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胡編了情節,但更離譜的是「亂造」了四行倉庫的地理位置

2020-12-24 騰訊網

星期在家,以二倍速的速度,在某站以會員身份看完了《八佰》。

如果在電影院裡,肯定會忍受不住電影的內容的簡單、空洞與虛假,一定會生出按住快進鍵的衝動。

如同前一陣觀看電影《金剛川》,坐在電影院裡,恨不得手邊有一個快進鍵,能夠讓電影進度條以超越蝸牛的速度向前遞進。

《八佰》帶有國產片的通病。

一是人物面目模糊。

結尾的演職員名單上,列出了一串人物,但是在劇中幾乎難以給人留下印象之處,所以,看完電影,根本分不清電影裡人物的彼此。

二是逃兵佔比過大。

電影裡的人物,主體品種都在重複著一樣的人物類型,那就是逃兵類型,一開始就是槍斃逃兵,然後守倉庫的部隊,裡面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怕死鬼,以各種方式,展示他們哭哭啼啼畏懼死亡的各種情態。

這樣,電影裡的逃兵佔據了人物的主體性格,而這樣的人,如此大概率的出現,呈現在鏡頭前就是一幫烏合之眾,哪裡有一點民族精神?

三是兵痞氣息濃重。

影片裡的士兵都帶著一種痞裡痞氣的特質,再不就是呆若木雞的類型,看了就恨不得要上去揍他們一頓。

魯迅過去曾經說過,好萊塢電影裡的中國人,都帶著一種狡猾的神情,現在中國自己的電影裡也是這樣的中國人的面目,令人生厭。

中國人的真誠樸實的面容與氣質,是什麼時候丟失的?

四是視覺洋化傾向。

自從《太極旗飄揚》裡的戰爭場面實現了好萊塢電腦特效「東方化」之後,中國電影的戰爭片,紛紛從韓片那裡,克隆好萊塢電影的戰爭處理方式,一槍爆頭、血漿橫飛、碎片四濺成了中國電影戰爭場景的標配,然後中國的士兵,一律在這種好萊塢統一規划過的槍林彈雨特效中,帥氣逼人且特立獨行地穿雲破霧,上緊發條,繃緊神經,聲嘶力竭,大展雄威,時而還會模仿一下美軍士兵的軍用手勢,再不然就是背景聲裡還會傳出「救護兵」的呼叫。

「救護兵」這一撕心裂肺的叫聲,在美國電視劇《兄弟連》中給中國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於是,這一奢侈的美國後勤保障系統用語也開始移用到中國電影的戰爭場景中了。

《八佰》中不斷出現「救護兵」的聲音,但電影裡似乎並沒有表現出一個救護兵的身影,後來這個叫聲,又出現在《金剛川》裡。

問題是,中國電影向好萊塢戰爭特效作移植的時候,也把中國戰爭片裡的處置方式給丟棄了。

我們能說現在從好萊塢那裡拿過來的那一套戰爭手段,真的符合當時中國人投身的戰爭的實況嗎?

至少我們從《南徵北戰》、《紅日》這些經典的中國戰爭片裡看不到今天電影裡的好萊塢式的動作特效方式。

《八佰》導演後來又拍了《金剛川》,可以看出,《八佰》裡,導演強調了中國軍隊的退卻與逃兵本真,而《金剛川》則強調了勇往直前的精神,兩部電影都是按照一種框架的概念先行來編造戰爭場景,唯一缺少的是鮮活的人的痕跡。

整個電影不過是導演想當然的依靠概念塑造人物而製造出來的。

再細化一步,《金剛川》更像是把《八佰》搬到了朝鮮戰場。《八佰》裡的一場圍繞橋的戰鬥,在《金剛川》裡得到了強化,而《八佰》裡的日機轟炸場面與士兵狙擊的回應,在《金剛川》裡構成了地與空搏殺的主體架構,可以說,《金剛川》是《八佰》的移植與變形。

如果電影就是這樣一味地把編導的想當然的事實複製出來,那麼這樣的電影還有什麼現實意義與復原價值?

