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寡民,汶萊人為什麼這麼富有?

2021-02-23 海外情報社

談到東南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這些國家大多人都能夠娓娓道來;而說到汶萊,卻經常讓人一時語塞,說不出個大概。在東南亞,汶萊這個國家,一直都是個神秘的存在。

▲汶萊的地理位置。國土狹小、人口稀少,在眾多的東南亞國家中,汶萊一直都沒有很強存在感

別看汶萊的存在感不強,但是在關乎民生的硬實力上,它的表現一直都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在東南亞地區可以說是首屈一指。

▲在地區人均GDP 排行上,汶萊高居次席,僅次於新加坡,甩開一眾東南亞大國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汶萊位於加裡曼丹島,該島目前由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汶萊三國共享,汶萊便是在這兩國的「圍堵」之下成長為今日模樣;而又從傳統產業發展來看,汶萊的農林漁業和食品加工業一直都是欠發達,大量的產品和食品都依賴進口。

▲汶萊的奧馬爾阿里賽福鼎清真寺。該清真寺被譽為是亞太地區最美的清真寺,而同時汶萊也是一個公認的伊斯蘭國家

作為目前為數不多仍沿襲絕對君主制的國家,汶萊是如何在險惡的地緣環境中蓬勃發展?而在高度依賴外部生活物資的情況下,汶萊又是如何做到全民「腰纏萬貫」?

一、騷擾不斷,命運多舛

據記載,目前汶萊所處的加裡曼丹島早在8世紀便有人居住。最初當地的原住民數量非常之少,隨著人口流動的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馬來人來到這片土地。目前馬來人是該國第一大族裔,佔到汶萊人口比例的66.3%。

最開始並不存在汶萊這個國家,一般認為早期在加裡曼丹島成立的勃泥國為當代汶萊主體。當時的勃泥國與周邊國家來往密切,特別是與宋朝曾保持著良好的貿易往來。

▲在明太祖朱元璋所著的《皇明祖訓》中,列出了15個和平發展貿易的不徵之國,而勃泥國便是其中之一

但是早期的勃泥國綜合國力並不強盛,時常受到附近馬六甲蘇丹王朝的欺壓。而也正是在這蠻橫的欺壓之下,勃泥國逐漸出現了伊斯蘭化的萌芽。

當時的馬六甲蘇丹王朝是一個典型的伊斯蘭王國。為了將自己的伊斯蘭思想發揚光大,他們以強大的武力脅迫周邊國家接受伊斯蘭思想,並派遣了很多宗教司到這些國家去傳教。

最終,在馬六甲蘇丹王朝的「威逼利誘」下,伊斯蘭教在勃泥國蓬勃發展,於14世紀正式成為一個伊斯蘭國家。

▲伊斯蘭教是當之無愧的汶萊第一大宗教

而這似乎是當時勃泥國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隨著周邊國家的日益衰落,勃泥國依靠自己高素質的軍隊不斷將領土擴張,到了16世紀建立起一個幾乎覆蓋加裡曼丹島以及菲律賓群島部分地區的大帝國,史稱汶萊帝國。

▲1500年汶萊帝國的疆域圖

說到這個汶萊帝國的建立,和當時明朝的「助攻」有著莫大的關係。在此之前,明朝曾命令來自福建的勇士黃森屏前往勃泥國地區探尋黃金。黃森屏二話不說,便帶著親戚和當地一些有志之士踏上了南洋的旅途。

但令人遺憾的是,當地並沒有什麼黃金髮掘。但黃森屏的到來,讓當時的勃泥國蘇丹驚喜不已。他相當重視這位來自大明王朝的勇士,並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要求他組建一支能為國家服務的高素質軍隊。

▲這些從遠道而來的福建人是汶萊最早的一批華人移民之一。目前為止華裔已經是汶萊第二大種族,佔到人口總數的11.2%

黃森屏與勃泥蘇丹聯合打造的軍隊為汶萊帝國的建立打下了夯實的基礎。為表敬意,在永樂年間,勃泥蘇丹曾安排自己的兒子勃泥王作為使者到訪明朝都城南京,進行友好的雙邊交流。

▲不幸的是,勃泥王在南京訪問期間因重病而離世,明成祖隨後給予厚葬。而這塊墓碑也成為了當時兩邦之間友誼的有力證明

但是,汶萊的帝國美夢並沒有持續多久。16世紀葡萄牙帝國因發現了經好望角的航道,進而打破了長期以來阿拉伯世界和義大利地區對歐亞貿易的壟斷。東南亞這塊寶地開始展示在世人面前。

