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奈及利亞經貿合作向高質量發展 2018年雙邊貿易額達153億美元

2020-12-24 國際在線

奈及利亞中資企業2018年度工作會議現場。(王新俊 攝)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王新俊):記者從1月29日舉行的奈及利亞中資企業2018年度工作會議上了解到,過去的一年,中尼經貿合作向高質量發展,兩國貿易額達153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10.8%。奈及利亞繼續保持中國在非洲第一大工程承包市場、第二大出口市場、第三大貿易夥伴及主要投資對象國地位。

由中國駐奈及利亞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主辦的2018年中資企業年度工作會議29日在奈及利亞首都阿布賈舉行。中國駐奈及利亞大使周平劍、經濟商務參贊趙林祥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地海外、中土集團、華為及中國港灣等中資企業駐尼機構負責人先後作了交流發言。

周平劍表示,2018年中國奈及利亞戰略夥伴關係不斷深化,中尼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具體表現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兩國友好關係實現新發展;中尼政治互信不斷增強;雙邊經貿、人文等領域友好合作成果豐碩、亮點紛呈。他還結合當前中尼各領域合作情況,著重就「一帶一路」這一中國新時代對外開放和經濟外交的頂層設計,以兩國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方面的具體事例,向與會中資企業代表進行了深入闡釋,強調中資企業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服從和服務於共建「一帶一路」,結合在尼工作實際,共商、共建、共享,形成「一帶一路」合力,促進中尼經貿等各領域合作高質量發展。

趙林祥說,乘著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東風,中尼兩國務實經貿合作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2018年,中國政府提供融資支持的阿布賈城鐵通車、凱菲公路一期開工、哈科特港和阿布賈機場新航站樓竣工、衛星電視「萬村通」項目啟用;拉各斯-依巴丹鐵路、宗格魯水電站、萊基深水港等重點項目也在按計劃穩步推進。他介紹說,據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統計,2018年全年,中尼兩國貿易額達153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10.8%;在尼承包工程新籤合同額170億美元,完成營業額41億美元,分別增長48.2%和30.4%。奈及利亞繼續保持中國在非洲第一大工程承包市場、第二大出口市場、第三大貿易夥伴及主要投資對象國地位。

在交流發言中,華為奈及利亞阿布賈辦事處總經理李騰就華為奈及利亞公司在互聯互通和能力培養兩個方面的實踐同與會者進行了分享。他表示,奈及利亞電信用戶數及3G、4G用戶數均在非洲排名第一,在這些領先的數據背後,是奈及利亞運營商、政府監管部門、通信設備公司以及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共同作用的結果。李騰介紹說,截至目前,華為已經籤署了28個5G商用合同,5G基站發貨超過1萬個。這是全球客戶對華為最深切的認可,也是對質疑和排擠最有力的回應。