上面是《八佰》的編造的情節,屬於軟體部分,可能因為各人看法的不同,出現不一樣的觀感,也許在另一種角度看來,上面所說的軟體的虛構部分恰恰是優點與長處。

但是不可思議的是,《八佰》裡的最主要的故事發生地「四行倉庫」的方位竟然是南北顛倒的。

我們看一下電影的截圖。

「四行倉庫」在蘇州河北岸,日本人就是從北邊向「四行倉庫」進攻的,那麼,很顯然的,「四行倉庫」的東邊是外灘方向。

這一點,筆者怎麼都覺得電影裡的四行倉庫的擺放位置彆扭古怪,因為當年筆者也曾經去過四行倉庫,是從外灘方向,沿著蘇州河而來到目的地的。也就是說,筆者是從四行倉庫的東邊來到這裡的。

但是在截圖上來看,外灘卻在「四行倉庫」的西邊。

但真實的外灘在哪一個方向?

我們找一份真實的地圖來看看。

《八佰》的最後一個鏡頭裡,從今天的「四行倉庫」拉起,鏡頭上升,我們看到了天際線上的浦東的上海新標誌性建築,顯然外灘在「四行倉庫」的東部方向,但是在電影的鏡頭裡,「四行倉庫」卻方位錯得離奇。

搞不明白,電影裡的「四行倉庫」的地理位置,是依照什麼樣的實際布局來製作的,實在令人覺得荒唐可笑。

在《八佰》裡,出現空戰的場景中,遠方一大片水域可以看出是黃浦江的浩大的水面,在這個場景中,也應該可以看到外灘那兒的著名的外灘建築。

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裡,即使在高樓林立的現代上海,都能隱約辨別出上海外灘的那些經典性的著名建築,但是《八佰》裡復原的歷史鏡頭裡,上海外灘那兒像被削平了似的空曠一片,這無論如何都難以符合實際的故事發生時代的現實場景。

《太陽帝國》中的鏡頭:看外灘方向

我們不妨看一下史匹柏《太陽帝國》裡的蘇州河場景,當時電影裡有一個鏡頭,是從浙江中路的橋頭上向外灘看去,可以看到外灘方向的尖頂的沙遜大廈,也就是現在的和平飯店屋頂。

四行倉庫邊的橋是西藏路橋,與浙江中路橋相隔不遠,在這裡向外灘看去,基本與浙江中路那兒看到的外灘建築應該相差無幾,但是電影裡的外灘方向的一排建築一無所有,那兒好像根本沒有著名的外灘建築,因此,感覺到電影裡的特效場面是按照清朝時期的外灘地形地貌複製的,根本沒有一點真正的三十年代上海的現實感。

《一步之遙》上的外灘建築

我們不妨看一看姜文電影《一步之遙》裡的上海外灘建築,看起來高低起伏,非常壯觀,這部電影表現的時代還是在二十年代,外灘建築就已經基本成形,但在《八佰》中的航拍鏡頭裡卻一無所見,只能說,《八佰》虛構了一個不存在的上海地貌,只能讓人感到電影在基本硬體的復原上都沒有做到盡心盡責。

因此,如果說《八佰》的情節創意受制於編導的識力原因,出現各種偏差,尚可原諒,但影片裡的場景建築出現的穿幫本來是一件很容易考證正確的事情,現在電影卻南轅北轍,左右錯位,實在是不應該,這後邊的原因,只能歸之於我們的電影在復原歷史的時候缺乏認真、嚴肅、敬畏的精神。馬虎了事的態度,也已經如附骨之疽一般毒害著中國電影的基本質量。