航道的開通,讓更多的殖民國家將眼光投向該地區:17世紀40年代和60年代,荷蘭相繼在馬六甲和錫蘭建立基地;18世紀的七年戰爭後,英國也建立起了足以輻射東南亞地區殖民的東印度公司……該地區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風聲鶴唳。

▲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旗幟。東印度公司可以說是英國殖民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一個貿易組織

隨著外部環境的不斷改變,汶萊帝國內部也悄然地發生著變化。王室成員之間內訌不斷,沿海殖民者的騷擾讓他們力不從心。從17世紀末開始,西班牙、荷蘭、英國前後攻佔了菲律賓群島、加裡曼丹島南北部、砂拉越以及納閩等地,汶萊帝國瞬間被幾大殖民者殘忍瓜分。

▲位於汶萊宮的《納閩條約》籤署現場。英國等殖民者的脅迫讓汶萊的主權被一步步侵蝕

1888年,無奈的汶萊蘇丹只能向英國控訴,要求其停止對汶萊領土的進一步侵犯。同年,兩國之間籤署了所謂的「保護國」協議,汶萊正式進入英國的統治時期,徹底喪失主權。

▲19世紀末西方列強在東南亞的殖民版圖。東南亞在此時徹底淪為殖民者的玩物,陷入無盡的壓迫之中

汶萊在20世紀前的成長曆程是跌宕而又曲折的。從一個不被看好、危機四伏的小國,逐漸擴張為具有地區影響力的大國。而之後,歐洲殖民者的入侵,則是將這個國家徹底推向主權淪陷的深淵,讓其只能在該地區夾縫生存。汶萊的近現代史,是充滿苦難的。

▲汶萊局部行政規劃圖。國土被一份為二,夾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之中。而砂拉越曾經是汶萊的驕傲,而現在更多的是難言的遺憾

二、迎接新生,腰纏萬貫

進入20世紀,特別是二戰期間,汶萊的民眾們仍沒能盼到安定的社會環境。1941年12月,日本人在襲擊珍珠港的後八天,大舉入侵英國婆羅洲殖民地(即加裡曼丹島)。經過了一周的激烈戰爭,婆羅洲還是淪陷了,而汶萊正是其中的一部分。

▲日本在佔領婆羅洲後的行政區劃地圖

隨著二戰的勝利,汶萊也結束了漫長的日治時期。經過了二戰洗禮後成立的新政府,依然附屬於英國的軍事管理之下,主要由來自澳洲的軍官組成。即便如此,汶萊的民族覺醒之火也並沒有被澆滅,他們內心憧憬自由的渴望依然是無比熱烈的。

1959年,汶萊新憲法頒布,罕見地提到了自治國家的概念。內容包括確立蘇丹為國家最高元首的地位,而英國政府只行使外交和國防職責。與此同時還成立了五個理事會,對國家日常事務進行打理。

▲20世紀60年代,英國駐兵在巡視汶萊的油田

在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的當時,特別是主要陣地東南亞,汶萊的一舉一動讓英國只能是予以逐漸默許的態度。汶萊各界都看到了難得的契機,進而向英國政府提出了更進一步的想法。1983年5月,在兩方的協商之下,終於達成了在次年元月一日,汶萊宣告獨立的共識。

▲汶萊獨立當日的慶典活動。1984年1月1日,汶萊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管制,重新恢復了主權的行使

複雜的地緣環境和信仰相同,讓汶萊在處理馬來西亞和印尼這兩個國家的對外關係上,一直是煩惱不斷。這兩國在汶萊成立當年便與其建立了外交關係。雖然在領土和石油開採等問題上彼此之間爆發過衝突,但總體來說均保持在一個可控的局面中。

▲文馬兩國就林夢地區的歸屬問題一直無法達成統一意見

歷經千辛萬苦盼到獨立的汶萊,終於可以盡情地「施展拳腳」了。但當時極其現實的情況是,汶萊領土狹窄、人口有限,且生活必需資源相當匱乏,高度依賴外部進口。這樣的境遇,讓汶萊政府對經濟發展的方向實在是難以把控。

但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上天給汶萊關了一扇門的同時,也給它開了另一扇窗。一直以來,汶萊及其沿海地區都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及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資源,這些資源早在20世紀20年代末就被相關專家發掘出來。

▲汶萊石油展海報。石油已經是汶萊對外展示的一個重要名片

因此,汶萊走上了一條依靠資源開採維持國民經濟的發展之路。汶萊是東南亞地區第二大產油國、全球第四大天然氣出口國,這兩項資源每年的創收佔到汶萊每年GDP的70%。這樣的收入佔比放眼世界也是極為少見的。