相關焦點

  • 中國和新加坡經貿合作發展勢頭良好
    生意社02月11日訊   新華社新加坡2月11日電(記者李曉渝)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11日在官網發布消息說,2018年中新經貿合作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中國繼續是新加坡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  據此消息,按中方統計,去年兩國雙邊貨物貿易額為828.8億美元,同比增長4.6%。
  • 2018年中國與俄羅斯雙邊貿易全景圖(附中俄主要進出口產業數據)
    中俄經貿史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快速發展階段、波動調整階段、穩定發展階段。據俄羅斯海關統計,2013-2018年俄羅斯與中國的雙邊貨物貿易額呈波動式變化,這主要是受全球貿易大環境的影響;2018年俄羅斯與中國的雙邊貨物貿易額為1082.8億美元,增長24.5%。
  • 奈及利亞資深媒體人:中非合作論壇是維護全球多邊主義的希望、聲音...
    文章稱,中非合作論壇已成為全球最引人注目、最有效的國際多邊合作發展平臺之一,是多邊主義和互利共贏的典範,為構建國際新秩序作出了積極貢獻。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20年來,中非關係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中國企業在非洲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向非洲市場引入資本和技術,成為工業增長的重要助推器。在中非合作論壇帶動下,國際社會更加重視非洲並加大對非投入,為非洲發展帶來了更多機遇。
  • 2018年中智雙邊貿易總額達410億美元 珠海橫琴佔據區位優勢深度受益
    8月29日,「2019智利企業家中國橫琴行」活動在珠海橫琴舉行。智利駐廣州總領事館代館長、領事龍嘯天表示,目前中國是智利的第一大貿易夥伴,2018年智利對華出口240億美元,佔智利總出口額的25%,而雙邊貿易總額達到410億美元。
  • 中國和葡萄牙雙邊貿易快速發展
    中國和葡萄牙雙邊貿易快速發展葡萄牙若熱-桑帕約總統應邀將於1月11日至17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日前,商務部歐洲司有關官員向記者介紹了當前中葡經貿關係簡況。  自1979年中葡建交以來,中葡雙邊貿易不斷發展。
  • 2018上半年中國與西班牙雙邊貿易概況:進出口額為164.7億美元
    [ 進出口貿易2018-09-04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中商情報網訊:據歐盟統計局統計,2018年1-6月,西班牙貨物進出口額為3783.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長15.6%。其中,出口1794.6億美元,增長14.3%;進口1989.1億美元,增長16.8%。貿易逆差194.5億美元,增長46.8%。
  • 26.2020年上半年中非經貿合作情況是怎樣的?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蔓延,非洲疫情形勢複雜嚴峻。截至8月20日,域內54國累計確診病例數超過114萬,病亡數超過2.6萬。疫情與國際油價暴跌、東非蝗災肆虐等因素疊加,給非洲經濟社會帶來嚴重影響。在此背景下,中非經貿合作下行壓力加大,貿易、承包工程等合作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但同時團結抗疫和數字經濟成為合作新亮點。
  • 臺灣貿易中心在廣州設立代表處拓展粵臺經貿合作
    臺灣貿易中心4日在廣州設立代表處,並正式對外營運,將協助臺灣企業拓展大陸市場,深化加強經貿合作。  臺灣貿易中心董事長王志剛在接受採訪時稱,臺灣貿易中心是臺灣最重要的貿易推廣機構,繼北京及上海代表處後,選擇在廣州設立代表處,是基於對廣東的經濟體量及粵臺經貿關係的考量,粵臺具有廣闊的經濟合作空間。
  • 跨境電商發展快 中俄貿易額站上千億美元臺階
    2018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達到1070.6億美元,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增幅達到27.1%,增速在中國主要貿易夥伴中位列榜首,中國繼續蟬聯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夥伴國。隨著兩國關係不斷提升,未來兩國貿易額有望再創新高。
  • 中國—東協:鄰裡之間合作發展
    2018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第21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中建議:第一,加強戰略規劃。第二,深化經貿合作。第三,培育創新亮點。第四,夯實人文支柱。第五,拓展安全合作。這是就增進中國與東協多邊合作提出的最新五大建議,需要提及的是,中國在與東協各成員國雙邊會議、領導人會見時,還分別就增進雙邊合作提出積極建議。
  • 彩虹之國:中國與南非雙邊貿易現狀與發展趨勢
    2018年,南非出口941.8億美元,增長5.5%; 進口933.7億美元,增長12.2%;貿易順差8億美元,大幅下降了86.7%。具體來看,南非前五大貿易逆差來源地依次是中國、沙烏地阿拉伯、 奈及利亞、泰國和德國;而貿易順差較大的國家則是波札那、納米比亞和莫三比克。
  • 中國與馬來西亞經貿關係繼續加強
    新華網吉隆坡12月10日電綜述:中馬經貿關係繼續加強  記者熊平 陳麗華  中國與馬來西亞自1974年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以來,兩國關係總體發展順利。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馬關係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近年來,中國與馬來西亞的經貿往來不斷發展,雙方貿易額持續快速增長,呈現出良好勢頭。
  • 經貿基建人文三支柱開啟中菲合作「黃金時代」
    據菲律賓統計署與財政部網站數據顯示,2016年菲中貿易總額211.75億美元(約合1469.9億元人民幣),其中菲從中國進口149.87億美元(約合1040.3億元人民幣),菲向中國出口61.88億美元(約合429.6億元人民幣)。中國為菲律賓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四大出口市場。
  • 2018年中美雙邊貿易進出口總值為6335.2億美元 同比增長8.5%
    中新網1月14日電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14日介紹,以美元計價,2018年中美雙邊貿易進出口總值為6335.2億美元,同比增長8.5%。其中,出口4784.2億美元,增長11.3%;進口1551億美元,增長0.7%;貿易順差3233.2億美元,同比擴大17.2%。
  • 中國和匈牙利的雙邊經貿逆勢增長
    匈牙利副總理兼財政部部長沃爾高表示,匈中兩國雙邊貿易額超95億美元,中國已成為匈牙利在歐洲以外的最重要貿易夥伴,無論是在經濟、貿易、投資還是金融領域,匈牙利與中國之間的務實合作關係都堪稱典範。  合作朋友圈越來越大  令人眼前一亮的還有投資數據。僅2020年9月份至11月份,在短短3個月的時間內,多個中國企業投資的大項目接連在匈牙利落地。
  • 中國—東協經貿關係發展的特徵與前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半成品和零部件貿易比重從2009年的52.5%不斷回升,在2018年達到58.8%,接近危機前水平。在中間產品貿易拉動下,中國與東協國家之間的雙邊貿易規模保持快速增長。據聯合國商品貿易資料庫統計,1995—2019年,中國—東協雙邊貨物貿易年均增長率為15.5%,比中國對外貨物貿易年均增長率高出3個百分點。
  • 中國與東北亞五國經貿關係密切 2016年貿易額超6000億美元
    中國商務部亞洲司司長吳政平15日在北京介紹,中國與東北亞地區五國經貿關係密切,去年中國與五國貿易額合計約6059億美元,佔 中國整體對外貿易的16.4%。目前,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正積極推進中。  當天,第十一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吳政平在發言中介紹了中國與東北亞地區五國的經貿合作情況。
  • 商務部就中國和歐盟、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情況等答記者問
    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自貿協定實施以來,兩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累計超過1200億美元,其中,2018年雙邊貨物貿易額達到了23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4.7%,是協定實施前的3.6倍。雙方各自優勢產品以更優惠的價格、更便利的渠道進入彼此的市場,給兩國企業和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在服務貿易方面,2018年前三季度,雙邊服務貿易達到12.2億美元,同比增長33.4%。
  • 首屆中國-阿聯經濟貿易數字博覽會將進一步加強雙邊經貿關係
    首屆中阿經貿數字博覽會將於7月15日至7月21日在線上舉辦。此次博覽會由阿聯經濟部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主辦,「擁抱中國」與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承辦。眾多來自中國和阿聯各領域的領軍企業將在線展示企業信息及參與互動、與各行業領導者進行分組線上研討,共同探索中阿企業和經濟合作的新機遇。
  • 國新辦就中國與東協經貿合作形勢等舉行新聞發布會
    東協國家是中國的友好鄰邦,自2003年中國和東協籤署《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以來,雙邊關係進入了全面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各領域合作取得新的進展。政治互信加深,經貿關係增強,安全對話深入,合作領域全面拓展。近年來,中國—東協經貿合作規模不斷擴大,水平進一步提高,經貿合作已經步入黃金髮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