本文由「文學私秘」原創,揭密文化隱衷,袒現創作要津,把握人性意旨,透視靈魂真相,敬請指正。如要轉載須徵得本人同意,並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八佰》把四行倉庫變成了網紅打卡地
    在蘇州河沿岸靜靜矗立了80多年,四行倉庫忽然火了。因為電影《八佰》的熱映,這兩周時間裡,大批影迷來到影片中關鍵戰役的事發地——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這也正是電影《八佰》海報中彈孔牆的原型。每一塊磚、每一寸牆面都透出了沉重的歷史感。
  • 一部《八佰》,把四行倉庫變成了網紅打卡地
    因為電影《八佰》上海四行倉庫成了「網紅打卡地」 因為電影《八佰》的熱映,這兩周時間裡,大批影迷來到影片中關鍵戰役的事發地——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為保住閘北這最後一塊陣地,國軍將士在此和日軍血戰四天四夜,擊退敵人多次進攻,被譽為「八百壯士」。電影《八佰》之名也由此而來。
  • 愛寫|四行倉庫與《八佰》
    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滿目蒼夷的倉庫外牆趕著電影《八佰》的熱潮,頂著炎炎夏日臨時預定去參觀四行倉庫。不少遊客都是奔著電影《八佰》而來,就連紀念館的講解員也是結合電影劇情講解,挺有意思。
  • 一部電影《八佰》,讓上海蘇州河邊的「四行倉庫」紀念地客流爆滿
    四行倉庫參觀人數幾乎達到每日上限,這裡的倉庫西牆很有故事一部講述上海抗戰故事的《八佰》電影,讓故事歷史發生地的上海蘇州河到了1945年抗戰結束後,四行倉庫整體建築依然堅固,蘇州河畔的地理位置又好,便於水運和倉儲,所以後來經歷大規模修補
  • 《八佰》之後,上海四行倉庫成打卡新熱點
    管虎導演作品《八佰》於21日上映後好評不斷,票房達11億元人民幣,四行倉庫紀念館成打卡熱點電影中真實歷史事件的發生地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亦因該電影而成為熱門打卡地,遊客們紛紛在彈孔牆前駐足拍照留念。電影《八佰》以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的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為歷史背景,講述中國軍人慘烈的抗日壯舉。《新民晚報》報導,自電影上映後,在四行倉庫紀念館門口,近日醒目位置連續貼有預約爆滿的提示。紀念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館實行提前預約制,每天參觀名額為2500個。電影上映以來,紀念館的每日平均客流量是之前的兩倍,已達到了上限。
  • 電影《八佰》真實發生地:上海四行倉庫
    電影《八佰》真實發生地:上海四行倉庫 2020-10-13 12:56
  • 因《八佰》爆火的四行倉庫,是如何成為文物建築保護典範的?
    真實的場景還原,精湛的演技表現,讓《八佰》瞬間刷爆朋友圈,上映6天,票房已破11億,成為疫情後中國電影市場復工以來,首部破10億票房的大片。導致很多上海的年輕人,知道蘇州河邊有四行倉庫,知道四行倉庫的抗戰歷史,卻也很難準確指出四行倉庫的位置。
  • 凱奇關注 | 因《八佰》爆火的四行倉庫——文物建築保護的典範
    8月21日,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取材自淞滬會戰的電影《八佰》上映,孤軍奮戰四晝夜的八佰戰士們讓很多人看完都一陣鼻酸。真實的場景還原,精湛的演技表現,讓《八佰》瞬間刷爆朋友圈,上映6天,票房已破11億,成為疫情後中國電影市場復工以來,首部破10億票房的大片。
  • 文旅 |《八佰》引發的紅色革命旅遊,四行倉庫每日爆滿
    受今年大環境的影響,《八佰》從去年定檔再被撤檔,再到今年8月21日的最終上映,遲到了一年多的《八佰》可謂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四行倉庫原是由大陸銀行和北四行的聯合倉庫,在這裡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使得中國軍民因淞滬會戰失敗而下降的士氣有所提升,而它的結束也意味著淞滬會戰的結束。
  • 上海四行倉庫變熱門旅遊地,很多年輕人看過《八佰》,來敬獻鮮花
    四行倉庫敬獻鮮花,祭奠英烈!今天就跟隨小編拍攝的圖片來看看《八佰》上映之後的四行倉庫吧!可能有部分對歷史不太了解,或者是還沒有看過該影片的朋友,對上海四行倉庫比較陌生,這裡小編簡短的介紹一下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地,看一看它的歷史故事,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今生。
  • 5億投資的八佰,復刻取景地就花費3億元,四行倉庫成熱門打卡地
    八月中旬,隨著電影院的陸續復工,許多優秀的電影也進入了排期,作為影院復工之後的首個大片,電影《八佰》爆紅,上映十天總票房數就突破了18億元,也成為了本年度位置最火爆的一部影片。《八佰》講述的是淞滬戰役的故事,恢宏大氣的場景把蘇河兩岸的地獄與天堂刻畫得淋漓盡致。作為一部大投入、大製作的好片子,《八佰》的電影情節讓觀眾感動不已,同時這部電影也帶火了一個地點,那就是《八佰》的主要取景地,也是標誌著松湖戰役結束的重要標誌。