▲汶萊的海上鑽油平臺

長期的資源開採,讓汶萊政府意識到枯竭的危機將會步步逼近,為此他們盡力在現有能力的條件下促進產業走向多元化。

汶萊投資公司的成立為汶萊國民經濟創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該公司在歐美地區擁有比貝弗利山酒店、倫敦多爾切斯特飯店以及巴黎雅典娜廣場飯店等九家餐飲業巨頭。對外投資實業的方向,給汶萊經濟的增長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

▲中國銀行(香港)汶萊分行開業典禮現場。金融業也逐漸成為政府帶動經濟的一個重要方向,包括花旗銀行等機構也都入駐了汶萊

面對小國寡民的尷尬境遇,汶萊獨闢了一條主要依賴資源開採創收的特色發展之路,同時也利用充裕的資金對外投資,以創造更多的可能性。這一系列的經濟舉措讓汶萊達到了國富的目標。而這當然還不是終點,他們更宏大的理想是實現人人受益的民富。

三、是天堂,還是地獄?

國家攢在手裡的錢多了,但如何將它們最大化地共享給每個汶萊公民,是相關職能部門需要斟酌的問題。

首先,他們採取了最簡單粗暴、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從稅收入手。汶萊的稅收政策,可以說是非常友好的。在當地,既沒有個人所得稅,也沒有出口稅、銷售稅、工資稅等稅種,只有一些公司所得稅、印花稅以及石油稅等「象徵性稅收」。稅收的銳減,讓民眾腰帶裡的「盤纏」大大增加。

▲汶萊的低額稅收,是國家雄厚財力的一種重要體現

除了在稅收上做出較大讓步,在民生保障上政府也是竭盡所能:汶萊的每位公民均能免費享受到6年小學、5年中學的11年基本國民教育;而在醫療上,公民可以向有關部門申請補貼,甚至一些海外就醫的個案,也有過政府全額補貼機票的情況;在居住問題上,國家分配了大量的公屋,僅僅收取部分低廉的租金。

▲政府建設的公屋。名為公屋,更像是一套獨棟小別墅

國家高度完善的福利制度,切實地讓民眾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以汽車保有量為例,汶萊全國人口剛過40萬,卻擁有超過30萬輛的汽車。也就是說,幾乎每個汶萊成年人都至少擁有一輛車。

▲在汶萊,有車開並不是什麼令人稀罕的事情

若是如此一看,汶萊雄厚的財力和高福利制度確實令人垂涎欲滴。但實際上,這個國家也有讓人詬病的方面。

汶萊是世界上為數不多實行伊斯蘭法的國家。伊斯蘭法是根據《古蘭經》內容,對人民日常行為和生活方式做出的法律約束。該法典因為年代久遠、懲罰殘酷,早已不符合現實需要,因而受到不少批評的聲音。

▲就在前兩個月,汶萊蘇丹頒布了新的伊斯蘭刑法,包括墮胎、同性戀等行為都將被處以石刑。這一消息在世界引起一片譁然

除了這個問題,汶萊經濟結構單一也同樣是「老大難」的問題。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幾乎撐起整個國家的經濟,這也是為什麼汶萊達不到發達國家準入門檻的原因。甚至,還有人對汶萊的政治體制存有異議,認為君主蘇丹的「一家之言」,對資源合理配置是個極大弊端。

▲蘇丹生日慶祝活動一覽表。在汶萊,蘇丹就是至高無上的權威,整個國家圍著轉也不是啥稀罕事

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讓汶萊人享受到了令人豔羨的無窮財富。雖然這個國家曾經飽受過分崩離析的痛楚,但好在當下整個社會,可以說是國泰民安,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相關焦點

