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2月4日電(記者央秀達珍、王金金)寒冬時節,高原古城西寧寒氣逼人。靳芳將聽診器、體溫表、黃疸儀等醫療設備裝進新生兒訪視包,開始了今天的上門訪視。
「今天下午要去3戶人家,節前我們要密切掌握籤約居民的身體狀況。」雖然臨近春節,但靳芳的工作卻一如往常。靳芳是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全科護士,承擔著轄區內以孕產婦管理為主的多個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27歲的李辰辰在產褥期,幾天前,靳芳就打電話預約了今天的訪視。靳芳進門介紹了自己的來意,打開訪視包拿出表格開始詢問產婦和孩子的身體狀況,填完表後戴上手套給產婦和孩子依次做檢查。
訪視包裡一塊玫紅色花布做的布兜格外醒目。「這是我自己縫製的嬰兒稱重布兜,雖然不咋看好,但是稱體重的時候寶寶躺著很舒服,非常實用。」靳芳說。
「體重4.09kg,黃疸也退了,孩子一切正常。平時混合餵養的話記得給孩子適當餵點水,注意護理臍帶部位。家屬儘快去給孩子上戶口,辦理預防接種證和社保卡。」靳芳儘可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多和他們說上幾句。
「我們還想著快過年了就不去醫院了,等天暖和點再去醫院測測孩子的黃疸,沒想到靳芳大夫就上門來了,真是為我們提供了方便。」李辰辰的丈夫王越說。
隨後,靳芳拿出自己設計的宣傳冊《靳芳對你說》送給這位產婦。靳芳說,這本宣傳冊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實用,講解了許多產婦和嬰兒的護理保健知識。已經在轄區內發放千餘本,希望提高居民們的健康意識。
「太陽好的時候你們多開窗通風,讓產婦在家裡活動活動,讓她保持愉快的心情,有事隨時給我打電話。」臨走時,靳芳還不忘囑咐家人幾句。
靳芳說,社區醫生入戶隨訪、督促治療,就要到家裡去,努力成為居民的朋友,了解他們的隱情和難處,當他們沮喪、灰心時,及時鼓勁。靳芳和她的團隊定期還會去社區為居民講解健康知識,很受居民歡迎。
「很多人對家庭醫生不了解、不信任,所以我們上門服務時經常會吃到閉門羹。很多居民不開門,開了門也說他們不需要家庭醫生,有時候也會很沮喪。」說罷,靳芳又背上訪視包趕往下一戶。
19年來,靳芳一直紮根在基層,為居民提供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健康管理等服務。2011年至今,靳芳共訪視轄區內孕產婦900餘人次,兒童保健1100餘人次。
「雖然在基層,我們看的都是小病小痛,但獲得的成就感並不比在大醫院裡少。每次在公交車上有人給我讓座,許多孩子來接種疫苗都認識我,去早市買菜很多老人跟我打招呼,這都讓我覺得心裡非常滿足。」她說。
馬生梅是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全科醫生,她也忙著做節前的慢性病隨訪。她和她的團隊已經與虎臺社區3000多戶家庭結成了籤約關係,為他們提供健康保障服務。
在籤約後的一次健康體檢中,66歲的居民黃萍被查出患了高血壓。「現在馬醫生不但會提醒我按時服藥,還會定期上門給我量血壓,平時哪裡不舒服我還能打電話向馬醫生諮詢,特別方便。這不,要過年了,馬醫生提醒我注意自己的飲食。」黃萍說。
像靳芳和馬生梅一樣,越來越多的醫務工作者開始投身於「家庭醫生」的隊伍中,為身邊的居民提供及時、貼心的健康服務。「春節期間,我們的手機都是24小時開機,隨時解答居民健康方面的問題,遇到突發狀況及時指導,讓大家過一個』健康年』。」靳芳笑著說。(完)