,至今已經收到了前四字,共計83人,如果把後四字也收齊了,估計得有150人以上吧。
  • 一代笑將大兵:幽默調侃黃家駒,駒和「狗」不分,斷送前程下神壇
    他並不僅是個話劇演員,還是個喜劇演員,他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專業,師傅是相聲大師李金鬥,他與奇志搭檔在舞臺上表演相聲,還曾被郭德綱師傅侯耀文高度評價讚不絕口,他多次出現在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上,代表作有很多,比如《免費電話》《熱情服務》還有很多經典的作品等等。
  • 趙炎李金鬥從藝50、60年,郭德綱于謙合作20年,相聲圈最近很熱鬧
    緊接著就是相聲名家李金鬥從藝60年的紀念演出。還有就是德雲社郭德綱于謙合作20周年的紀念專場。再然後就是孟鶴堂周九良合作10周年的專場演出。首先來看看趙炎老師從藝50周年的情況。趙炎老師是相聲大師馬季老師生前最知名的搭檔,他們與馮鞏、劉偉等人在春晚舞臺上合作的群口相聲《五官爭功》,堪稱當今電視相聲的巔峰之作。
  • 李金鬥的入室弟子,為了生計曾在KTV說相聲,說話語速比華少還快
    這樣的日子過了四年,在23歲時方清平遇到了自己的伯樂——李金鬥,方清平誠心想要學東西,李金鬥看他是個好苗子便收入門下,方清平因此成為入室弟子。個子不高、身材微胖的李金鬥在相聲方面極其有造詣,早在13歲時拜入著名相聲演員趙振鐸門下,他與陳泉湧等人一起合作的《武松打虎》獲得曲藝界的優秀表演獎,在相聲界名聲大噪。
  • 李樹建喜收44位新徒
    李樹建為什麼會收他為徒?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而這一切還得從元旦過後的一場紅色文藝輕騎兵送演出到基層的活動開始說起。1月13日上午,按照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的統一安排部署,河南豫劇院紅色文藝輕騎兵文藝小分隊要到焦作武陟的中水寨村送演出。今年15歲的苗凱富是出生時因腦顱出血而得了腦癱,他一直十分喜歡唱戲,而且唱得很不錯。
  • 靠「奇志大兵」出名,將黃家駒讀成「黃家狗」的大兵,現生活怎樣
    從湖南師範大學畢業後,遇到了將他帶進相聲行業的導師奇志,奇志見大兵很喜歡相聲且極具喜劇天賦,於是便開始教他說相聲。奇志一邊傳授給大兵說相聲的技巧,一邊又帶領他在舞臺上演出,兩人配合的十分默契,心照不宣,亦師亦友,一同在南方相聲界打出一片天地。
  • 溫州民俗學大家葉大兵走了 他為我們留下這些財富
    葉大兵發現自己從前愛好的音樂,所從事的地方戲曲與歌謠的整理和創作,都與民俗文化息息相關,也為他今後的民俗研究植下了基礎。浩瀚的民俗學與當時薄弱的民俗學研究隊伍,都召喚葉大兵成為「俗海拾貝」的一員。  葉大兵生前曾多次說:「我沒有讀過中學,也沒有讀過大學,我只是在文化工作的實踐中開始我的民俗文化研究的。我想,實踐也是個大學,可從中學習積累許多知識。」
  • 「美國大兵」愛上你了?還寄來500萬?深圳李女士真「幸運」
    深圳的林女士近日在網上交到了一位美國大兵男友。大兵男友說要回國和他在一起還寄了五百萬,希望讓他保管,她是多麼幸運能遇到這麼好的事兒?這是李女士通過社交軟體認識那名美籍華人男友時對方對她說的第一句話,他自稱是美國大兵
  • 馬三立嫡孫開山門收弟子 給大兵 嶽雲鵬 方清平等人請來新師叔
    要蕭陶說,年齡不是問題,常寶豐大哥常寶堃收蘇文茂時才只有21歲,輩分才是問題。馬小川是文字輩,跟馬季、侯耀文平輩,他的徒弟張慶柏就跟姜昆、馮鞏、郭德綱平輩。正所謂「茄子不大,長在背上」。大兵、唐愛國、劉惠、嶽雲鵬以及方清平這些相聲界的「蔓兒」都得叫張慶柏「師叔」。張慶柏名不見經傳不說,做過理財顧問,婚慶司儀,演過戲,是不是職業相聲演員都兩說。這樣的師叔,那些腕兒會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