  • 電影《八佰》裡哪些場景是虛構的?四行倉庫平面圖來了
    8月21日,電影《八佰》正式公映,是停擺許久的中國電影市場復工以來的首部商業大片。上映4天獲得了9.1億的票房,加上此前點映的1億多票房,綜合票房超過了10.49億元,成為復工後首個達到10億票房的大片。
  • 電影《八佰》讓人印象深刻的四行倉庫,現在是什麼模樣?
    很多網友真摯地表示:「看完《八佰》,只想去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獻花,深深鞠上一躬。」也有網友表示「有機會去上海,一定去看看四行倉庫遺址!」參觀四行倉庫已是不少《八佰》影迷們的共同心願。它原是大陸銀行和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銀行)聯合倉庫,即緊靠西藏北路的大陸銀行倉庫與緊現在的靠晉元路的北四行倉庫兩部分組成的,但一般均統稱為「四行倉庫」。
  • 鹹寧通城→上海四行倉庫廣場!《八佰》「續集」來啦
    說起今年最難忘的電影一定有《八佰》這部和鹹寧通城有著淵源的電影拿下今年全球票房冠軍網絡資料圖12月22日《八佰》的「續集」在故事發生地上演來自八百壯士故裡通城的農特產品在上海市靜安區四行倉庫廣場展銷吸引上海市民和遊客前來嘗鮮、購買
  • 電影《八佰》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 守衛「四行倉庫」的是哪支部隊
    電影八佰主要講什麼電影《八佰》是由管虎導演拍攝的一部戰爭題材的影片,電影主要講述在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
  • 電影《八佰》熱映,帶紅上海四行倉庫,客流量暴增
    影片《八佰》改編自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靜安區中南部,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
  • 到此一遊|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了解《八佰》背後的故事
    最近熱映電影《八佰》中涉及的真實歷史事件——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就發生在這裡。,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落成開館,並被列入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位於光復路1號,在原四行倉庫(四行信託部滬分部倉庫)舊址西部。在這裡能看見布滿彈洞和巨大彈孔的陳舊牆壁,紀念館大門入口處保留了原四行倉庫的鐵門。紀念館內包括序廳、血鏖淞滬、堅守四行、孤軍抗爭、不朽豐碑、尾廳六個部分,以一封謝晉元在赴淞滬戰場前寫給妻子凌維誠的家書開篇,運用多種手段生動再現了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後期,「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抗擊日軍的英勇事跡。
  • 電影《八佰》熱映,去上海四行倉庫舊址走走,那些場景歷歷在目
    2020年8月29日報導,中國上海,近期熱映的電影《八佰》可謂是好評連連,劇中對將士性格的刻畫十分鮮活到位,無論是人性中的懦弱,還是面對家國的情懷,都讓人感觸頗深。位於上海的四行倉庫舊址,在近期迎來許多遊客的到訪。這座飽受戰火洗禮的舊建築,可歌可泣的故事代代相傳,這是中國人骨子裡的精神。《八佰》的最後一幕,是今日的四行倉庫舊址,隨著鏡頭越來越遠,觀眾看到的是被高樓環抱的新上海。對比歷史,今日的來之不易,更能被感受到。
  • 《八佰》熱映,四行倉庫客流劇增,來感受歷史,致敬烈士
    簡單介紹下: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事件起因: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這裡發生了四行倉庫保衛戰,從而振奮了中國軍民因淞滬會戰受挫的士氣。事件影響: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結束標誌中國抗日戰爭中淞滬大戰的結束。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佰壯士」。
  • 電影《八佰》熱映,上海四行倉庫成熱門參觀地
    日前,電影《八佰》熱映,而作為電影中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原址,上海的四行倉庫最近成為上海市民以及不少遊客的熱門參觀地。昨天,我的女兒女婿帶著剛上三年級的兒子看完《八佰》後趕到了四行倉庫的原址,專程來感受生在這個城市卻從未受到過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