  • 小國寡民的汶萊揮金如土,哪來的底氣,僅僅是因為資源豐富嗎?
    典型的代表除了以華人為主的新加坡,還有一個稍微大一點點的汶萊。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汶萊這個國家。汶萊的全稱是汶萊達魯薩蘭國,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汶萊國土面積5765平方公裡,是新加坡的八倍左右,但國民才四十二萬,不足新加坡人口的十分之一。從這個角度來看,汶萊是典型的小國寡民,但這並不妨礙汶萊的富有。
  • 為什麼汶萊人很少到中國旅遊?汶萊人的回答,真就這麼現實?
    我們不在像以前一樣,需要靠著新聞,電視才知道這個國家的人原來長這個模樣啊!但是大家發現沒,現在大街上的各種外國了我們是都見過,但是一個東南亞的國家,離我們也不遠,在我們中國可能大家就認識一個這個國家的人。這個國家就是汶萊,大家對汶萊的了解只在於明星吳尊的身上,汶萊人在我們國家根本是見不到的,這是什麼原因呀?
  • 為什麼汶萊面積這麼小,卻如此的富裕?原因很簡單
    而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一個國家,位於亞洲的東南部,它就是汶萊,是我們隔海相望的鄰國,國土面積約有5800平方公裡,卻有著約有50萬人,並且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列,然而,為什麼汶萊面積這麼小,卻如此的富裕?原因很簡單。
  • 低調的東南亞國家——汶萊:小國寡民,卻富得流油
    但是說到汶萊這個國家,估計除了知道吳尊是汶萊人外,汶萊具體在哪裡都不知道。汶萊這個國家,一直是一個非常低調神秘的地方。但是別看汶萊的存在感很低,人家在東南亞各國的人均GDP上可是僅次於新加坡,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排名第27,人稱「東南亞卡達」,更是在2012年被福布斯評為世界第五富有的國家。
  • 為啥汶萊的面積這麼小,卻如此的富裕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我們生活的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由於每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每個國家都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一些國家依靠自然資源獲得世界份額,而另一些國家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在世界上留下印記,今天說的是為啥汶萊的面積這麼小,卻如此的富裕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 汶萊,一個亞洲最富有的國家!
    1888年淪為英國保護國,1941年被日本佔領,1946年英國恢復對汶萊控制。1984年1月1日完全獨立。汶萊是個以原油和天然氣為主要經濟支柱的國家,佔整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50%。在東南亞,石油儲量和產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居第2位。汶萊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2011年人均GDP為48333 美元,位居世界第六。
  • 小國汶萊有多富?人們不用交稅,看病不用花錢,國王有7千輛豪車
    小國汶萊 談到東南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這些國家大多人都能夠娓娓道來;而說到汶萊,卻經常讓人一時語塞,說不出個大概。在東南亞,汶萊這個國家,一直都是個神秘的存在。
  • 汶萊,一個富有的「袖珍」小國,你是因為什麼認識了它!
    全世界的國家中,有富有窮,有的是憑藉旅遊資源,有的是憑藉豐富的礦產,有的憑藉悠久的歷史文化積累,在世界上展現自己的光彩。每個國家的發展程度都不一樣,在亞洲,能夠被稱得上發達國家的。除了日本,韓國,新加坡之外,還有一個汶萊。汶萊位於亞洲的東南部,面積5765平方公裡,比我國的上海市稍微小一點。
  • 馬來西亞和印尼幾乎瓜分了加裡曼丹島,汶萊是怎麼獲得一席之地的
    (汶萊地理位置)汶萊人口非常少,只有42萬,其中64%馬來人,10%是華人,看似是一個小國寡民,但汶萊的歷史卻比較久遠,是東南亞地區建國最早的國家之一。西班牙人、英國人和荷蘭人分別從西、東、南三面蠶食汶萊,到19世紀末期,加裡曼達島被英國和荷蘭瓜分,該島的大部歸屬荷屬印度尼西亞,英國則佔領北面地區,將汶萊三面包圍,汶萊幾乎到了亡國的地步。面對英國殖民者的步步緊逼,汶萊政府被迫選擇妥協,不僅同意向英國割讓了大片領土,並準許英國人涉足其外交內政,汶萊蘇丹成為英國的傀儡。
  • 為什麼汶萊人很少到中國旅遊?汶萊人的回答,我只笑笑不說話
    但是當我們慢慢了解這些外國人之後,就會發現汶萊人很少到我國旅遊,為什麼他們很少到我國旅行呢?這個問題是不是也困擾著大家,當得知汶萊的回答後,我只笑笑不說話。
  • 經濟大國、土地小國,曾經的大國汶萊怎麼丟掉97%土地面積的
    汶萊雖然是小國寡民,但是其國內卻蘊藏著巨量的原油和天然氣,而汶萊憑藉發達的油氣產業,全國人均GDP高達3.16萬美元,是亞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不過歷史上的汶萊則是獨佔加裡曼丹的北部,即現在馬來西亞的砂拉越和沙巴,還有菲律賓南部的部分領土。 汶萊歷史也是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並長期屬於中原王朝的藩屬國,直到從14世紀後,汶萊才開始逐漸強盛起來。從15世紀開始,歐洲人為了尋求新的貿易路線和合作夥伴,開始向世界範圍派出大量的遠洋船隊,而這也意味著包括汶萊在內的東南亞諸國逐步被侵略。
  • 汶萊為什麼對Gay人群下殺手?
    以前,我沒想過,這麼自然而然的感情,在世人眼中會是一個罪名。喜歡一個少年/男子,與他長廂廝守、共對風雨,怎麼就被踐踏到殺之後快的程度?四年了,汶萊的反同氛圍紋絲未變。4.3日起,同性戀將處石刑-下半身埋入沙土、上半身亂石砸死。我不信具體神祗。
  • 身價280億美元,揮金如土的汶萊國王,和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誰更富有
    汶萊的前世今生,除了富有還安定,實在是一個最宜居的國家有人表示不服了,有沒有?畢竟,除了泰國國王的富有之外,其他君主制國家還有富名在外的人呢,比如沙特國王。這倒是真的,沙特國王的富有四海皆知。可是,這是不是只意味著他的名氣更大一些呢?
  • 吳尊汶萊王子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說吳尊是汶萊王子
    當年憑藉飛輪海組合而火遍大江南北,而我們都知道吳尊的國籍是汶萊,這也讓他有一個讓很多人都感到疑惑的綽號就是汶萊王子,對此很多網友都很好奇,吳尊真的是汶萊的王子嗎,更是有不少傳聞稱他是汶萊國王的養子,不過大部分人認為吳尊是汶萊王子,還是因為他的長相和童話中的王子比較相似吧,一起來了解一下吳尊是汶萊王子這件事是不是真的
  • 汶萊為什麼從一個大帝國變成一個袖珍國家?
    ,在地圖上都難以看到的一個國家,這個小國家我在2007年之前都不知道的,要不是飛輪海組合裡面的吳尊是汶萊人,可能當時我都不會去關注這個國家。同時,我不禁想問,為什麼汶萊會從一個強大的大帝國萎縮到今天這個樣子?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汶萊這個國家。理想國度
  • 汶萊,婆羅洲最後的隱世秘境,一個比杜拜還富有的國家
    汶萊長期以來一直是富裕和石油財富的代名詞,甚至比杜拜還富有,事實上,在這個由閃爍的白色清真寺和金色塔尖組成的國家裡,幾乎沒有什麼能立即抵消這種印象。在西方,在富裕的首都斯裡巴加灣班達爾周圍,你會看到打盹的驢子和蘇丹石油工業的運轉。
  • 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我在蘇丹國的經歷,汶萊值得一去嗎?
    在我產生去汶萊的念頭之前,每個人都跟我說這是一個很無趣的地方。如果有人堅持認為某個地方不值得訪問,我會立即將它添加到我旅行目的地列表頂部,並且開始啟動和尋找關於這一地點的相關攻略和錢幣兌換。當我第一次開始考察汶萊的資料文獻時,很難找出許多關於蘇丹國的正面評論。每個人都說這個國家很無趣。
  • 石油致富的汶萊,為什麼它從一個偉大的帝國淪落為一個袖珍國?
    世界上沒有每個人都熟悉的大國; 但是在世界上的小國,很少有人知道這一點。世界上有190多個獨立主權國家,其中33個面積不到10,000平方公裡,我們稱之為袖珍國家。亞洲有五個袖珍國家:汶萊,新加坡,馬爾地夫,巴林和賽普勒斯。汶萊獨立後,土地縮小為一個小國。我不禁要問,為什麼汶萊從一個強大的帝國縮到今天?讓我們看看!汶萊是一個以原油和天然氣為主要經濟支柱的國家,佔該國GDP的50%。
  • 汶萊是個怎樣的國家?為什麼被稱為「土豪」國家?
    汶萊,全稱「汶萊蘇丹達魯薩蘭國」,又稱「汶萊伊斯蘭教君主國」,從名稱是就能夠看出,汶萊是一個典型的穆斯林君主專制國家,封建王權社會,君主對國家有絕對的領導權。   目前汶萊居民中有十分之一是華人中僅有一般擁有公民權,能夠享受到汶萊的社會福利待遇。
  • 汶萊,為什麼也是一個富得冒油的國家?
    汶萊依賴於原油和天然氣,並為其主要經濟支柱的國家,石油及天然氣佔整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50%。在東南亞,石油儲量和產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居第2位。汶萊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2011年人均GDP就高達48333 美元,高居世界第六。汶萊由於是伊斯蘭教,2019年3月28日,汶萊宣布同性戀將被亂石砸死,偷竊罪會被切除手腳,於2019年4月3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